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貫徹《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實施方案

河北省貫徹《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實施方案是河北省人民政府為發展中醫藥而制定的綱要所實施的方案。

通知,全文,一、總體目標,二、重點任務,三、保障措施,四、組織實施,

通知

河北省人民政府 關於印發河北省貫徹《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 綱要(2016-2030年)》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
現將《河北省貫徹〈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河北省人民政府
2016年5月23日

全文

河北省貫徹《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印發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的通知》(國發〔2016〕15號)精神,全面振興我省中醫藥事業,實現由中醫藥大省向中醫藥強省跨越,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目標

到2020年,實現人人基本享有中醫藥服務,中醫醫療、保健、科研、教育、產業、文化各領域得到全面協調發展,中醫藥標準化、信息化、產業化、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中醫藥在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進一步凸顯,初步建成中醫藥強省。中醫藥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每千人口公立中醫醫院床位數達到0.55張,各市均建有三級甲等公立中醫醫院,縣級中醫醫院達到二級甲等水平,所有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鄉鎮衛生院和70%的村衛生室具備中醫藥服務能力,建設100箇中醫藥強縣,中醫藥服務可得性、可及性明顯改善。中醫藥在醫改中的作用進一步增強,有利於中醫藥特色優勢發揮的體制機制更加完善,醫療機構和中醫藥人員提供中醫藥服務的積極性有效激發,人民民眾醫療負擔明顯減輕。中醫藥健康服務加快發展,初步形成一批健康服務新業態。中醫基礎理論研究及重大疾病攻關取得明顯進展,中醫藥防治水平明顯提高。中醫藥人才教育培養體系更加健全,河北中醫學院升格為中醫藥大學,聚集一批學術領先、醫術精湛、醫德高尚的中醫藥人才,每千人口衛生機構中醫類執業(助理)醫師數達到0.4人。中醫藥產業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中藥材種植面積達到300萬畝,中藥工業總產值達到500億元、占醫藥工業總產值30%以上,安國中藥都中藥材年交易額達500億元,中醫藥產業成為我省國民經濟重要支柱之一。中醫藥對外交流合作更加廣泛。符合中醫藥發展規律的標準、監督和政策體系基本建立,中醫藥管理體制更加健全。
到2030年,中醫藥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顯著提升,中醫藥服務領域實現全覆蓋,中醫藥健康服務能力顯著增強,在治未病中的主導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療中的協同作用、在疾病康復中的核心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基本形成一支規模大、結構優、水平高的中醫藥人才隊伍,創新水平顯著提高,核心競爭力明顯增強;中醫藥文化有效弘揚,城鄉居民中醫藥文化素養大幅提高,打造一批在全國有影響的中醫藥文化品牌;中藥工業智慧型化水平邁上新台階,擁有一批具有國際影響的現代化中藥名企,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率進一步提高,綜合實力躍居全國前列,實現全面建成中醫藥強省的奮鬥目標。

二、重點任務

(一)提高中醫醫療服務能力。
1.完善覆蓋城鄉的中醫醫療服務網路。全面建成以中醫類醫院為主體、綜合醫院等其他類別醫院中醫藥科室為骨幹、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基礎、中醫門診部和診所為補充、覆蓋城鄉的中醫醫療服務網路。落實政府辦醫責任,維護公立中醫醫院的公益性。加快省中醫院發展步伐,支持科研教學樓和製劑生產中心等建設項目,全面提升中醫醫療、教育、科研水平,實現由單一辦院向集團化辦院轉變,龍頭帶動作用充分發揮。著力強化市級中醫醫院建設,支持邢台、張家口、衡水市加快建成三級甲等中醫醫院。加大縣級中醫醫院建設力度,每個縣(市)都要辦好至少一所公立中醫醫院,到2020年完成一輪縣辦中醫醫院基礎設施建設。在綜合醫院、婦幼保健機構等非中醫類醫療機構設定標準化的中醫藥科室,深化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創建工作。在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立國醫堂,創建中醫藥特色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強化中醫藥設備配置和中醫藥人員配備。加強中醫醫院康復科室建設,支持康復醫院設定中醫藥科室,加強中醫康復專業技術人員配備。(省衛生計生委牽頭,省發展改革委配合)
2.切實提高中醫藥服務能力。實施中醫臨床優勢培育工程,強化省、市級中醫醫院能力建設。把省中醫院建成國家級中醫醫療中心,明顯提高重大疑難疾病、急危重症的中醫診治水平,服務半徑進一步擴大,整體實力跨入全國先進行列。把市級中醫醫院打造成區域中醫醫療中心。推進標準化縣級中醫醫院建設,強化中醫藥特色優勢,不斷提高縣級中醫醫院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的中醫診療能力,做好重大疑難疾病向上轉診服務。在各級中醫醫院推廣中醫藥綜合治療室建設,為住院患者提供方便、高效、優質的中醫藥服務。深入推進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大力推廣中醫藥適宜技術,提升基層中醫藥綜合服務水平。建立慢性病中醫藥監測與信息管理制度,推動建立融入中醫藥內容的社區健康管理模式,開展高危人群中醫藥健康干預,提升基層中醫藥健康管理水平。加強重點中醫專科建設,建立覆蓋省、市、縣的重點中醫專科體系;深化重點中醫專科內涵建設,不斷提高專科診療水平;扶持脾胃病、血液病等優勢重點中醫專科做大做強,逐步建成國家或區域中醫專科診療中心,打造一批在全國有影響的品牌中醫專科。建立中醫藥參與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網路和應急救治工作協調機制,提高中醫藥應急救治和重大傳染病防治能力。大力發展中醫非藥物療法,充分發揮其在常見病、多發病和慢性病防治中的獨特作用。建立中醫醫院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分工合作的慢性病綜合防治網路和工作機制,加快形成急慢分治的分級診療秩序。(省衛生計生委負責)
3.加強中西醫結合工作。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推進中西醫資源整合、優勢互補、協同創新。加強中西醫結合創新研究平台建設,開展重大疑難疾病中西醫聯合攻關,形成獨具特色的中西醫結合診療方案,提高重大疑難疾病、急危重症的臨床療效。探索建立完善重大疑難疾病中西醫協作工作機制,在非中醫醫療機構開展中西醫臨床協作試點,提升中西醫結合服務能力。籌備建設河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完善中西醫結合人才培養政策,鼓勵西醫脫產學習中醫,加強高層次中西醫結合人才培養。(省衛生計生委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教育廳配合)
4.放寬中醫藥服務準入。改革中醫醫療執業人員資格準入、執業範圍和執業管理制度,根據執業技能探索實行分類管理,依法落實關於舉辦中醫診所實施備案制管理的制度。改革傳統醫學師承和確有專長人員執業資格準入制度,允許取得鄉村醫生執業證書的中醫藥一技之長人員在鄉鎮和村開辦中醫診所。鼓勵社會力量舉辦中醫醫療機構,支持有資質的中醫專業技術人員特別是名老中醫開辦中醫門診部、診所,鼓勵藥品經營企業舉辦中醫坐堂醫診所。對社會資本舉辦只提供傳統中醫藥服務的中醫門診部、診所,醫療機構設定規劃和區域衛生髮展規劃不作布局限制。保證社會辦和政府辦中醫醫療機構在準入、執業等方面享有同等權利。(省衛生計生委負責)
(二)發展中醫養生保健服務。
1.加快中醫養生保健服務體系建設。支持社會力量舉辦中醫養生保健機構,實現集團化發展或連鎖化經營。實施中醫治未病健康工程,深化省、市級中醫醫院治未病中心建設,在縣級中醫醫院和有條件的非中醫醫療機構設立治未病科,為民眾提供中醫健康諮詢評估、干預調理、隨訪管理等治未病服務,探索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險於一體的中醫健康保障模式。依託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展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鼓勵中醫醫療機構、中醫醫師為中醫養生保健機構提供技術和人才支持。(省衛生計生委牽頭,省工商局配合)
2.提升中醫養生保健服務能力。依託高等學校、中醫醫療機構以及中醫藥社會團體整理完善治未病理論體系,建立系統的服務標準和規範,推介一批效果明確、經濟實用的方法和技術。強化中醫醫院治未病服務能力建設,加快治未病專業人才培養。鼓勵中醫醫療機構、養生保健機構走進機關、學校、企業、社區、鄉村和家庭,推廣普及中醫養生保健知識和技術。鼓勵中醫藥機構利用生物、仿生、智慧型等現代科技,研發一批保健食品、用品和器械器材。推廣融入中醫治未病理念的健康工作和生活方式。(省衛生計生委牽頭,省科技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食品藥品監管局配合)
3.推動中醫藥與養老服務深度融合。鼓勵養老機構設定以老年病、慢性病防治為主的中醫診室或與中醫醫療機構合作建立快速就診綠色通道,鼓勵中醫醫療機構自建、託管養老機構或與護理院、康復療養機構開展技術協作,鼓勵中醫醫師在養老機構提供保健諮詢和調理服務,促進中醫醫療資源進入養老機構。鼓勵社會資本新建以中醫藥健康養老為主的護理院、療養院,建設中醫藥特色醫養結合示範基地。推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中醫醫療機構將中醫藥服務延伸至社區和家庭,面向老年人群開展上門診視、健康查體、保健諮詢等服務。在養老機構推廣中醫藥養生保健文化和中醫養生功法。(省衛生計生委、省民政廳負責)
4.發展中醫藥健康旅遊服務。挖掘整合我省豐富的自然資源、深厚的中醫藥資源和多樣的文化資源,推動中醫藥健康服務與旅遊產業有機融合。鼓勵各地充分利用海濱、森林、溫泉和濕地等自然資源優勢,開展海濱療養、森林康養、溫泉養生等保健項目。積極推動中醫藥文化元素突出的名勝古蹟、中藥材種植基地、生產企業、中醫藥文化基地等中醫藥資源有效融入旅遊產業發展範疇,鼓勵酒店、景區等旅遊企業為遊客研發、提供中醫藥健康服務項目。開發具有地域特色的中醫藥健康旅遊商品和旅遊線路,打造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基地、中醫藥健康旅遊綜合體、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區。推進中醫藥健康旅遊服務標準化和專業化。支持舉辦層次高、影響大的中醫藥健康旅遊展覽、會議和論壇。(省旅遊發展委、省衛生計生委負責)
(三)紮實做好中醫藥繼承工作。
1.加強中醫藥理論方法繼承。繼承歷代名家特別是河間、易水、中西醫匯通等我省學派學術思想,豐富中醫理論,指導臨床實踐。系統總結國醫大師、全國名中醫和河北省名中醫臨床診療經驗,整理出版名醫名家醫案集。開展中醫古籍文獻資源普查,搶救瀕臨失傳的珍稀和珍貴古籍文獻,推動中醫古籍數位化。做好傳統製藥、鑑定、炮製技術及老藥工經驗的挖掘整理,形成規範、傳承推廣。(省衛生計生委牽頭,省科技廳、省文化廳配合)
2.加強中醫藥傳統知識保護與利用。依託省中醫藥科學院中醫藥傳統知識保護研究中心,開展民間中醫藥古籍、古方、單驗方及特色診療技術的全面調查、挖掘整理、研究評價及推廣套用,建立我省民間中醫藥保護名錄。加強中醫臨床診療技術、養生保健技術、康復技術篩選,完善中醫醫療技術目錄及技術操作規範。(省衛生計生委牽頭,省科技廳配合)
3.強化中醫藥師承教育。把師承教育貫穿於院校教育、畢業後教育、繼續教育,建立中醫藥師承教育培養體系。鼓勵醫療機構發展師承教育,實現師承教育常態化和制度化。建立傳統中醫師管理制度,規範考核程式和執業範圍。繼續強化名老中醫藥專家和學術流派傳承工作室建設,鼓勵支持名老中醫和長期服務基層的中醫藥專家通過師承模式培養多層次的中醫藥骨幹人才。(省衛生計生委牽頭,省教育廳配合)
(四)推進中醫藥創新發展。
1.完善中醫藥科技創新體系。支持省中醫藥科學院和省、市級中醫醫院科研能力建設。通過建立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實施中醫藥重點實驗室研究室建設項目、推進企業工程技術中心建設,搭建中醫藥科技創新平台。加強中醫藥科技成果轉化,促進高等學校、科研院所、中藥企業、醫療機構等交流合作。建立健全符合中醫藥特點的科研評價標準和體系,制定完善有利於中醫藥創新的激勵政策。推行中醫藥科研課題立項、科技成果評審同行評議制度。(省衛生計生委牽頭,省科技廳、省發展改革委、省教育廳配合)
2.加強重點領域科學研究。鼓勵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和傳統中醫藥研究方法,開展或參與中醫藥重大基礎性課題研究。設立中醫藥重大科技專項計畫,加強對重大疑難疾病、重大傳染病防治的聯合攻關和對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的防治研究。推動基於中醫理論的診療儀器、設備的開發。支持神威藥業、以嶺藥業等大型中藥企業探索適合中藥特點的新藥開發新模式,推動重大新藥創製。針對疾病新的藥物靶標,在中藥資源中探尋新的候選藥物。鼓勵中藥企業與醫療機構合作,研發基於經典名方、醫療機構中藥製劑等的中藥新藥。(省科技廳牽頭,省衛生計生委、省食品藥品監管局配合)
(五)做大做強中藥產業。
1.加強中藥資源的保護和合理利用。全面總結分析第四次中藥資源普查基礎數據,建立全省中藥資源資料庫。實施太行山、燕山重點區域野生中藥材資源保護工程,完善中藥材資源分級保護、野生中藥材物種分級保護制度,建立瀕危野生藥用動植物保護區。加強中藥材優良品種選育繁育研究,建設好安國、灤平、涉縣中藥材種子種苗繁育基地。依託省中醫藥科學院建立完善中藥資源動態監測和技術服務體系。支持涉縣野生中藥材博物館建設,鼓勵社會力量投資建立中藥材科技園、博物館和藥用動植物園,探索在壩上荒漠化地區建設中藥材種植生態經濟示範區。爭取在安國建立中藥材戰略儲備庫。(省衛生計生委、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省農業廳、省林業廳、省科技廳、省扶貧辦分別負責)
2.加快發展中藥材種植養殖。編制我省中藥材種植養殖區域規劃。制定河北道地中藥材目錄及種植養殖、採集、儲藏技術標準,加強中藥材種植養殖科學引導,大力發展中藥材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和合作聯社,引導中藥生產企業發揮自身優勢,自建或合建中藥材種植養殖基地。繼續推進中藥材規範化、規模化種植養殖基地建設,著力打造中藥材種植養殖燕山產業帶、太行山產業帶、冀中平原產區、冀南平原產區和壩上高原產區。支持開展中藥材種植保險。深入推進中藥材“三品一標”認證登記。因地制宜引導貧困戶以多種方式參與中藥材生產,推進精準扶貧。(省農業廳牽頭,省衛生計生委、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科技廳、省扶貧辦配合)
3.發展中藥材產區經濟。建設一批集晾曬、烘乾、切片、倉儲於一體的現代化產地初加工中心和產地交易市場,促進中藥材產地初加工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鼓勵中藥生產企業向中藥材產地延伸產業鏈,開展趁鮮切制和精深加工。選擇巨鹿、圍場、興隆、蔚縣等中藥材生產大縣,打造一批種植面積大、產加銷游一體的中藥材農業園區,提高中藥材資源綜合利用水平,發展中藥材綠色循環經濟。(省農業廳、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旅遊發展委分別負責)
4.培育壯大中藥工業。以神威藥業、以嶺藥業、頸復康藥業等企業為重點,推進全省中藥工業數位化、網路化、智慧型化建設。通過加強中藥飲片炮製加工、中藥提取純化、生產過程控制等關鍵技術的研究套用,加快中藥新藥、經典大品種、中藥提取物、中藥飲片、中藥配方顆粒等開發和產業化。鼓勵通過產權制度改革和企業兼併、重組、聯合等多種形式做大做強一批知名中藥企業。加快推進石家莊、邯鄲、承德等地現代中藥產業聚集區建設,積極引進上下游產品和相關配套產業,加速產業向園區聚集。支持以嶺藥業通心絡、蓮花清瘟、參松養心膠囊和神威藥業藿香正氣膠囊、清開靈注射液等大品種二次開發,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名方大藥。推進實施中藥標準化行動計畫,構建中藥產業全鏈條的優質產品標準體系。嚴格執行《中藥類製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21906-2008),推動以中藥為核心的綠色、循環、低碳新興產業體系發展。(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省衛生計生委配合)
5.全力打造安國中藥都。大力推進安國數字中藥都項目建設,建成集中藥材現代商貿、倉儲物流、電子商務、期貨交易為一體的全新中藥材專業市場,強化中藥材價格動態監測和預測預警,實現中藥材統一倉儲、統一標準、統一檢驗、統一票據、統一物流,促進中藥材交易模式由傳統向現代轉變。完善中藥質量追溯體系建設,實現道地中藥材種植、加工、流通、使用全過程的追溯管理,確保藥品質量安全。加快綠色循環工業區建設,大力引進國內知名中藥工業企業,帶動中藥產業集群化發展,成為全省中藥產業生產核心區、全國最大的中藥保健食品生產基地。精心打造健康養生文化區,建設以中醫藥文化為核心的健康養生勝地。(省商務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省衛生計生委分別負責)
(六)大力弘揚中醫藥文化。
1.推進中醫藥文化傳播。加強扁鵲文化整理研究,提升扁鵲文化節層次,打造我省中醫藥文化品牌。強化扁鵲廟、藥王廟、劉守真祠等中醫藥文物古蹟的保護和利用,將具有歷史、文化、科學價值的中醫藥類項目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辦好冀港澳台中華傳統醫藥文化發展大會。持續推進中醫藥文化建設示範醫院創建活動,大力倡導“大醫精誠”核心價值理念。拓展中醫藥文化傳播平台,省級建設中醫藥博物館和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各市和有條件的縣依託現有公園設施建設中醫藥文化主題公園;結合美麗鄉村建設,推進中醫藥文化牆進農村。(省衛生計生委、省文化廳負責)
2.發展中醫藥文化產業。深入挖掘我省及全國名醫大家、學術流派、民間傳說等中醫藥文化資源,組織創作一批中醫藥文化科普創意產品和文化精品。促進中醫藥與廣播影視、新聞出版、數字出版、動漫遊戲、旅遊餐飲、體育演藝等有效融合,發展新型文化產品和服務,培育一批知名品牌和企業。(省文化廳牽頭,省新聞出版廣電局、省衛生計生委配合)
(七)推動京津冀中醫藥協同發展。推動京津冀在中醫藥服務領域優勢互補,吸引京津優質中醫藥資源在我省共建、新建中醫醫療機構、中醫藥健康管理機構、中醫藥特色養老服務機構。引進京津中藥名企在我省創業、投資置業。強化中醫藥高等學校、科研院所交流合作。建立中醫藥人才培養基地共用共建機制、重點中醫專科臨床協作機制和重大中醫藥科研專項聯合攻關機制。完善中醫醫師跨區域多點執業。鼓勵社會資本在環京津地區遴選交通便捷、生態優美、資源獨特的縣(市、區),建設以中醫藥健康養生為主體的產業園區,打造一批中醫藥特色養老示範區,主動疏解京津地區的養老壓力。(省衛生計生委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教育廳、省民政廳配合)
(八)積極推進中醫藥海外發展。
1.加強中醫藥對外交流合作。本著政府支持、民間運作、服務當地、互利共贏的原則,探索建設中醫藥海外中心。在援外醫療中進一步增加中醫藥服務內容。支持華北理工大學辦好匈牙利佩奇大學中醫孔子學院,推進省醫療氣功醫院國際中醫養生保健文化交流基地建設,推動中醫藥文化海外傳播。開展多層次的中醫藥國際教育交流合作,吸引更多的海外留學生來我省接受學歷教育、非學歷教育、短期培訓和臨床實習。(省衛生計生委牽頭,省外辦、省教育廳配合)
2.擴大中醫藥國際貿易。支持我省大型中醫藥企業走出去,積極參與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加強與中東歐國家中醫藥合作。鼓勵省內有條件的中醫藥機構到海外開辦中醫醫院、連鎖診所和中醫養生保健機構。選擇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優勢特色產品,開展符合國際規範的循證醫學研究和已開發國家藥品註冊,推進產品國際化。扶持安國中藥產品出口貿易發展,落實優惠政策,打造國家級中藥出口示範基地。鼓勵秦皇島等地依託獨特的生態、旅遊和中醫藥資源,大力發展入境中醫藥健康旅遊,承接中醫醫療服務外包。(省衛生計生委、省商務廳、河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石家莊海關、省旅遊發展委分別負責)

三、保障措施

(一)推進中醫藥法治化建設。開展中醫藥法治宣傳教育,提高中醫藥從業人員法律素質。完善中醫藥監督行政執法體系,健全中醫藥監督行政執法體制機制,全面提升中醫藥監督能力。嚴厲打擊假冒中醫名義非法行醫、發布虛假違法中醫醫療廣告等行為。加快建立我省中醫藥標準體系,加強中醫臨床診療指南、技術操作規範和療效評價標準的套用推廣。強化中藥炮製、中藥鑑定、中藥製劑、中藥配方顆粒以及道地中藥材的質量管理。推進中醫藥認證管理,發揮社會力量的監督作用。(省衛生計生委牽頭,省法制辦、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省工商局、省新聞出版廣電局、省質監局配合)
(二)落實完善中醫藥扶持政策。落實政府對中醫藥事業的投入政策。增設中醫藥特色服務收費項目,適當提高中醫診療技術服務價格,充分體現中醫診療技術的勞務價值。按照醫務人員職稱,合理確定中醫診查費,並向名老中醫傾斜。逐步擴大納入城鄉居民醫保支付的中醫非藥物診療技術範圍,提高中醫藥服務報銷比例。繼續實施不取消中藥飲片加成政策。在基本藥物政策中,增加國家基本藥物河北補充目錄中的中成藥品種。研究制定鼓勵中藥製劑發展政策。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規劃中統籌考慮中醫藥發展需要,最佳化中醫醫療、養生保健、中醫藥健康養老服務等設施空間布局,擴大用地供給。(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衛生計生委、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省國土資源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分別負責)
(三)加快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加強中醫藥畢業後教育,全面實施中醫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實施國家和省級優秀中醫臨床人才研修、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項目,強化中醫藥重點學科、重點專科及中醫藥臨床科研領軍人才培養,推出一批高層次中醫藥人才。加強全科醫生人才、基層中醫藥人才、中西醫結合等各類專業技能人才培養。開展臨床類別醫師和鄉村醫生中醫藥知識與技能培訓。發展中醫藥職業教育,培育中醫藥技術技能型人才。完善中醫藥人才評價機制,做好河北省名中醫評選和國醫大師、全國名中醫推薦工作。建立吸引、穩定基層中醫藥人才的保障和長效激勵機制。(省教育廳、省衛生計生委、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分別負責)
(四)加強中醫藥信息化建設。按照我省健康雲工程部署,建設省中醫藥數據中心和中醫藥健康信息平台,實現與人口健康信息平台互聯互通,加強中醫藥大數據套用。全面實施中醫醫院信息化提升工程,完善信息基礎設施,推進以中醫電子病歷為基礎的中醫醫院信息系統建設。推動“網際網路+”中醫醫療,發展中醫遠程醫療,實現遠程會診、遠程諮詢、遠程教育等功能;推進中醫移動醫療、智慧醫療發展,積極開展網上預約掛號、候診提醒、診療報告查詢、藥品配送等便捷服務。(省衛生計生委牽頭,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配合)

四、組織實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完善省中醫藥工作廳際聯席會議制度,由省政府領導同志擔任召集人。聯席會議辦公室要強化統籌協調,研究提出中醫藥發展具體政策措施,協調解決重大問題。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要按照職能分工,加強溝通、密切配合,形成共同推進中醫藥發展的強大合力。各市、縣(市、區)政府要將中醫藥發展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區域衛生規劃,成立相應的中醫藥發展領導機構,強化組織協調,紮實推進中醫藥各項工作。(省衛生計生委牽頭,省有關部門配合)
(二)強化督導考核。加強中醫藥工作的督導檢查和跟蹤調度,發現重大情況和問題及時向省政府報告。對執行不到位、進度遲緩、敷衍塞責等不作為、慢作為的,要依法依紀嚴肅問責,確保中醫藥改革發展政策全面落實。(省衛生計生委負責)
(三)健全管理體制。按照中醫藥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求,創新管理模式,建立健全省、市、縣中醫藥管理體系,進一步完善領導機制,切實加強中醫藥管理工作。各市、縣(市、區)要明確負責中醫藥管理的機構,完善職能,充實力量,加強隊伍建設。(省編委辦牽頭,省衛生計生委配合)
(四)營造良好環境。綜合運用廣播電視、報刊等傳統媒體和數字智慧型終端、移動終端等新型載體,持續開展健康大講堂等中醫藥宣傳活動,宣講國家和我省中醫藥發展政策,普及中醫藥文化和養生保健知識,提高公眾中醫養生保健素養。實施中醫藥健康文化推進行動,將中醫藥基礎知識納入中國小傳統文化、生理衛生課程,推動中醫藥進校園、進社區、進鄉村、進家庭,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中醫藥發展的良好氛圍。(省衛生計生委牽頭,省委宣傳部、省新聞出版廣電局、省教育廳配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