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鐘

況鐘

況鐘(1383-1443年1月30日)明代官員,字伯律,號龍崗,又號如愚,漢族,江西靖安縣龍岡洲(今江西省靖安縣高湖鎮崖口村)人。

況鐘早年曾在尚書呂震屬下為小吏,因有奇,為呂震所重視,並推薦為儀制司主事。明成祖朱棣永樂年間,升遷為禮部郎中。宣德五年出任蘇州知府,正統六年(1441),況鐘在蘇州任期十年已滿,當地官民二萬多人向上級請求留任,最終任職長達十三年。在“仁宣之治”前後,未經科舉,由出身低賤的書吏做到知府,並且政績斐然的官員中,蘇州知府況鐘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個。 在蘇州任內,他勤於政事,忠於職守,除奸革弊,為民辦事,深得蘇州人民的愛戴。他死後,很多人為他哭泣,悲痛不已,並立祠紀念他。

況鐘是明代一位受百姓尊敬的清官,蘇州人民稱他“況青天”,和包拯“包青天” 海瑞“海青天”,並稱中國民間的三大青天。崑劇《十五貫》,以歌頌況鐘剛正清廉的思想品格和深入實際的求實精神而使其婦孺皆知,至今仍在人們心目中留下難忘的印象。其功績《明史·況鐘傳》有較詳細記述,著述有《況太守集》、《況靖安集》等。

概述內圖片:《吳郡名賢圖傳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況鐘
  • 別名:黃鐘、況伯律、況龍崗、況如愚
  • 國籍明朝
  • 民族:漢
  • 出生地江西靖安縣高湖鎮崖口村
  • 出生日期:1383年(癸亥年)
  • 逝世日期:1443年1月30日
  • 職業蘇州知府
  • 主要成就:三任蘇州府,政績斐然
  • 代表作品:《勸農詩》、《又勉子侄詩》
人物生平,早年生活,擔任書吏,任職禮部,三任知府,身後之事,主要成就,一任蘇州府,二任蘇州府,三任蘇州府,人物評價,總評,歷代評價,軼事典故,姓氏變更,剛正不阿,舉薦鄒亮,兩袖清風,親屬成員,家世,其他親屬,個人作品,後世紀念,況鐘墓,況公祠,況鐘園林,史書記載,藝術形象,

人物生平

早年生活

況鐘(1383--1443),生於江西靖安縣的龍岡洲(今江西省靖安縣高湖鎮崖口村)。幼時家庭貧困,7歲喪母,從小受到生活磨鍊。聰穎好學,秉心方直,律己清嚴,習知禮儀,處事明敏。況鐘對書法很感興趣,曾經刻苦練習,無論是正楷、隸書、行書,他都寫得很好。

擔任書吏

況鐘原本會按照父母的願望刻苦讀書,獲取功名。但在永樂四年(1406),縣令俞益卻改變了況鐘的人生道路。俞益需要一個精通文理、能幹練達的書吏,千挑萬選,選中了況鐘。況鐘的父母心裡是不願意的,但俞益對他們說:“自古以來,從書吏起家而成為高官的人很多,且不說漢代的蕭何曹參,位至相國,唐代就有孫伏伽張元素,前者成為諫議大夫,後者做到金紫光祿大夫,做書吏有什麼不好呢?”況鐘從此放下功名,跟隨俞益作為禮曹吏員。

任職禮部

九年任滿後,俞益向當時的禮部尚書呂震介紹況鐘,經永樂帝面測抉用為禮部六品主事。
永樂十二年(1414),況鐘吏期已滿九年,按例應允給赴京考職。其時禮部尚書呂震與俞益相友善,俞益竭力推薦,歷陳況鐘的賢能。恰巧,呂震將扈從朱棣北巡,需簡選屬員,與況鐘交談,大為器重。
況鐘況鐘
永樂十三年(1415)春,以其才識優長,錄為六品禮部儀制司主事(正六品),且打破常例,得到了皇帝朱棣的召見。成祖朱棣雖然廣攬人才,並對太祖為保證封建官吏的銓選與任用而推行的三途並用之策遵行不悖,但是他對書吏卻抱有很大的偏見。他曾說:“若刀筆吏,知利不知義,知刻薄不知大體,用之任風紀,使人輕視朝廷。”況鐘書吏起家,能被皇帝直接任命為正六品的官員,可見況鐘很得成祖的賞識。從此況鐘更加勤於職守,凡冊立后妃、東宮、藩王帝女下嫁、朝覲貢舉等重大典禮,皆動無遺漏,得到朝官的賞識。
永樂十五年(1417),朱棣再次北巡,況鐘以禮部屬員扈從。由於北京初建,四夷朝貢、會試、北征諸事項,都在北京舉行。其中諸如祭告、慶賞、封策禮文等,均屬儀制司的職掌,況鐘籌劃安排得當,深受賞識,“簡繁輕重,悉中事宜。”(《況太守集》卷一《太守列傳編年卷上》)
永樂二十一年(1423)況鐘九年考滿,在九年的任期中,由於他勤謹廉潔,博識幹練,又任勞任怨,極得朝廷賞識(僅永樂帝的獎賜就有31次之多),例升員外郎,又因其賢勞著稱加一等,超升禮部儀制司郎中(正四品)。
宣德四年(1429),況鐘向皇帝陳明因由,請求恢復況姓,得到允準,頒給改姓誥命。

三任知府

宣德五年(1430)經蹇義胡濙等薦升任蘇州知府。當時蘇州豪強污吏相互勾結利用,百姓賦稅繁重,是全國有名的難治之府。況鐘上任後,許多問題者等待他去處理。開初,不少屬下和群吏都站在他四周,看他如何理事。他假裝不懂,左顧右問,只按群吏的欲望辦事,群吏們都很高興,私下以為這位新任太守是很容易欺侮的。幾天后,他召集群吏宣布:前幾天某件事是應該做的,是某某不讓我做;某件事是不應該做的,是某某強行我做的!你們有些人長期以來玩弄這種手段,罪當死!於是將罪大惡極的數人處以死刑,並訓斥那些貪虐庸懦的官吏。因此大震全府,上下都奉法職守。
況鐘像贊碑(正統壬戌年,1442年)況鐘像贊碑(正統壬戌年,1442年)
明朝軍人立有軍籍,是世襲的。在衛所當兵的死了或逃亡了,要在原籍勾取他子弟或孫子補充。宣德三年(1428),御史李立同知張徽奉命到蘇州清理軍籍,人民慘遭殘害。《吳江縣誌》記載:“縣民被冤為軍者四百七十三名,而被殺者不可勝計。以一府七縣計之,則其數愈多矣。”況鐘上任後,看到這些受盡冤屈的人民,“扶老攜幼,填塞道路,號哭呼天”,問明原由,上奏皇帝,指責:“今用事之人舞文法外,不擇當否,悉驅羅網而駢駑之。其意以能為國家益數千百輩軍,殊不知事體非宜,為國生怨,其失尤大也。”在況鐘的奏請下,一百六十人免除了軍役,一千二百四十人只本身服役,免除世役。
蘇州官田的租非常重,一畝田“科米不等,少者一斗三升至四升止,多者自五斗至三石”。明宣宗雖然下了詔書減官長工租,但沒有得到貫徹。況鐘上奏請減官租,被戶部駁回不準,他一再上疏,指了如果不減,“仍照舊額徵糧,有違恩命,抑且失信於民”。經過多次上奏力爭,宣德七年(1432年)得到宣宗批准,減去官田租七十二萬一千六百石,荒田租十五萬石,使被重租壓得透不過氣來的蘇州人民鬆了一口氣。接著,他率領蘇州民眾疏浚河道,興修水利,促進了蘇州地區農業生產的發展。他還建立濟家倉,賑濟災民。
況鐘在任蘇州知府前,前任知府對訟案“累年莫決,囚多死於淹禁”。況鐘上任後,著手處理這些案件。蘇州府管轄七個縣:吳縣吳江長洲常熟嘉定崑山崇明,況鐘一個縣一個縣地輪流審問案件,不到一年,“勘部過輕重囚一千一百二十餘名,吏不敢為奸,民無冤抑,鹹頌包龍圖復生。”明馮夢龍警世通言》有一篇《況太守斷死孩兒》,讚揚“況青天折獄似神”,也是一個佐證。
況鐘還重視學校教育和人才的培養。他“興學禮士,蘇人至今育之。”對貧窮的讀書人給予給予接濟,有才學的還向朝廷推薦。儒生鄒亮有才學,“鐘欲薦其才於朝,會有以匿名書數亮過失,潛揭於府治之門者。鐘得書笑曰:‘彼欲沮吾薦,正速成亮名耳。’遂奏亮才學可用,召試有驗,授吏、弄二部司務,轉監察御史。”祝允明說:“(況鐘)於庠校師徒加禮……師徒每入郡白事,必延之內室,坐而啜敬談笑,愉然不衰。如以私事至,則慢之。”可見況鐘對學校師生的重視和優待,但不徇私開後門。
宣德六年(1431),況鐘喪母,按照禮制,他必須回靖安原籍守喪(“丁憂”),三年孝滿才能出來做官。於是蘇州二千多人向巡按御史金訁廉請願,“請求奪情起復”。蘇州人民還編了首歌謠:“況太守,民父母,眾懷思,因去後。願復來,養田叟。”並把這首歌謠抄在紙上,占遍了蘇州的大街小巷。明政府接受了人民要求,下旨況鐘縮短“守孝”期,重回蘇州做官。
宣德十年(1435),況鐘進京述職,蘇州人民怕他因政績優異,升官離去。況鐘起程時,“士耆民庶鹹候上道,且控輿臥轍”,捨不得他走。正統元年(1436),況鐘再次回到蘇州。
正統四年(1439),況鐘任蘇州知府已九年,赴北京考績,朝見皇帝。況鐘赴京後,蘇州人民八萬人又上書挽留,要求況鐘再次回蘇州,明英宗接受蘇州人民的請求,賜況鐘正三品,但仍回蘇州做知府。

身後之事

正統七年十二月三十日(1443年1月30日),況鐘病死蘇州任所,終年六十歲。況鐘靈柩運回江西時,“民多垂泣送其柩歸”。運載況鐘靈柩的船中,“惟書籍,服用器物而已,別無所有。”蘇州府所屬七縣都為他立了祠堂,作為紀念。
1956年,崑曲《十五貫》上演後,經毛澤東周恩來推薦觀看,況鐘的清官之名享譽全國。發行了長篇歷史小說清官況鐘》,全方位刻畫了一個剛正不阿智勇雙全、情義兼具、受民愛戴的清官形象,激勵國家公職人員樹立高尚道德操守。

主要成就

一任蘇州府

宣德五年(1430),受當時吏部尚書蹇義的推薦,明宣宗朱瞻基特選他擔任當時“天下第一劇繁難治”、全國最富庶的的蘇州知府之職。蘇州府的人口和稅糧超過當時的全國任何一個府,蘇州府治理的好壞直接關係到國家的安定,蘇州府稅糧的徵收情況也會直接影響朝廷的財政收入。早在宣德三年(1428),宣宗就曾就蘇州府知府的人選關照吏部:“蘇州府是大郡,公務繁劇,趕緊物色廉潔奉公、有才能者出任知府,貪污暴虐、殘害百姓的人不能任用。”可見蘇州府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宣宗選況鐘任蘇州府知府,說明況鐘的能力和才幹都得到了皇帝的肯定,況鐘為官的操守也讓皇帝放心。在況鐘等九人赴任前,皇帝親自設宴為他們送行,並為他們頒發了敕書。在敕書中,皇帝對他們到任後的政務進行了具體的指導,並給予他們一定的權力,奏章可直達御前,也就是說可以越級直接與皇帝聯繫,表明了皇帝對他們施政的支持。況鐘在內的九個知府奉敕書赴任,相當於欽差知府,這是前所未有的恩典。事實證明,宣宗這次直接選拔官吏非常成功。後來這九位知府大多很有政績,況鐘更是聲名顯赫。
整頓吏治
況鐘於宣德五年七月到任。況鐘本人就是吏員出身,深知吏治積弊。因此,他決定先從整頓吏治入手。蘇州府賦役繁重,胥吏多是奸猾之徒,最為難治。況鐘到任之初,不動聲色,暗中對屬吏進行考察。況鐘處理政務的時候,這些吏員環立在他周圍請判牒。況鐘假裝對政務不懂,詢問左右,大都按照這些屬吏的意思進行辦理。這些屬吏非常高興,認為新來的知府愚庸無能,糊塗可欺。三天后,況鐘召集群吏,責問他們:“先前有事應該做,你們不讓我做;有的事不該做,你們強迫我做。你們貪贓枉法,欺上瞞下,罪當死。”同時,他還把皇帝所賜的敕書當眾宣讀,其中有“屬下官員有作惡害民的,你可以逮起來送到京城”的話。這些屬吏聽了,大驚失色。況鐘一一宣布他們貪贓枉法的罪行,並將情節特別嚴重的幾個人立刻處死。這些屬吏看見況鐘做事堅決果斷,而且很有智謀,沒有人再敢冒犯他。隨後,況鐘又裁撤了一大批平庸無能的屬官,還懲治了一批犯有貪污罪的官員。當況鐘把貪污犯和贓款押解進京時,宣宗很重視,他對眾臣說:“知府是一郡的表率,身體力行必定從廉潔奉公開始。況鐘肯定是廉潔的人,廉潔之後才能去貪。知府能去貪,則貪官一定會有所收斂!”果然,通過況鐘的整治,蘇州府的壞風氣得以扭轉,吏治逐漸清明,百姓也大多遵紀守法了。
核減重賦
況鐘上任後發現,蘇州府稅糧過重是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蘇州府的稅賦繁重是有歷史原因的。元末,蘇州府、松江府等地都是張士誠的勢力範圍。在太祖朱元璋統一全國的過程中,張士誠以蘇州府為根據地,曾與朱元璋展開過激戰。所以,朱元璋登上皇位之後,遷怒於蘇州府的百姓,加重了這一地區的田賦。當時戶部有些官員也認為蘇州府的土地較其他地區肥沃,所以也有意讓蘇州府承擔更多的國家財政支出。比如,當時蘇州府負擔的夏稅秋糧有二百八十一萬石,而全國的夏稅秋糧總數才為三千石左右,耕地面積只占全國耕地面積的百分之一點一的蘇州府,卻要承擔全國稅賦的百分之九點四。百姓經濟負擔過於沉重,便發生了大規模的人口逃亡和土地拋荒等現象。雖然朝廷也曾下寬恤詔,減免租稅,但蘇州府的稅糧徵收已經困難重重。至況鐘到任,蘇州府拖欠賦稅已有四年。
在工部左侍郎銜巡撫江南諸府、進士出身、同鄉周忱的支持下,況鐘多次上奏疏請求核減蘇州府重賦。一開始,周忱與況鐘親自進行調查研究和核算,提出核減官田稅糧總計七十二萬多石的方案。可是戶部認為核減數額過大,會對朝廷的財政收支產生影響,沒有批准。之後,況鐘針對崑山縣大面積無人耕種而拋荒的田地請求豁免秋糧;該縣沿河濱海的田地已經被水淹灌、無法種植的這部分,況鐘也請求豁免,兩項合計近十五萬石,戶部仍是批駁不準。為核減本地的稅糧,況鐘進行了艱巨的努力。直至宣德七年(1432),宣宗親自過問核減官田稅糧的事,況鐘的請求才在戶部獲得通過。這樣就大大減輕了蘇州府百姓的負擔,使百姓能夠安居樂業,也有利於社會的安定。況鐘還為杜絕稅糧交納時存在的弊端,提出了切實可行的辦法。他制定了嚴格而統一的制度,從嚴管理作為稅糧收據的憑證,各倉庫用的簿子要編號,還要填明發給的日期,不許塗改,一式三份,便於查核,明確責任。他的建議被朝廷採納,使稅糧徵收過程中出現的弄虛作假、侵吞稅糧的現象大為減少。
廢除苛捐
蘇州府是個富庶的地方,但蘇州府的百姓也因此比別處的百姓承擔了更多的苛捐雜稅。其中尤以“備倭船隻”、“糧運船隻”和“借馬”三項貽害最大。
蘇州府距海岸不遠,易受倭寇騷擾,附近的衛所就準備了四十多隻的備倭船隻來防倭。實際上,這些船隻已經多年不用了。可是,官軍們卻以此為由,以修造費用為名,對當地百姓故意刁難,多方勒索。況鐘在詳細研究之後,上疏朝廷,揭發了官兵的敲詐勒索行為,並請求朝廷停止這種科派。朝廷準許了況鐘的請求,
蘇州府的百姓又得以減去一項沉重的負擔。“糧運船隻”就是由蘇州府七縣每年抽調一批船隻以供糧運,原本只是個臨時性的措施,後來卻一直沿襲下來。抽調的船隻數目大概是每年五百多艘,實際上抽調不出這么多,於是折成造船費用繳納,需要糧食十五萬餘石。況鐘上疏指出,原本“不為常例”的事情是不應該每年都有的,應該停止,朝廷批准了。
至於“借馬”,更是多年前的老問題。洪武、永樂年間,江北諸驛馬匹短缺,朝廷下令蘇州府暫借馬匹給江北飼養,前後有四百多匹,說好三年為期歸還,沒想到過了三十多年,不但沒有還馬,馬匹如有死亡的,原出借者還要再購買補齊。況鐘上奏朝廷要求江北驛站歸還蘇州府的馬匹。直到兩年後的宣德七年,這段拖了三十年的差事才算完結。蘇州府不僅收回了借出的馬匹,也使蘇州府的百姓減去了一項沉重的負擔。
此外,工部曾經征派三梭布八百匹,分配的標準很不公平,浙江省十一府只派布一百匹,而蘇州一府卻要負擔七百匹。況鐘對於這些不公平的攤派,都上疏據理力爭,為蘇州府的百姓討還公道。
整理軍籍
明代在軍事要塞上都設有衛所,在蘇州府範圍內就有多個,每個衛所轄士兵數千人。按照規定,這些士兵都是世籍,子孫相襲。這種做法很不得人心,因此,早在洪武年間就已經出現了士兵陸續逃亡的現象,軍籍非常混亂。宣德三年,朝廷派御史李立到蘇州府等四府來清理軍籍。李立為向朝廷邀功,將很多無辜的百姓定為軍籍,甚至鬧出了人命。蘇州府同知張徽迎合李立,助紂為虐。他們的所作所為激起很大的民怨。況鐘到任後,就有一千多人因被枉斷軍籍而請求況鐘伸冤。況鐘仔細核查,認真清理,隨後將李立、張徽等人的罪行上報給朝廷。宣宗很震動,特命人複查,免除了蘇州府內一百六十多人的軍籍,並核定一千二百四十人充任軍籍只限於自身,其子孫復歸民籍。況鐘也採取措施,杜絕清理軍籍過程中存在的欺瞞現象,使這項工作走上正軌。
況鐘任蘇州知府尚未滿一年,就整頓吏治,核減稅糧,廢止多項苛捐雜稅,為民伸冤,很得民心。蘇州府百姓都很愛戴他,稱他為“況青天”。面對很多歷史難題,況鐘沒有迴避,選擇了直接面對和解決。況鐘為民請願的奏疏大多得到了皇帝的準許。這一方面表明了況鐘傑出的政治才幹和愛護百姓的作為,另一方面,宣宗兌現了自己的諾言,對況鐘施政給予了支持,也間接地體現了宣宗還算得上是個有道明君。就在況鐘將紛繁複雜的府務剛剛理出頭緒,正想大有作為的時候,他的繼母何氏在原籍靖安去世。宣德六年(1431)三月,況鐘回原籍守制。況鐘走後,蘇州的百姓懷念他,曾作歌謠唱道:況太守,民父母。願復來,養童叟。

二任蘇州府

況鐘離開後,蘇州府百姓都捨不得他。長洲縣三萬多人聯名向朝廷上書,請求朝廷讓況鐘回到蘇州任職。宣宗朱瞻基應百姓的請求,決定對況鐘奪情(指官員服喪未滿而被朝廷強命任職),讓他回任蘇州府知府。他對吏部的官員說:“老百姓的請求,就滿足了他們吧。讓況鐘再任蘇州府知府,直接赴任就行了,不必來京謝恩。”這是況鐘二任蘇州府知府。況鐘奉旨再任,很感謝皇帝的特殊恩寵,更加鞠躬盡瘁,兢兢業業做個好知府。
興修水利
況鐘是在宣德七年(1432)再任的。就在這一年的四月,蘇州府連降暴雨,七千多頃良田被淹,大片的房屋、堤岸倒塌。況鐘一面和各縣官員組織救災,一面向朝廷上報蘇州府的災情,同時也要求朝廷派人對蘇州地區的水利進行調研疏浚工作。朝廷命令江南巡撫周忱同況鐘一起對蘇州地區的水利進行疏浚。況鐘認真負責,經常親自到工地察看。他通過細緻的調查,提出了解決辦法。蘇州府區域內,河港湖泊密布,濱河濱湖的圩田地勢低洼,而且面積太大,每個圩差不多都有三四千畝到六七千畝的面積,車水灌田十分困難。況鐘就命人將圩田都改小到五百畝左右,圩旁開一道水渠,和河道相通,這樣在圩田裡抗旱排澇就都容易多了。從此,蘇州地區的旱澇災情大大減少。
建濟農倉
雖然宣德七年春天蘇州府發生了比較大的水災,但是蘇松等地當年的秋糧卻取得很好的收成。恰逢朝廷有旨,令各地儲糧以備饑荒時賑災用,況鐘就在周忱的支持下,建立了濟農倉。濟農倉的存糧最多時曾經達到過六百九十萬石。宣德八年(1433),蘇州府發生了大面積的旱災,一百三十多萬人受災,濟農倉這時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宣德九年(1434),蘇州府再次發生了嚴重的旱災,由於濟農倉存糧充足,災民也都得到了救濟。濟農倉能發揮較好的作用,和況鐘的有效管理是分不開的。況鐘對倉糧支撥的標準、借貸的數目,都有明確的規定。後來蘇州府所屬各縣也都建立了縣級的濟農倉。況鐘在蘇州府知府的任上長達十三年,雖然期間蘇州地區發生了各種災情,但是災民沒有餓死的,蘇州地區也一直比較安定,這與他建立濟農倉並使之充分發揮作用有很大的關係。
蘇州民間素有好訴訟的習慣,百姓無論事大事小,動輒赴京告狀,還經常一件案子牽連數件,株連幾十人上百人。這不僅擾亂了正常的社會秩序,還耽誤了農事。況鐘上疏奏請百姓告狀之事都由巡撫審理判處。於是,蘇州府赴京告狀的老百姓少多了,有了訴訟一般也就由況鐘審理。此外,況鐘對到府的御史巡按肆意妄為的行為也進行了整治。此後,到蘇州府的御史巡按,行為都有所收斂。
培養人才
況鐘雖然是書吏出身,沒有讀太多的書,但是他卻很重視修建學校,培養人才。蘇州府所屬各縣的學校大都狹窄陰暗,容納不了多少生員。宣德九年,況鐘自己籌集經費,沒有向百姓攤派任何費用,僅用半年時間,就重新選址將吳縣的儒學重建起來。新建後的儒學規模要比原來大得多,共有房間二百三十多間。朝廷重臣楊榮親自作《吳縣儒學重建記》,以示紀念。從正統初年起,況鐘又開始大規模地擴建蘇州府的儒學,歷時三年,建成後的蘇州府學很是宏偉壯觀,房間數百間。這些學校為府、縣的生員們提供了良好的讀書條件。況鐘對本府儒學的教材也親自過問。後來很有影響的明代宣德蘇州府儒學刻本《四書詳說》,就是況鐘命人刻的。
況鐘像(清道光七年《滄浪亭五百名賢像》)況鐘像(清道光七年《滄浪亭五百名賢像》)
況鐘對讀書人也多禮讓,從不以高官自居。他對那些家境貧困的書生慷慨資助;對那些才學優長、行為端方的青年儒生,他大力向朝廷推薦。其中有一個叫鄒亮的儒生,很有才學,向況鐘錶達了希望能被其提拔和推薦的意願。這時,況鐘收到了詆毀鄒亮的匿名信。況鐘認為寫匿名信的人是沒有真實證據的,否則他完全可以當面對質,因而況鐘說:“是欲我速成亮名耳。”他立刻寫了奏章,向朝廷推薦鄒亮。鄒亮果然是個人才,以里巷布衣從九品的吏部司務做起,後來累官至監察御史。況鐘慧眼識人,功不可沒。

三任蘇州府

況鐘治蘇9年任滿,例應上調朝廷,而蘇州府士民張翰等一萬三千人聯名向直隸巡撫按察使張文昌上書,懇請轉奏朝廷,乞求況鐘連任。有儒生為歌謠曰:“況青天,朝命宣。早歸來,在明年。”明英宗朱祁鎮準奏,況鐘為官清廉,三餐佐飯,僅一葷一素;身居簡室,未鋪設華糜之物。他在餞別蘇州父老詩中寫道:“檢點行囊一擔輕,長安望去幾多程?停鞭靜憶為官日,事事堪持天日盟”。次年正月皇帝下旨,命況鐘“升按察使正三品職俸,署蘇州府事”。這是自明朝建國七十餘年來所沒有的規格和禮遇,是皇帝對況鐘卓著政績和良好操守的褒獎。蘇州府本來就是個富庶的地方,再經過況鐘多年精心治理,更是呈現出吏治清明、物阜民豐的大好局面。況鐘三任蘇州府期間,按章辦事,將他所開拓的良好局面保持下來。
正統七年十二月(公曆已是1443年),況鐘卒於蘇州任所,享年60歲。他死後,蘇民痛哭罷市。他的靈柩從運河運回故里時,十里蘇堤之上站滿了祭送哭奠的人,運載況鐘靈柩的船中,“惟書籍,服用器物而已,別無所有。”以後,1府7縣都建況公祠,百姓家中均立況鐘牌位祭祀。後人將其文稿編成《況太守集》。

人物評價

總評

況鐘家境貧寒,由於他資性穎異,且勤於學,“長而淹貫經史,其為文簡要不煩,兼工行楷諸書,器局端凝,言笑不苟,視勢利聲華澹如也”。而且“秉心方直,律己清嚴,習知理義,處事明敏”。在靖安縣衙任掾時,職內事務,處理快捷,深得知縣俞益的賞識,稱讚他幹練通敏,廉介無私。況鐘在禮部任職十五年,官聲很好,得到大學士楊士奇等大臣的器重。
況鐘不僅剛正廉潔,而且孜孜愛民。前後各屆蘇州知府都不能與他相比。他在任期間,先後為人民辦了許多好事。貪官污吏動不動對百姓處以酷刑,他先後酌情予以減免者近一千四百餘人。同時,他協同巡撫周忱,悉心籌劃,為百姓奏免賦稅糧七十餘萬石。他興利除弊,不遺餘力,鋤豪強,扶良善,是明代著名的清官。因此,百姓對他奉之若神。

歷代評價

楊士奇:十年不愧趙清獻,七邑重逢張益州。
《明英宗實錄》:鐘有治劇才,故郡事雖殷,理之綽有餘裕。惜其貪虐,猶有刀筆余習。一時與鐘同奉璽書為郡者,若松江知府趙豫、常州知府莫愚、杭州知府馬儀、吉安知府陳本深、西安知府羅以禮輩,往往能興利除害,其得民心大率與鐘伯仲間。豫尤和易近民,凡百詞訟,屬老人之公正者剖斷,有忿爭不已者則己為之和,故民以老人目之。當時論者,以鐘為能吏、豫為良吏雲。中央研究院校勘記疑“貪”字有誤)
海瑞:勝作十年救時宰相。
李贄:大抵鐘為治,專戢豪狡,撫善良。
舒夢蘭:太守祠前面女牆,城”南猶認況家坊。姑蘇逸事鄉人道,兩字青天萬古香。
蘇州滄浪亭五百賢侯祠像贊:法行民樂,民留任遷。青天之譽,公無愧焉。
張廷玉《明史》:興利除害,不遺餘力。鋤豪強,植良善,民奉之若神。······鐘剛正廉潔,孜孜愛民,前後守蘇者莫能及。

軼事典故

姓氏變更

況鐘(1383--1443),生於江西靖安縣的龍岡洲(今江西省靖安縣高湖鎮崖口村)。況鐘被記入《明史》中,有《明史·況鐘傳》。但是況鐘一生大部分時間稱為黃鐘,到47歲時才恢復祖姓況。要清楚這其中的原由,還要追溯到況鐘的祖父況淵。
梁冠華版況鐘梁冠華版況鐘
況淵生活在元朝末年。當時恰逢元軍和農民起義軍在靖安縣附近展開激戰,況淵一家在戰亂中慘遭殺害。在,《示諸子詩》中,況鐘曾含蓄地表明祖父況淵一家似乎是死在農民起義軍之手。但是,太祖朱元璋就是農民起義軍中的一分子,明代政權也是建立在農民武裝的基礎上,因此況鐘對這次家門不幸說得比較隱晦,而且也很少提及。這一年,況鐘的父親況仲謙剛剛六歲,僥倖死裡逃生,但卻不幸成了孤兒。況家的鄰居黃勝祖沒有兒子,就將況仲謙收為養子。況仲謙從此改隨黃姓,名黃仲謙。黃家家境富裕,黃仲謙倒也沒受什麼委屈。後來他育有兩子,長子黃鐘,即後來的況鐘,次子黃鏞。
事實上,黃仲謙既是況家的惟一後代,也是黃家惟一繼承香火的人。對於歸宗的問題上,他曾有過激烈的思想鬥爭。他曾經想恢復原姓,但又難報黃家的養育之恩,兩難境地讓他無法選擇。既然自己難以兩全其美,那么他只能在兩個兒子身上想辦法了。因此,他在臨終時留下遺囑,要長子黃鐘恢復原姓,而次子黃鏞繼續作為黃家的後代,延續黃家香火。黃鐘將父親的遺囑記在心上,但卻並未立即改姓。直到多年後,黃鐘已經官至禮部儀制司郎中,他才向宣宗朱瞻基上了《請複姓奏》,要求恢復況姓。朱瞻基不僅準許了他的請求,還頒發了《賜複姓制詞》,稱讚了黃鐘的做法。與此同時,還頒發了《追贈父複姓制》,將黃鐘的父親黃仲謙也恢復原姓為況仲謙。黃鐘恢復舊姓時已經四十七歲了,一生已過大半。黃鐘終於認祖歸宗,從此稱況鐘。

剛正不阿

蘇州是一個繁華富庶的地方,是江南巡撫的治所。這裡主辦織造的太監,往來於沿江沿海的衛所軍官,地方的鄉宦豪富,都是權勢顯赫、違法害民的豪強。況鐘剛正不阿,不向宦官、豪強低頭,對欺壓人民、橫行不法的宦官、豪強,均予以堅決的打擊。他到任勤儉州後,忠實地執行了明宣宗的旨意,經過一個多月的調查,當眾處死了六個貪污不法的胥吏。又對蘇州府管轄下的官吏進行考核,“出貪墨者五人,庸懦者十餘人。郡中不寒而慄”。他這種這種不畏權勢、伸張正義的行為為世人所稱頌。《明史》記載:“興利除害,不遺餘力。鋤豪強,植良善,民奉之若神。”周述:“擊鋤豪強,賑恆窮困。”連批評他是“輕聽躁動之人”的沈德符,也不得不肯定他“能抑豪強”而得到人民的稱譽。

舉薦鄒亮

文化教育方面,他十分重視培養人才。注重開辦地方學校,招收學生,以儒教培養學生。還重視招收貧困學生,並給他們一定的救濟,使很多單門寒士得以成就學業。有一個叫鄒亮的曾經向況鐘獻詩,請他指點。他看後很高興,覺得鄒亮很有才華,便推薦他當官。有的人為此寫匿名信誣陷鄒亮,況鐘看信後風趣地說:“這不過是想要我更快地提拔鄒亮而已。”不久,鄒亮果然被提任為吏、刑二部司務,後又升為御史,並成為明代“景泰十才子”之一。

兩袖清風

正統四年(1439年),況鐘任蘇州知府已九年,要赴北京考績,朝見皇帝。在明朝,地方官進京朝見,一般都要帶搜刮來的金銀珍寶,名產土儀,遍送京城裡的勢宦權貴,明代流行的一首歌謠說:“知縣是掃帚,太守是畚斗,布政是駐袋口,都將去京里抖。”而況鐘進京朝見,卻兩袖清風,不帶一錙一銖。他赴京臨行時,作詩和前來餞行的蘇州人民告別,其中二首說:
其一
清風兩袖去朝天,不帶江南一寸綿。
慚愧士民相餞送,馬前灑酒注如泉。
其二
檢點行囊一坦輕,長安望去幾多程。
停鞭靜憶為官日,事事堪持天日盟。
況鐘的確為官清廉。他在《示諸子詩》中說他自己“雖無經濟才,沿守清白節”。告誡他的兒子“非財不可取,勤儉用無竭。”可以說明他以儉約律己的生活態度。他生前儉省,死後薄葬。十年浩劫時,他的墳墓被挖掘,結果發現墓內除隨身幾件衣服和一根髮簪外,一無所有,足以證明況鐘的清白儉樸。

親屬成員

家世

況鐘祖上是南宋晚期遷居靖安的況升。況升為南宋末年江西新建西山況坊人(今江西安義縣石鼻鎮向坊村人)。況升之孫況亮在元代常州府任知府(今江蘇常州),頗有家資,共有七子,其中況懋建為況鐘曾祖父,曾出任過縣令,但是時局已開始動盪,知難而退,辭職回鄉。靖安龍岡況家作為元代統治下政治地位最低等的南人,能夠出仕為官極為不容易。況鐘祖父況淵,飽讀詩書,此時天下已是沸反盈天,並未出仕,詩文自娛。可能死於農民軍之手。養祖父黃勝祖,收養了況家遺孤況仲謙,後者即為況鐘生父。

其他親屬

黃鏞:況鐘之弟,況仲謙次子,遵父命保持黃姓繼承黃家香火。
況廷秀:況鐘後裔,作有《太守列傳編年》一書記載況鐘生平。

個人作品

況鐘的主要著作多收集在《況太守集》中。全書十六卷,卷首、補遺各一卷,為光緒十年(1884)刊本,津河廣仁堂所刻,今全國只有中國科學院圖書館上海圖書館甘肅省圖書館有全本藏書。另一《況靖安集》,全書八卷,首尾各一卷,為光緒十七年(1891)刊本,原為靖安縣城雙溪陳氏藏版,今存江西省圖書館。《四庫全書》均不錄。他的詩作以規勸詩為主,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藝術性。
況鐘像(清道光二十九年重刻本《況太守集》)況鐘像(清道光二十九年重刻本《況太守集》)
在藝術上,他的詩作大多明曉通達,不過多追求形式美,比較質樸自如,熱忱奔放。不少語言口語化,接近民眾語言,因此能更好地為表現內容服務。如對農民,有《勸農詩》二首,其一:“嗟我微材愧牧民,車驅有句向農申。人生務本惟耕鑿,世道還醇重蠟豳。粒粒皆從辛苦出,般般無過朴誠遵。邇來弊革應須盡,並戴堯天荷聖仁。”其二:“田歌四起韻悠揚,阡陌循行勸課忙。父老挈觴隨旆右,兒童驅犢駐車旁。豐穰有光流亡免,游情無民風俗良。早納官租多積穀,防飢防盜樂無荒。”這兩首詩表現了一個正直清廉的封建官吏一方面維護封建統治階級利益的急切願望,另一方面又希望百姓能安居樂業的愛民心情。這可以說是全面表現作者精神面貌的代表作。儘管他是以封建統治階級利益為前提,但他力圖興利除弊,寄希望於豐衣足食,在客觀上總是符合人民願望的,而且他懂得農民的艱辛,也是一種愛民的表現,所以當他任滿離開蘇州時,許多百姓老幼為他送行,而他自己卻是“檢點行囊一擔輕”,“如水襟懷對大江”,“不帶江南一寸棉”,這正是他為官清廉的寫照。
對於後代的教育,有《又勉子侄詩》:“存心立品貴無差,子孝臣忠兩盡嘉。惟有一經堪裕後,任貽多寶總虛花。膏腴竟作兒孫累,珠玉還為妻女瑕。師劍古箴傳肖者,取之不竭用無涯。”作為一個封建官吏能如此對待自己和教育後代是難能可貴的。

後世紀念

況鐘墓

近600年來,況鐘的遺體一直安葬在江西省靖安縣高湖鎮崖口村的神仙山上。然而“文化大革命”浩劫難逃,“法行民樂,民留任遷。青天之譽,公無愧焉”(蘇州滄浪亭五百賢侯祠像贊)的況鐘也被掘墓暴屍剖腹。1983年,在他誕辰600周年之際,縣人民政府又在縣城東郊風景秀麗的登高山上(今況鐘園林內)重新為況鐘造墓、塑像並建“清風亭”於墓後,彰其業績,激勵來者。
況鐘墓況鐘墓
此外,在蘇州城閶門外也曾建有況鐘衣冠冢,今亦不存。

況公祠

在江西靖安和蘇州均有“況公祠”。蘇州的兩座況公祠中,臥龍街(人民路45號文廟內)的“府學況公祠”今已不存,其中“蘇州府學重建前明蘇州府況公祠記”等三碑已軼,其文著錄於《蘇州府學金石錄》,倖存的況鐘像贊碑藏於蘇州碑刻博物館西美巷況公祠,1963年被列為江蘇省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在蘇州滄浪亭之“五百名賢祠”中,也保存有況鐘石刻像。

況鐘園林

況鐘園林,位於靖安縣城東面,原為靖安縣林業科學研究所的林地,1984年開始改建為“靖安縣森林公園”,1986年元旦剪彩開園。為紀念靖安縣歷史名人、明代清官況鐘,於1995年改名“況鐘園林”。況鐘紀念館即坐落在園林內,占地面積14畝,建築面積4100平方米,總投資2000萬元,2016年2月正式建成開放。
況鐘舊居況鐘舊居

史書記載

張廷玉·《明史·卷一百六十一·列傳第四十九》
況廷秀·《太守列傳編年》

藝術形象

警世通言》第三十五回,演繹況鐘斷案的故事。
《十五貫》:崑曲《十五貫》以況鐘為原型, 反映了他體民苦、察民情,剛正不阿,執法嚴明,斷案不搞逼、供、信,注重調查研究和真憑實據的形象。周恩來總理曾對這個曲目有過精闢的評點:“一齣戲救活了一個劇種”。
1958年電影《十五貫》海報1958年電影《十五貫》海報
況鐘傳奇》:奚旭初黃永明合寫的長篇歷史小說,該小說分上下兩部,共30回48萬字,由中國文聯·大眾文藝出版社出版。
清官況鐘》:2014年7月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的長篇歷史小說,作者鐘政。
江南傳奇之十五貫》:劉崇峰導演、梁冠華主演的古代傳奇題材電視劇,該劇由《醒世恆言·十五貫戲言成巧禍》改編。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