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位
明朝封藩,諸王國都以始封之王為始祖,但靖江卻是例外,以南昌王
朱興隆為始祖,朱文正為二世,首膺靖江王封號的朱守謙為三世。南昌王朱興隆是明太祖
朱元璋長兄,元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死於災荒。朱元璋共有三兄,均早逝,唯朱興隆留下一子。洪武元年朱元璋追封朱興隆為南昌王,列祀家廟,後詔祀為靖江王始祖。
靖江王也是明朝一個規制特別的藩王,與有明一代數以千計的
郡王在政治、經濟待遇上存在很大的差別,在許多方面享受了相當於親王級別,或低於親王,但高於郡王的特殊待遇。《
明史》記載為“祿視郡王,官屬親王之半”,洪武九年定“靖江王,每年米二萬石,鈔萬貫,余物半親王”。
明朝規制,皇子封親王,授以金寶、金冊,親王子封郡王,授以鍍金銀印、銀冊。靖江王雖以侄孫封王,但其始祖是朱元璋的長兄,故地位獨特,在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守謙首封靖江王時得授
金冊、金寶;在洪武三十五年(公元1402年)八月成祖登極後亦授予朱贊儀金冊、金寶,但制如郡王之冊寶;及永樂九年(公元1411)朱佐敬襲位時初給銀印,低於郡王,
宣德中改用金塗,與郡王等,但冊一直是金冊。靖江王的冠服、車輅儀仗、朝賀禮儀等則大體與親王相同,官屬、護衛數量也在親王府範圍之內。《明史》卷五十四《禮志》記載:“靖江王則以親王封,故視秦、晉儀。”
在祿米賞賜方面,靖江王最初也是與親王一樣的。永樂以後降為“祿視郡王”,但在皇帝恩賞方面仍享受親王待遇。此外,靖江王府還置有莊田,這是郡王所沒有的。
王城
簡介
洪武五年(1372)選在獨秀峰下營建靖江王府,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建成。從建成到被清兵奪取的258年中, 這裡住過13位靖江王。據明王士性《廣志繹》載: “宗室二千人, 歲食藩司祿米五萬兩, 故藩貯不足供, 而靖宗亦多不能自存者。”可見這個家族的人口之多, 盤剝民脂之巨, 地方財政負擔之重。即使這樣王子王孫的日子還不大好過。順治七年(1650),清兵孔有德部奪取桂林,殺末代靖江王,將王府改為司令部。順治九年(1652)大西軍攻克桂林,王府的新主人孔有德兵敗自焚,王府化為灰燼。在獨秀峰下還有不少歷史名勝, 有唐代的學宮、北宋的鐵牛寺,元稱大圓寺,後改萬壽殿。順治十四年(1657)在王府原址興建貢院。1921年, 孫中山集師北伐曾駐軍於此。民國初年, 這裡先後為第二師範學校、模範國小、第三高級中學、甲種工業學校校址。民國14年(1925)冬,闢為中山公園。1937年為廣西省政府所在地,抗日戰爭期間被毀,後重建。現為廣西師範大學校址。獨秀峰巍然矗立,王府舊物唯余承運殿前的雕欄與“雲階玉陛”, 有道是“無情最是此中山, 閱盡王孫只等閒”(清光緒《臨桂縣誌·勝跡志一》)。
結構
據明代黃佐《廣西藩封志》記載, 王城辟有四門, 南曰端禮(後改正陽), 北曰廣智(後稱後貢); 東曰體仁(後謂東華); 四曰遵義(後改西華)。城垣左為宗廟, 右為社稷。城內有承運門、承運殿。圍繞宮殿主體建築還廣建樓堂廳院、 亭閣軒室,構成一個舍碧輝煌、規模宏大的建築群。獨秀峰挺拔俊秀, 矗立城中。山上建有玄武閣、觀音堂、三客廟、三神祠等。山下有月牙池。
相關名勝
三元及第坊
清代學者阮元任兩廣總督時為連中“三元”的陳繼昌所立。位於在靖江王城南面
正陽(端禮)門原址上。三元, 是省級的“鄉試”、全國的“會試”和皇帝親自主持的“殿試”均名列第一, 分別獲得“解元”、“會元”、“狀元”稱號的縮略。自唐代以科舉取士1000多年來, 連中三元的僅13人, 清代兩百多年中僅有2人。陳繼昌是臨桂人, 把用巨石鐫刻的牌坊置於王城正門之上, 是封建社會給科舉成名者的至高榮譽。
狀元及第坊
在王城東華門上, 原坊於道光二十一年(1841)為新科狀元龍啟瑞建, 毀於光緒二十六年(1900)。在此之前, 張建勛、劉福姚分別於光緒十五、十八年登上殿試第一申榜首。在4年的兩科中,桂林繼唐趙觀文和陳繼昌、龍啟瑞之後, 一連出兩名狀元, 震驚了全國, “一縣八進士,三科兩狀元”傳為佳話。重建“狀元及第”坊時, 把4人的名字並列在坊前。
榜眼及第坊
位於王城西華門原址上,
同治四年(1865)為於建章而立。會試後的殿試, 由皇帝親自選拔,按一、二、三甲3個層次, 公榜公布名次, 二三甲各取百人以上。一甲只限3名獲狀元、榜眼、探花稱號。榜眼就是第一甲的第2名。於建章是永福人, 任過翰林院編修、貴州鄉試典試、山東學政等職。
獨秀峰
位於市中心以靖江王城內,孤峰突起, 陡峭高峻,氣勢雄偉, 素有“南天一柱”之稱。山東麓有南朝劉宋時文學家顏延元讀書岩, 為桂林最古老的名人勝跡。顏曾寫下“未若獨秀者, 峨峨郛吧間”的佳句,獨秀峰因此得名。假當晨曦輝映或晚霞夕照, 孤峰似披紫袍金衣,故又名紫舍山。
太平岩
在獨秀峰西麓,原名西岩,高2.9米, 寬 4.25米, 長31.5米,面積140平方米。北達雪洞。岩洞賅有恭惠王朱邦寧繪劉海蟾像, 俗稱劉海洞。明嘉靖間(1522-1566)重新開發時, 挖出一枚“太平通寶”錢幣, 靖江王認為“此惟兆哉, 山靈告予”, “遂以太平名岩”。太平岩的名稱就沿用下來。太平岩有自己的特色,岩體像一間寬敞的房子, 地面十分平整,岩頂重懸的鐘乳石,有的像梳得整整齊齊的少女鬟發, 有的像色彩斑斕的龍鱗,還有形狀態怪異、閃耀著金光銀光的砂石,令人眼花繚亂。明藩王在岩前栽種花木,修建寶塔、庵院, 在洞中塑立神像,親自寫《獨秀岩記》,還邀集地方官員游宴賦詩,洞壁鐫刻宗室詩多首。
月牙池
位於市區獨秀峰東麓。此外原有獨秀泉,因形如月牙得名。池上曲模水榭,池畔重柳依依, 景色十分優美。月牙與聖母、春濤、白龍並稱桂林四大名池。
雪洞
位於獨秀峰西北麓, 洞口向月牙池,高約3米, 寬5.6米, 深32米,面積約180平方米。明戶露《赤雅》載:“雪洞乳石最奇。”洞壁呈白色,所懸乳石潔白如雪。洞口刻有“雪洞”二字, 旁有雙鳳石。原有唐人詩刻, 今泯滅無存。
桂林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市區王城內獨秀峰東麓月牙池畔。1925年9月, 當時在廣西的國民黨政要白崇禧、劉為章、李耀軒、李維仁、裘邦燾等,為紀念廣州革命政府的成立和廣西統一, 特在1921年孫中山誓師北伐駐足處,興建此塔。
靖江王墓
除了被推翻的朱亨嘉和末代靖江王朱亨歅外,其餘的靖江王(包括追封的朱相承)均葬於
桂林市區
七星區東郊
堯山西南麓。但朱守謙墓僅是衣冠冢,懷順王墓修建在悼釐王墓園內,構成墓中墓的格局。靖江王墓是我國現存的為數不多的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世系最全的藩王墓區。
獨秀亭
在獨秀峰頂, 為2層、紅柱、6角、重檐、瓦頂的仿古亭。高7米,長寬各4.8米,面積23平方米。柱間有通透花窗, 東西向雙開門。亭側另有方亭,高6米,長寬各4.7米, 面積22平方米, 原為空襲報警設施。亭前有10平方米平台, 周有欄, 高踞懸崖之巔。登臨四望,雲生足下,星列胸前, 千山萬戶, 盡在眼中。
世系
諡號 | 姓名 | 在位時間 | 世系 | 備註 |
| | | 朱元璋兄長 | 追封南昌王 |
| | | 朱興隆次子 | 未封王 |
| 朱守謙 | 1370——1380 | 朱文正嫡長子 | |
悼釐王 | 朱贊儀 | 1403——1408 | 朱守謙嫡長子 | |
莊簡王 | 朱佐敬 | 1411——1469 | 悼釐王庶長子 | |
懷順王 | 朱相承 | | 莊簡王嫡長子 | 追封 |
昭和王 | 朱規裕 | 1471——1489 | 懷順王嫡長子 | |
端懿王 | 朱約麒 | 1490——1516 | 昭和王嫡長子 | |
安肅王 | 朱經扶 | 1518——1526 | 端懿王嫡長子 | |
恭恵王 | | 1527——1572 | 安肅王庶長子 | |
康釐王 | 朱任昌 | 1575——1583 | 恭惠王庶長子 | |
溫裕王 | 朱履燾 | 1585——1592 | 康釐王庶長子 | |
憲定王 | 朱任晟 | 1592——1609 | 恭惠王庶次子 | |
榮穆王 | 朱履祜 | 1612——1634 | 憲定王嫡次子 | |
弘道高明肇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平皇帝 | 朱亨嘉 | 1638——1646 | 榮穆王庶長子 | 曾短暫稱帝,但很快就被推翻 |
| | 1646——1650 | 憲定王嫡長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