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地理環境,位置,地形地貌,水文,自然資源,礦產資源,水產資源,植物資源,交通運輸,政區劃分,人口面積,經濟發展,農業,工業,林業,商業外貿,財政金融,產業規劃,社會事業,文化藝術,教育,醫療衛生,體育,廣播電視,社會保障,鎮區建設,公共運輸,給排水,供電,園林綠化,名優特產,社會榮譽,
歷史沿革
建國初建江鎮區,轄江鎮、梅林、小河、永成、石嶺、新轍、于山、雄山、三山鄉,1957年並為江鎮、虞山兩鄉,1958年成立江鎮公社,1984年改為鄉,1992年撤鄉設鎮。
地理環境
位置
位於東經116°44′~116°49′,北緯30°25′~30°32′。地處懷寧縣南部,東與洪鋪鎮接壤,南與皖河農場隔河相望,西與平山、石牌鎮為鄰,北隔庫嶺、治水嶺與清河鄉相接,人民政府駐地江鎮村。電話區號0556,郵政編碼246142,北距懷寧縣城30公里,東距安慶市區28公里。
地形地貌
北屬淺山丘陵,南為圩畈,地勢略為北高南低。
水文
境內屬皖河水系,皖河自江鎮以下進入湖區,境內河道長14.5公里。
自然災害自然災害有旱澇、暴雨、霜凍、地質災害等。暴雨平均兩年一遇,旱澇時有發生。
總面積81.79平方千米,360省道
安石太公路(安慶,十里舖,山口,洪鋪,梅林,江鎮,
津山村,
貓山村,臘樹鎮,新倉鎮,太湖縣)穿過境內,以及在規劃中的沿江
S22江北高速穿過境內,為潛山、太湖、石牌、望江等地通往
安慶的水陸交通要道。全鎮居民以一手絕妙的白案技術亨譽國內外,富甲一方。古皖河在這裡走成一個奇特弧形水道,歷來是商賈雲集的繁鬧集鎮。江鎮風景秀麗,人傑地靈,物華天寶,經濟繁榮。號稱“中國饅頭之鄉”。位於東街的長江照相館,擁有百年歷史,見證了一個多世紀來江鎮的發展。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江鎮鎮地處郯-廬大斷裂和沿江擠壓破碎帶之間,屬長江中下游銅鐵沉礦帶,礦藏豐富,金屬礦有銅、鐵、金、銀、鉬、鈷、鉛、鋅等,非金屬礦有水泥石灰岩、白水泥石灰岩、大理石、白雲石、矽灰石、玻璃石英岩、電石石灰岩、溫石棉、磨石、含鉀岩石、石墨、重晶石、玻璃矽質原料等,能源礦產有煙煤、無煙煤、石煤等,化工原料礦有硫鐵礦等。礦泉已發現70多處,多為低鈉含鍶或含可溶性矽酸礦泉水。不少礦種藏量大、品位高,具有很高的開採價值。依託資源興辦的工業有建材、建築、採礦、化工、機械等。
水產資源
水面面積9779公頃,其中可養水面7820公頃。境內有四大水系五大湖泊:皖河、珠流河、高河、大沙河水系和白洋湖、三鴉寺湖、石門湖、冶塘湖、七里湖、八里湖。人工水庫73座,另有太湖花涼亭水庫石牌灌區。經濟價值較高、養殖較多的魚種有鯤、鰱、鯿、鯉、
鯽、
鱅、鱭、鱖魚、蟮等,珍貴魚種有中華鱘、白鱘、鰣魚、麥魚等,還有白鰭豚及龜、鱉、蝦、蟹、
蚌、螺等。
植物資源
植物資源主要有糧食和澱粉植物。油料以油菜為主。鮮果品主要有桃、梨、棗、
杏、柿、
柑桔、板栗、枇杷等。纖維類工業原料植物以棉、麻及蘆葦為主。藥物主要有辛夷、蔓荊子、明黨參、香附子、半夏、桔梗、夏枯草、草決明、貝母、山藥、
枳殼、生地等。蜜源植物、珍貴和觀賞植物眾多。境內建有池杉水杉、義大利楊、國外松和望春花(辛夷)四大基地。
交通運輸
江鎮自古為水陸交通要道,安石太公路穿過境內,距合安高速入口20公里,安慶火車西站30公里,距安慶機場18公里。順皖河20公里進入長江黃金水道。
政區劃分
2011年末轄江鎮、聯山、日新、上豐、趙山、梅林、新聯、余沖、于山、模範、新合、盤石、民族等13個村民委員會。
人口面積
2011年末,轄區總人口3.61萬人。總人口中,男性21272人,占58.89%;女性14844人,占41.11%;18歲以下7988人,占22.11%;18~35歲8134人,占22.52%;35~60歲15751人,占43.61%;60歲以上4243人,占11.75%。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35679人,占98.79%;回族人口437人,占總人口的1.21%。2011年人口出生率10.68‰,死亡率9.66‰,人口自然增長率1.02‰。
總人口35015人(2017)。
轄區東西最大距離9.5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1.5千米,總面積81.79平方千米。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467.82人。
經濟發展
昔日不為人知的皖南小鎮,正在以其神奇的發展速度和特有的饅頭、包子等發酵麵食特色產業經濟為越來越多的國人所熟悉。據統計,江鎮鎮有近1.1萬人的外出務工人員從事饅頭、包子等麵點行業,占全鎮外出務工人數的70%以上,從業人員中,一年賺15萬多元的占40%,全鎮每年可賺回近5個億,江鎮鎮農民人均儲蓄、存款總額據全區之首。成了頗為壯觀的“江鎮現象”,新華社對此有專訪報導。經過近30年的發展,已由當初的“夫妻作坊”發展成為擁有巴比、德比、麥喜、新合、何氏、萬福、上羊、下沙等眾多頗具市場知名度的江鎮白案連鎖品牌。“江鎮饅頭(包子)”已香飄五洲,名揚海外。
江鎮鎮,位於皖河之濱,風景秀麗、人傑地靈、物華天寶、經濟繁榮。是名符其實的
安徽第一經濟強鎮,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江鎮的“白案經濟”如日中天,饅頭之鄉越叫越響,大小店鋪遍布全國各地大中城市,包括受其影響的周邊鄉鎮,店鋪約三萬餘家連鎖店,總計起來,年銷售收入應超過40億,純利也近20億,這一利潤可以與大型企業相媲美,在上海以劉會平為首辦起了巴比饅頭公司,在網上已成立網站,已擁有四十多家加盟店。而這只是江鎮
饅頭大軍的一員,類似的品牌還有不少,已經成為上海最火的早點品牌,各店鋪前每天都有許多人排隊購買,巴比饅頭正在以上海為基地,擴展到周邊的江浙豫皖一帶,市場正在日益擴大,規模直逼洋快餐肯德基、麥當勞,其生產的各種早點,在中國甚至比國際快餐業巨頭麥當勞,肯德基市場更廣泛,競爭力更強。
巴比饅頭04年已出口日本、韓國等東亞國家,正打算打入
歐美市場,市場前景看好,每天在上海、杭州、廣州、深圳等發達城市都有排隊購買。2008年在中國糧油學會發酵麵食分會第三屆產業發展大會上,江鎮鎮被授為首個“中國麵點師之鄉”。
農業
耕地面積2.76萬畝,人均0.76畝。以種植水稻、小麥、玉米、蔬菜為主。糧食作物為水稻、玉米。2011年生產糧食1.39萬噸,人均385千克,其中水稻1.02萬噸,小麥0.27萬噸。主要經濟作物為蔬菜。2011年蔬菜種植面積3200畝,生產蔬菜7465噸。畜牧業以豬、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5600頭,年末存欄5128頭;家禽年飼養量11萬羽。
其中棉花287畝,油料5766畝,宜林面積34545畝,已育林34080畝,大部分為松、杉用材林,小部分為經果林,年產茶葉10噸,望春花4.8噸,養殖水面5000畝,加上皖河天然捕撈區年產鮮魚500噸,土壤多為紅壤和水稻土,圩畈區為潮土。建國以來共建水庫7座,可蓄水350萬立方,疏竣整修山塘1288口,堰21處,圍湖建圩18個,築堤24.8公里。興建電力排灌站18座,旱澇保收片達2400畝。1992年糧食播種面積30980畝,糧食總產量5858噸。農業總產值1725萬元。鎮、村、個體聯辦企業659個,年產值2432.3萬元。
工業
以化工、金屬開採、選礦、照明、手工藝品、蒸籠製作、建築材料為主。2011年工業生產總值1.5億元。擁有工業企業27家,職工403人;實現工業增加值0.43億元,比上年增長38%。
林業
江鎮鎮在懷寧縣既是林業大鎮,同時又承擔著縣林業重點工程建設,如退耕還林、長江防護林和二、三、四期世界銀行貸款項目造林、血防工程林等。為更好地發揮項目造林的示範效應,他們精心組織,合理規劃,高標準地營造了一批工程示範林,2007年春,全省興林抑螺造林現場會在懷寧縣召開,江鎮鎮成功地提供了造林現場,2007年下半年,德援碳匯
項目考察組一行來該鎮外灘實地考察,專家組成員一致認為江鎮外灘土地條件好,環境優越,適宜發展林業。省項目辦、省林科院則選定該鎮苗木種植大戶何滿根、潘四毛的造林基地,作為省世行四期項目造林的
科技示範點,並現場測取林木生長數據,為示範點建設提供了第一手數據資料。
商業外貿
有“中國麵點之鄉”之稱的江鎮,“饅頭經濟”獨有特色,“江鎮饅頭”馳名大江南北,在全國各大城市落地生根。“饅頭經濟”每年為江鎮帶回8億元收入。
財政金融
2011年財政總收入343.4萬元,其中地稅收入165.02萬元。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131.55萬元,增值稅50.34萬元。境內各類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7億餘元。
產業規劃
該鎮完成了集鎮中心區規劃性詳規,總投資3500萬元占地39.7畝的江鎮鎮商貿城項目一期工程和總投資2817萬元占地29畝的江鎮鎮麵點產業商業街一期工程建設竣工,投資3000萬元麵點產業商業街二期工程正在建設。該鎮積極申報城鎮綜合體建設項目,按照規劃,結合中心村莊建設,規劃建設全民健身廣場、麵點文化園、計生文化園、民族文化廣場,前期征地工作已基本結束,正在著手進行土地平整,計生綜合服務大樓即將施工,錦綉花園項目已申報,逐步將中心區建設成集政務、商貿、文化、休閒、麵點產業為一體的功能區,實現新型現代化小城鎮目標。
該鎮還將潛在的人才資源優勢轉化為現實的發展優勢,外出創業人員帶著項目、技術與資金回鄉投資。據統計,該鎮有30多農民回鄉投資創業,其中投資50萬元以上的種植養殖業12個、投資1000萬元以上農產品加工等企業5家、工業企業2家,吸納本地勞動力2000多人就業。同時,該縣開發區進駐的企業中,有8家為江鎮籍的老闆回鄉創辦的,總投資超過5億元。與此同時,該鎮還依託區位優勢,積極推進農業向生態型、精品型、休閒觀光型等現代農業轉變,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推進特色文化產業建設,讓鎮域經濟的“蛋糕”越做越大。
社會事業
文化藝術
2011年末有鎮文化站、廣播電視站各1處,有村級文化活動中心13處,各類圖書室14個,藏書3.5萬冊,有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7處。
廬劇為江鎮鎮劇種,它是以大別山和淮河一帶的山歌、民歌、門歌、花鼓燈等民間歌舞為基礎發展起來的,因其創作、演出活動中心在皖中一帶,古屬廬州管轄,故稱“廬劇”,已有近200年歷史。廬劇分東、中、西三路且各具特色和濃郁的鄉土氣息,表演生動活潑,傳統劇目分為小戲、折戲、本戲三類近300齣,廬劇唱腔分主調、花腔兩大類,主調有“二涼”、“寒腔”、“三七”、“正調”、“衰調”、“醜調”等,花腔多為民間小調,有四十多種,廬劇唱腔板式豐富,落板常有幫腔,滿台齊唱,稱為“吆台”。
石牌江鎮鎮江家嘴民族村成立於2009年,是安徽安慶市最年輕的一個民族村。全村人口1510人,有回民450人 。
走進江鎮鎮江家嘴民族村的街道,映入眼帘的是富含民族特色,集美化、亮化、宣傳教育為一體的個性化路燈箱,該村投入資金6萬元在街道內製作了20多盞個性化燈箱,燈箱宣傳內容結合了民族團結、基層組織建設、計畫生育政策等內容,在亮化美化街道的同時,也起到了良好的政策宣傳作用,還增進了民族之間的感情。以前,民族村沒有辦公場所,鎮村把村級活動場所建設列為民族村成立後的重要任務,投入40多萬元建起了民族村村部,建築面積達387平方米。村部建成以後,成為民族村村民的議事中心、黨員活動中心、文體活動中心、計生服務中心、為民服務代理中心,發揮著多功能作用。為豐富民眾的文體生活,民族村還積極爭取上級項目支持,建成了農家書屋。投資20多萬元對集鎮主幹道1公里40盞路燈進行了更新改造,每晚吸引了幾百居民在廣場翩翩起舞,享受幸福生活。
江鎮鎮圍繞民族文化正積極開展少數民族民俗民風開展收集、登記工作。並積極爭取各方支持,多渠道招商引資,把民族文化優勢轉變為文化產業發展優勢。同時,該鎮認真做好民族村整體規劃,統一民眾建房要求。引導民眾制定村規民約,做好街道和村莊保潔。利用有利條件,爭取新農村建設示範點支持。並堅持保護開發並重的原則,對老街進行改造,力爭把民族村打造一張具有民族、民俗、民間特色的新名片。“環境和諧了,我們越來越幸福了。”說起如今的生活,民族村村民汪紹節滿臉透著喜悅。
教育
2011年末有幼稚園3所,在園幼兒200人,專任教師11人;國小9所,在校學生1520人,專任教師97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國中1所,國中在校學生1198人,專任教師73人。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2003.01萬元,比上年增長8.26%。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有衛生院1個,村衛生室13個,有床位50張,每萬人擁有病床13張;固定資產總值169萬元。專業衛生人員24名,其中執業醫師5人,執業助理醫師5人,註冊護士7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1萬人次。13個村村民全部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率100%。
體育
2011年末有學校體育場1個,看台可容納觀眾500餘人。共有農民健身文化廣場2處,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3%。
廣播電視
1994年12月建成江鎮鎮有線電視台,後改稱江鎮鎮廣播電視站,有線電視普及率達到62.37%。
社會保障
2011年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32戶,人數59人,月人均83元;醫療救助5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650人次,共支出21.2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453戶,人數1036人,月人均70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320人,撫恤事業費支出87.5萬元。社會福利費70萬元;敬老院1所,床位40張。參加城鎮居民醫療保險人數432人,參加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人數共346人(其中享受養老金人員64人),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近17000多人,享受領取養老保險金5100多人。
鎮區建設
公共運輸
2009年11月建成江鎮客運站,日發客運汽車10班次,日均容量500餘人次。
給排水
2001年建成江鎮鎮自來水廠,有成套淨化設備,年供水15萬立方米。鎮區主要道路兩側鋪設D600排水管道15000米。
供電
1983年江鎮鎮供電站建成,2002年改稱江鎮鎮供電所。
園林綠化
2011年末鎮駐地有花壇30個,綠化面積5000平方米。
名優特產
懷寧江鎮鎮名優特產蜚聲中外。龍鳳牌貢面、
頂雪貢糕古為朝廷貢品,多次蟬聯部優、省優產品稱號;稼仙系列大米以其米質色白油潤、香軟可口、營養豐富聞名遐邇,獲“國家免檢產品”、省“名牌農產品”稱號;“皖山”牌栝樓籽獲中國楊陵農業技術成果博覽會“后稷”金像獎;“天工”牌三合板、“獨秀”牌板鴨、“獨秀”牌皮棉暢銷國內外;名貴藥材海螺望春花,遠銷東南亞。
社會榮譽
2010年,在安徽安慶市鄉鎮經濟社會分類綜合考核中,江鎮鎮名列二類鄉鎮第三名,被授予“全縣科學發展先進鄉鎮”稱號;江鎮鎮先後榮獲“全縣工業經濟發展先進鄉鎮”、“全縣招商引資工作先進鄉鎮”、“全縣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先進集體”、“全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先進集體”、“全縣文明創建工作先進集體”等多項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