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油(江油縣)

江油

江油縣一般指本詞條

江油,四川省下轄縣級市,綿陽市代管,位於四川盆地北部、成渝經濟區北端,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衛生先進城市,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四川省歷史文化名城、首批“工業強縣”示範市、環境優美示範城市、法治市、文明城市、雙擁模範城,中國(綿陽)科技城經濟社會發展“排頭兵”,幅員面積2719平方公里,總人口88萬,城市建成區面積50平方公里、城區常住人口50萬,下轄39個鄉鎮、3個辦事處和1個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2017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84.6億元。

江油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基地,能源基地,冶金基地,建材基地。第四屆四川省文明示範城市。國家智慧財產權強縣工程試點縣(區)。

2018年10月22日,入選2018年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創建名單。

2019年3月,位列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江油市
  • 外文名稱:Jiangyou City
  • 別名:詩城
  • 行政區類別縣級市
  • 所屬地區:綿陽市
  • 下轄地區:39個鄉鎮、3個辦事處、1個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
  • 政府駐地:中壩街道北大街74號
  • 電話區號:0816
  • 郵政區碼:621700
  • 地理位置四川盆地西北部,涪江上游
  • 面積:2719平方千米
  • 人口:88萬(2017年)
  • 方言西南官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 著名景點:李白紀念館、竇圌山、青蓮古鎮、太白碑林、養馬峽、觀霧山等
  • 機場綿陽南郊機場
  • 火車站江油站江油北站青蓮站
  • 車牌代碼:川B
建制沿革,名稱由來,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區劃沿革,區劃詳情,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自然資源,土地資源,礦產資源,植物資源,水資源,人口民族,人口,民族,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科學技術,教育事業,文化事業,體育事業,郵電事業,醫療事業,人民生活,社會保障,交通運輸,地方特產,風景名勝,著名人物,

建制沿革

名稱由來

據《蜀中名勝記》載:“是以江水所由之意”,“由”通“油”,故名。

歷史沿革

東漢,設定的德陽縣,
北魏,正始二年(公元505年)設郡,後改江油縣。
隋朝,縣境分置陰平昌隆2縣。
南宋,時江油縣治遷入縣境後,分置江油、彰明2縣。
1935年紅四方面軍駐縣時,曾分設過濟時、重華、彰明3縣和中壩鎮。
1940年8月,為適應抗戰需要,統一行政區劃,撤銷聯保改為鄉鎮,撤併部分保、甲。全縣仍分為3個區,原24個聯保改為4個鎮17個鄉,原492個保撤併為295個保,原4920個甲撤併為3156個甲。時為區、鄉(鎮)、保、甲四級制。與江油相鄰的彰明縣,當年也在按省政府指令調整縣以下行區劃,撤銷區的建制,由縣政府直轄聯保(當時彰明是全省最小的一個縣,面積僅600多平方千米)。
1950-1955年,先後7次調整行政區劃。至1955年,全縣分設5個區(縣的派出機構)、2個鎮、32個鄉、284個村、10個居民委員會,約3000個村(居)民小組。
1958年江油、彰明兩縣合併為江彰縣,全縣分設為9個區、40個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361個管理區、1588個生產小隊。
1959年復改江油縣。
1988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撤縣設立江油市。
2006年1月6日,四川省政府批覆同意撤銷北城鄉,將原北城鄉的龍井、興隆、雲頂3個村和白石村的第五、六、七、八村民小組所屬的行政區域劃歸永勝鎮管轄,將原北城鄉的白衣、柳林、代東、大坪、觀霧、小河6個村和白石村的第三村民小組所屬的行政區域劃歸武都鎮管轄。
2014年,省政府(川府民政[2014]14號)批覆同意撤銷文勝鄉、大堰鄉、貫山鄉、西屏鄉,設立文勝鎮、大堰鎮、貫山鎮、西屏鎮。
2015年,省政府(川府民政[2015]2號)批覆同意撤銷方水鄉、香水鄉,設立方水鎮、香水鎮。4月29日,綿陽市政府批覆同意江油市撤銷原長鋼三個街道成立長城街道:撤銷長鋼街道、武都長鋼街道、含增長鋼街道,設立長城街道,街道辦事處駐長鋼路130號,轄原長鋼、武都長鋼、含增長鋼3個街道以及厚壩長鋼生活區行政區域,共9個社區。同年,撤銷八一鄉,設立八一鎮。至此,全市轄2個街道、28個鎮、12個鄉。
2016年11月28日,綿陽市人民政府正式簽發《綿陽市人民政府關於同意江油市調整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覆》,批覆:撤銷中壩鎮,設立中壩街道辦事處,以原中壩鎮的行政區域為中壩街道辦事處的行政區域,中壩街道辦事處駐涪江路中段398號。撤銷義新鄉,設立義新鎮,以原義新鄉的行政區域為義新鎮的行政區域,義新鎮人民政府駐孝親路東段191號。撤銷東興鄉,設立東興鎮,以原東興鄉的行政區域為東興鎮的行政區域,東興鎮人民政府駐迎賓路85號。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江油縣政區最早始於北魏宣武帝正始元年(公元504年)設定的江油郡、縣,“江油”郡、縣名沿襲蜀漢政權於東漢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設定的“江由戍”,原址在今平武縣南壩鎮,南宋理宗寶祐六年(公元1258年),江油縣治由平武南壩遷於今江油市大康鎮舊縣壩(雍村),元順帝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復設定江油縣於今武都鎮。據《蜀中名勝記》載:“是以江水所由之意”,“由”通“油”,故名。其後歷經明、清兩代,雖亦有興廢變革,江油縣的設定一直延續了下來。建國後,江油縣治於1951年5月遷中壩鎮。

區劃詳情

截至2016年10月,江油市轄2個辦事處、30個鎮、10個鄉:長城辦事處、華坪辦事處、中壩鎮、三合鎮太平鎮青蓮鎮武都鎮彰明鎮含增鎮龍鳳鎮大康鎮新安鎮、戰旗鎮、雙河鎮、永勝鎮、小溪壩鎮、河口鎮、重華鎮、厚壩鎮、二郎廟鎮、馬角鎮、雁門鎮、九嶺鎮、八一鎮、方水鎮、西屏鎮、香水鎮、大堰鎮、貫山鎮、文勝鎮、東興鎮、義新鎮、新興鄉、新春鄉、東安鄉、銅星鄉、重興鄉、雲集鄉、石元鄉、敬元鄉、六合鄉、楓順鄉。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江油
江油市位於四川盆地西北部,涪江上游,龍門山脈東南。距離綿陽市35公里,成都160公里。市幅員面積2719平方千米。東鄰廣元市區和劍閣縣,南接梓潼縣和綿陽市遊仙區、涪城區,西接安州區、北川縣,北連平武縣、青川縣。
江地理位置處於北緯31°32′26″~32°19′18″、東經104°31′35″~105°17′30″之間。市境輪廓呈東北~西南走向的條形狀,東西寬約48.4千米,南北長約86.6千米,面積2719平方千米。按地貌主要類型分,平壩占22.2%,丘陵占26.5%,山地占51.2%,台地占0.1%。涪江在江油市境內全長62.3千米, 多年平均流量163立方米/秒,是江油市境內最大的河流。

地形地貌

江油市境內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西北部系山地,海拔一般800米~1500米,最高峰為楓順鄉與平武縣交界處的轎子頂,海拔2356米;東南部系丘陵和平壩,海拔一般500米~700米,最低點為龍鳳鎮飛鳳山麓涪江河谷,海拔462米。大地構造西北部屬東北—西南走向的龍門山—大巴山台緣褶斷帶,地面表現為岡巒重疊,坡陡溝深;東南部屬四川台坳,地貌表現為低矮的丘陵和大小不等的平壩。

氣候

江油市境氣候屬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具夏熱冬暖,暑期長,降水豐沛,雨熱同步的特點。年平均氣溫15.9℃,降水量1113.21毫米,蒸發量926.7毫米,相對濕度81%,日照時數1277.1小時,年平均氣壓為95.35千帕,極端最高氣溫37.5°C,極端最低氣溫-6.8°C,最多風向東北風,年平均風速為0.9米/秒,無霜期為238天。因為雨熱同步,能保障對農作物的生長,在市境大部分地區可以滿足農作物兩熟的熱量要求。只是西北部山區有小部分地方只能滿足農作物一熟的熱量要求。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2005年江油市土地總面積271992.99公頃。其中農用地242157.52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89.03%,耕地63822.00公頃,占農用地的26.36%;園地6581.21公頃,占農用地的2.72%;林地142253.38公頃,占農用地的58.57%;草地235.36公頃,占農用地面積0.10%;其它農用地29265.55公頃,占農用地的12.09%。
建設用地20648.67公頃,占土地總面積7.59%,其中城鄉建設用地16658.58公頃,占建設用地的80.68%;交通水利用地3591.25公頃,占建設用地的17.39%;其他建設用地398.83公頃,占建設用地的1.93%。
其他土地9186.80公頃,占土地總面積3.38%。其中水域用地5755.7公頃,占其他土地的62.65%;自然保留地3431.10公頃,占其他土地的37.35%。

礦產資源

江油礦產豐富,有金、大理石、煤、石油、天然氣、石灰石、硫鐵礦、石英砂等,市工業開發區具有良好的能源、建材、天然氣等為發展工業可利用的資源優勢,現已探明金屬與非金屬礦20餘種。已進行規模開採的有天然氣、黃鐵礦、赤鐵礦、石灰石、白雲石、矽石等7種。

植物資源

江油市工業開發區還是全國商品糧食生產基地,主產水稻、小麥、玉米、油菜。同時,蔬菜、水果等亦是開發區的優勢所在。

水資源

江油市水資源豐富,區內涪江河年水流量48億m3,平通河年流量7億m3,自產水量18億m3,地下水總量3.9億m3,可開發的水資源總量18.76億m3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8年,江油市戶籍總人口86.49萬人,鄉村人口52.05萬人,城鎮人口34.45萬人;男性人口43.85萬人,女性人口42.64萬人,男女性別比為103:100。年末全市常住人口78.7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8.38%,同比提高1.27個百分點。 全市出生人口8044人,二孩生育率43.87%;人口出生率9.18‰,死亡率7.72‰,人口自然增長率1.46‰。

民族

有彝族、藏族、苗族、回族、侗族、瑤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滿族、納西族布依族、白族、壯族、傣族等民族分布。

經濟

綜述

2018年,江油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 (GDP)428.03億元,增長9.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7.25億元,增長3.8%;第二產業增加值164.74億元,增長9.3%;第三產業增加值216.04億元,增長10.3%。三次產業結構比為11.0:38.5:50.5,第一、二產業占比同比分別回落0.9和0.2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占比提升1.1個百分點。三次產業對GDP的貢獻率分別為4.7%、41.6%和53.7%,拉動GDP增長0.4、3.8和5.0個百分點。人均GDP達54264元,增加5722元,增長9.6%。
2018年,江油市非公有制經濟實現增加值264.96億元,增長9.3%,占GDP比重為61.9%,提升0.1個百分點;非公有制經濟拉動GDP增長5.7個百分點,高於公有制經濟2.2個百分點。非公有制經濟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3.54億元,增長3.6%;第二產業增加值132.67億元,增長9.2%;第三產業增加值118.75億元,增長9.9%。非公有制工業實現增加值113.99億元,增長9.7%。其中: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257.37億元,增長9.3%。
截至2018年,江油市共實施各類投資項目283個,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91.11億元,增長14.6%。按投資構成分:工業投資59.35億元,下降7.2%;技改投資52.25億元,下降10.7%;房地產開發投資26.0億元,增長73.7%。按產業分,第一產業投資7.2億元,增長55.7%;第二產業投資59.53億元,下降7.1%;第三產業投資124.39億元,增長26.8%;民間投資105.03億元,增長38%,占投資比重為55%,同比提升8.2個百分點。

第一產業

2018年,江油市農林牧漁業實現總產值83.38億元,增長3.9%。其中:農業產值46.93億元,增長4.5%,占總產值比重56.3%;牧業產值28.02億元,增長2.4%,占總產值比重33.6%。農林牧漁業實現增加值48.5億元,增長3.9%。
截至2018年,江油市農民專業合作社共取得註冊商標65個,農產品質量安全認證179個;家庭農場共取得註冊商標12個,產品有機認證4個,綠色產品認證12個,無公害產品認證8個,農產品包裝序列8個,農產品包裝樣式17個。
截至2018年,江油市投資812.4萬元,完成朝天小流域治理13.70平方公里和水土保持異地治理7處;投資990萬元,實施新春、銅星水土流失治理20.21平方公里;投資958.23萬元,在八一、東興等五個鄉鎮發展高效節水灌溉面積0.465萬畝。建成糧油高產示範片10個、面積9.5萬畝。推廣農機具519台,新增農機動力5427KW;建成機耕道39.94公里、泵站20處;完成55處受災提灌站技改與恢復工作。在貫山鎮建成5000畝水稻油菜全程機械化生產示範區,新建高標準農田2.86萬畝。新建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設施14座,全市共有冷藏、烘乾等農產品初加工設施341座,冷藏能力達21521噸/日,烘乾能力達1295噸/日,冷凍能力達523.6噸/日。

第二產業

截至2018年,江油市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5戶,達到240戶,實現規模工業總產值467.22億元、增長17.9%;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11.5%。江虹線纜、重鑫特冶等5戶企業獲得省級高成長型中小企業認定。新增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3戶,總數達到28戶,完成產值104.7億元,增長12.4%;新增高新技術企業6戶,總數達到33戶,主營業務收入實現161億元,增長19%。規模工業企業利稅總額增長10%以上。工業化率為32.4%。規模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57.67億元,增長19.1%。
截至2018年,江油市實現利潤總額24.35億元,增長33.0%;利潤率5.3%。利稅總額40.29億元,增長23.0%;利稅率8.8%。
截至2018年,江油市工業總產值過億元的企業119戶,完成產值411.29億元,占總產值比重88%,產值過5億元的企業19戶,完成總產值182.65億元;產值過10億元的企業4戶,完成總產值81.78億元。
截至2018年,江油市冶金機械、建材、食品醫藥和能源業為主的支柱產業分別完成總產值176.3億元、76.92億元、52.38億元和21.07億元,占總產值比重分別為37.7%、16.5%、11.2%和4.5%,四大支柱產業產值占比69.9%。
截至2018年,江油市資質內總專包建築企業48個,完成建築業總產值93.53億元,增長25.2%;建築業增加值26.33億元,增長5.8%。商品房施工面積311.11萬平方米;竣工面積 100.92萬平方米。

第三產業

截至2018年,江油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7.6億元,增長12.1%。城鎮實現零售額77.28億元,增長12.2%;鄉村實現零售額90.32億元,增長11.9%;城鎮增長快於鄉村0.3個百分點。實現餐飲收入30.41億元,增長11.6%;實現商品零售137.19億元,增長12.1%。190戶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住宿餐飲單位,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0.74億元,增長17.0%,快於全部社消零增速4.9個百分點,占社消零總額的比重18.3%。
截至2018年,江油市共接待國內外遊客907.82萬人次,增長23.3%;實現旅遊總收入118.54億元,增長21%。
截至2018年,江油市簽約項目45個,工業項目34個,協定引資685.1億元。國內省外項目到位資金111.62億元,增長22.4%。
截至2018年,江油市實現財政總收入63.34億元,增長25.5%。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0.8億元,增長9.1%。財政總支出75.79億元,增長16.1%。一般公共預算支出50.89億元,增長15.2%。財政八項支出增長25%。
截至2018年,江油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522.22億元,增加35.22億元,增長7.2%。個人存款餘額382.4億元,增加35.07億元,增長10.1%;各項貸款餘額263.56億元,增加38.97億元,增長17.4%。
截至2018年,江油市各類保險保費收入5.5億元,下降1.8%。人身保險4.2億元,下降2.3%;財產保險1.3億元,增長4.8%。兩類保險賠款及給付支出3.2億元,增長14.3%。

社會事業

科學技術

截至2018年,江油市爭取省重大研發項目9項,無償項目資金859萬元;科技企業孵化器入孵企業178戶,通過科技部火炬中心認定入庫企業89戶。皇龍破碎被認定為國家智慧財產權優勢培育企業。成功轉化科技成果68項,實現技術契約交易13項、契約交易金額8029萬元;六合鍛造、德華皮革被省科技廳認定為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企業。全市發明專利申請256件、專利授權489件、技術契約交易登記8029萬元。

教育事業

截至2018年,江油市有各類學校169所,在校學生8.96萬人,專任教師4692人。幼稚園83所,在園幼兒1.99萬人;國小61所,在校學生3.67萬人,專任教師2113人。國中18所,在校學生1.21萬人,專任教師1388人。普通高中4所,在校學生1.37萬人,專任教師862人。中等職業學校2所,在校學生4474人,專任教師224人。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學生133人,專任教師20人。

文化事業

截至2018年,江油市有劇場1個,公園5個,省級風景名勝區3個,國家級AAAA景區5個,國家級AAA景區1個,圖書館1個,藏書22萬冊,博物館2個,文物保護單位37個,有電影院7個,鄉鎮廣播電視站14個,廣播綜合覆蓋率100%,電視綜合覆蓋率100%。

體育事業

截至2018年,江油市承辦全國女子足球甲級聯賽主場全部賽事、亞足聯女足日“女孩足球節、省第十三屆青少年桌球公開賽;2017年峨嵋傳奇-“海燈武術杯”C3國際職業搏擊聯賽;2017年“李白故里杯”全國象棋公開賽等大型賽事。女子足球、武術套路、拳擊、曲棍球和舉重項目在省十三屆運動會上,榮獲1金1銀7銅,取得團體總分331.5分的優異成績。

郵電事業

截至2018年,江油市實現郵電業務總收入6.02億元,增長4.0%。固定電話用戶18.43萬戶,行動電話用戶99.26萬戶,網際網路用戶24.88萬戶。

醫療事業

截至2018年,江油市共有醫療衛生機構675個,醫院21個、鄉鎮衛生院 40個、社區衛生服務站19個、診所193個、村衛生站398個、其他醫療衛生機構4個;共有醫院病床位7223張;衛生機構從業人員7195人,其中醫院、衛生院技術人員4888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2291人,註冊護師、護士2584人。全年醫院門診人次449.73萬人次。

人民生活

截至2018年,江油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262元,增長8.0%。工資性收入19186元,經營淨收入4701元,財產淨收入3148元,轉移淨收入6228元。人均消費支出21905元,增長7.4%。食品支出7589元,居住支出、生活用品及服務、醫療保健支出分別增長4.0%、10.9%、14.4%。城鎮居民恩格爾係數為34.6%。
截至2018年,江油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073元,增長9.2%,工資性收入6915元,經營淨收入6782元,財產淨收入793元,轉移淨收入2583元。農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3518元,增長9.2%。食品支出5211元,居住支出、生活用品及服務支出、醫療保健支出分別增長14.9%、3.7%、11.5%。農村居民恩格爾係數為38.5%。

社會保障

截至2018年,江油市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35.45萬人,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13.09萬人,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68.12萬人,工傷險人數6.23萬人,生育險人數5.81萬人,失業險人數4.33萬人。全市擁有各種社會福利收養性機構26家,床位3485張。社會福利院1個,床位550張,社區服務設施75個。
截至2018年,江油市全年累計發放低保金4947萬元。累計發放城鄉醫療救助金1302.2萬元,政策範圍內住院自負費用救助比例達75%;下撥臨時生活救助資金500萬元,發放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502.62萬元,發放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567.98萬元。落實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資金678.98萬元,完成290張農村公辦養老機構床位提升;為12966名60周歲以上的散居特困、低收入殘疾、計生特扶對象以及高齡困難老人提供居家養老服務。

交通運輸

江油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捷。距省會成都160公里,綿陽市區35公里;至綿陽機場只需30分鐘,直達北京、上海、廣州、深圳、西安、昆明等22個城市。作為成(都)綿(陽)樂(山)城際客專最北端的“第一城”,境內設江油、青蓮兩個高鐵站,融入了“成都1小時經濟圈”“重慶2小時經濟圈”;西(安)成(都)高鐵加快建設,在境內擬設厚壩站,建成後江油將成為全國設高鐵站最多的縣級市之一;寶(雞)成(都)鐵路複線縱貫全境,鐵路運輸十分方便。京昆高速公路(綿陽—廣元段)貫穿南北,設6個進出口和1個開放式綜合服務區。
2018年,江油市境內公路通車裡程2580.41公里,其中等級公路1869.8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80公里)。年末,全市民用汽車擁有量7.92萬輛,比上年末增加15.5%,公共汽(電)車營運車輛180輛,行政村客運班車通達率為98%,較上年提高2個百分點。
  • 鐵路
中國第一條電氣化鐵路寶(雞)成(都)鐵路複線縱貫全境114km,境內有大小火車站14個。全天47趟寶成線旅客列車停靠或者從江油站始發,同時,江油也是成都鐵路局江油車務段和機車折返段所在地。成綿樂城際鐵路已於2014年12月20日建成通車,並確定北起點站為江油火車站(綿陽車務段)。
江油火車站江油火車站
鐵路線路有:寶成線、成綿樂城際鐵路、西(安)成(都)客運專線、九綿遂宜旅遊鐵路、西成高速鐵路
  • 公路
綿廣高速公路綿九高速公路(在建)、梓(潼)江(油)快速通道(在建)、綿江快速景觀大道、中(壩)雁(門)公路、中(壩)武(都)公路、中(壩)貫(山)公路、省道302線萬阿公路、九寨東環線等公路構成江油公路主幹網路;驅車從成都方向過來,途經成綿廣高速公路(江油貫山道口下)及中貫連線線到達江油市區僅需1小時40分左右;從廣元方向過來,途經綿廣高速公路(江油北道口下)及萬阿公路到達江油市區僅需3個半小時左右。
  • 航空
從江油驅車至綿陽南郊機場只需45分鐘即至,現已開通上海、北京、廣州、鄭州等20餘條全國大中主要城市航線。而綿陽九嶺備降機場(位於江油市九嶺鎮)也已經寫入《成都德陽綿陽規劃合作框架協定》。

地方特產

產自於四川江油,據史書記載,川北中壩,自古為釀醬之鄉,其品味之冠以北門清香園為屬。1985年經中國食品雜誌社審定,載入《中國名食百科》史冊;同年經四川省經委推薦,國家計經委批准,選入《中國土特名產辭典》。1989年獲部、省雙優桂冠。
馬踏飛燕馬踏飛燕
1997年被中國食品工業協會授予“中國食品名牌產品”稱號。
江油附子產於四川省綿陽市江油市,為著名川產地道藥材。《藥物出產辨》稱附子“產四川龍安府江油縣”。江油附子為江油特產,栽培歷史有1300多年,炮製歷史亦逾千年。
根據《地理標誌產品保護規定》,國家質檢總局組織了對江油附子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申請的審查。經審查合格,批准自2006年3月23日起對江油附子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風景名勝

截止2009年江油市擁有旅遊景點方面有國家4A級景區一個,國家3A級景區2個,國家2A級景區2個並有國家重點保護文物兩個(雲岩寺飛天藏及老君山古硝洞遺址群)。在青蓮鎮有[唐代]詩人李白的故居,現存有隴西院、太白祠、衣冠墓、磨針溪、粉竹樓、洗墨池等遺蹟。珍藏文物已有4000多件,還有桃花潭、洗墨池、大石獅以及建於[明代]的雷鳴堰等文物古蹟。有雲岩寺等國家文物保護單位,有李白故里、紅軍紀念碑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有白龍宮佛爺洞觀霧山海燈武館竇圌山等旅遊勝地。
青蓮故居青蓮故居
李白故里
李白故里位於四川江油市區南15公里青蓮場(舊彰明縣治)。唐詩人李白故鄉。包括青蓮鎮李白故里、市區李白紀念館、太白公園、海燈武館及太白洞等景點。是以唐代大詩人、“詩仙”李白的故居為主的人文景觀長廊。距綿陽市40公里。故里前有匡山如屏,後倚天寶、太華諸山,峰巒蜿蜒,山明水秀。主要景點有太白碑林,隴西院、太白祠、名賢祠李白衣冠墓、磨針溪、洗墨池、粉竹樓、月園墓等,已列為省級文物單位。
太白碑林太白碑林
李白紀念館
江油市李白紀念館是為了紀念唐代偉大詩人李白而修建的名人博物館,位於江油市區風景秀麗的昌明河畔,占地四萬餘平方米。籌備於1962年,1982年正式開館。占地4萬餘平方米。昌明河左邊是李白紀念館的主體景區,清蓮池東邊有醉仙樓,西邊從下到上分別是古風堂(歷史文物陳列),太白書屋(李白生平陳列館),故園情,北邊則是杜甫堂和李白堂。在杜甫堂左側則分布布置有詩苑和臨江仙館。在昌明河中游左右分別分布著李白詩意雕塑園和歷代名人詠李白雕塑園。
太白碑林
碑林以園林為基調,注重傳統藝術與現代審美意識相結合,根據李白詩風的脈絡,分為“李白詩精品園”、“清風明月園”、“故園山水園”、“磨針尋夢園”、“詩仙醉酒園”等五大部分。碑刻的內容主要是歷代書畫名家書寫的李白詩歌和頌揚李白的楹聯詩文等近二千件創作精品,風格迥異,足以體現我國源遠流長的書畫藝術的深刻魅力,極具欣賞價值和藝術價值。我國著名社會活動家、書法家趙朴初先生專門為此題寫了“太白碑林”碑名。
隴西院
位於江油市區西南15公里青蓮鎮天寶山麓。為唐詩人李白故宅。現存殿宇為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重建,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又增修倉頡、太白、文昌、地母等殿,並祀李白塑像。至民國年間,諸殿堂多殘破,僅山門照壁尚完整。照壁上方所嵌“隴酉院”三字猶存。建國後歷經修葺。院東數百步有李白妹月園墓。隴西院的山門經多次維修,保留了代風格,山門微呈八字,中部檐頂上塑有寶珠中花,鰲魚,四角有卷草翼角。中門上端捶灰豎匾上用瓷片嵌塑“隴西院”三個大字,匾周塑五條蟠龍,栩栩如生。三道門由石條砌造,兩側均刻對聯。中門是:弟妹墓猶存莫謂仙人空浪跡,藝文志可考由來此地是故居”;右門是“舊是謫仙棲隱處,恍聞昔日讀書聲”;左門是:“太華直接青蓮宅,天寶遙看粉竹樓。”
海登武館海登武館
海燈武館
位於江油市昌明河畔,與李白紀念館隔河相望。由於現代著名高僧海燈法師生於江油重華鎮,故在此地建立武館。該館成館於1988年。占地24畝,建有正門、照壁、演武廳、大小練功場、會客廳、宿舍、室內練功房、食堂、法師靜居小院以及軒、室、亭、榭、迴廊等古建築,面積達四千多平米。武館布局嚴謹、氣勢宏偉、錯落有致,與太白公園為毗鄰,同李白紀念館隔河相望,共融於青山綠水、銀瀑、竹樹環抱之中,風景宜人,是文武雙修、陶冶情操的理想場所。館名由原國家副主席烏蘭夫提寫,李鵬、劉華清、遲浩田等中央領導來武館視察,並提詞相贈。
竇圌山竇圌山
竇圌山
竇圌山,又名圌山,位於四川江油城北20公里的涪江東岸武都鎮。相傳唐代彰明(今屬江油市)主簿竇圌(字子明)隱居於此,故名。自麓至頂約5公里許,行道迂迴盤旋,林木蒼翠,景色秀麗。 李白少年時曾游此山,題下千古絕句“樵夫與耕者,出入畫屏中”,後國民黨元老於右任手書鐫刻于山中石碑之上。竇圌山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地質公園。是劍門蜀道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距江油市北25公里,距綿陽45公里,是四川省著名的丹霞地貌景區。
佛爺洞後山佛爺洞後山
佛爺洞
位於李白故里-四川省江油市城西北十四公里處(江油市大康鎮) 是川西北最大的喀斯特溶洞。此處上接匡山(又名戴天山);下連李白讀書台;東臨觀霧、竇團山;西依瑩華山乾元山。 它是通往九寨溝風景區的必經之地。洞周山環水繞,古木繆翠。民國二十三年,人們在通天暗河內發現了一尊三米多高的石刻如來佛像, 故此洞名曰:佛爺洞。在86版西遊記中佛爺洞曾作為拍攝場景之一。
白龍宮
白龍宮位於李白故里四川江油市以西18公里處,距綿陽市區五十六公里,距成都市一百八十五公里,交通十分方便地處九寨溝黃龍寺旅遊熱線上。相傳當年哪吒鬧東海用乾坤圈打死白龍敖丙,後經太乙真人用舒筋藤白松皮救活後,白龍便潛入地底另造宮殿重新修行後得道飛升上天,留下這神奇的白龍宮。
老君山
老君山坐落在四川江油市北重華鎮境內,因傳說太上老君曾在此煉丹、明建文帝曾在此隱居而得名。老君山主峰高近2000米,聳入雲霄。主峰下的一塊峭壁,高約千米,長達數公里,像是一幅巨大的山水畫,懸掛在藍天白雲之下。由於它突兀而起,截住東南雲雨,常常雲遮霧障,很難看清真面目。
乾元山金光洞乾元山金光洞
乾元山
乾元山省級風景名勝區,位於四川江油市西部19公里,盤江東岸,江油市工業和文化旅遊重鎮——含增鎮境內,是《封神演義》、《哪吒傳》等神話故事和川西北道教主要發祥地。被譽為‘太乙真人練丹聖地,哪吒太子成長搖籃,道家弟子朝聖仙山。’乾元山景色秀麗、山勢奇險,山脈橫亘東西,綿延十餘里。最高處——鷹嘴岩海拔2千餘米,遠眺大雪山夾金山),近觀竇圌山,俯視綿陽、江油城區。核心景區20平方公里,主要景區有蓬萊仙閣——金光洞,神仙府地——銀光洞,老君練功場——鎣華觀,太乙真人遺蹟——太極峰、練丹池,山林風光——九景盆等。
李白文化產業園
青蓮國際詩歌小鎮由陝西竹園村置業有限公司投資,建設青蓮鎮李白文化旅遊產業園項目,按照旅遊地產開發模式,分為休閒度假區、文化教育產業區、田園觀光(科技農業)區、養老養生區、水資源濕地保護區及運動休閒區,建設五星級酒店、體育運動休閒公園、農業生態旅遊觀光區及現代化農莊、唐馬球馬術運動莊園旅遊區、文化主題商業街、李白國學文化教育學院、藝術家村及藝術品交易區、養生養老住宅及配套醫療機構等。
詩歌小鎮詩歌小鎮
江油百合花基地
百年好合愛情谷位於四川省江油市大康鎮境內,於2015年建立,2015年6月12號獲得百合公園的稱號,國家級4A級景區,與九皇山相鄰,主要以百合的品種繁多而出名,園區內已有百合品種1500餘種,種植百合面積大餘5200畝。園區由“風情月意、青梅竹馬、愛情小築、青雲花梯、愛情隧道、百合博覽園”等主題公園組成。
涪江六峽涪江六峽
涪江六峽
涪江六峽位於四川江油市,在江油市國家AAAA旅遊風景區竇圌山和佛教聖地觀霧山之間,緊靠猿王洞藏王寨。北起於平武縣響岩扇鐵溝南澤壩,東南至武都鎮白石溝,全長約20km。總落差近50m,河床平均縱比降在2.5‰左右。自扇鐵溝向南,這六個峽依次為石門關峽、平驛峽、喇叭峽、藏王寨峽、牛鼻子峽、挖金峽等景點。2009年,武都引水工程水庫修成後,庫區回水長37km,可直達平武縣南澤壩。屆時,這六個峽所在的河段將連為一體,成為開發前景最大的人工湖面。水利部發文正式授於涪江六峽為“第十三批國家水利風景區”。
江油青林口古鎮
青林口,坐落於二郎廟鎮西南的小山溝里,潼江之源馬閣水與另一條
小河在這裡交匯,川北重要的紅色旅遊景點。 仍保留了較完整的文昌宮、媽祖廟、南華宮、萬年戲台、橋樓亭等古建築和大量清代、民國時期的木構一樓一底民居,自1999年中央電視台《西遊記》續集劇組在此拍攝兩集外景後,名聲鵲起。青林口依山傍水,位於江油市東北約40公里。原為江油、梓(潼)、劍(閣)三縣交通要道和商貿集散地,會館林立,寺廟興盛,街坊繁華。
青林口紅軍橋青林口紅軍橋

著名人物

李白
701-762
唐代著名浪漫主義詩人
王佑木
1887-1924
四川早期的革命活動家
海燈法師
1903-1989
著名武僧
白舉綱
1993-
2013年《快樂男聲》季軍
聶雲鑫
1996-
第六屆北京國際微電影節新銳導演獎
1994-
影視演員
1989-
2018央視春晚雜技舞蹈演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