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陰八十一日

江陰八十一日

江陰八十一日是指1645年夏江陰人民為抵制剃髮令,在江陰典史閻應元陳明遇馮厚敦等人領導下進行的反清鬥爭。因為前後長達81天之久,故被稱為“江陰八十一日”。後全城殉國,無一人投降。清軍折損三個王爺,大將十八名;參加攻城的還有後來晉封為親王博洛(清端重親王)和尼堪(清敬謹親王)、清恭順王孔有德;清兵二十四萬大軍攜二百多門大炮圍城,一共損失的士兵有七萬五千餘人。江陰方面,守城八十一日,城內死者九萬七千餘人,城外死者七萬五千餘人,江陰遺民僅五十三人躲在寺觀塔上保全了性命。

基本介紹

  • 名稱:江陰八十一日
  • 地點:江陰縣(今江蘇江陰市)
  • 時間:1645年閏六月初一到八月二十一日
  • 參戰方清軍,江陰士民
  • 結果:江陰城破,遭屠城;清軍損失慘重
  • 參戰方兵力:清軍:24萬人;江陰:士民17.2萬
  • 傷亡情況:清軍損兵7.5萬;江陰17.2萬
  • 主要指揮官:清:劉良佐;江陰:抗清三公
  • 相關歷史剃髮易服南明抗清
戰役背景,戰役經過,攻城,城破,反攻,產生影響,後世紀念,歷史評價,

戰役背景

崇禎十七年(1644年)五月,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禎帝於煤山自縊殉國,福王朱由崧於南京稱帝改元弘光,明朝統治中心移往南方。
平西伯吳三桂想支援京師,可惜沒有來得及,京師就淪陷了。他命令其副將向清朝借兵。清順治帝命睿親王多爾袞統領大軍,星夜進發。在半路上的一片石林中,遭遇了敵將唐通,兩軍交手,唐通撤退。
清軍進至離山海關城僅二里,吳三桂見情勢危急,率輕騎寥寥數員衝出重圍、飛奔至關城東二里的威遠堡清軍營壘,跪降於多爾袞。多爾袞直奔燕京,所到州縣,官民都開城降迎。等到達京城的時候,闖軍已經燒毀宮殿,向西撤退。吳三桂投降清朝放清兵入關擊潰李自成農民軍,之後清軍南下攻南明。
順治二年(弘光元年,1645年)五月,豫親王多鐸等統兵南下,連克揚州等重鎮,直逼南京。弘光帝被擒,公侯閣部、文武臣僚二百多人,馬步兵二十三萬八千多人投降。同年夏,江陰降清。
多爾袞在占領南京後,發布剃髮易服令,強迫清朝統治區漢人剃髮易服改為滿人衣冠髮飾。
江陰欲勤王
福王登基,清兵南下,典史陳明遇、訓導馮厚敦、都司周瑞瓏等糾集紳士,在五月十五日的早晨拜牌集議,招募兵馬勤王,因為事情沒有準備好,揮淚而散。
南都亡
攻克南京後,豫王在南京看戲飲酒,遺貝勒尼堪等人追蹤福王到蕪湖。同時他也得知了廣昌伯劉良佐的勤王兵馬已經到達。豫王只是派了一員將領帶了三百人馬去擒拿他。良佐叩頭,請求投降,並允諾抓拿福王贖罪。福王得知,先前往太平府劉孔昭家裡躲藏。劉不敢接受。於是,他又前往詈子磯黃得功的營帳里去了。得功說道:“陛下如果能死守京城的話,我還可以藉助勢力抵擋,怎么可以隨便出逃呢?”二十五日,良佐到了,得功大怒,不穿盔甲就沖了出去,單槍匹馬直奔北營,隔河痛罵一頓,然後說道:“我黃將軍志不投降!”良佐令士兵在暗處發射弩箭,射中其咽喉。得功說道:“我無能為力了!”回到營帳以後,拔劍自刎。良佐進入其營帳,與總兵田雄馬得功將宏光帝綁了起來,豫親王就帶著他向北去了。
劉光斗安撫常州
御史劉光斗,武進人。清軍南下的時候,他在大軍面前投降。豫親王命令他安撫常州各縣。檄文到了,只有江陰縣沒有回答。
林之驥去任
林之驥,進士,福建莆田人。崇禎十七年上任,因為聽不懂江南話,被人稱為“林木瓜”。當時,一個名叫鄭帥的人率領流兵千人過境。開始的時候攜帶小鹽包,老百姓爭相購買;打開一看,裡面有許多金銀貨物,而那些兵並不知曉。原來是揚州的巨商豪富,為了避禍而放到裡面的。結果又被這些兵搶得。接著,鄭帥又縱容兵士推卻城外的居民,百姓亂糟糟的搶著要進城。那些兵士又要來劫城。幸好之驥與鄭帥是同鄉,出來一看,彼此之間都用家鄉話交流,接著兩人痛哭起來。鄭帥於是叫兵士秋毫不犯。然後,之驥在廟裡痛哭一場,掛印辭職而去,當時是五月二十五日。
參將張宿、海防程某、縣丞胡廷棟、學使朱國富、兵務馬鳴霆去任。
劉光斗前來勸降,張宿因為忠義,沒有聽從,很慷慨地就辭官了。海防程某、縣丞胡廷棟也相繼辭官。學使朱國富、兵備馬鳴霆逃跑了。那些諸生每天都去拜訪學宮,抱頭痛哭。
莫士英權署縣事
六月份,江陰士民以縣裡沒有官為由,推舉莫士英暫代知縣的職務。士英暗地裡和劉光斗勾結上了,將縣裡的印冊交了上去,並且用倉庫里的財物賄賂他,獻上最好的馬匹,說了最諂媚阿諛奉承的話語,揚揚得意,並以縣令自居。
知縣方亨到任
方亨,河南人,乙科進士。當時,河南省還沒有進入清朝版圖,方亨先到大軍面前繳納了許多錢。初四的時候,有人騎著飛快的馬來通報這一訊息。士英感到很失望,就叫居民把他供養在庭院之中。當時全城亂七八糟,他甚至想到了守城,叫大家早日為守城做好準備。然而器甲和糧食都沒有準備好,不敢輕舉妄動。二十四日,方亨到了,紗帽藍袍,沒有改換明朝的服飾。
收器甲
剛開始的時候,福建勤王師被清兵打敗了,有三隻船逃到江上,將船里的東西賤賣,江上的居民爭相購買,北州的尤其多。二十六日,方亨下令把這些東西收繳上來。
命軍民剃髮
豫王下令,江陰城限三天之內全部剃髮。二十七日,常州太守宗灝派滿兵四人到達。在察院之中,方亨很恭敬地供奉他們。
剃髮易服剃髮易服
嚴飭剃髮
二十八日,方亨出示告示,嚴申剃髮是清朝的法令,不能違背。
邑民呈請留髮
二十九日,北州的鄉老何茂、刑叔、周順、刑季、楊芳、薛永、楊起、季茂、辛榮等人聯名上書要求留髮。方亨大罵不已。眾人喧譁道:“你是明朝的進士,頭戴紗帽,身穿圓領,卻來做清朝的縣令,羞也不羞,醜也不醜?”方亨無可奈何,只得聽之任之。

戰役經過

閏六月初一,江陰倡議守城
清晨,方亨到文廟上香,一百多名諸生以及一些老者跟了過來。大家問道:“現在江陰已經歸順,想必沒有什麼事了吧!”方亨說道:“只剩下剃髮了。前面所派的四個滿兵,就是為此而來的。”大家問道:“發可不剃嗎?”方亨說道:“這是清朝的律法,不能違背。”說完,方亨就回去了。在明倫堂,有一個名叫許用的諸生說道:“頭可斷,發決不可剃。”正在這時,常州府的布告下來了,有“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句子。方亨命令書吏抄寫,書吏將筆扔到地上說:“就死也罷。”方亨想打他,大家喧譁著出去了。
江陰明倫堂江陰明倫堂
導火索
下午,北門少年素來喜好拳勇,聽到這個訊息憤然而起,就用紙張,上面蒙了一層棉襖,推舉季世美,季從孝,王試,何常,何泰等人為首,鳴鑼執械,一起到縣衙前,敲三下,大家就吶喊一下。到了縣衙後,也是一樣。四門應聲的人達萬人之眾。方亨還坐在堂上,裝模作樣,憤怒地要求衙役們收繳兵器。大家喊道:“準備兵器可以禦敵。如果被收上去的話,那就會為敵人所用,就是打死也不能服從。”
這時,正好方亨的老師,也就是無錫效順的蘇提學(一作舊學使宋敦)派家人來賀喜。這些人從私署出來,在堂上罵道:“你們這些奴才,個個該砍頭!”眾人罵道:“你們這些才是降賊的奴才!”
大家上前去將他們打死。將他們的屍體放到空地上,準備焚毀。方亨出來了,想要親自抓住帶頭鬧事的。眾人不服,一起上前撕裂了他的帽子和服裝。莫主簿害怕了,踉踉蹌蹌地逃走了。方亨也害怕了,允許大家寫申請請求免剃。大家這才散了開去。方亨關閉衙門,急忙寫信給宗太守,並囑咐守備陳瑞之送去,請求派兵來征剿。
到了晚上,縣吏來向大家告密:“自從你們散了以後,方亨就叫我寫信給豫王,要派兵來殺你們呢!現在已經派人送去了。”眾人大怒,就進入衙門,用布系住方亨的脖子,位住說:“你是想生呢?還是想死。”方亨說道:“任憑處置。”於是,大家把他拘在賓館裡。到了晚上,方亨向興人夏維新緊急求救。眾人怕他在夜裡逃跑了,就將他交給維新看管。這天夜裡,諸生沈曰敬等十三人聚在一起商量,想請方亨重新上台。方亨一心只想多殺立威,大家說不到一塊去就散開了。
初二日,江陰義民下方亨、莫士英於獄
這些活動,是典史陳明遇主持的,他素來長厚,與百姓沒有什麼怨言,因此被擁為首領,大家都決定聽從他的指令。
初三日,發兵器安營
起初,兵備曾化龍聽到流寇到了,就製造了一種見血封喉的弩箭,懸掛了有三、四間屋子。兵備張調鼎也鑄了一個大口的缸,用來存放火藥。到這時,所有的人都領到了兵器。
距縣城三十里遠的地方,各地的保長都領著鄉兵入城,在夏港、葫橋等地方紮營,防止清兵從西而來,到了晚上,大家才散開了。
初五日,搜獲細作,討武弁王瓏,殲郡兵於秦望山
黎明時分,士民齊集公堂,明遇和游巡守備顧元泌會審時隆,很快就盤問出有七十多名奸細伏在城裡,奉了太守的命令,每人給了火藥四斤、銀子四兩,開元錢一百二十文,約了初八夜裡舉火為號,清兵看到火就會衝進來殺人,招詞確鑿。當時被捕獲的黨羽還有四人,都被斬首。大家趕忙前往奄觀及空隙地,搜捕了六十多人,又問出了奸細武弁王瓏。王瓏逃跑了,其黨羽都被抓了起來,被大家處置了。在外的鄉民,立刻前往王瓏的居室售山,燒毀了他的居室,捕獲了他的父親和妻妾,都殺了。而宗太守果然派遣了郡兵三百人來偷襲江陰,當地的民眾將他們殲滅於秦望山下面。明遇下令城中的百姓,如果有能擒獲奸細的,賞銀五十兩。
殺陳瑞之
這一天,還殺了陳守備(一說是自殺),大家又想把他的一妻、二子、一女和一個僕人殺了,他的長子叩頭,請求赦免:“我能製造軍器,請放過我們!”於是,就沒有殺他們,仍然關在監獄裡。
初六日,清發兵收江陰
有一個穿著青色衣服的人,在集市上到處亂竄,行跡詭異。鄉民懷疑他,並把他抓了起來。從他身上搜出地圖一張,上面寫滿了兵馬進入江陰的路線以及各處的山中瞭望台和埋伏處,還有私書一封。經過盤問,原來他是璜塘夏中書家裡的人,最近剛來投奔方亨,是他派出動請救兵的人。大家又將他送往顧元泌處拷訊。他又供出:“沈曰敬和吏書吳大成,任粹然等在馬三家裡商量著怎么血洗江陰城。”大家將馬三、大成等人凌遲處死。曰敬僅僅撿回了一條性命。粹然臨刑前說道:“大軍的火器很厲害,你們好自為之。”
江陰軍民已經殲滅了宗灝所派來的兵馬,宗灝也聽到了這個訊息。當天晚上,他又聽說清兵派出了馬跳千餘人從郡城出發,水師頭領王良也率舟師出發,發現江陰的戒備更加嚴密了。在西城,大家搜獲了奸細二人,又發現鎖鑰和門鍵都已經損壞,經過守門的兵士詢問,他們就供出了買路銀兩,最後被當作奸細斬於城下。
初八日,殲水師於雙橋
這天早晨,來城裡避難的人都將妻兒老小帶走了。義兵復出禦敵,四鄉負義勇而來的人有十多萬,都願意效死力。清兵也觀望不前。有一支清兵的水師五百人,領兵的叫王良,原來是江陰縣裡的一個大盜,後來降清。他的船隊經過雙橋(一作葫橋)時,田夫們都辱罵他。他手下的那些士卒被激怒了,想抓住這些田夫。大家就把青苗拔了起來,擲到船上。這些泥太滑了,船上的那些兵站立不穩,大半的人墮到水裡淹死了。少數人登岸後,被鄉民們團團圍住。清兵跪下來,紛紛上繳武器,請求饒命。可鄉民們並不理會,鋤頭、鐵鍬齊下,清兵的屍體堆滿了整個河面,像浮在水面上的木頭一樣,一直撞上了大石頭上,河水也因此不流動了。
起舊游擊徐觀海為將
觀海,江陰人,升太平營的總兵,曾經做過游擊。明遇痛心虞門之敗,軍裡面沒有統帥,進退都無法決定,想用他為將。當時觀海生病了,不能勝任,就叫他弟弟代理。他弟弟上任以後,就造了令箭十枝,上面刻上“大明中興”四字,人執為信,以防有人謊報軍情。
初九日,拜邵康公為將
當時,城中還沒有統帥,徽商程璧力薦回籍人士邵康公,說他武藝純熟。康公還不到四十,人材出眾,能力敵四五十人。明遇於是和顧元泌等率眾人拜他為將,而他也招兵自衛。正好此時以前的都司周瑞瓏率領幾百人的船隊駐紮在江口,聲言要協助江陰,互為犄角。他們的糧食都從北門送出來。後來北門的糧食不夠供給,由城裡供應
有人舉薦孝廉夏維新,諸生章經世、王華管理糧餉,推薦中書戚勛、貢生黃毓祺,癢生許用等二十多人作為參謀。
殺方亨,莫士英於獄
方亨在監獄裡,曾被脅迫寫信退兵。後來清兵日益逼近,大家就密謀殺了他,以斷絕內應。夜裡二更的時候,有人帶領二十多個兵士擁入,將他赤身擒出,斬於堂上。然後殺莫士英父子、僕從,將他的妻妾囚禁起來。他的父親潛逃三天,也被搜出來斬了。
初十日,都司周瑞瓏戰清兵於城西
清兵到了,在城的西邊紮營。元泌登城,請周都司前往吳淞向總帥吳志葵借兵。吳不答應,只說兵久無糧,如果能賞賜千金,他就會盡力。於是大家就把林縣令走的時候,縣衙內封存的衣服首飾合計八百兩,又借了典銀二百兩,合成一千兩,由城上給發。瑞瓏和邵康公相約,由邵部出東門,自己從北門夾攻。邵兵也到了,瑞瓏初戰不利,還駐紮在江口。到了傍晚,清兵就將營駐紮到城南張孝廉的園子中去了。
十一日,清兵屯麻皮橋
清兵退到麻皮橋,屯兵在那裡,秘密地遣二人入城,探聽虛實,被擒獲,裊首示眾。城中也派一人偵察清兵,到達葫橋,發現很多火器;等到清兵鬆懈的時候,他將它們都投到水裡去了,並拿到一枝回來復命。周都司暗暗稱奇,賞了他。
清兵三天都沒有來,城中逃難的人都以為敵人已經退回去了,紛紛回城。幾天之內,城裡又聚集了不少人。
下劣生尹吉於獄
尹吉素來圖謀不軌,謀求內應。一天,下起了暴雨,雷聲震耳欲聾。大家聽到了馬的嘶鳴聲。於是大家進入他的房間,搜出兩匹馬,衣甲器械無數。大家當即將他的僕人唐寧斬首,將他投到獄裡去了。城裡的防衛也更加堅固了。
十五日,靖江兵戰清兵於城南
有人傳了淮撫的指示過來說,即日就會有人統兵來支援,說得有聲有色,連印鑑都絲毫不差。大家既懷疑,又開心。可是最終還是沒有來。靖江有一個叫夏起隆的人,帶了沙兵八百人,原隸屬於高傑,叫一人拿著字條,渡江過來說,非常渴望支援江陰。於是,就叫夏維新、章經世前往犒勞,商議著給四千兩銀子,再加上豬羊、酒米、火藥等物資,都是非常豐富的。不一會兒,就有二人帶兵過來了。只見那些兵醋酒賭博,毫無鬥志。在城南與清兵戰鬥,大敗而回,傷亡五百多人,四散而逃。有人偷了火藥返回,被靖江代理縣事的典史查獲,送到江陰處分。開始的時候,大家給他們散銀每人一千錢,用好酒好肉犒勞,沒想到他們竟然沒有一點功勞,於是都將他們抓了起來。程璧也準備了一些錢,靖江沙兵大敗,回來就恨他,將錢搶光了。後來又有泰興的張九達,名逵,善於耍拳弄棒。聽到靖江兵敗了,淮撫就叫人借他三千兵渡江。清兵將一些牛馬放於兩石灣,張逵就帶領親信三十多人上岸搶奪。結果遭到了埋伏,張逵和三十人無一逃脫,其中有個戲稱勇的耿和尚也戰死了。
鄉兵打仗
清兵的聲勢越來越大,各鄉保距城五、六十里的鄉兵每天都進城打仗,背著武器和糧食,也沒有心思種地了。如果有誰不用命,就會遭到大家的批評,就是死也毫無怨言。
陳典史每次巡城,凡是博戰到城下的人,必定會開城獎賞,以忠義的精神鼓勵,有功必賞。如果有誰能獻敵人首級者,賞銀三兩,或者就會下拜。
鄉兵的隊伍又散又亂,進退都毫無章法。但是清兵到了,他們也會盡全力攻殺,竟然斬獲頗豐;即使不能勝利,也從不肯俯首歸順。有一個名叫高瑞的人,被清兵擒獲。清兵勒令他剃髮投降,他寧死不屈。所以在鄉兵的騷擾下,清兵不得安寧,感到非常痛苦。
命程璧乞師
當時,黃蜚蕪湖屯兵太湖。總兵吳升嘉,字之葵,由吳淞駐兵福山,糾集洞庭西山的百姓,接受常熟,攻破蘇州,聲勢百倍。陳典史叫程璧前往這兩處請求救兵,另外再往浙江田淮撫處。程璧將自己所儲的十四萬兩充作軍餉,去向兩處求救,可是對方不答應。接著,程璧又前往安徽金聲江天一處求救,等到達的時候,這些兵都已經被擊潰了。當程璧返回時,江陰已經淪陷。程璧心灰意冷,就在徐璧落髮為僧了。
魯王監國於紹興,唐王稱號於福州
南都(南京)被清兵攻破,天下的一些老臣和遺民,以及一些志不忘明的一些志士,都去輔助明朝的殘餘勢力,以圖中興。於是,趙王起於太湖,義陽王起於崇明,桂王起於廣西(號興隆),潞王起於杭州,靖江王號監國,保寧王起於河南,羅川王、永寧王也起於湖東,益王糾集了兩千人馬起兵,惠王、瑞王、安仁王、永明王、德化王、安東王、晉平王也紛紛地不安寧起來。
閏六月初九,張國維陳函輝等人迎魯王監國。初十,黃道周、張肯堂迎立唐王,改元隆武。浙江、福建紛紛起事,江南江北民心浮動,豫王留了兩千兵馬駐紮在蘇州,指揮大軍直奔浙江,仍叫劉光斗安撫常州。

攻城

二十一日,清兵圍城
清兵連日不能攻克,也請求支援,於是七王、八王、十王等率一千多名將領,馬步十多萬向江陰進發。降將劉良佐部作為先鋒,首先攻打西門。江陰百姓出戰,被殺了五十人,而清兵無一傷亡,於是都退了回來。劉良佐移動到南關,邵康公奮力抵抗,沒有攻克。可大家卻以為康公沒有功勞,在守南關的時候,士民不許出入,但他卻私放他的鄉人,就將他投到監獄裡去了。清兵從東門到北門,分了十六營圍城,然後燒東城,大肆搶掠城外的富戶。鄉兵拚死一戰,敗走。清兵也損失了一員騎將。接著又分兵北門,鄉兵三路防禦,兩路被擊潰了,只有數十人據橋力戰,於是收兵返回。
二十三日,清兵掠奪者東鄉
清兵聯合起來駐紮於東北角,焚毀老百姓的居室,殺戮極多。接著又搶掠東鄉,大橋東西灣的二保奮力抵抗,殺掉兩名騎兵將領。有泗善港的葛畏弼父子率兵五百人,自以為剽悍,進城援助,各保也出兵相助。但他們平時當鹽盜當慣了,不懂得紀律,到老百姓家裡到處搶劫,喝酒賭博。到了三官殿,勉強於清兵交戰,全軍覆沒。清兵乘勝東進,在大橋、周莊等處,搜山掠地,肆意抄殺,傷及男女老弱無數。周莊民眾等主動尋找敵人戰鬥,一名侯城人殺掉其中一員騎將,退了回來。
兵荒馬亂也有不少時日了,政令不能出城,遠鄉的那些叛逆的奴才乘機要錢、燒毀房屋、殺害主人,這種事絡繹不絕。煙火相雜,把天空都遮住了,大家連忙上去救死扶傷,忙個不停。
清兵越來越多,立刻就在君山、黃山等地方駐紮,對四周的民居燒殺搶掠,晝夜都不停止。
二十四日,清招降
劉良佐作招降書一紙,從東城外射了進來,上面寫道:“傳諭鄉紳庶民等知曉:應當知道本府的原意只是為了安撫地方,況且現在南北兩直隸、四川、陝西、河南、山東等地方都已經剃髮,只有江陰一處膽敢違反國家法令。為什麼不顧惜自己的身家性命呢?上面已經令本府平定江陰,大軍一兩日就會到達。你們快點剃髮歸順,保全自己的身家性命。本府已經訪得你們縣的程璧,確實是個好人。你們百姓即便自保,讓本府來接管。如果是武職官員,仍可以像以前,照舊管事。本府不忍心殺害你們百姓,念你們都是清朝的赤子。錢糧還是小事,剃髮才是大事。秋收之時,你們在鄉下的即便務農,在城裡的即便經商。望你們儘早歸順,本府絕對不會動你們一絲一粒。特此通告。”
二十五日,江陰義民答書
陳典史以及城中士民公議以後,寫了回信,執筆者為王華。信上說:“江陰是懂得禮儀的地方,向來以忠義著稱;只要變化不是太大,隨時可以聽從。所謂雖然經過改朝換代也不能更改衣冠文物。沒想到剃髮這一道法令,大拂人心。所以鄉城老幼,誓死不能聽從,堅持不二。你們屢次兵臨境上,勝敗難分,各鄉鎮的勤王義師也會投入戰鬥。如果城中的人齊心固守,你們恐怕也不能輕敵。現在的天下大勢,所爭的也不在一個縣城,蘇、杭一帶還沒有定局,你們又何必戀此一方,稱兵而不鬆懈呢?況且,你們既然所說這是正義之舉,就應該知道愛護百姓,收拾好人心。為什麼又要屠戮、姦淫、燒掠,從而使得天怒人怨、愴目痛心呢?現在你們最好的計策,就是快快的收兵,靜聽蘇杭等大城市的舉動。蘇杭如果都收服了,怎么還會有江陰的事呢?要不然的話,就算是有百萬大軍來攻城,江陰死守的決心也下了,絕不會苟且偷安。謹慎地與爾等相約,我們總會以蘇杭為表率,你們能不能聽從那是天命,我們也不再言語。”
二十八日,都司周瑞瓏逸
良佐叫軍士四散放火搶劫,鄉兵見清兵氣勢太兇,自己不是對手,都逃跑了,再也沒來支援,周瑞瓏也揚帆遠去了。
二十九日,追殺鄉兵
良佐仍叫軍士去追殺那些遠逃的鄉兵。
七月初一日,專意攻城
良佐再次叫軍士搜殺那些星散的鄉民,見鄉民已經不敢再來,於是就一心一意地攻城。
城中防守嚴密,清軍的箭像兩點一樣地落了下來,城裡的人一手用鍋蓋遮住自己,另一隻手接箭,每天可以得到三、四百支(另一種說法是三、四十萬)。
初五日,誅守備顧元泌
清兵攻城的時候,元泌登城射箭,奇怪的是箭還沒射到敵人就先墜落了;眾人懷疑。其中他的一個下屬馬矮子,偷竊火藥從城上投敵。眾人將他抓了起來,一同前往去搜元泌的住所,得到清兵文書一道。原來閏六月初,眾人開會商議寫信給田淮撫請求援兵。元泌私自易文緩兵,所以原文還在家裡。於是眾人就將元泌自作聰明的四十個下屬一併處決了。這樣,清兵的內應就再也沒有了。
迎原任典史閻應元
應元,字麗亨,北直隸通州人,由武生開始,後成為京倉大使。崇禎辛巳年(崇禎十四年,公元1641年),任江陰典史。縣裡發生變故的時候,陳典史和縣裡的民眾打算請他出山。是元泌從中百般阻撓。現在,元泌已經被誅,於是大家決心迎接他回來。漕撫田仰也寫信勸勉他。明遇特地派了十六人,用繩子綁在身上從城門上吊了下來,乘著夜色出了城。到了他的居室。應元說道:“你們能聽從我就行,不然就不為你們主持!”眾人說道:“敢不惟命是從。”
初九日,閻應元入江陰城
祝塘五十人(另一種說法是六百人)拿著武器護送著他,經過七里廟的時候,他在牆壁上題詩,現在還可以見到“事則萬無可為,死則萬無可免”的句子。到了城門附近,四周的鄉民帶著糧食過來了,但不能進城;況且都是一些烏合之眾,不能取勝,就重重地犒賞了他們,讓他們回去了。自己與家丁王進忠等四十八人入城了。
剛進城,就把邵康公從獄裡放了出來。
又叫原任兵使徐世蔭、曾化龍製造火藥和火攻用的器具,這些人也是他在任時的監造者。
後來,又通知那些有錢的人出資助餉。錢不足的話,可以用其他的東西估價充數。放到察院裡,準備要這些東西來犒賞民眾。
接著又開始統計戶口,得知城裡有多少年保,多少戶,多少人口,壯年和老年多少人,都一一登記。從中選取一些非常勇敢的人到他的麾下,希望依靠他們的力量,成此義舉。
初十日,祭旗發令
命令大家收拾好衣甲、器械和旗幟。 叫武舉人王公略鎮守東門,把總汪某守南門,陳明遇守西門,應元自己守北門。他和明遇總督四門,日夜巡歷。
就這樣,圍城中有火藥三百瓮,鉛彈子千石,大炮百座,鳥槍千張,錢千萬貫,絮帛千萬端,酒千壇,水果萬鐘,豆千缸,料草千萬束,鹽萬斤,銅鐵器萬枚,牛千頭,豬羊千隻乾魚千包,蔬菜千畦。
江陰軍民抗清之戰江陰軍民抗清之戰
十一日,清兵攻北門,七王死之
清兵知道城裡的人勸不動,於是就準備用大炮攻北門,城上的人拚死抵抗。城牆上箭石如雨下,清兵不敢前進。主帥憤怒了,命令上將九員先駕雲梯,然後上城。城上用長槍刺他們,死了四了,傷了五個。有身中三箭的,有劈去頭顱的,有掉下去摔得粉身碎骨的,有被火箭燒死的。主帥更加憤怒了,奮勇當先,獨自上城,上面的氣勢更加猛烈。有一個綽號為“霸王”,名叫劉耐的人,用短槍抵抗他。他用口咬住槍,拔刀要砍。另一人挺槍擊中他的咽喉。他倒了下去,城下的清兵散開了,失聲大哭道:“這是七王啊!”
二都督勃然大怒道:“我得北京,得南京都還沒有這么害怕過,這般費力。怎么江陰拳大的地方,就會如此費力呢?”於是傳令十營內選了幾員猛將,步軍三萬紮了雲梯十張,準備第二天分十處上城,如果有人退卻,就會立即斬首。
十二日,清兵仍攻北門,二都督死之
清晨的時候,城外放聲吶喊,三萬軍隊造了十條浮橋,一齊度過外城河,分十處運雲梯上城。城上的人用磚石投擲,用長槍抵抗。有的清兵用船工蔽體前進,城內的人用火器、石頭投向他們,無不打得粉碎。凡是四個城垛上的人,都是共同進退,看到清兵來了,就用弩箭向他們射擊。對於那些攻擊城腳的,就用長槍沿著石頭擲下來,或者把旗竿截斷,將清兵釘在上面投下來。清兵死傷無數。二都督自以為勇猛無敵,穿了三層甲,腰裡懸了兩把刀,肩上插了兩把利刃,手上還拿了一把刀,獨自一人登上雲梯,想要毀掉城垛。他跨上城垛,持刀亂砍。城上的人用棺木防禦,槍刺在他身上,卻不能進。有人說道:“只有刺他的臉了。”於是大家一起刺他的臉。旁邊城垛上有一湯姓童子,持鉤鐮槍鉤斷他的喉管;竹匠姚邇割下他的頭。他的身體墮落到城下,清兵一起上來搶屍。城上梆鼓一齊響了起來。磚頭、小箭如雨點下,又斃傷千餘人。清兵只得用牛皮帳擋住箭和石塊,這才把屍體抬了回去。後來劉良佐整天都叫軍士來要這顆頭,城裡的人不答應。於是,劉良佐又叫人出錢買,叫人當著守城者的面把銀子裝入銀鞘,吊入城。又叫軍士向城禮拜,大喊:“還我王爺的頭!”城上的人用蒲草包了一個黃狗頭擲還給他們,並將頭懸在城上。外面的人還是苦苦哀求,城裡的人不耐煩,就把頭擲了下去。清兵取回去縫合起來,掛孝三天,又叫道士設醮為之招魂。有六個穿著紅色衣服的傢伙,在城下面拜祭,被城裡的人用火器射死了。又有一天,有人捧著祭物來祭奠,一個和尚捧著金帛隨行,在經過何家埭的時候,被城上的人用火器射死,取了酒食犒賞守城的人。
十四日,江陰詐降,薛王死之
歷史書《江陰八十天》插圖歷史書《江陰八十天》插圖
以前幾天,北州薛王營帳命人執旗招安。十三日,閻、陳二人派范、周、朱、季四個生員到薛王營回話,如果有將計就計的地方,就來回報。四人到了薛王營,被留下來宴飲,每人還送了四錠元寶,重達二百兩。四人回來,獻計說道:“必須要舍上一百多人,讓前面幾個人拿著降旗,後面的人拿著木銃,假冒銀鞘,賺開營門,就可以大功告成。”兩人對看了一下,同意了。這天,一百多人手握木銃,桶下面安放了火磚,就命令這四人作為前導。四人面面相覷,立刻被斬首了。應元另外點了幾個老者,手拿降旗,焚香,作為前導,操著繩子出了城門。到了薛王的營帳,通報說要獻銀乞求饒命。薛王大喜,升帳放行。吩咐打開營門,將銀子抬了進來。正將驗收的時候,有人點火,那些火磚都爆炸了,煙火漫布了整個天空,震響如雷,碰到的人都死了。薛王只剩下了一顆頭。帳中的人大約傷亡了兩千多人,其中包括兩名上將。當天,十王就命令三軍掛孝,全營默哀,將薛王的頭以禮安葬在北州蘇家墩。
清兵屢屢失利,就叫別的地方的清兵增援。每天到達江上的清兵就有一千多人。劉良佐叫人作勸民歌,要他們投降,城裡的人根本不聽。於是,他只得在東北角駐紮下來,上面壓了一塊巨大的石頭。
十五日,清兵攻東北城
良佐命令西南面放炮,東北角掘城。城裡用火球、火箭攻擊。清兵想退走,被良佐阻止了。城裡仍用磚頭攻擊,清兵來不及迴避,幾百人死在城下。良佐感覺顏面無存,就設了三層牛皮帳,裡面設了九梁八駐。箭和石塊投在上面都被反彈,不能進入。於是就取人糞和桐油煎滾澆下來,即刻就穿破了牛皮,傷到人身,就會肉爛而死。那些沒死的人,都驚惶逃走了。城裡的人用繩子綁一個鐵槌擲過去,把那些清兵鉤到城裡斬首。清兵手足無措,紛紛逃散。清軍營帳里的人懷疑守城者已經殺了下來,就發散木銃,反面傷了自己的人馬。後來,清軍從西門,經間橋,依靠著君山駐紮了下來。城裡的人等他們渡到一半的時候,又向他們射擊,許多人應聲而倒;有人用木門阻擋,守城的人就用小箭射他,射中這些人的手,手死死地釘在門上,號叫痛叫,生不如死。清兵又做了一個大的浮橋,從黃田港偷渡,登上君山,俯瞰城中;也被城裡的人用火器擊中。清兵只得逃走。
十六日,江陰四出乞援
這時,田淮撫已經跟從魯王到達紹興,黃蜚、吳之葵同入太湖。貝勒帶領大軍奔赴吳淞,兩人兵敗被捕,這兩處的援兵已經絕望。
守城過程中的援軍
海寇顧三麻孖率領船隊來支援,有大船數百號;留了三天后,戰事不利,就揚帆遠去了(顧三麻子名顧容,自稱忠義王。)
有義陽王,是明的宗藩,太監季太傳、田軍門、荊監軍,總兵胡來貢統兵輔助他,在崇明建立了義旗,稱海上雄兵十萬。太倉、崑山、嘉定各處紛紛回響,一同前往乞求援助。義陽王和太監用好話慰勞,僅僅是用空話搪塞。後來派遣一名將軍駐紮到江口,寧其愚率領數百名僧兵來支援,在砂山紮營,戰了幾個回合,知道敵不過,都逃跑了。
聽說兵部有個叫張拭(字子張)的人,當時與敏一起守常熟,江陰也派人前往乞兵。起初,他們不答應,使都就用唇亡齒寒來勸他。有一個姓金的秀才,字貢南,聚集了精勇四百多人,先行到達砂山檔住來路,等子張的大軍一到,一起進取。但八、九天過去了,都沒有訊息,於是就先出發了。良佐派鐵騎三千將他們截在周莊附近。金秀才他們全軍俱沒,貢南也僅僅撿回了一條性命。
清移營鄧墓
孤城死守,援兵都斷絕了,裡面也死了不少人。清兵用炮攻打北城,晝夜都不停止。城垛也陷了好幾丈。應元叫石匠取石料修補,石匠很為難;應元再拜請求,石匠感動了,冒死修補。修好後,又像當初那般結實。
十七日,江陰兵劫營
良佐又將營移動了十方奄。這天夜裡,應元選擇勇士千人,出了南門劫營。大家或拿板斧,或拿短刀,或用扁擔,突入敵營。敵人傷亡多人。等其他營來救的時候,應元已經帶兵入城了。
松江得到了大炮一百座,用老百姓的鍋鑄造鐵彈,每顆重達十三斤,準備以此來攻城。
十八日,劉良佐勸降
先前,良佐叫十方奄的僧人向城裡跪著哭泣,陳說其中的利害,勸大家早早投降。城中用“效死勿去”為理由拒絕。晚上,僧人又來了,又被大家回絕了。
良佐隻身匹馬,走到了城的附近,勸大家早早投降。於是他踞吊橋,要城上不要放箭,對應元說道:“弘光政權已經失敗了,江南也歸順了。如果足下肯轉禍為福的話,爵位又怎么可能在我之下呢?”應元從容地說道:“江陰的士民,都說三百年來食毛踐土,深戴國恩,不忍心望風投降。我是大明的典史,絕不服待二君。將軍你身為侯伯,手握重兵,進不能恢復中原,退不能保障江東,又有什麼面目來見我江陰的忠義士民呢?”良佐慚愧不已,退了回來。
七月十九日,貝勒統兵攻江陰
良佐再次奉命來招安。應元說道:“自古以來有投降的將軍,沒有投降的典史。”一聲梆響後,火箭齊發。良佐連跨三、四匹馬逃走了,嘆息道:“江陰人沒得救了。”貝勒博洛平定了松江,將所部二十萬人全部帶到了江陰,以師久無功為理由,將劉良佐責備了一通。他親自巡城了好久,再次登上了君山,看了又看,對左右的人說道:“這座城池就像船一樣,南面是他的頭,北面是他的尾,要是攻擊南北,就破不了,只有攻中間,才能攻破。”
貝勒教人綁縛降將黃蜚、吳之葵到城下,命他們寫信投降。黃蜚說道:“我在城裡又沒有相識,寫信又有什麼用?”吳之葵涕淚交加,情詞悲楚。應元叱責道:“大臣被縛,應當速速就死,何必喋喋不休?”吳之葵再次拜泣而去,黃蜚還是默不作聲。
現存江陰要塞的紅衣大炮現存江陰要塞的紅衣大炮
二十日至二十七日,用炮猛攻
貝勒看見城中的人不可能投降,進攻更加著急。先是分兵抄斷了各鎮來的救兵,又用竹籠盛放火藥,叫著鼓吹著往前進,又在紅紙上寫了,限三日內破城。在城南的一側放彈,隨著一陣巨響,城恆有五處崩裂,飛彈就象電一樣快。一個人立在城頭上,頭隨著火彈飛去,而身體僵立不倒;一個人胸背都被打穿,但仍直立在那裡。城裂開的地方,守城的人用鐵葉裹住,再用鐵塊護起來,然後用空棺裝上實土,去填補毀壞的地方。接著用棉絮浸水覆在城牆上,以防火攻。當時,東、西、南面三門都有不少人在堅守,只有北門的人比較少。貝勒叫人抬到君山下,放彈的人用竹棧包泥,躲避在旁邊。發彈的時候,就抹去其中的泥土,然後再放,連珠不絕,城上的人想攻擊他們,鐵彈遇到了軟泥就停住了,不能傷到他們。後來又移到離城比較近的地方,放炮的人先在地上挖一下,用泥塞住兩耳,點火以後就趴在坑中,非常害怕被震破膽而死。
甲士爬城
到中午的時候,眾人才開始吃飯。明遇聽到錚錚的聲音,前往一看,只見六員清將,穿著重重的盔甲,拿著利刃,用兩釘插在城牆的縫隙上,慢慢地爬了上來。其餘的人也是一樣,接踵而上的人無數。大家用刀斧砍去也不能傷,大家也只好用長槍刺他們的頭,他們墮了下去,其餘的人都退走了。
閻應元抗清閻應元抗清
神兵助陣
清兵大怒,大舉來進犯。忽然看見一個少年將軍持戟衝來衝去銳不可擋。等戰事完了以後,已經不知去向。大家懷疑是當地的土神陳烈士,都前往祭祀。又看見緋衣將三人,登城指揮,清軍不敢前進。等到大家詢問他們的姓名時,眾人不知道他們說些什麼,遠近都以為受到了神仙的幫助。
城裡的舁關帝、睢陽王、兩個東平王、城隍神像都被大家抬上了城,大家在它們上面張了黃蓋,舉著它們在城牆上巡遊,以磁石捻動神須,遇到鐵器,鬍鬚就會自動關閉,用機關扶住神像的手,使得看上去好像在指揮。清兵見了,以為是將,都非常害怕。良佐叫其子攻城,正當睢陽王的神像開了口,發了一箭,將他射死了。(城破的時候,良佐砍開睢陽王的頭,眾人又砍傷了東平王,算是報仇。)
一天夜裡,風雨交加,城上的燈不能點燃,大家一起向睢陽王祈禱。忽然看見神光四起,照得四周像白晝一樣,四門的燈火整夜不滅,清兵無計可施。
掠東南鄉
清兵向東掠到了大橋、周莊、華墅、陶城、三官司、祝塘等鎮。祝塘鄉民奮起抗爭,清兵瘋狂地報復。所以祝塘所遭受的兵禍之慘,是居於這些鄉鎮首位的。清兵又分掠陸官、舍橋等地方,有一個名叫徐玉揚的人,膂力很大,看見清兵蜂擁而來,就藏在橋洞裡,看見有兩個士兵引一個清將路過,開關偉岸。他就躍出來,登到岸上去了,將他殺死了。稱了稱這個清將的頭顱,有十八斤重。他將這顆腦袋懸掛在樹上,後來清兵就害怕了,這棵樹現在還在呢!
清兵向東掠奪到峭岐,只詢問了一下地名,就回去了。因為嫌它的諧音“消旗”。掠奪到青陽的時候,鄉民嚴守圩堤,排列像軍伍似的,清軍怕有埋伏,不敢前進。
二十八日,清兵攻北城,閻應元傷右臂
清兵用炮擊北城的角落,城裂開了;可是,夜半的時候,就修好了。敵人以為他們有神仙相助。一顆鐵彈擊中了應元的右臂。應元受傷了,但他仍用左手握搠,格殺數名清兵。
二十九日,清攻南城,十王死之
清兵再次攻打北城,應元叫每人拿一塊石頭,頃刻之間就堆得像山一樣,在裡面又堆了一重。清兵知道不能攻破,就轉去攻打南城。炮聲震天,兩百里之外都能聽到。一晝夜用掉了火藥一萬五千斤城牆幾乎崩潰。清兵乘勢一擁而上,刀箭非常密集,守城的人不能抵抗,於是發炮還擊,傷亡敵人幾千人。敵人在外面發炮對擊。忽然看到一員女將站在城牆上,將袖子一拂,敵人的彈藥就彈了回去,反而擊斃了無數自己人,大家都以為她是前湖的烈女。
十王痛惜薛王中計而亡,命令大將搶掠城外居民的大箱千餘只,在十方奄的後面疊成將台,和城一樣齊。十王坐在上面,上將四人、親軍二百四十人圍在台旁。那些親軍都拿著狼煙噴筒,將從南京、鎮江繳獲的大炮五、六步排一座,總計有百座,命令他們聽到號令一齊發射,猛烈攻擊城的東南角。守城的軍士不也睜開眼睛。應元爬到城上,用膝蓋行走,看見十王在台上指揮,就叫街巷中力大無窮的湯三老兒背了一座大炮登城,對準十王安放好。應元又左看右看,絲毫不差,然後親自點火發射。湯三老兒聽覺上有點遲鈍,還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呆呆地坐在那裡張望。只看見火路一條,十王、四將二百四十人一齊隨著火滅了。只剩下一把黃傘在半天中飄蕩,一隻腳連著靴子落了下來。
八月初二日,燒外營,殺夏維新、王華
應元派遣周祥、金滿、李芳、針子四人夜裡出去燒營,許多清兵都被火燒了,在夢中驚醒,毛焦皮爛的人很多,非常氣憤,就四散開來,又到外面搶掠去了。應元叫人賞賜他們每人一兩銀子。夏維新、王華只給了每人六錢。眾人知道了,都喧譁起來。應元害怕人心激變,不得已,只得殺了他們。原來清兵圍城日久,儲存的糧餉也慢要告馨了,少給也並不能算是剋扣;恐怕只是因為維新當初誤聽了方亨的言論,作揖勸解大家,到現在眾怒還沒有消,所以藉此機會陷害他。王華雖然找到了明遇過來,給自己解圍,但也無濟於事。
命許用掌芻糧
芻糧缺人,大家覺得許用有能耐,就推舉他撫佐章經世。
楊舍守備沈廷謨舉城投降
江陰民眾晝夜守備防禦,也感覺十分疲憊,但是只要誰有所怠慢,遭到大家的懷疑,必就立斬之。
清兵四出燒殺搶掠,民不聊生。有先剃了發去清營表示歸順的人,城上看見,必定會痛罵,哪怕是至親也好象仇敵一般;而清兵四處尋找糧食,一刻也不得安寧,怕惹禍的人都逃走了。
楊舍營的守備沈廷謨,乘機收斂民財,殺牛備酒直奔良佐的營帳里交錢,祈免楊舍一方之死。良佐允諾了,給了他大清號旗四面,懸在了楊舍營的四門,延謨立刻披髮乘馬到江陰城下面,勸民眾儘快投降;城裡的人向他發射,他就逃跑了。
詐降
一天,眾人詐降,就取了民間的雜亂的頭髮投到城下引誘敵人;清兵見了,又驚又喜,連忙報告給良佐。良佐說道:“不可相信,必須看到守城的人剃髮了沒有。”清兵探視了一番,才知道是詐降。
議和
貝勒派人來遊說,只要拔去“大明中興”的旗號,懸大清旗號四面,斬四門為首的幾個人,其餘的人都饒了不殺,就算是不剃髮,他也將帶兵返回。應元說道:“寧可斬我一人。其餘的人都無罪,不可斬。” 和議也不了了之。
貝勒又打造了大清旗四面,說只要豎在四個城門了,也就退兵了。城裡派諸生朱暉吉、老者王晴湖等四個人去看看動靜。他們剛一出城,就被劉良佐策馬迎去了,留在那裡喝了一天的酒,其間氣氛非常融洽。劉良佐和他們約定,歸順以後,絕不殺一人;只要派官員上城勘驗後,就會收兵覆命。四人快要離開的時候,又送了每人五兩黃金,約定三天后定議。四人回城以後,把金子藏了起來,而力主降順。眾人不聽。到了約定的期限,清兵在城外大喊,問他們情況如何,並且把留飲贈金的事情也抖了出來。守城的人斬了這四人,防範也更加嚴密了。
勸降
吳軍門領兵到江上,宰牛向諸將起誓,說江陰歸順以後,不許殺掠。
王海防自以為對江陰有恩,到城下來招撫,可是沒有人答理他。攝政王曉諭招安,全城也不聽(這是初六的事情)。豫王的指示到了,用箭射入城中,說明朝已經滅亡了,何苦要死守呢!裡面的人看到後,在後面加了幾句話“願受炮打,寧死不降!”又將它射了回來。(這是初七的事情)
初八,釘炮眼
這天,雨很大;江陰士民站在雨中守城,任憑炮打,一點投降的意思也沒有。夜半的時候,應元派善於游泳的陳憲飲渡過外城河,釘死清兵的炮眼,使他們緩了兩天,不能攻城。此時,城裡連夜修好城垛。後來五天,良佐害怕城裡再來釘眼,命令不分晝夜攻擊。到了停晚,風雨怒號不停,這才停止了開炮。
初九日,甃南城
又用石塊加固南城,比原來的城牆還高了三尺。應元預先派人將麥子磨成麵粉,製造月餅。
十二日,甃北城。
加固北城,城中的石灰快沒有了,不能乘夜修城。這時糧食也漸漸不夠了。應元就徵集民間的糧食,命令兩天給一次,不得預先支取。貝勒派人偵得了這個訊息,準備只留下四萬軍隊,將江陰久困起來,其餘的軍隊整頓一下北上。良佐堅決不同意,此議作罷。
十三日,登陴楚歌
應元又發經民間賞月的物資,一直到十七日為止。百姓帶酒登城,舉杯痛飲,諸生許用模仿楚歌,作五更傳曲,令善歌的人登高傳唱,以笙笛簫鼓相和。這時,天無纖翳,皓月當空,清露薄野,劍戟無聲。黃弩師在西邊的敵樓操起胡琴。歌聲悲壯,響徹雲霄。清兵爭向靠前傾聽,或怒罵,或悲嘆,甚至有人哭了起來。
良佐於是也作了勸降的歌曲,命令士卒相倚而歌,自己則與幕僚在帳中喝酒。酒還沒過幾巡,城上就開火了,清兵四散避去。
十九日,北門阻降
清兵還在多方招降,三門中也有人在猶豫。只有北門誓死的決定越來越堅固。於是,眾也也就不再猶豫了。
二十日,清兵攻東北城
貝勒帶領四十多騎繞到君山的青龍奄的左邊,觀察地形。城上的人看見了,大炮和弩箭齊發,那些騎兵都被打倒了,遍遭蹂躪,貝勒也差點沒命。
清兵又從南京運來了大炮二十四座,比以前的更大,每條船只能載一座。清兵仍然用沿城百姓家的鐵器鑄造炮彈,每顆重二十斤重。清兵又築了許多土壟,以躲避箭和石塊。清兵準備攻擊東城,可是準備不足,就移到東北角去了。這時,大雨如注,晝夜炮聲不絕,將整個縣城都震動了,城中的人又困、又疲,再也想不出什麼計策,只得等死而已。
這天,城上的人開始吶喊,清兵聽到了,都以為是鬼叫聲。在城中四邊的空曠處,看見數萬隻白鵝飛了停在那裡,迫近了一看,一點蹤影也沒有了。知道的人說那是魂魄升降。白鵝,就是劫數中人的靈魂。

城破

二十一日,江陰城陷
上個月的二十四日,京師中派遣國師和尚來到江陰,每天都繞城細看。到了前天,終於看明白了,於是對貝勒說:“江陰城好象芙蓉;如果在花瓣上打,只會越打越緊。它的蒂在東北角,我們可以從花家壩打。花蒂碎了,花瓣自然就落了。”於是,貝勒就叫了幾百個人搬了二百餘座大炮到花家壩,專打東北角。鐵彈入城,穿透洞門十三重,樹也被穿過數重,落在地上陷了好幾尺。這天,雨勢很急,守城的人外用牛皮帳護炮裝藥。城頭危如累卵。城上見外面炮火猛烈,看見燃火就躲到圍牆後面。炮聲過後,再登上城樓。清兵見了,就故意放空炮,並讓炮中只放煙霧,煙漫布了天空,咫尺難辨。守城的人只聽見炮聲霹靂,以為清兵不能很快進入,卻不知道清兵已經潛過護城河,從煙霧中蜂擁而上,眾人來不及防禦而崩潰。
中午的時候,有一道紅光直射入城,正對著祥符寺,江陰城淪陷。
清兵剛衝上城牆的時候,城下的人還在向城列陣,清兵害怕有埋伏,持著刀在那裡注視著,半天不敢下來。相持到晚上,城中沸騰了,陣形也亂了,這才開始下城。
閻應元坐在東城敵樓,要了一枝筆,在門上寫道:
八十日帶發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
十萬人同心死義,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題好後,帶領千人上馬格鬥,擊殺清兵無數。奪門向西走,沖不出去。應元環視了四周,對跟從他的人說道:“為我謝百姓,我報國的任務完成了。”自己拔出短刀,刺胸而出,沒有死,又投到前湖中。義民陸正先想把他從水中拉起,正好碰上劉良佐帶兵來擒他,說與他有舊,必定要生擒他。清兵看見他的頭髮出了水面,把他拉出水面綁了起來。良佐坐在乾明佛殿上,看見應元來了,就跳了起來,兩手拍著應元的肩膀而哭。應元說:“何必哭呢?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只有一死罷了,快殺我!”貝勒坐在縣衙里,緊急要見應元。應元到了堂上,挺立不屈,背向他,罵不絕口。一個士卒用槍刺他的小腿,血流如注,他倒了下去。日暮的時候,他被人捆到棲霞奄。奄里的和尚夜裡不停聽到“速殺我”的聲音,不久就停止了。天明的時候,應元終於遇害了。應元死後,家丁還有十多人,都因為不降而被殺,屍體都堆放在一起。陸正先也一同遇害。有一個叫維新上人的人,在圍城的時候曾與應元曉夜論事,應元所寫的《和眾乘城略》,維新又把它交給了黃子心,子心又旁徵博引,寫了《閻公死守孤城狀》。
江陰抗清三公江陰抗清三公
陳明遇關閉衙門,親自點火,燒死男女大小共四十三人,自己持刀到兵備道前下馬與清兵肉博,身負重傷,握刀僵立在牆壁上,沒有倒下。
馮厚敦穿著公服在明倫堂自縊,他的妻子和姐姐投井而死。中書戚勛,諸生許用,把門關上,自焚。
戰役中有一江陰無名女子,在殉節前題詩:
露胔白骨滿疆場,萬里孤忠未肯降。
寄語行人休掩鼻,活人不及死人香。
八月二十二日,屠城
第二天,還在巷戰不已。清兵用火攻擊敗了他們。老百姓慷慨赴死,都以先死為幸,沒有一人順從。清軍下令從東門出去的不殺,又下令十三歲以下的童子不殺。男女老少,投水、蹈火、自刎、自縊的不計其數。內外城河、絆河、孫郎中池、玉帶河、通塔奄河、裹教場河處處填滿了屍體,疊了有好幾重,光投四眼井的就在四百多人。
江陰八十一日
二十三日,止殺
滿城都被殺光了,清兵這才封刀。午後,清軍出榜安民。城中的人已所剩無幾。躲在寺觀塔上隱僻處以及和尚印白等,總計大小五十三人。這場戰役,守城八十一天,城裡死了九萬七千餘人,城外死了七萬五千餘人。
二十四日,貝勒博洛命劉良佐為前軍中軍,率領20萬班師。又領其他各路將官,帶本部兵馬分別返回鎮江、南京、松江等處。三日後,這幾路兵馬全部撤出江陰境內。
其後,新任縣丞卞化龍到任。據其親歷,街道皆便是死屍,人踐屍行,心頗不忍。隨即,大街、中街、南街三處要道堆積的屍體陸續火化,27000堆骨灰用漁船陸續載至“祝塘鄉”南集中葬之。
後來,僧人“印白”及黃毓(ju)祺(都是臨時抱佛腳,假扮成了僧人)一直守護在《萬骨塋》邊的一座廟內。
時隔不久,三街之外各“街道路巷”的屍體陸續被焚,大部分白骨藏於北門外君山的各個義民公墓內。而另一部分城內的屍體則是隨燒隨埋。
自八月二十一日至八月二十九日,大雨不絕。江陰城內各處,皆能看到鴉食人心肝,狗食人肺腑的景象!此外,浮屍日益漲滿,堆積數重與河水之上。有漁人撈得鰻魚,卻見其為赤色。原來此間的鰻魚多鑽入浮屍之腹中,終日以人肉為食,所以導致魚身顏色發生了變化。
破城時清兵見人就殺,江陰城內的雌山雄山就是分別屠殺堆屍而成的小丘,直到幾年前城建工程還在雌山處挖出無數人骨,時日,城中百姓殺身成仁,竟沒有偷生逃走的,據載,在廣濟古泉排著隊投井的人共有400多人。
順治三年,有地方官劉景綽開浚城河,猶有白骨堆積於河底。
城破後,江陰城外的各個村鎮內,都出現了清朝的騎兵。隨後,清兵開始搶掠村莊。其間摔死了不少小孩兒,一些四五歲的小孩兒甚至被清軍用長槍扎穿後挑向空中,而另一些小孩則被喪心病狂的清兵當“毽子”踢來踢去,直至小孩兒身死。
最後,他們還強搶了大批的婦女和青壯年隨軍前往新的目的地。這些江陰的婦女和青壯年陸續隨軍奔赴各地,其中赴山東、山西、遼東、盛京的最多,至河南、陝西者略少。沿路之上,各省的百姓聞聽這些隨軍的百姓為江陰之遺民,無不聚集觀看,並紛紛送上各類可以充飢的食物。
這些被搶掠而隨軍的江陰鄉民,最後大多都沒有活著回到自己的家鄉,他們之中的大多數或因水土不服而死,或因居無定所而亡。僅有一小部分在脫逃後輾轉回到了江陰。

反攻

十一月十一日,江陰又召集民眾反攻縣城,終因倉促起事久攻不下後逃走。巡撫土國寶又想要屠城,全靠劉知縣不從命,點名將起義的人擒獲;整個縣城才安全。

產生影響

此役,10萬江陰百姓面對24萬清軍鐵騎,兩百多門紅衣大炮,血戰孤城,抗敵81日,擊斃清軍7萬5千餘人,其中親王3名,大將軍18名。最後城破無一人降,清兵屠城,城內死者九萬七千餘人,城外死者七萬五千餘人。閻應元、陳明遇、馮厚敦被後世稱為“江陰抗清三公”。後世傳紀對江陰的評價:“有明之季,士林無羞惡之心。居高官、享重名者,以蒙面乞降為得意;而封疆大帥,無不反戈內向。獨閻、陳二典史乃於一城見義。向使守京口如是,則江南不至拱手獻人矣。”此言甚當,滄江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在各地望風披靡之時,閻應元以微末下吏憑藉江陰百姓的支持,面對強敵,臨危不懼,堅持了近三個月,擊殺清軍數萬人,重挫了清軍銳氣,鉗制了清軍主力南下,推動了各地的抗清鬥爭。在城破以後,仍拚死巷戰,“竟無一人降者”。
清初,江陰、嘉定等城,發源於老百姓的英勇抵抗,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在華夏反侵略史上留下光彩奪目的一頁。
江陰戰役,清朝“七王”、“薛王”、“十王”都死於城下,折損大將十八名;參加攻城的還有後來晉封為親王博洛(清端重親王)和尼堪(清敬謹親王)、清恭順王孔有德;清兵二十四萬大軍攜二百多門大炮圍城,死者六萬七千餘人,巷戰死者又七千,一共損失的士兵有七萬五千餘人。在江南各地望風披靡之時,閻應元、陳明遇以微末下吏憑藉江陰百姓的支持,竟然面對強敵,臨危不懼,堅持了近三個月,實在是南明史上光彩奪目的一頁。清軍在江陰防攻戰傷亡最慘重,城破後屠殺最烈。

後世紀念

明末乙酉抗清後,江陰獲“義城”之名。江陰人民立“忠邦峰”,懷念保邦死難者。
戰後,為了安撫江陰百姓,清朝統治者採取了懷柔政策
乾隆在乙酉守城戰131年後,對抗清三公——閻應元、陳明遇、馮厚敦,分別賜謚“忠烈”、“烈愍”、“節愍”。
閻應元殉國192年後,清廷為安撫江陰百姓,下詔在江陰和其故鄉通州為其修祠各一座,皆命名為“閻公祠”。
嘉慶時期,由時任江蘇學政(江蘇學政是明清兩代管理全省科舉和學務的重要官員,我們熟悉的宰相劉羅鍋劉墉南菁書院的創辦者黃體芳等都曾擔任過江蘇學政一職。自明朝萬曆42年起,江陰開設了“江蘇學政衙署”,主要接納來自8府3州的考生,在當時全國只有三處衙署:安徽太平府、陝西三元縣、江蘇江陰縣。)、禮部尚書姚文田題匾額“忠義之邦”,高懸城門,並且增加江陰的考試錄取名額。
江陰八十一日
道光二十二年,知縣金鹹在修建城牆時,將此四字刻成磚匾,砌嵌在南門的城門之上,光前裕後。此後100多年,過往的行人仰頭看時,無不以先祖的英烈之舉而頓生自豪之情。“人心齊,民性剛”在很長一段時期內代表了江陰人的性格特點。
到了抗戰時期,帝國主義者最怕中國人民講忠義,在江陰保衛戰時,1937年日寇入侵江陰,城樓被炮火襲擊,磚匾碎裂,僅存“忠邦”二字,被人撿回藏匿。現存於江陰忠邦亭。
抗戰勝利後,某方姓人任縣長,為了重豎此碑,他終日奔走,又製成一“忠義之邦”碑,落款處加了“縣長方驥齡重建、復旦大學文學士孫俊在書”字樣,擇日置於城門之上。不料此舉觸動了黨部書記長(相當於現代的縣委書記),該人特赴南京,竟請來了蔣總裁的親筆手書,落款為“中正書”,蒼勁端莊、力透紙背。於是蔣委員長之碑替下了原來的方縣長之碑,高掛城頭。最初的 “忠邦”二字殘片,則被存放在中山公園忠邦亭內妥善保管。

歷史評價

閻應元領導的江陰百姓,面對強敵,堅持了近三個月,擊殺清兵數萬人,重挫了清兵銳氣,鉗制了清兵主力南下,推動了各地的抗清鬥爭。閻應元曾於江陰東門城樓題聯曰:
八十日帶發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
十萬人同心死義,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崇禎江陰縣誌》中記載評價:“不獨為禮讓之邑,實稱忠獻之邦,長江底柱,允足表峙東南也”。
這是南明和清初歷史中的一件重大的政治事件和軍事事件。然而,對於乙酉“江陰之變”,清朝歷代當政者都對其耿耿於懷,忌諱莫深,千方百計地將其湮滅,不為後世所知。因此,在官方主編的《清史稿》之類的正史中,對乙酉“江陰之變”不著一字,卻對計六奇所著的載有江陰人守城抗清81天內容的《明季南略》一書實行封殺,並將其列入清朝《禁書總目》。
紀連海老師在百家講壇中說:“因為揚州十日史可法帶領正規軍打的,是一個政權面對另一個政權的鬥爭,雖然也很了不起,但這是你政府的職責;但江陰八十一日就不同,這是一個城市裡的普通百姓自發的抗爭,在一個退休的典史(相當於現在的公安局長)閻應元的指揮下,抱定犧牲的決心與幾十萬清軍作戰,全城九萬多百姓最後僅存50餘人。我認為像江陰八十一日這樣的故事滲透了我們的思想和理念,在當時的情況下,這些人(江陰百姓)才是民族的脊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