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港打正鼓

泉港打正鼓

泉港打正鼓,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傳統音樂,泉州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打正鼓是廣泛流傳於泉港區後龍鎮、峰尾鎮、南埔鎮的一種民間器樂演奏形式。相傳“打正鼓”是從“打車鼓”演變而來,起源於唐朝。泉港打正鼓的組隊至少需6人,一般為26人,分別操鐘、鼓、大鑼、小鑼、大鈸等各種樂器。

2007年,泉港打正鼓經泉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列入泉州市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項目序號:20。

基本介紹

  • 中文名: 泉港打正鼓
  • 批准時間:2007年
  • 遺產級別:市級
  • 遺產類別:傳統音樂
  • 申報地區: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
  • 項目序號:20
歷史淵源,基本特徵,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打正鼓相傳起源於唐朝,唐明皇喜愛音樂、舞蹈,曾於一個元宵節之夜夢遊月宮,至午夜夢醒,遂將他在宮中所聽到的音樂,看到的舞蹈,教給他的梨園子弟。梨園子弟樂隊有一個“打車鼓”的節目,用幾種樂器協調敲打起來,在宮中回音,倍加顯得頓挫悠揚,非常動聽。剛好,唐明皇有一寵妃叫梅妃,莆田江氏女。梅妃的親人上京探親,所見所聞,覺得“打車鼓”是促助歡樂的音樂,就學習而來,還傳至泉港。因為唐明皇夢遊月宮是元宵之夜至午夜結束,所以“打車鼓”就叫“打正鼓”。
根據資料顯示,打正鼓、擊拍板、打齊鼓、彈琵琶、吹篳篥、擊銅鈸、吹貝樂、打羯鼓等,是永陵地宮裡刻在王建墓棺床南、東、西三面栩栩如生的二十四伎樂,屬於唐末五代時期宮廷樂舞。成都藝術劇院民族樂團笛子和民族吹管樂演奏家孫賢儲稱二十四伎樂“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並介紹說這些伎樂可以上溯到隋唐時的西涼樂和唐初的燕樂,實際上是胡樂和清樂的融合。在唐玄宗時代,宮廷音樂曾將中國傳統的音樂和剛傳入的中西亞少數民族音樂配合演奏,所以唐玄宗以後的唐代宮廷音樂,一直沿用著這條發展道路。

基本特徵

每年農曆十二月十六日“尾牙福”起,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各鎮(街道)自然村的祖厝、祠堂都要組織人員“打正鼓”,至翌年正月十五元宵節午夜十二時止,以慶春節,期盼新一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泉港打正鼓組隊至少需6人,一般為26人,分別操鐘、鼓、大鑼、小鑼、大鈸等樂器。節奏主要為“孔孔孔,起起可龍,千冬千冬可龍,孔孔利孔,利利可龍,打打利利打可龍”,配於舞蹈表演及隊形變化。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泉港打正鼓作為永陵二十四伎樂之一,伴隨著泉港等地的一些習俗活動而存在,演奏規模盛大,場景壯闊,氣勢恢弘,其發掘保護對於研究唐代皇宮音樂及其演變史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
保護措施
2006年初,泉港區開展“基層思想文化建設年”活動,組織人員對打正鼓進行深入挖掘、整理,指導後龍、峰尾兩鎮重點發展打正鼓隊。

社會影響

社會活動
2010年12月,在福建省歌劇舞劇院的指導和幫助下,泉港區文化館以泉港打正鼓為活動素材,創作排演了民間舞蹈《正鼓舞》首演成功、引起關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