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江縣誌

吳江縣誌

吳江縣(現蘇州市吳江區)位於太湖流域腹部,江蘇省最南端,蘇(州)嘉(興)湖(州)小三角中心,東鄰上海市青浦縣,南連浙江省嘉善、嘉興、桐鄉、湖州等市縣,西瀕太湖,北與本省吳縣(現蘇州市吳吳中區)、崑山相接。全縣總面積1176.68平方公里(不包括東太湖水域約85平方公里),東西寬52.67公里,南北長52.07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吳江
  • 地理位置:太湖流域腹部
  • 主要產業:農業
  • 耕地面積:全縣93.19萬畝
  • 創建時間:後梁開平三年(909年
  • 特產:絲綢、水產
概述,內容,一,二,三,四,

概述

1985年,河道湖盪水面40.06萬畝,占全縣總面積的22.70%。全境無山,地勢低平,由東北向西南緩慢傾斜,南北高差平均不到2.0米,為太湖湖東平原的一部分。屬北亞熱帶季風區,四季分明,年平均降水1045.7毫米,平均氣溫15.7℃,無霜期226天,夏秋季常受颱風影響,洪澇災害頻繁。

內容

吳江縣建於後梁開平三年(909年),縣治設松陵鎮。元元貞二年(1296年),吳江縣升為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復為縣。清雍正四年(1726年)分吳江偏西地置震澤縣,與吳江縣同城分治。民國元年(1912年),兩縣重新合併為吳江縣。1949年4月29日解放。1985年末,全縣轄7鎮17鄉,總人口73.30萬人,平均每平方公里622.95人。民族主要為漢族,另有回、壯、滿、苗、畲5個少數民族79人。縣城松陵鎮位於縣境北端,建於唐。由於歷史和地理位置等原因,還只是全縣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另外6個縣屬鎮,同里、震澤興於宋,平望、黎里成於明,蘆墟、盛澤建於清。盛澤是縣內第一大鎮,是吳江縣乃至全省全國的絲綢工業基地,平望是江浙滬皖的交通樞紐,其餘4鎮都是區域性商業重鎮。縣屬鎮均勻分布,規模相當,與周圍諸多鄉集鎮、村集鎮形如眾星拱月。吳江集鎮錯落有致的布局,至今仍引起國內外研究學者的濃厚興趣。

清代末期和民國期間,全縣經濟發展緩慢。解放後,在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領導下,全縣以農業、副業為基礎,逐步發展工業,國民經濟主要指標持續穩定增長。三年恢復時期和第一個五年計畫期間(1949~1957年),完成了農村土地改革,完成了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全縣工農業總產值年平均遞增5.08%。第二個五年計畫期間(1958~1962年),在“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中,由於受浮誇風、瞎指揮和“共產風”的影響,工農業產值年平均遞增3.14%。1963年開始貫徹執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到1965年的三年中,產值年平均遞增上升到13.16%。第三和第四個五年計畫期間(1966~1970年,1971~1975年)發生了“文化大革命”,工農業生產遭受一定程度的破壞,但由於絕大多數幹部民眾堅持以生產為主,十年中全縣工農業生產仍保持增長勢頭,產值年平均遞增4.05%。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實行改革開放,推行經濟體制改革,全縣經濟持續穩定協調發展。第五和第六兩個五年計畫期間(1976~1980年,198l~1985年),全縣工農業總產值年平均遞增15.48%和19.09%。1985年,全縣工農業總產值23.05億元,是1949年的18.37倍,工業產值在工農業總產值中所占比重,由1980年的72.00%上升到1985年的83.05%。1985年,全縣國民生產總值10.33億元,國民收入9.35億元,分別是1952年的9.59倍和11.92倍。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財政收入逐年增加。1949年,全縣預算內財政總收入687.5萬元。1950~1978年,縣財政收入年平均遞增5.84%,1979~1985年年平均遞增17.5%。1984年突破一億元,1985年為1.38億元,是1949年的19.7l倍。人民生活不斷改善,城鎮勞動就業問題基本解決。職工人均年收入由1949年的435.55元增至1985年的987元,農民人均年收入由1956年的75.7元增至664.63元。吳江人民已基本擺脫貧窮,正穩步邁向小康。

根據梅堰袁家埭等地考古發掘證實,早在新石器中晚期(距今約6000年),先民們就在吳江這塊土地上從事漁獵、耕作和蠶事活動。延續到近現代,吳江縣的農業以種植水稻、小麥和油菜為主,兼以蠶豆等其他糧食作物,副業以栽桑養蠶、水產養殖和飼養肉食型畜禽為主。1949年全縣水稻畝產165公斤,麥類畝產27公斤,油菜籽畝產20公斤。水稻產量占糧食總產量的96.32%。吳江地處太湖下游的低洼區,清澈的太湖水滋潤了吳江的土地,肆虐的太湖洪水也給吳江帶來幾多災難,因此歷代都重視治理水患,興修水利。1950~1985年,全縣水利建設總投資6408.1萬元,修築全長47.05公里的太湖堤,建成聯圩119個,圩區“三閘”602座,機電泵站952處,總功率7.94萬千瓦,有效地抵禦了太湖洪水,改善了農田灌溉條件。土地改革和農業合作化,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改良土壤,推廣良種,防治病蟲害,改革和引進新型農機具,提高了農業生產水平。1983年,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農業生產出現新的飛躍。1985年,糧田面積雖然比1982年減少3.3l萬畝,但糧食總產仍達48.45萬噸,平均畝產571.4公斤,是1949年的3.33倍。
吳江縣有良好的生態環境,西南部桑林綠蔭彌天,東北部魚池波光粼粼,光潔雪白高產的蠶繭為吳江絲綢工業提供豐裕的原材料。漁業生產逐漸由捕撈為主轉向以養殖為主,不斷擴大內塘養殖面積,充分利用廣闊的湖盪水面,推廣精養圍養技術,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吳江成了長江三角洲商品魚生產基地。畜牧業除繼續發展養豬養羊外,還根據國際市場需要積極發展毛兔等特種生產。1985年,全縣桑蠶繭總產達4709.93噸,為1949年的4.38倍;水產品(不包括貝類)總產27080噸,為1949年的11.84倍;生豬飼養81.06萬頭,為1949的13.07倍;湖羊飼養8.23萬頭,著名的小湖羊皮年產5.14萬張;毛兔年飼養120.63萬隻,生產兔毛368.90噸;家禽飼養475萬羽。吳江縣的其他經濟作物有蔬菜、瓜類、柑桔、水蜜桃、席草、百合、蘑菇、銀耳等,其他養殖業有蜜蜂、奶牛和特種禽畜等;土特產有平望辣油辣醬、蜜汁小黃瓜、震澤茶乾(即黑豆腐乾)和熏青豆等。全縣農業已經完全打破千百年來單一種植業格局,向充分利用土地和水面資源,種植、養殖、飼養業均衡全面發展。

唐宋時期,吳江縣出產龍鳳、天馬等複雜花型的絲織物,成為朝廷貢品。依託富足的蠶桑生產,絲綢業一直是吳江主要工業行業。明代中後期,縣內形成以震澤為中心的繅絲、紡經業,壇丘的冶鐵、屯村的鐵作也頗具規模。手工絲織業以盛澤、黃家溪為中心,以家庭手工業為主,並已出現社會分工和以勞動力買賣為前提的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每逢水田農活告一段落,爛溪兩岸、頔塘以南處處機杼聲,家家調絲忙。清鹹豐十年(1860年)以後,江浙邊界交通要津的絲綢業中心相繼遭受兵燹,離運河3公里的盛澤得以保全,絲綢業迅速崛起,國內外市場上的“盛紡”成了吳江絲綢的代名詞。清末,嚴墓的釀酒業、黎里的飴糖業和蘆墟的窯業都已名聞遐邇,產品暢銷寧滬杭三角地區。民國初年,興起電力工業。民國18年(1929年),震豐絲廠在全縣率先使用電力繅絲。翌年,盛澤郎琴記綢廠開電力織綢先河。到抗日戰爭前夕,盛澤鎮上電力織機達到1145台,占江蘇全省的 35.78%,全國的6.76%。26年11月,日軍侵入吳江後,全縣工業遭受嚴重摧殘。抗日戰爭勝利後,工業界雖然盡力恢復,但終未達到戰前水平。1949年,全縣僅有大小企業245家,主要是絲綢、紡織、糧油及食品加工等,年產值2932.3l萬元。
解放後,經過頭三年的恢復發展,到1952年,全縣工業總產值已達4893.9萬元,比1949年增長66.9%。其後,雖然經歷了“大躍進”和三年困難時期、“文化大革命”,工業生產出現波折,但總的趨勢是增長發展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通過設備更新換代,引進國際先進技術,開發新產品,在生產和經營上發展橫向聯營,把大中城市的高新技術和本縣良好的勞動力素質緊密結合起來,全縣工業生產發展更為迅速。到1985年,全縣共有工業企業2481個,職工22。5萬人,形成絲綢、紡織、機械、電子、冶金、化工、輕工、建材、食品等行業為主體的多門類工業結構,年總產值達19.15億元,占全縣工農業總產值的83.05%,為1949年工業總產值的65.3倍。絲綢工業產值占全縣工業總產值的59.74%,絲綢產量占全國十分之一,真絲綢出口量占全國六分之一。吳江縣無愧於絲綢之府的稱號。1979~1985年間,全縣有3項絲綢產品獲國家銀質獎,32項其他工業產品獲部、省級優質產品獎,10項獲市級優良產品獎,為吳江工業產品在國際國內市場上贏得良好聲譽。
工業發展過程中,在手工業基礎上壯大起來的鄉鎮工業顯示了強大的生命力。1956年,全縣鄉鎮只有10個手工業生產合作社和4個合作小組,到1958年,鄉鎮工業企業已發展到503家,年產值986.60萬元。由於設備簡陋、技術力量差、規模小和受“就地取材、就地生產、就地銷售”的制約,當時鄉鎮企業的經濟效益都比較低。1975年前後,機關、企業與職工子女插隊落戶的社隊聯合辦廠,大工業的設備和技術力量引入鄉鎮企業,促進鄉鎮工業發展。到1978年,全縣鄉鎮工業企業增至1402家,年產值突破l億元。農村調整產業結構後,大量富裕勞動力轉向工業,鄉鎮工業得到進一步鞏固和提高。到1985年,全縣鄉鎮工業企業2283家,年產值11.23億元,是1978年的11.18倍,占全縣工業總產值的58.64%。鄉鎮工業成為農村經濟的重要支柱,一些鄉鎮形成了自己的產業特色。盛澤的絲織、印染,銅羅的釀酒,梅堰的鑄造,桃源的服裝,北厙的繡服、皮鞋等聲譽日隆。隨著工業生產的發展,環境污染尤其是水體污染日趨嚴重。1979年以後,縣環保部門和有關企業做了大量綜合治理環境污染的工作,但尚未達到根治污染的目標。

松陵、同里、盛澤、震澤、黎里、平望、蘆墟七大鎮和銅羅、八坼、橫扇、北厙、莘塔五小鎮是傳統的商品集散地,加上諸多的農村小集鎮,組成了吳江縣巨觀商業網路。緊靠上海、蘇州、杭州、嘉興、湖州等大中城市,使吳江縣的商業既有眾多的進貨渠道,可以貨比數家,又為本地產品提供廣闊市場。清中葉,盛澤綢市、震澤絲市、同里米市的年銷量都達數百萬元,其中絲、綢出口外洋占半數以上。民國24年(1935年),全縣有4000多家商號,分屬60多個行業,外銷的地產品有稻米、絲綢、乾繭等,年銷值均在百萬元以上。日偽統治時期,全縣集鎮之間的商業平衡發展格局遭到嚴重破壞;抗日戰爭勝利後,通貨膨脹,市場依然蕭條。解放後,隨著農副工業生產迅速恢復和發展,商業面貌得到根本改觀。1978年以後,全縣商業形成了以國營商業為主導的多種經濟成分,多渠道流通,多種經營方式和少環節開放型的經營體制,發展與周圍大中城市的橫向聯繫,擴大了經營範圍,豐富了市場供應。1985年,全縣零售商業網點7168個,社會商品零售總額5.6億元,是1952年的13.51倍。外貿商品以絲綢為大宗,明萬曆年間(1573~1620年)即遠銷東南亞和中東地區。解放後,特別是1979年貫徹“對內搞活、對外開放”的政策以後,除原有的上海和本省口岸外,增加了京、津、粵、閩等13個外口岸,出口商品達到11大類176種。1982年,全縣外貿商品收購總額超億元,到1985年,連續4年在全省縣級外貿中獲得第一。
晉鑿頔塘,隋修大運河,吳江一直是南北漕運走廊,平望是交通樞紐。網狀河道連結村村戶戶,船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民國22年(1933年),蘇(州)嘉(興)公路通車。至解放前夕,縣內只有2條公路總長65公里。解放後,整治幹線航道,增闢支線航道,1979年以後拓寬和改建幹線公路,1984年鄉鄉通公路。到1985年,全縣公路通車裡程200.80公里,機動船通航里程338.16公里。客運以陸路為主,貨運以水路為主,水陸年客運量682.49萬人次,貨運量522.17萬噸。自古有南北驛道通過吳江,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設郵政分局,宣統三年(1911年)已有電報業務。民國12年(1923年),盛澤成立首家民營電話公司。解放前夕,全縣郵路總長227公里。1985年,全縣郵路及投遞路線總長3978.62公里,長途電話與部分大城市開通直達電路,城鄉實裝各類電話機6290部,平均每百人0.89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