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文學

法語文學

法語文學(Littérature française)是指用法語寫成的文學,有時特指法國人用法語寫成的文學,也可以指法國文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法語文學
  • 外文名:(Littérature française
  • 語言:法語
  • 構成凱爾特人日耳曼人和羅曼人
簡介,語言歷史,相關文化,其他語言,相關人物,主要作品,

簡介

現代法國人的起源非常複雜,主要由凱爾特人日耳曼人和羅曼人構成,其中羅曼人所占比重最大。法語本身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看作是拉丁語的一種現代形式。那些古羅馬的拉丁語天才儘管早已作古,卻似乎始終左右著法語文明發展的軌跡和方向。古羅馬人對秩序和理性的熱愛、對極端狀況的竭力避免等特徵被後來的法國人所繼承。然而這些特徵在法語文學中的體現卻並不明顯。儘管法國通常是新的文藝運動的發源地,但這無法改變法國人思維保守的事實。
法國人歷來非常嚴肅的看待美學問題;一部法國文學史,便是學習文學發展脈絡的最好教材。由於法語文學擁有悠久和豐富的歷史,並在發展過程中對其他語言的文學產生了深遠影響,因此通常認為其占據了西方文學發展的核心位置。
有時法國人自視為高盧人的後裔,繼承了所謂的“高盧精神”,追求輕鬆愉悅的歡樂,喜歡嘲諷別人,從不嚴肅的思考生命和生活的相關問題。實際上,在所有法語文學中都可以看到這種“高盧精神”的影子。然而,法語文學有一個非常基本的特徵卻經常容易被人忽視,那就是絕大多數最偉大的法語作家的作品中“高盧精神”體現得並不顯著。
如此簡單的概括顯然不可能將複雜的法語文學的特徵解釋清楚。對於大多數外國人,尤其是講英語的人而言,以表述明白、表意準確和風格高雅為特徵的法語散文似乎在形式上要優於法語詩歌。然而法國人卻會竭力反駁這一點。在他們眼中,法語詩歌獨特的韻律感是旁觀者永遠也無法充分領略的,其魅力絕不亞於聲名遠播的法語散文。對法國人而言,法語詩歌的獨特性根植於法國文明的傳統,並且也切合法國人的品味。

語言歷史

多樣化
最早的法語文學可以追溯到11世紀。作者不明的《羅蘭之歌》便是法國最早的史詩。形式相似的史詩還包括英格蘭的《貝奧武夫》、日耳曼人的《尼伯龍根之歌》等。這些史詩多半歌頌偉大的君主。比如《羅蘭之歌》便是歌頌著名的法蘭西國王查理曼大帝(742年-814年)的。此外,中世紀法國還盛行騎士傳奇,這些傳奇無不歌頌騎士精神,弘揚典雅的愛情。這一時期的法國最重要的作家是十二世紀的克里蒂安·德·特魯瓦,他是法國中世紀最著名的敘事詩人。此外,在南部普羅旺斯地區大行其道的行吟詩也多半以騎士與貴婦之間的典雅愛情為主題,這些行吟詩多半具有豐富的想像力,風格卻矯飾造作,文學價值不高。直到中世紀快要結束的時候,法國才出現了第一位真正的偉大抒情詩人,弗朗索瓦·維永(1431年-1465年)。
中世紀的法語散文文體在歷史和編年史中最為常見,然而這類作品中最具魅力的卻是從十二世紀起出現的“奧卡西恩和妮克蕾蒂”系列故事。
和歐洲其他地區一樣,法國戲劇也起源於中世紀的宗教劇,但很久以後這兩種文藝樣式成了勢如水火的敵人。最早的戲劇只是對宗教儀式的簡單劇情化,最常見的是關於聖誕節和復活節的傳說。然而當這些戲劇的表演地點從教堂內轉移到公眾場合,並由法語代替了原始的拉丁語,法國戲劇的發展便開始沿著一條和羅馬基督教風格完全迥異的道路前行了。那些語言幽默、形式粗糙,具備現實主義風格的滑稽劇大行其道。在這種滑稽劇,以及同時盛行的諷刺寓言以及短篇敘事詩等諷刺文學中,第一次出現了前面所提到的“高盧精神”的影子。
文藝復興
法國文藝復興起始於弗朗索瓦一世(1515年-1547年)統治時期。封建主義的崩潰、印刷技術的傳入以及對古希臘、古羅馬文化遺產的重新發掘是催生法國文藝復興的最重要的因素。儘管其時如火如荼的歐洲宗教改革也在這個世紀影響了法國,但直到16世紀末,法國人仍是虔誠的天主教信徒。在文學領域,文藝復興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古典主義的創作傾向。一個名為“七星詩社”的作家團體在1550年出版了一部宣言,界定了學院派文學的創作規條,抒情詩人比埃爾·德·龍沙(1524年-1585年)是七星詩社的領袖。詩體悲劇正式出現,這種題材重視情節、時間和地點的結合,在法國興旺了三百年。
然而十六世紀法國最偉大的作家卻是使用散文文體寫作。弗朗索瓦·拉伯雷(1490年-1553年)及其最著名的作品《巨人傳》便用當時看來形式仍很曖昧的類小說的風格寫就。《巨人傳》風格奇異,極盡誇張,語言也非常粗糙,有時甚至粗俗,但卻在插科打諢之中對社會進行無情諷刺。16世紀法國另一位作家米歇爾·德·蒙田(1533年-1592年)則和拉伯雷風格截然不同。他文風成熟沉靜,是近代第一位偉大的散文家。他的作品旨在反應自己真實的人生經歷,並不追求語言的華麗。
對歐洲的統治
進入十七世紀
法國徹底成為君主集權制國家。1635年成立的著名的法蘭西學院導致了法國文化的中央集權。文藝理論家尼古拉·布瓦洛-德斯普洛(1636年-1711年)出版《詩的藝術》,確立了古典主義文學的創作規則,成為當時絕對的權威,不容任何挑戰。
法國古典主義認為文學創作應該以古希臘、羅馬時期的經典著作為典範,詩歌則應該遵循自然和理性的原則。一切韻文體的創作都要遵循嚴格的規則,悲劇創作尤其如此。然而就是在這些條條框框的限制下,法語文學出現了歷史上的第一個高峰,這便是古典主義時期,也稱為“路易十四時期”,因為它基本和“太陽王”路易十四(1643年-1715年)漫長的統治時期相契合。這一時期,無論是在政治上還是在文化上,法國是歐洲勿庸置疑的霸主。在古典主義時代,政治、宗教和文學的發展都要遵循權威的教條。然而古典主義的相關理念,諸如秩序、均衡、典雅等,至今仍體現著法國人對文學品味的追求。比埃爾·高乃依(1606年-1684年)和讓·拉辛(1639年-1699年)依照古典主義原則創作了許多詩體悲劇。高乃依的作品多半描述和個人榮譽相關主題,而拉辛則經常描寫悲壯的愛情。神學家和演說家雅克-博尼涅·鮑修哀試圖將古典主義原則具體化,而其成就卻不如另外一位宗教作家。布萊斯·帕斯卡爾(1623年-1662年)不僅是個偉大的思想家,也是當時法國最偉大的散文作家。在風格嚴肅的古典主義時代里風格最特異的則是莫里哀(1622年-1673年)和拉·封丹(1621年-1695年)。前者創作詼諧明快的現代喜劇,而後者創作的語言故事則成為如今法國兒童的必讀書。弗朗索瓦·德·拉羅什富科則是撰寫散文格言的大師。“散文格言”這種文體在法語文學中碩果豐富。
古典主義文學本質上是貴族階層的文學,體現皇室的審美趣味,成就也局限在為數不多的幾個領域中。隨著市民所受教育水準的不斷提高以及社會關注度的不斷拓展,古典主義的僵死教條逐漸成為文學發展的桎梏。然而,能否理解古典主義精神和鑑賞其名著至今仍被法國人認為是判斷一個人是否有文化的標誌。
理性的年代
十八世紀法國文學的風格和十七世紀迥然不同,其變革尤以1715年路易十四之死和1789年法國大革命的爆發之間這一時期最為迅猛。這是一個宣揚理性的年代,也是一個多種觀念滋生的年代,其中有些觀念甚至對現存制度和國家具有毀滅性,其基本傾向是批判的、懷疑的和革新的。自由、寬容、博愛、平等和革命等思想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和支持。
這林林總總的觀念中,有些來自英國的知識階層。這個世紀最具特色的文學作品無一不是對理念的宣傳,以及對傳統、教條和權威的挑戰。此時的法國出現了大批被人稱為“哲學黨”的作家,主要包括孟德斯鳩、伏爾泰狄德羅。孟德斯鳩(1689年-1755年)諷刺社會風俗的方方面面,頌揚英國的憲法。伏爾泰(1694年-1778年)攻擊固執的迷信,同情支持宗教迫害和政治壓迫的受害者。在他身上,理性主義的原則得到最深刻的體現。但伏爾泰的大多數作品都過於依附於所處時代,不具備永恆的文學魅力,只有他的書信和一些故事創作至今仍被閱讀。德尼·狄德羅(1713年-1784年)是著名的“百科全書”的主編。“百科全書”在為人們提供大量信息的同時,還旨在攻擊無知偏狹、破除愚昧迷信。從純文學的角度看,這一時期的創作仍然屬於古典主義的範疇。舉例來說,伏爾泰的詩體悲劇,便在很大程度上以高乃依拉辛的創作為榜樣。狄德羅是一個更大程度上的革新者,他的戲劇創作,以及對戲劇理論的建樹,包括提出“正劇”的概念等,都適應了日益增長的中產階級的需求。
18世紀上半期的比埃爾·德·馬里沃(1688年-1763年)和18世紀下半期的比埃爾·博馬舍(1732年-1799年)繼承了古典主義喜劇創作的傳統。此外仍有一些作家從事著和理念宣傳無關的純文學創作,出現了一些小說,包括阿蘭·勒內·勒薩日(1668年-1747年)的《吉爾·布拉斯》和拉比·普萊伏(1697年-1743年)的《曼儂·雷斯考》。
18世紀法國最重要的作家是生於瑞士的讓·雅克·盧梭(1712年-1778年)。他的作品宣揚人類天然的美德和本能的合理性,攻擊社會文明的腐朽。他渴望生存在一個崇尚知識的世界,他本人是個教育的革新者、革命思想的啟蒙者。在文學上,他則被認為是浪漫主義的先驅。在整個十八世紀,盧梭的影響力超過其他任何一位文學家。
第一次世界大戰
隨著埃德蒙·羅斯坦(1868年-1918年)的詩體戲劇取得巨大成功,尤其是1897年《大鼻子情聖》所產生的轟動效應,人們甚至誤以為另外一場浪漫主義運動到來了。然而事實讓人們大失所望。世紀之交的法語文學出現了折衷主義的傾向。各種思潮並行,卻沒有任何一種流派能夠獨領風騷。阿納多勒·法郎士(1844年-1924年)在很長時間內占據文壇首席的位置,他將文學看作思考人類自身問題的工具。這一時期最傑出的思想家是勒南(1823年-1892年),他對法國知識階層的影響非常之大。勒南和法郎士都深信絕對真理是人們永遠無法真正觸摸到的,而人們只能多方面的思考問題,以求盡力接近絕對真理。於是,懷疑主義思潮在年輕人中盛行起來。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法國出現了一場抵制“淺涉文藝”現象的運動。所謂“淺涉文藝”即指對各門知識淺顯涉獵,卻不求甚解的行為。此時的文學已經和宗教、倫理以及政治等種種學科的思想分不開了。
此外,一戰前後的法國境內,瓦龍語、加泰羅尼亞語等方言的文學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
一戰後
1920年代,法國出現超現實主義運動,保羅·艾呂雅在這一領域做出了很多可貴的嘗試。 1940年代存在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保羅·薩特和阿爾貝·加繆也許是20世紀最負盛名的法語作家。西蒙娜·德·波伏娃則是女權主義文學的先驅之一。
1950年代,法國成為“新小說”運動的策源地。當代法語文學產生了一大批成就斐然的大師,卻鮮有哪個人能夠獨領風騷。法語文學在小說、戲劇、詩歌以及文學評論等各個領域都有所發展。姑且不論現代法語文學的成就及其發展趨向,至少到目前為止,法語文學的發展仍然是充滿活力、永不疲倦的。

相關文化

浪漫主義文學:對古典主義的反撥
從1789年法國大革命的爆發,直到1815年拿破崙政權的最終顛覆,法國人都專注於對外界事物的觀察。這是法國政治歷史上最為風雲變幻的年代。若不是因為政治變局過多的吸引了法國人的注意力,浪漫主義運動在法國還會出現得再早一些。浪漫主義運動是對法國古典主義的直接反撥。在某種程度上,浪漫主義強調人的感情,而非理性;強調個人,而非社會;這並不完全符合法國人的國民特性。法國浪漫主義的濫觴出現於弗朗索瓦-勒內·德·夏多布里昂(1768年-1848年)的故事創作以及史達爾夫人對德國浪漫主義元素的介紹,在阿爾封斯·德·拉馬丁(1790年-1868年)風格傷感的詩歌中也有所體現。
浪漫主義對詩體悲劇的捍衛揭開了這場運動的真正帷幕。維克多·雨果的《歐那尼》於1830年上映象徵著浪漫主義戲劇的最終勝利。布瓦洛所制定的“三一律”被正式廢除,詩體悲劇的韻律限制也得到了解放。雨果(1802年-1885年)是浪漫主義運動中最傑出的天才和當之無愧的精神領袖。他一生著述豐富,在詩歌、戲劇、小說等領域均有很高建樹,其抒情詩創作的地位被認為至高無上。
這一運動的其他作家包括風格悲觀的阿爾弗萊·德·維尼(1799年-1863年)、風格唯美的詩人特奧菲爾·戈蒂埃(1811年-1872年),以及善於刻畫憂鬱的浪漫情調的阿爾弗萊·德·繆塞(1810年-1857年)。這三個詩人同時也從事小說的創作,而晚期的繆塞則在戲劇創作領域取得了巨大成功。小說家大仲馬(1802年-1870年)依靠代表作《三個火槍手》贏得了全世界範圍內的聲譽。
普羅斯佩·梅里美(1803年-1870年)是短篇小說大師。法國最著名的女作家喬治·桑(1804年-1876年)則最擅長描寫鄉村生活。夏爾·奧古斯丁·聖勃夫(1804年-1869年)是這個時代法國最偉大的文學評論家,他以畢生致力於浪漫主義理念的傳播,並力圖客觀的詮釋作品而非去評述。
到19世紀中期,浪漫主義運動發展到極致。浪漫主義主張將人的個性從規範和教條中解放出來,為作家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靈感。它使文學的一切分支得到又一次復甦,詩歌創作無疑從中獲益最多。在這一運動中,外國作家對法國文學的發展產生了不小的影響,尤其是莎士比亞、斯各特以及拜倫的創作。
現實主義文學:科學發展和工業化
現實主義承接浪漫主義而出現,秉承真實描繪現實生活的原則。現實主義的誕生在某種程度上是對浪漫主義矯枉過正的一種調和,但究其實質,卻是科學技術不斷發展和工業化進程不斷加劇的產物。
現實主義出現以後,真實的描繪現實生活成了文學創作的主流。司湯達(1783年-1842年)是法國現實主義的真正先驅,小說《紅與黑》至今仍有廣泛的讀者。巴爾扎克(1799年-1850年)的小說創作是法國現實主義文學最傑出的代表。他的《人間喜劇》是一部豐偉的文學大廈,不亞於一部關於19世紀法國社會風俗的編年史。除小說以外,小仲馬和奧傑爾的戲劇創作也遵循著現實主義原則。
這種追求真實、科學的現實主義原則甚至也被運用到詩歌創作中,著名的“高蹈派”詩人團體就是其中傑出的代表,其中又尤以勒貢特·德·利斯勒(1818年-1894年)成就最高。
現實主義者們主張排除一切幻覺,觀察最真實的生活,並多半注重描繪社會的陰暗面。這一趨勢在夏爾·波德萊爾(1821年-1867年)病態的詩歌中發揮到了極致。這使得波德萊爾和他同時代的人顯得格格不入,卻也注定了他將成為一個新的流派的先驅。
自然主義文學
現實主義深入發展下去,其科學、客觀的原則得到不斷強化,現實主義逐漸演變成自然主義。這一流派忽視人的社會屬性,將人類看作自然界的一個簡單的組成部分,依博立特·泰納(1828年-1893年)為自然主義的發展提供了哲學上的依據,他深信人類性格和命運的形成取決於遺傳因素、周遭環境以及所處之年代。自然主義文學的代表是居斯塔夫·福樓拜的長篇小說《包法利夫人》(1857年)、他的弟子居依·德·莫泊桑(1850年-1897年)的短篇小說創作,以及埃米爾·左拉(1840年-1902年)的小說。另一方面,阿爾封斯·都德(1840年-1897年)發展了一種風格比較溫和的現實主義風格。這一時期北歐和俄國文學的繁榮對法國自然主義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
象徵主義文學:對情緒和感情的強調
自然主義雖然風靡一時,但由於其過於悲觀的情調和極端冷峻的風格,始終未能如現實主義或浪漫主義一樣形成一種世界範圍內的大觀。19世紀下半期,一場對自然主義的大規模反撥在法國文學界出現了。這場被後人稱作象徵主義運動的文學浪潮主要出現在詩歌領域。在某種程度上,象徵主義文學可以看作是浪漫主義精神的一次特殊的復興。象徵主義主張用曖昧、隱諱的暗示來替代精確的陳述,以言語和格律的巧妙搭配來喚醒人們靈魂深處的情感。史蒂芬·馬拉美(1842年-1898年)和保羅·魏爾倫(1844年-1896年)是象徵主義詩人中最有天賦也是名氣最響的兩位。這一運動在散文體的文學樣式中也有發展,代表人物是用法語寫作的比利時人莫里斯·梅特林克(1862年-1949年)。象徵主義詩歌在詩歌的格律上做了一些非常可貴的試驗,並最終使得法語詩歌徹底擺脫了傳統形式的束縛。

其他語言

法國的其他語言文學
法語並不是法國境內唯一的文學語言。中世紀時期法國境內形成一些方言在其後的幾個世紀裡都發展了自身獨特的文學傳統,比如盎格魯-諾曼語文學和普羅旺斯語文學。這些方言寫成的文學一直獨立發展到了18世紀,卻終於在日益強大的法語文學中逐漸黯淡下來,幾近消失。19世紀曾經出現過一場聲勢浩大的方言文學復興運動,湧現出諸如菲利布里奇等用普羅旺斯語寫作的傑出作家。這場運動對法語文學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也間接促成了諾曼語文學的一場短期的繁榮。用普羅旺斯方言寫作的詩人弗雷德里克·彌斯特拉爾(1830年-1914年)於1904年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1920年代以後,布列塔尼語文學出現了欣欣向榮的景象,儘管講這種語言的人口越來越少。1925年,羅帕爾茲·厄蒙創立了一本名為“Gwalam”的期刊,領導了為期19年的布列塔尼語復興運動,旨在提升布列塔尼語在法國和國際上的地位。布列塔尼語作家們積極創作各種類型的文學作品,並將很多著名的外國文學作品翻譯成布列塔尼方言。這場運動第一次使得布列塔尼語這種瀕危的小語種得到世界範圍內的聲譽。

相關人物

弗雷德里克·米斯特拉爾
(法語:Frédéric Mistral,1830年9月8日-1914年3月25日),法國詩人,曾帶領19世紀奧克語(普羅旺斯語)文學復興。他在1904年與何塞·埃切加賴共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他是都德的好友,都德在年輕時代就結識了他,並為他寫了一篇名叫《詩人米斯特拉爾》的散文,收在《磨坊信札》之中。
米斯特拉爾從詩歌創作和語言整理兩方面,投身於恢復和發揚普羅旺斯語的工作。一八五四年,米斯特拉爾和羅曼尼等七位普羅旺期的熱心研究者發起成立“菲利伯立格”協會,該協會專門推廣、宣傳及研究普羅旺斯的語言、風俗和文化等內容。同時,米斯特拉爾還參加《普羅旺斯詩選》的編輯工作。在蒐集整理大量當地的民間傳說、神話故事、風土人情、語言歷史等資料的基礎上,米斯特拉爾皓首窮經,花費八年時間編纂了《新普羅旺斯字典》,這部字典不僅是記錄普羅旺斯的寶藏,而且為奧克語建立起不朽的紀念碑。米斯特拉爾對普羅旺斯文化的貢獻,不僅在於他發掘、整理了普羅旺斯方言、傳統,更在於他用普羅旺斯語寫作的詩歌,把這種方言提高到文學語言層次,以藝術形式把普羅旺斯文化廣播歐州。

主要作品

參與編輯的詩選及字典:
《普羅旺斯詩選》--作家參與該詩選的編輯工作。
《新普羅旺斯字典》--作家花費八年時間編纂該字典。
詩作:
〈普羅旺斯〉--長詩,作家的處女作。
〈黃金島〉、〈金黃色的百合花〉等抒情詩。
〈米赫爾〉、〈羅納河之歌〉等長篇敘事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