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北管

泉州北管

泉州北管,流行於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的傳統絲竹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北管又名北曲、小曲、小調、曲仔。清光緒初年,江淮一帶的民間音樂隨著海上運輸船隻、南下鹽兵、淮河難民等進入泉州市泉港區,逐漸形成泉州北管音樂。泉州北管的音樂風格既保留江淮一帶民歌的明朗幽雅,又加入閩南、莆仙音樂的柔婉秀麗,具有遒勁、樸實的個性,素有“天子傳音”的譽稱。

2006年5月20日,泉州北管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Ⅱ—72。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泉州北管
  • 批准時間:2006年5月20日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申報地區:福建省泉州市
  • 遺產類別:傳統音樂
  • 遺產編號:Ⅱ—72
歷史淵源,基本特徵,綜述,樂器,樂隊,代表作品,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人物,保護措施,主要流派,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泉州市泉港區地處湄洲灣南岸,鄰近港澳,面對台灣,是閩南語和莆仙語兩語系的交匯地帶。當地既有南音、薌劇、高甲戲、木偶戲,又有莆仙戲等民間藝術形式。泉州北管正是在這一特殊地理環境和藝術氛圍中形成和發展。
清光緒初年,上海、江蘇、浙江、廣東等地的民間音樂,通過海上運輸、南下鹽兵、淮囑祖河缺堤難民等渠道,傳入泉州市泉港區。
清光緒八年(1882年),北管一代宗師劉永賴(別名阿九)受邀參加泉州“送求腿恥孔子”南音北管出遊活動,其笙聲打動當地聽眾和泉州府府台,後經申報上憲,賜予“佾生”,送入踏犁放孔子學府就學,並為其取名“佾標”、字“舞庭”。之後,一年一度的泉州送孔子,“舞庭”師都要受邀赴會。從此,北管受到地方官吏、文人學士的欣賞和推崇,更加風行傳播。為別於“南管”(南音),當地人們將這一源於福建省外的民間樂種取名為“北管”,俗稱“南音北管”。
泉州北管
泉州北管表演
抗戰時期,北管在泉港區進入全盛。峰尾、後龍有三十多個教習館,山腰有二十多個教習館,惠安縣城關有“麗澤”“金蘭”等北管樂社。此時,北管還伴隨華僑、港澳台同胞遠渡重洋,海外東南亞等地有“廣東會館”“福建會館”等北管樂社,北管藝人也創作排練了不少節目支持宣傳抗戰。
“文化大革命”期間,旋法似京劇音樂的“興化曲”(莆仙音樂)在泉港區等地進入全盛,北管被視為“黑曲”,眾多北管資料被沒收焚燒,樂隊被迫全部學“興化曲”,北管一蹶不振,頻臨絕跡;但也有不少學過樣板戲的藝人,憑著對北管的興趣愛好私下學習唱(奏)、轉抄樂譜、珍藏樂器,他們後來成為北管的中堅力量。
1977年以後,泉港各地陸續復辦北管樂隊,藝人們憑著記憶傳教。
1986年12月,原惠安縣成立了北管音樂研究室,組織音樂工作者深入民間採集整理北管的有關資料,文化部門共編印《北管選編》十三集,撰寫北管文字材料3萬多字,其中部分曲、譜已被收入《中國民間歌曲集成》《中國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福建卷等。
1995年以後,泉州北管在挖掘、整理、保留的基礎上,進入革新發展階段。

基本特徵

綜述

泉州北管分為“曲”和“譜”兩大類,共有曲牌220多首。“曲”即聲樂曲,大多數來源於明清以來的江淮小調,演唱採用官話(相當於現代的國語),演唱時都配打鑼鼓,在樂句、樂段、樂曲結束處,常有襯詞“哎喲”,保留了江淮一帶民歌的特色。
泉州北管
泉州北管表演
“譜”即器樂曲,大多數來源於廣東音樂、江南絲竹樂和京劇曲牌,演奏時一般不用鑼鼓,只用板或木魚敲打強拍,主要運用“支聲復調、一弓一音”等演奏手法,拉弦樂器常用第一把位演奏,並把凡、乙演奏成升凡和降乙,與閩南十音和莆仙十音風格相似。
泉州北管音樂風格的形成受閩南、莆仙音樂和地方方言的影響,嫌紙炒船既保留請寒閥江南絲竹樂的明朗幽雅,又柔進閩南、莆仙音樂的柔婉秀麗,並有遒勁樸實之個性。

樂器

泉州北管樂隊沿用江南絲竹樂器,參用閩南、莆仙音樂的樂器,主奏樂器為京胡、笛子,另有月琴、三弦、雙清等特色樂器。

樂隊

泉州北管樂隊在當地被稱為“弦管”或“弦簫管”隊,樂隊前面打著“天子傳音”的旗號,隊形以“走式”為主,“坐式”為輔。“坐式”僅用於鬧洞房及平時屋裡閒奏,對樂器的排列沒有明顯要求。一般而言,樂隊編制上少則七、八人,多則十五、六人。

代表作品

泉州北管中曲的代表性曲目有《層剪花》《採桑》《採蓮歌》《紅繡鞋》《打花鼓》《四季時》《出漢關》《四大景》等,譜的代表性曲目有《八板頭》《大八板》《江南大八板》《草琴》《廣東串》《蘇州串》《花六板》《三板》《將軍令》《太平歌》《六串》《七串仔》《十二串》等。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做好泉州北管的挖掘整理工作對於研究台灣北管、日本御座樂與泉州北管的淵源關係,中日、閩台和泉港與廣東、江蘇、浙江的文化交流、經汗提拜濟貿易以及福建民間音樂閩南色彩區和莆仙鑽故灑多色彩區的過渡等問題具有重要作用。

傳承人物

莊龍宗,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泉港區北管協會名譽主席,泉州市曲藝家協會顧問。他先後參加福建省、泉州市及國際重大文化交流演出活動並獲獎,是北管南派代表性演唱者之一。
莊明加,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他繼承了泉州北管的傳統技藝,保留北管的藝術特色。他以北管演奏主弦京胡為主。曾向藝人莊晏枝、莊荔枝等學習北管主要樂器,是第四代傳人。他搶救、發掘、整理北管樂曲200餘首,其中部分被收入《中國民間音樂集成(福建卷)》。

保護措施

改革開放後,一批熱愛北管的有識之士對其進行搶救、挖掘、整理,泉港區歷代北管藝人共同堅守、傳承;林國春、黃嘉輝等還深入研究,著書立說,總結交流,推陳出新。
泉州北管
泉州北管表演
為了搶救北管傳統腔韻,山腰北管樂團、圭峰北管樂社和郭厝北管樂社先後錄製《泉港北管傳統曲牌》腔韻資料光碟4張,共收錄北管曲譜100多首;在挖掘整編的基礎上,林國春、劉宗訓等一批音樂工作者,對北管傳統曲牌進行改編,先後創新合唱、合奏、表演唱、歌舞表演等表演形式;山腰風聲薌劇團團長莊清鳳獨資試驗創建北管戲劇團;泉港區委宣傳部、泉港區文體旅遊局分別在莊重文實驗國小和南埔、後龍、峰尾、山腰中心國小設立了5個北管培訓基地。
為了更好地傳承保護“非遺”文化,泉港區成立了北管研究中心、北管協會、半專業北管樂團,組織人員編寫教材曲譜,建設北管網站,並開展北管實踐和理論研究工作。
20世紀80年代以來,泉港文化館館長黃嘉輝深入泉港的每個村落,對尚存在民間的各類北管樂隊進行調查、記錄和整理,已整理出10多萬字文稿,創作出多首北管曲作品。同時,他多方籌資,指導創辦了泉港區北管劇團。
泉州北管
2016猴年春晚泉州分會場北管民俗表演隊彩排照
2004年4月,泉州北管被文化部列入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綜合性試點項目之一。
2009年4月,泉港區與福建省國際經濟文化交流中心、福建省對外文化交流協會、福建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共同舉辦海峽傳統文化·北管交流研討會。
2009年7月、2011年1月,廈門大學藝術學院、福建師範大學協和學院分別在泉港區設立北管學術、藝術與實踐基地。
2010年3月,泉港區委、區政府將北管傳承與保護基地建設列為為民辦實事項目,並與福建藝術職業學院聯合在泉州藝校開辦了音樂表演(北管方向)五年制高職大專班。

主要流派

從唱奏的藝術特點和風格看,泉州北管大體可分為兩大流派,暫以“南”與“北”之分給予命名。
泉州北管
泉州北管特色樂器三弦
南派就是泉港區山腰鎮、前黃鎮、塗嶺鎮、山腰鹽場的北管樂隊。當地方言偏重於閩南語腔,人們比較習慣欣賞、演唱南音、薌劇,不太習慣欣賞、演唱莆仙曲。因此南派藝人唱奏北管的同時,不知不覺、或多或少地融入南音、薌劇的唱奏方法和風格,給人們以適度自然、融洽聲美的享受。南派以山腰北管樂團最具代表性,其樂隊中常配有小嗩吶、琵琶等閩南十音常用的樂器。音樂高亢、有力,色彩較為明亮。
北派就是泉港區峰尾鎮、後龍鎮、南埔鎮、界山鎮的北管樂隊。當地方言大多是“頭北話”(閩南語系與莆仙語系過渡地帶的一種方言),另有少數地域已屬莆仙語系,這裡大部分區域的人們習慣欣賞、演唱莆仙曲。因此,北派藝人唱奏中難免融有莆仙風格特點。北派以圭峰北管樂社最具代表性,其樂隊中常配有尺胡、雙清等莆仙十音常用的樂器,音樂純樸、柔和,色彩較為暗淡。

社會影響

2012年10月,泉州北管首次晉京參加第四屆北京傳統音樂節。同月,泉州北管參加海峽兩岸民間藝術節,首次與台灣北管樂團同台演出。
2016年2月,泉州北管民俗表演隊在2016年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泉州分會場上表演了泉州北管。
1981年,泉州北管參加第二屆“武夷之春”音樂會,榮獲優秀節目獎(最高獎)。
2017年,由泉港和台灣的北管相關人士共同創作的北管樂舞《過台灣》在泉港文化中心上演,該樂舞以泉州北管為音樂基礎,通過融合舞蹈、戲劇、歌唱等多種表演形式,實現了北管從坐唱演奏走向舞台藝術。同年,泉港區委宣傳部、泉港文聯、東南網泉州站聯合攝製首部泉港北管題材微電影《拾相思》,通過影視手段展現北管藝術。
泉州北管音樂風格的形成受閩南、莆仙音樂和地方方言的影響,既保留江南絲竹樂的明朗幽雅,又柔進閩南、莆仙音樂的柔婉秀麗,並有遒勁樸實之個性。

樂器

泉州北管樂隊沿用江南絲竹樂器,參用閩南、莆仙音樂的樂器,主奏樂器為京胡、笛子,另有月琴、三弦、雙清等特色樂器。

樂隊

泉州北管樂隊在當地被稱為“弦管”或“弦簫管”隊,樂隊前面打著“天子傳音”的旗號,隊形以“走式”為主,“坐式”為輔。“坐式”僅用於鬧洞房及平時屋裡閒奏,對樂器的排列沒有明顯要求。一般而言,樂隊編制上少則七、八人,多則十五、六人。

代表作品

泉州北管中曲的代表性曲目有《層剪花》《採桑》《採蓮歌》《紅繡鞋》《打花鼓》《四季時》《出漢關》《四大景》等,譜的代表性曲目有《八板頭》《大八板》《江南大八板》《草琴》《廣東串》《蘇州串》《花六板》《三板》《將軍令》《太平歌》《六串》《七串仔》《十二串》等。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做好泉州北管的挖掘整理工作對於研究台灣北管、日本御座樂與泉州北管的淵源關係,中日、閩台和泉港與廣東、江蘇、浙江的文化交流、經濟貿易以及福建民間音樂閩南色彩區和莆仙色彩區的過渡等問題具有重要作用。

傳承人物

莊龍宗,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泉港區北管協會名譽主席,泉州市曲藝家協會顧問。他先後參加福建省、泉州市及國際重大文化交流演出活動並獲獎,是北管南派代表性演唱者之一。
莊明加,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他繼承了泉州北管的傳統技藝,保留北管的藝術特色。他以北管演奏主弦京胡為主。曾向藝人莊晏枝、莊荔枝等學習北管主要樂器,是第四代傳人。他搶救、發掘、整理北管樂曲200餘首,其中部分被收入《中國民間音樂集成(福建卷)》。

保護措施

改革開放後,一批熱愛北管的有識之士對其進行搶救、挖掘、整理,泉港區歷代北管藝人共同堅守、傳承;林國春、黃嘉輝等還深入研究,著書立說,總結交流,推陳出新。
泉州北管
泉州北管表演
為了搶救北管傳統腔韻,山腰北管樂團、圭峰北管樂社和郭厝北管樂社先後錄製《泉港北管傳統曲牌》腔韻資料光碟4張,共收錄北管曲譜100多首;在挖掘整編的基礎上,林國春、劉宗訓等一批音樂工作者,對北管傳統曲牌進行改編,先後創新合唱、合奏、表演唱、歌舞表演等表演形式;山腰風聲薌劇團團長莊清鳳獨資試驗創建北管戲劇團;泉港區委宣傳部、泉港區文體旅遊局分別在莊重文實驗國小和南埔、後龍、峰尾、山腰中心國小設立了5個北管培訓基地。
為了更好地傳承保護“非遺”文化,泉港區成立了北管研究中心、北管協會、半專業北管樂團,組織人員編寫教材曲譜,建設北管網站,並開展北管實踐和理論研究工作。
20世紀80年代以來,泉港文化館館長黃嘉輝深入泉港的每個村落,對尚存在民間的各類北管樂隊進行調查、記錄和整理,已整理出10多萬字文稿,創作出多首北管曲作品。同時,他多方籌資,指導創辦了泉港區北管劇團。
泉州北管
2016猴年春晚泉州分會場北管民俗表演隊彩排照
2004年4月,泉州北管被文化部列入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綜合性試點項目之一。
2009年4月,泉港區與福建省國際經濟文化交流中心、福建省對外文化交流協會、福建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共同舉辦海峽傳統文化·北管交流研討會。
2009年7月、2011年1月,廈門大學藝術學院、福建師範大學協和學院分別在泉港區設立北管學術、藝術與實踐基地。
2010年3月,泉港區委、區政府將北管傳承與保護基地建設列為為民辦實事項目,並與福建藝術職業學院聯合在泉州藝校開辦了音樂表演(北管方向)五年制高職大專班。

主要流派

從唱奏的藝術特點和風格看,泉州北管大體可分為兩大流派,暫以“南”與“北”之分給予命名。
泉州北管
泉州北管特色樂器三弦
南派就是泉港區山腰鎮、前黃鎮、塗嶺鎮、山腰鹽場的北管樂隊。當地方言偏重於閩南語腔,人們比較習慣欣賞、演唱南音、薌劇,不太習慣欣賞、演唱莆仙曲。因此南派藝人唱奏北管的同時,不知不覺、或多或少地融入南音、薌劇的唱奏方法和風格,給人們以適度自然、融洽聲美的享受。南派以山腰北管樂團最具代表性,其樂隊中常配有小嗩吶、琵琶等閩南十音常用的樂器。音樂高亢、有力,色彩較為明亮。
北派就是泉港區峰尾鎮、後龍鎮、南埔鎮、界山鎮的北管樂隊。當地方言大多是“頭北話”(閩南語系與莆仙語系過渡地帶的一種方言),另有少數地域已屬莆仙語系,這裡大部分區域的人們習慣欣賞、演唱莆仙曲。因此,北派藝人唱奏中難免融有莆仙風格特點。北派以圭峰北管樂社最具代表性,其樂隊中常配有尺胡、雙清等莆仙十音常用的樂器,音樂純樸、柔和,色彩較為暗淡。

社會影響

2012年10月,泉州北管首次晉京參加第四屆北京傳統音樂節。同月,泉州北管參加海峽兩岸民間藝術節,首次與台灣北管樂團同台演出。
2016年2月,泉州北管民俗表演隊在2016年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泉州分會場上表演了泉州北管。
1981年,泉州北管參加第二屆“武夷之春”音樂會,榮獲優秀節目獎(最高獎)。
2017年,由泉港和台灣的北管相關人士共同創作的北管樂舞《過台灣》在泉港文化中心上演,該樂舞以泉州北管為音樂基礎,通過融合舞蹈、戲劇、歌唱等多種表演形式,實現了北管從坐唱演奏走向舞台藝術。同年,泉港區委宣傳部、泉港文聯、東南網泉州站聯合攝製首部泉港北管題材微電影《拾相思》,通過影視手段展現北管藝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