法說水滸傳/法說中國古典文學名著叢書

法說水滸傳/法說中國古典文學名著叢書

該書稿根據我國封建社會的法制體系以及《宋刑統》中的具體規定,對《水滸傳》中主要人物的涉法事件進行了分析、解讀和評價,並根據《水滸傳》中宋江、李逵、武松、林沖、魯智深等主要人物在刑事案件中的所作所為,進一步剖析了人物性格和他們的內心訴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法說水滸傳/法說中國古典文學名著叢書
  • 出版社:中國財富出版社
  • 頁數:320頁
  • 開本:16
  • 作者:余宗其
  • 出版日期:2014年5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品牌:中國物資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法說水滸傳》全書共八十九篇短文,正是筆者余宗其回歸《水滸傳》獨有的法律智慧家園途中所見所聞的實錄,個人主觀的發揮極其有限。如果說它所談一切符合作品的實際,那么《水滸傳》固有的法律智慧家園,就被真實地描述出來了。全書共分為六輯。第一輯回顧了四百多年來純文學家誤讀誤解《水滸傳》的主要症狀,意在引起療救的注意。第二輯用以揭示水滸世界犯罪猖獗的嚴重程度和具體表現。第三輯論述的是各級官府衙門對犯罪打擊不力,軟弱無能的腐敗和差錯。第四輯是圍繞罪與罰展開的法律文化思考。第五輯為罪與罰尺度下的水滸人物評論。第六輯對文學名著的法律解讀的認識論與方法論補充了兩篇文章,談到了《法說紅樓夢》不曾談到的問題。

作者簡介

余宗其,1967年畢業於華中師範大學中文系,1 981年畢業於西北大學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專業,現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魯迅研究學會會員、中國法制文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涉法文學研究所副所長。出版的學術專著有《文藝創作心理學》《作家的形象記憶》《法律與文學的交叉地》《魯迅與法律》《法律與文學漫話》《中國文學與中國法律》《外國文學與外國法律》,參編《法律語言學教程》等。在全國報刊發表文學評論110多篇,另有若干詩作問世。近年在中央電視台《法律講堂》講《法說聊齋志異》得到好評。

圖書目錄

第一輯 被誤解的《水滸傳》
一 誤讀誤解涉法文學由來已久
二 誰誤讀了《水滸傳》(一)
——一般文學欣賞者
三 誰誤讀了《水滸傳》(二)
——各取所需的功利性群體
四 誰誤讀了《水滸傳》(三)
——學術研究者
五 誰誤讀了《水滸傳》(四)
——文學專業教育者
六 《水滸傳》被誤解了什麼(一)
——主題思想
七 《水滸傳》被誤解了什麼(二)
——人物形象
八 《水滸傳》被誤解了什麼(三)
——故事情節
九 《水滸傳》被誤解了什麼(四)
——法律文化現象
十 《水滸傳》被誤解了什麼(五)
——藝術特色與成就
十一 有失準確的“以案說法”
十二 評析方式造成的誤解
第二輯 犯罪頻發的水滸世界
十三 細數水滸世界五花八門的罪行
十四 水滸世界浩浩蕩蕩的犯罪隊伍
十五 令人毛骨悚然的人肉作坊
十六 動盪不安的水滸世界
十七 殺人:水滸世界典型罪行之一
十八 打人:水滸世界典型罪行之二
十九 搶劫:水滸世界典型罪行之三
二十 放火:水滸世界典型罪行之四
二十一 賭博:水滸世界典型罪行之五
二十二 詐欺:水滸世界典型罪行之六
二十三 諸奸:水滸世界典型罪行之七
二十四 投毒:水滸世界典型罪行之八
二十五 藏匿罪人:水滸世界典型罪行之九
二十六 行賄受賄:水滸世界典型罪行之十
二十七 謀反:水滸世界典型罪行之十一
第三輯 水滸世界的刑罰緣何落空
二十八 低於1%的刑罰率
二十九 罪案為何無人過問
三十 告狀環節坎坷百出
三十一 逮捕罪犯難於上青天
三十二 公堂審判總有花樣翻新(一)
——林沖冤案是怎樣出籠的
三十三 公堂審判總有花樣翻新(二)
——楊志殺人逃脫了死罪
三十四 公堂審判總有花樣翻新(三)
——白勝受審蹊蹺多
三十五 審判公堂總有花樣翻新(四)
——宋公明殺人,唐牛兒受罰
三十六 公堂審判總有花樣翻新(五)
——武松殺人死罪判流刑的雙重內幕
三十七 公堂審判總有花樣翻新(六)
——武松被誣告盜竊的冤案
三十八 公堂審判總有花樣翻新(七)
——宋江的假案與花榮的冤案共存亡
三十九 公堂審判總有花樣翻新(八)
——清官時文彬也有可議之處
四十 公堂審判總有花樣翻新(九)
——法官與罪犯背後都有人撐腰
四十一 公堂審判總有花樣翻新(十)
——石秀殺人真作假,楊雄殺人假歸真
四十二 公堂審判總有花樣翻新(十一)
——登州知府真案假審出冤案而引發連環案
四十三 公堂審判總有花樣翻新(十二)
——知縣三度遭遇犯罪的部下均有所失
四十四 公堂審判總有花樣翻新(十三)
——高廉辦案錯,錯,錯
四十五 公堂審判總有花樣翻新(十四)
——馬府尹的惡作劇
四十六 公堂審判總有花樣翻新(十五)
——兩個罪犯的公堂對決
四十七 公堂審判總有花樣翻新(十六)
——梁中書製造冤案手段多
四十八 公堂審判總有花樣翻新(十七)
——程太守拷訊史進合法嗎
四十九 公堂審判總有花樣翻新(十八)
——製造錯案為遮羞
五十 公堂審判總有花樣翻新(十九)
——軍事法庭內外的法律光芒
五十一 公堂審判總有花樣翻新(二十)
——模擬法庭的法律與幽默
五十二 解送路上的罪案
五十三 烏煙瘴氣的監獄(一)
——索賄受賄風氣熾盛
五十四 烏煙瘴氣的監獄(二)
——且看法外用刑
五十五 烏煙瘴氣的監獄(三)
——管理混亂又鬆弛
五十六 皇權大於法律(一)
——大赦制度之弊
五十七 皇權大於法律(二)
——招安的實質
五十八 皇權大於法律(三)
——燕青向皇帝求赦書
五十九 皇權大於法律(四)
——皇帝直接製造的冤案
六十 皇權大於法律(五)
——利用皇權的怪異案件
六十一 私了官司對刑法的干擾
第四輯 關於罪與罰的法律文化思考
六十二 國家法律與宗教戒律
六十三 兩紙休書的不同法律意味
六十四 梁山泊的無頭告示大有法意
六十五 柴進當間諜產生的法律疑問
六十六 宋江的老父和小弟曾被監視居住
六十七 《水滸傳》中的美與法律(一)
——二者相互聯繫的廣泛性
六十八 《水滸傳》中的美與法律(二)
——圍繞罪與罰的軸心展示景物之美
六十九 《水滸傳》中的美與法律(三)
——林沖娘子的命運悲劇
七十 人肉作坊的法律哲學思考
——楊志被誣告的聯想
七十一 《水滸傳》的法律與語言(一)
——法律隱語現象
七十二 《水滸傳》的法律與語言(二)
——口頭禪之一:迷天大罪
七十三 《水滸傳》的法律與語言(三)
——口頭禪之二:法度
七十四 法醫學知識的正用與反用
七十五 “里正”的法律地位與職責
七十六 “詐假官”中的法律與幽默
七十七 黃文炳解讀“反詩”有值得借鑑之處
——涉法詩歌閱讀心理個案
七十八 從“宋江們”“詐為瑞應”看《水滸傳》的思想糟粕
七十九 《水滸傳》對女性的歧視
第五輯 罪與罰尺度下的水滸人物評論
八十 魯達打人的情有可原之處
八十一 李逵的可恨、可敬與可愛
八十二 武松:在法律與道德的糾纏中蹣跚而行
八十三 宋江:水滸世界的殺人冠軍
八十四 宋江的“忠義”在犯罪行為中的貶值
八十五 潘金蓮的法律地位
八十六 始終走在犯罪邪路上的高俅
八十七 水滸人物一再犯罪的共同教訓
——刑法學的認識錯誤
第六輯 法律解讀的認識論和方法論
八十八 虛構的故事怎樣才能表現實在的法律
八十九 從法學家的失誤與偏頗看法律尺度運用的基本原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