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河灣(京劇劇目)

汾河灣(京劇劇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汾河灣》是一出生與旦的對兒戲。唱、做都很吃功夫。薛仁貴與柳氏見面後的“家住絳州縣龍門”大段唱腔,非常動聽而極見演員功力。據說,當年譚鑫培在這段唱中博得不斷的掌聲,後來奚嘯伯唱這一段時咬字清,韻味厚,也很為人所稱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汾河灣
  • 出自:征東全傳
  • 釋義:一出生與旦的對兒戲
  • 導演:蔣元榮
  • 主演:梅蘭芳
  • 首映時間:1954年程硯秋版
  • 表演時間:1936-11-11
簡介,劇情,演員,歷史考證,

簡介

《汾河灣》一名《打雁進窯》。四喜班老本。王九齡時小福曾演出。後為譚鑫培王瑤卿代表作。譚鑫培還多次和梅蘭芳合作演出,而梅蘭芳又與名鬚生奚嘯伯合作在國外演出。其他如程硯秋王少樓,尚小雲與王鳳卿等也都擅演此劇。因此,《汾河灣》長期以來成為京劇舞台上經常演出並為人們所熟悉的一齣戲。 川劇湘劇滇劇都有《打雁進窯》。武安落子有《薛禮還家》,徽劇漢劇秦腔河北梆子、豫劇、江淮劇、晉劇均有此劇目。

劇情

《汾河灣》的劇情基本上依據《征東全傳》第四十一回。它的主要情節是,唐初名將薛仁貴投軍後,妻子柳迎春生子薛丁山丁山長大後因家貧而每日打雁養親。一日,薛仁貴富貴還鄉,行至汾河灣,正好遇到丁山打雁,由於丁山箭法精熟而引起仁貴的讚嘆。這時,突有猛虎竄至,仁貴怕虎傷人,急發袖箭,不料誤傷丁山。仁貴遂倉皇逃去,到寒窯和柳迎春相會,歷述別後情景。忽然仁貴發現床下男鞋而疑迎春不貞,經柳說明為子所穿,即欲見子,始知方才誤傷致命的就是己子丁山,夫妻悲傷不已,哭著奔向了汾河灣。

演員

  • 中國京劇音配像精粹
    京劇《汾河灣》
    根據1958年錄音配像
    柳迎春——梅蘭芳(錄音)/梅葆玖(配像)
    薛仁貴——馬連良(錄音)/張學津(配像)
    薛丁山——董夢庾(錄音)/魏學雷(配像)
  • 中國京劇音配像精粹
    京劇《汾河灣》
    根據1962年錄音配像
    柳迎春——尚小雲(錄音)/尚慧敏(配像)
    薛仁貴——孫鈞卿(錄音)/孫岳(配像)
    薛丁山——張鑫(配像)
  • 中國京劇音配像精粹
    京劇《汾河灣》
    根據1954年錄音配像
    柳迎春——程硯秋(錄音)/李世濟(配像)
    薛仁貴——於世文(錄音)/張學海(配像)
    薛丁山——陳剛(配像)

歷史考證

這齣戲中的地點、人物大都可以稽考。如汾河灣是由山西南部的汾河彎彎曲曲而得名。柳氏確是薛仁貴妻的姓氏,並曾動員薛仁貴從軍。薛仁貴則更是唐代歷史劇目中的重要劇中人,如“三箭定天山”、“獨木關”、“淤泥河”和“摩天嶺”等都是以表現薛仁貴英勇為主題的劇目。他是唐初的名將,《舊唐書》、《新唐書》都有專傳。根據史傳,薛仁貴的生平大致是這樣的:
汾河灣
薛仁貴,隋大業十年生,唐高宗永淳二年卒(614-683)。山西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縣)人。少貧賤,以田為業,善騎射。唐太宗時,因出征遼東求猛將。仁貴妻柳氏勸他從軍,於是往見將軍張士貴應募。仁貴從軍後,屢立奇功,被太宗稱為“虓(音囂,勇猛)將”,用他來代替一些老將,殄九姓,征高麗,伐突厥,討賀魯,累官至左驍衛大將軍,以功封平陽郡公。仁貴自幼在汾河灣打雁,所以練就一手好箭法,能張弓“一發射穿五甲”。殄滅九姓時,“仁貴發三矢,輒殺三人,於是虜氣懾,皆降”。軍中為之歌道:“將軍三箭定天山,壯士長歌入漢關。”年七十歲卒,由“官給輿,護喪還鄉里”。
從史傳記載看,戲文的情節基本上符合史實,不僅薛仁貴和柳氏,投軍和立功封爵等等如此,即如丁山打雁,箭法高超也是從薛仁貴精騎射,一發穿五甲等事實作了合理的發展。本傳中所說“將軍三箭定天山”即是京劇《三箭定天山》所取材的史源
《汾河灣》中的“鬧窯”則未見史載,而是劇作者結構劇情時所必要而鋪陳的情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