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沿革,行政區劃,區劃沿革,區劃詳情,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地質,土壤,氣候,自然資源,礦產資源,土地資源,動物資源,植物資源,人口民族,經濟,綜述,農業,傳統建築,重華民居,黃公祠,公安橋,重華寺,南華宮,萬壽宮,禹王宮,洪濟宮,壽福宮,陝西館,天后宮,火神廟,海燈法師故居,重華堰,黃公祠石碑,民俗文化,煙火架,傳統川劇,雕刻藝術,木板年畫,老君會,海燈武術,地方特產,
建制沿革
炎黃時期為氐、漢族人合居之地。
置梓潼縣,今重華鎮境域屬之。西漢,置安業鄉(鄉治今厚壩)德陽亭(亭治今雁門壩)石井裡(今重華鎮境內)。
東漢永平元年(58年),分梓潼縣西北地區設德陽縣,縣治設今雁門鎮。石井裡隨亭、鄉改屬德陽縣。
東漢元初四年(117年)。德陽縣治遷今遂寧市龍鳳場,原縣治地今雁門鎮降為德陽亭。石井裡仍隨亭、鄉復歸梓潼縣管轄。
西晉元康八年(298年),為安置陝、甘入蜀求生流民,分梓潼縣西北部地區設萬安縣,縣治設今梓潼縣仙峰鄉。石井裡仍隨亭、鄉改屬萬安縣。
西晉永嘉五年(311年),萬安縣治遷今羅江縣城,安業鄉改名為北鄉。石井裡仍隨亭、鄉復歸梓潼縣管轄。
西晉永和四年(348年),分梓潼縣西北地區設陰平郡、陰平縣,郡、縣治設今小溪壩鎮陰平村。原北鄉改名西鄉。石井裡仍隨亭、鄉改屬陰平縣。
西魏廢帝二年(553年),陰平縣改名龍安縣。
西魏恭帝三年(556年),龍安縣復名陰平縣。
南宋淳祐三年(1243年),陰平縣西鄉鄉治遷石井裡。
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撤銷陰平縣,原陰平縣政區復歸梓潼縣。設北鄉,石井裡屬北鄉。
明代,梓潼縣北鄉改名為上鄉。
清順治三年(1646年),梓潼縣上鄉鄉治遷石井裡今重華場。
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上鄉改名忠鄉,下轄六甲。原石井裡,今重華鎮為第三甲,下轄2保25徘。
清宣統元年(1909年),梓潼縣忠鄉分出四甲(今重華、文勝、馬角、厚壩等地)15保246排成立靖安鄉,鄉治設重華場。
民國二年(1913年),實行鄉團制,靖安鄉原四甲分設為10團,原第三甲為重華團,首次以地名為行政區名。
民國七年(1918年),靖安鄉分為第六、七兩區,七區區公署設重華場,下轄重華、過街樓、重興、百碾子及鄧家壩等5個團。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4月,工農紅軍四方面軍31軍,在重華場組建重華縣蘇維埃政府,下設過街樓、石坪壩兩處區蘇維埃政府,下轄5處鄉及47處村蘇維埃政府。
同年八月,重華團改設為重華聯保,下轄保、甲。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8月,重華聯保改建為重華鄉,下轄21個半保(其中一個保很小,僅二三甲),保下設甲。
1951年3月,重華鄉21個半保改建為村,原以序數稱呼的一保、二保等,改稱為華勝村、紅花村等。保以下各甲改為農村或場鎮居民小組,仍以序數稱呼。
1953年1月20日,梓潼縣正式將重華、文勝、青龍(馬角)、青壽(厚壩、青林口)等四鄉劃交江油縣管轄。
1955年11月,撤銷星順、雙柏兩鄉,將兩鄉13個村和五星鄉的雙河、紅花、大興3個村合計16個村劃交重華鄉管轄。
1958年1月1日,重華鄉改建為重華鄉人民公社,屬下為12村。
1984年1月,重華鄉人民公社改為重華鄉。
1990年1月20日,經四川省政府批准,正式撤銷重華鄉,以原鄉行政區設立重華鎮。
2003年11月,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銷場鎮居委會設立公安社區。
2010年8月30日,經上級批准,撤銷鎮屬華勝、紅花兩村合併為華紅村;撤銷雙柏、石坪兩村成立雙石村。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重華鄉
秦昭王二十二年(前285年)設石井裡時,轄區大致為今華紅、雙河、雙柏、集體四村,銅星鄉全部及小溪壩鎮的五里壩、神龍河、鮮花、鯉魚口、五一及人民等六村等共19個村,幅員面積約60平方公里。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重華由忠鄉第三甲改制為第三區重華鄉,下轄6個保調整為21個半。其中,新增第17保為今永勝鎮河口壩村。18保為今小溪壩鎮民政、趙家河村,面積約103平方公里。
1953年1月,重華鄉分為四鄉,重華鄉僅轄民主、前進、新一、華勝及勝利等五個村,幅員面積約6平方公里。
1955年8月,撤銷星順、雙柏兩鄉,將兩鄉13個村和五星鄉的雙河、紅花、大興三村共16村劃入重華鄉,連同原5個村共21村調整為12個村,政區面積約60平方公里。
1992年9月,銅星鄉劃入重華鎮,全鎮幅員面積103.62平方公里。鎮政府在原鄉政府駐地設辦事處,幹部民眾意見較大。1995年11月,省政府批准從重華鎮分設新建(恢復)銅新鄉。幅員面積仍為63.482平方公里。
星順鄉
古屬平武縣“讓里之地”,清雍正八年(1730年)劃交江油縣第六甲,約為今重華鎮廣利、石坪、星順3村,平橋、福勝部分,文勝鄉仁和、安順2村,二郎鎮塔壩(4保),馬角鎮沉水、鋼堡、木通溪3村及楓順鄉楓橡村(13保)。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建成三星場興市,道光初設鄉團。
民國十八年(1929年)改名星順鄉,鄉治設火神廟。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7月設鄉聯保,下轄14個保。民國二十九年(1949年)復名星順鄉公所。
1950年1月劃出沉水、鋼堡、木通溪3保併入新建沉水鄉。1951年1月劃出楓橡村併入新建六合鄉。1952年3月劃出仁和、安順2村併入新建仁和鄉。1953年4月劃出石坪村部分併入新建雙柏鄉。1955年11月撤銷銷星順鄉,鄉原屬4個村併入重華鄉。
重華鎮
1990年1月20日,經省政府批准,正式撤銷重華鄉,以原鄉行政區設立重華鎮。
區劃詳情
截至2014年,重華鎮轄,轄1個居民社區(公安社區),9個行政村(華紅村、雙河村、集體村、大興村、平橋村、福勝村、廣利村、雙石村、星順村),共95個村民小組。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重華鎮位於四川省江油市中西部偏北,地理坐標大致在東經104°54′~104°58′,北緯31°47′~32°09′。東與厚壩鎮、小溪壩鎮交界,南與新春鄉為鄰,西與銅星鄉、西北與新春鄉毗連,東北與文勝鄉接壤。行政區域面積68.48平方公里。鎮人民政府駐地重華場,地理坐標東經104°58′,北緯31°57′,距江油市區43公里,距四川省會成都約190公里。
地形地貌
重華鎮屬於丘陵地形,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平均海拔860米,最高海拔近2500米(老君山)。重華鎮位於川西北龍門山東南段,山勢由西北向東南發脈,大略像一個由西北向西南傾斜的“M”,海拔高度一般在600多米,最高的老君山與新春鄉藏王寨相連,海拔2151米,最低在東南端雙河村馬掌壩,海拔590米。左右山脈分別與銅星、新春兩鄉及文勝、厚壩兩鄉鎮為界,各占一面。3條山脈大小30多個山頭,主要有跑馬梁、臥龍山(古名,在重華寺後)、齋公山、老墳山、大石樑、打鼓台、歐家台、雷家坡、劉家塝、公母樹、道子梁、窯山坡、甘家坡、廖家坡、石子嶺、一根松梁、土地梁、司馬梁、官印岩、觀音岩等。境內3條河流廣利河沖積平壩有胡家壩、賀家壩、石坪壩、藤壩、楊家壩、華勝壩、大河壩、豬市河壩、糧食河壩、太平壩、馬掌壩及史家壩等。福勝河沿岸有石院坪、秦家壩、曾家壩、邱家壩、曹家壩、范家壩及上曹家壩等,多為河流沖積形成的灰褐色砂壤土,土層肥厚。
地質
重華鎮所處大地構造位置在龍門山——大巴山台緣褶斷帶龍門山褶斷束雁門凹褶束。鎮西北廣利、福勝兩村,有古生界泥盆系出露地層,最厚達5800米,發育完好,多化石,為中國泥盆系地層典型區域之一。鎮境內新生界地層第四系(Q)分布於廣利河、福勝河流域,屬河流沖積相,以沖積、洪積和冰水沉積為主,為鬆散砂和砂石至礫石積層及階地堆積物。
重華鎮位於上古生代至三疊紀時的沉降中心,沉降物質幾乎全是碳酸鹽類。下部地層一般由早泥盆世的石英砂組成,厚度不穩定:中為中泥盆世至中三疊世的灰岩、砂岩和頁岩組成多次海進式韻律,厚度比較穩定;上部地層為三疊式的砂岩和頁岩。境內西北部山高坡陡,谷狹溝深,出露岩層破碎,且屬龍門山暴雨區,逢特大暴雨岩山崩塌,土層滑坡,時有土石流災害。東南丘陵區遇大暴雨或霪雨,時有滑坡,範圍窄,規模小,損失輕。
土壤
重華鎮呈垂直分布規律,西北部廣利、福勝兩村以山地為主,主要是碳酸鹽類岩層間有砂岩和泥岩,其中二迭系母質鹽酸度呈微鹼且有碳酸鹽反應,三疊系母質酸鹼度呈中性至鹼性,亦有碳酸鹽反應。廣利、福勝及銅星三條河流沿岸平壩地區,屬第四系老沖積層母質土壤,灰色和灰棕色沖積物成分複雜,質地沙至少粘,夾有礫石沉積物,酸鹼度一般呈中性,且無碳酸鹽反應。丘陵坡地為侏羅系下、中統母質,主要為砂岩和泥岩,並伴有砂礫岩。其中,下統母質夾有灰岩,酸鹼度呈中性至鹼性且有碳酸鹽反應;中統母質下部一般呈中性至微鹼性,局部呈現中性至微酸性,但均無碳酸鹽反應;上部酸鹼度呈微酸或微鹼亦無碳酸鹽反應。
氣候
重華鎮屬於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早春,夏熱,秋短,冬溫;四季分明,降水豐沛,熱量充足,無霜期短;冬春常有旱象。年日照2700小時,年降雨量1100毫米,日平均氣溫16.8℃左右。
1950年代為3℃~24℃。西北大山區廣利村豬咀、福勝村高家溝以上氣溫低于山下5℃~6℃。1950年代冬、臘月,山下水溝、塘堰、冬囤水田及居民家水缸多會結冰,厚約1厘米,霜雪常見。1958年後,因大煉鋼鐵砍樹燒炭,毀林開荒,水土流失,氣溫逐漸上升,僅1962年、1992年降有積雪。至1980年代中期上升3℃~4℃。最高達31℃。四季分別為:春:≥19℃~22℃,3月10日至5月31日共83天:夏:≥22℃,6月1日~8月31日共92天;秋:≤22℃且>10℃,9月1日至11月20日共76天;冬:<10℃,11月21日至3月9日共100天。初霜日11月6日,終霜日3月26日,無霜期225天。
1992年後,氣溫繼續上升達8℃~36℃。四季變化為春早、夏長、秋遲、冬短,無霜期增至280天左右,西北部大山區也少見冰雪。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重華鎮西北廣利村至福勝村約3公里長、1公里寬一線,藏有分布不均勻、含鐵量較低的赤鐵礦和碳酸鈣含量較高的石灰石。老君山一帶有多個含硝礦洞。雙河村與小溪壩鎮,集體與大興村交界處,藏有分散石油天然氣。
土地資源
2012年,重華鎮有耕地16566畝,其中水田12890畝,旱地3676畝,人均耕地1.01畝。
2013年,重華鎮有耕地1104.4公頃,其中水田860公頃,旱地245公頃。
2014年,重華鎮有耕地16566畝,其中水田12890畝,旱地3676畝。
動物資源
飛禽:有白鶴、金雞(錦雞)、野雞、野鴨、斑鳩、黃拐子(黃鸝)、杜鵑、八兒(八哥)、老鷹、鷂子、露絲、白鶴、烏鴉、燕子、喜鵲、畫眉、秧雞子、麻雀、燕子、雁、檐老鼠、鬼丁哥兒,啄木鳥等。
走獸:有老虎、野豬、豹子、熊、猴子、野兔、毛狗(狐狸)等。近十餘年來,老君山密林里常見野兔,時有野豬出沒,其他走獸鮮見。
水族:主要有鯽魚、鰱魚、白條子、桃花板、泥鑽子、鋼鑽子、黃鱔、烏龜、團魚、螃蟹、蝦、螺獅、蚌殼等。
昆蟲:有野蠶、麻浪子(蜻蜓)、蝴蝶、蜜蜂、馬峰、亮火蟲(螢火蟲)、蟬、蟋蟀、螳螂、蜘蛛、蜈蚣蟲、蛐蟮子及螞蟻等。
植物資源
重華鎮森林植被常見優勢樹種23科、37屬、78種,有種類繁多的蘭草;有紅豆杉、銀杏、蘇鐵等孑遺植物和珙桐、連香樹、杜仲、藤山柳等特有植物:有針葉樹種有雲杉、冷杉等兒種:有闞葉樹種香樟、楠木、樺木等21種。森林植被隨著海拔高度的變化而呈垂直分布,海拔600-1600米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海拔1600-2200米為常綠闊葉與落葉闊葉混交林,海拔2200-2800米為針闊葉混交林。還有箭竹、水竹、方竹、筇竹、楠竹、慈竹、白央竹等10多種竹類灌木層。各種中草藥有約200餘種。
農作物:1、大春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紅苕、黃豆及綠豆等。2、小春作物:主要有小麥、大麥、洋芋、豌豆及胡豆等。3、經濟作物:主要有油菜、棉花、花生及麻類等。蔬菜主要有白菜(水白菜、蓮花白、小白菜)、蘿蔔(白、紅、黃三種)、萵筍、青菜、菠菜、騰騰菜(蕹菜)、油菜苔、茄子、韭菜、豆腐菜、牛皮菜、韭菜、冬瓜、南瓜、西瓜、黃瓜、苦瓜、絲瓜、辣椒、番茄、芋子、磨芋、峨眉豆(刀扁豆)、黃花、蓮藕、洋蔥、生薑、大蒜、蔥子(有家種與野生兩種)、花椒、竹筍、山箘及厥苔等。
竹木花卉:主要有慈竹、斑竹、箭竹、黑竹;松、柏、青槓、榿木、桑、杉、馬桑、油桐、梧桐、柳、茶、漆、槐按、皂莢、苦楝、梨爪子、椿芽、桃、李、梨、杏、桔、蘋果、櫻桃、花紅、秋子、橙子、菩提、卷子、冬青、林青、枇杷、核桃、桂花、芙蓉、指甲花、蘭花、雞冠花、木瑾花、杜鵑花、菊花、迎春花、荷花、梔子、芭蕉等。
中草藥:主要有厚朴、杜仲、貝母、牽牛、黨參、當歸、使君子、何首烏、桔梗、大黃、半夏、金銀花、羌活、山藥、沙參、麥冬、天門冬、石菖蒲、夏枯草、車前子、蒲公英、柴胡、前胡、白芨、紫蘇、益母草、茵陳、紅花、荊芥、木賊、谷精草、百合、枸杞、木通、土茯苓、黃芪、獨活、天麻、升麻、黃柏、枳殼和泡參等等。
人口民族
2001年,重華鎮總人口17060人,其中農業人口16375人,非農業人口685人。
2010年
第六次人口普查,重華鎮總人口11688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000人,
人口出生率為7.5‰,主要為漢族。
2012年,重華鎮總人口17452人,其中農業人口16333人,主要民族為漢族。
2013年,重華鎮有村(居)民5617戶,總人口17528人,主要民族為漢族。
2014年,重華鎮有村(居)民5617戶,總人口17528人,主要民族為漢族。
經濟
綜述
2012年,全鎮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2億元;招商引資到位資金360萬元;財稅收人完成140餘萬元;農民人均純收人比2011年增加1047元,達到8588元;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680人;引進項目5個,其中1000萬元以上的項目1個;新增種養殖大戶18戶、行銷大戶1戶、加工大戶1戶。
2013年,全鎮新增種養殖業大戶18戶,固定資產投資5255萬元,招商引資3094萬元,財政收入147萬元,農民人均收入比2012年增加1261元。
2014年,重華鎮完成國民生產總值1.51億元,固定資產投資5210萬元,招商引資到位資金6267萬元,新增種養殖業大戶18戶,引進農業產業化項目2個,農民人均純收入増加1205元。
農業
2012年,重華鎮建設優質水稻基地8000畝,建成青黛種植基地20畝,以大興村、平橋村、廣利、雙石村為重要示範點,發展水稻、小麥和油菜制種基地。培育核桃、板栗等乾果林,建成核桃乾果基地近3000畝。
2013年,重華鎮建設優質水稻生產基地達533公頃,建成233公頃的乾果基地。
2014年,重華鎮建成以青黛種植為主的中藥材基地200餘畝,地參300餘畝;種植佛手和植青花椒7萬餘株、600餘畝。
傳統建築
重華民居
民居建築的分布特點:一條發源於老君山的靈溪河經蔓延數十里後,自北向南,呈“月牙”狀穿過重華場鎮,民房在河兩岸倚勢而建,以“月牙”內側居多,俯瞰古街道與民房的整體建築布局,大致勾勒出猶如道家“太極”之狀。
民居建築的保存情況:因“5·12”汶川大地震致使民居大面積受損,以及保護措施及資金等問題,導致原有民居建築有所損失,但整體布局及風貌控制尚好。
民居建築的主要特點:多為明清建築風格,又富有川北民居特色。民居主要為土木結構,門柱以石墩為基,門窗注重雕花、鏤空等藝術修飾手法,樑柱多選整木,用料頗為考究。
民居建築的文化內涵:當地長期受佛教、道教文化影響深遠,加之重華場明清時期曾為“旱碼頭、戲窩子”致使商賈雲集,全國多地文化交匯,使得公安社區民居總體呈現出明清風格,又各有地方特色。特別是民居的總體布局,呈現出道教“太極”之狀,反映出道教文化對其深遠影響,體現了重華人民追求自然、繁榮、和諧的美好嚮往。
黃公祠
黃公祠位於重華鎮半邊街(今靈溪街)北端,靈溪河西岸,坐西向東呈“回”字形。原占地約9000平方米,建築面積4000多平方米,總投入大洋5萬多個,20多萬個工日,擁有高大優質樹木6萬多根。建築有大小房屋20多間,牆體砌大青磚,青瓦座脊,地面用煮熟糯米石灰加細砂調製為三合泥鋪成,堅實平滑;房門窗柱呈拱形彩色泥塑,古樸典雅。民國20年(1931)秋破土動工,至23年(1934)3月竣工。由時任區袍哥組織大頭目,梓潼縣公安局局長黃清源以其父黃德齋名義所建而名。次年4~5月紅四方面軍總部設於此間。1949年12月改作區軍管會駐所,1950年7月由人民政府作為區公所辦公場所及生活場所。1975年5月區革委會遷出,公社革委會遷入。1984年拆除南部小院房屋,新建現代辦公生活用房。2008年“5·12”大地震受損後經修繕改為鎮民眾文化活動中心和民俗文化藏館,其保存現狀和利用情況良好。
公安橋
素有川北“廊橋”之稱的重華古橋——公安橋(當地普稱“橋樓子“)。位於半邊街(今靈溪街)中段東側靈溪河上,東與火炮街相連。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九月破土動工,次年五月竣工投入使用。橋長29.35米,寬6.6米,兩墩為向北石龍,各高3.7米,樓高4.5米,雙層結構,青瓦做脊,中部有一方形翹角樓,通高8.2米,梁枋石柱雕刻彩繪有花鳥魚蟲、山水、勉農耕、勸湯麻、戒賭博等風情畫。橋上正中南側建有木製板房龍王廟,坐南朝北,1964年被拆除。現今,整座古橋保存良好,仍舊是人們來往兩岸、休憩閒談的雅處。
重華寺
重華寺位於重華鎮半邊街(今靈溪街)後西側,坐西北向東南,約建於明成化(1465~1487)年間,占地面積約66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3500平方米,有三級兩重大殿及兩側配殿,因主奉舜帝重華而名。
南華宮
創建於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的南華宮(廣東館),位於老街東段北側,坐北向南,呈“回”字形,分為樂樓、正殿、廂房三部分建築,占地4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800平方米,正殿主供莊子,因廣東移民所建而名。1920年利用其廂房辦女子學校,1954年改作重華區食品站,2003年轉讓私人,今存大殿及廂房。
萬壽宮
位於老街十字口以東約40米處北側,坐北向南,呈“回”字形,占地4500平方米。建築面積3800平方米。內供妙應真人、藥王孫思邈神像。亦因江西移民創建稱江西館。約建於清乾隆中期(1736-1756年),布局結構與火神廟相同。清、民國時期至1950年代初,重華甲、團、聯保及鄉辦公處均附設此間,1950年設重華鄉農民協會、鄉人民政府。1952年農曆3月改建為重華區、鄉供銷合作社。大殿改為會議室,東頭為供銷社職工一伙食團。1999年供銷社解體,房屋荒廢,2003年將大殿拆除,老舊木柱門框牆磚運至青蓮場修建隴西院仿古太白堂。
禹王宮
位於老街十字口以東約70米處北側,坐北向南,呈“回”字形,有樂樓、大殿及東、西禪房四部分建築物。占地7000平方米。建築面積4000平方米,因主供舜帝重華接班人大禹王而名。又因湖北、廣東省移民所建,內設會館,又稱湖廣館,創建於清乾隆中期(1756-1776年)。1954年改作重華區糧站,2000年糧站撤銷後荒廢至今。
洪濟宮
位於老街大水巷子對面,為張姓家廟,規模較小,約60多平方米,為紀念唐代“安史之亂”中睢陽守將張巡而建,取洪恩普濟之意而名。1951年收為公有,曾作街道居委會辦公處和成人夜校,1961年因修建“重華禮堂”拆除,後在地震中被毀,今僅存遺址。
壽福宮
位於老街中段,今迎賓街北口,坐北朝南,被老街從中一分為二,北為正殿,主供壽佛而名,南為樂樓,東西兩側均有廂房,中為石板鋪砌的院壩,占地36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800平方米。民國及以前有宮屬田地400多畝。1952年3月設鄉政府,1956年將大殿改作區市場管理委員會辦公處,1964年將樂樓兩側廂房改作公社農技站用房,1983年拆除樂樓建區農技站新式樓房,1992年鎮工商所從正殿遷出改作公安派出所,2011年派出所遷出大殿後閒置至今。
陝西館
位於老街東段北側,東距老街口文風樓約30多米,坐北向南,呈“回”字形,大門位於南側,由樂樓、正殿和廂房三部分組成,正殿供奉關於、周倉和關平神抵,占地4500平方米,建築面積1500平方米,清乾隆中期(1756-1776)由陝西陳姓為主的移民創建而名。民國32年(1943)於館內開班私營“振民紗廠”。1956年改建為區糧站庫房,2000年後荒廢。
天后宮
位於半邊街火神廟南側,坐西向東,占地約40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2000多平方米,因供奉武則天皇后及媽祖,稱天后宮或媽祖廟,亦因福建省、浙江省移民縮減,又稱福建館或浙江館。約建於清雍正初期(1720年前後),1950年代逐步荒廢。現址已於2008年災後重建中新建民居。
火神廟
位於半邊街(今靈溪街)南段靈溪河西側,今鎮衛生院所在地。坐東向西,呈“回”字形,占地約3000平方米,建築面積2000平方米。因主供遠古時期鑽木取火,被奉為火神的燧人氏(亦稱回祿)而名。約創建於唐龍朔年(661~664)前後,興建半邊街時期。入山門(大門),頭頂上是樂樓(俗稱戲台子),垮3級石階,是石板砌成的院壩,南北兩側為兩排一樓一底禪房,直穿院壩上9級石階,上有一排5間正殿,內供主神。1965年拆除樂樓改作區人民醫院門診部,正殿改為住院部和辦公室,兩側禪房改作醫務人員生活用房及倉庫等。2008年大地震受到嚴重損壞,2009年被整體拆除重建為鎮衛生院綜合大樓。
海燈法師故居
位於火炮街中段,距離公安橋約十餘米,房屋最初約建於清雍正七年(1729),於火炮街開市前後。故居共有房舍三間,早期為土木結構,總面積在90平米左右。由於海燈法師一生簡樸,僅有其生前誦經、習武及生活用具等物品,房屋內其他陳設寥寥。
重華堰
唐龍朔二年(662),陰平縣令劉鳳儀組織民眾,在今老街十字口向東南修築一攔河堰,引廣利河水灌田助農耕,灌面達1000多畝。由於在當時落後的生產力下,完成了這樣一項偉大的地方利民工程,被有識之士認為是繼承了舜帝治河興農大業,為表彰有功者,激勵後來人,便以舜帝之名將河堰取名為“重華堰”,而重華場亦由此堰而名。
黃公祠石碑
黃公祠石碑共有21塊,主用於對黃公祠落成道賀。碑文作者有當時梓潼縣縣長張年為代表的政府官員,有中華民國陸軍二級上將、愛國人士、軍事家、著名抗日將領軍官鄧錫侯為代表的國民革命軍軍官,以及梓潼縣區正、教員等地方顯赫人士,足可見當時黃清源的人脈之廣,地方勢力之大。黃公祠石碑碑文內容豐富,多以讚頌黃氏家族功德為其題詩作賦等。碑文文體不一,書法各有千秋,石刻技藝精湛,具有較強的歷史及書法參考價值。因文革時期“破四舊”運動,部分碑文被鑿毀,導致碑文內容有所缺失。
民俗文化
煙火架
四川省江油重華“煙火架”,亦稱“煙火架兒”,又名“煙花架兒”。是集爆竹、禮花、戲劇人物造型等於一體的民間傳統工藝品。主要用於壽誕、婚慶、道場、節日、廟會和重大慶典活動,以聲、色、動感烘托氛圍。因夜間燃放時懸掛於木架上,故名。煙火架興於何時、何地,由何人創造已無從稽考。根據現在掌握的資料,初步分析認為“煙火架”應產生於清康、雍、乾盛世,距今約300年歷史。過去,江油有許多製作煙火架的藝人,二郎廟鎮青林口的袁學茂便是其中著名的一個。袁學茂帶了許多徒弟,現在二郎廟青林口古鎮經營“李氏豆腐莊”和“李氏豆腐”的李守成、李守忠的父親李永金在1969年4月慶祝中國共產黨“九大”召開時,製作了一個九層的煙火架燃放。李守成、李守忠對於製作火炮、煙火架還記憶憂新。通過調查,現江油市銅星鄉寶藏村10社51歲的馮沛建還熟練地掌握製作煙火架工藝流程。馮沛建祖籍湖廣孝感,他7歲時開始跟堂祖爺馮成方學習做火炮、煙火架。據馮沛建介紹,製作煙火架有圖譜,可惜在上世紀60年代破“四舊”燒毀。2007年重華煙火架製作工藝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保護,以現以家傳的方式進行傳承。
傳統川劇
以前,重華人演唱觀看戲劇,在火神廟、萬壽宮、禹王宮或壽福宮樂樓(戲台子)進行,有二三十名川劇愛好者平時自娛自樂,不化妝著裝上台,稱為“清唱”、“擺圍鼓”或“唱板凳戲”,在茶館或大戶人家舉行。特別是逢老君會、古東嶽會等更是演出頻繁,熱鬧非凡,使得重華場有“戲窩子”之稱。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重華地方豪紳苟戎首建重華專業戲班“聚勝班”,自任班主。民國11年(1922),江油縣中壩川劇團“絢春班”到重華場演出,被重華地方袍哥頭子黃清源收為己有,併兼並“聚勝班”,獨成一家,常年在重華及鄰近五六縣巡迴演出傳統劇目。自民國16年(1927)起,重華“絢春班”改名“重絢劇部”,並連續九年躋身成都六大劇班(社“之列,川劇文化常年不衰。至今,重華每逢農曆三月二十八傳統民俗文化節及其他盛大節日,均有川劇表演。劇目一般根據節日類型及活動背景等因素,確定《封神榜》、《白蛇傳》、《八陣圖》、《空城計》等等表演劇目,目前川劇文化傳承良好。
雕刻藝術
民間石刻木雕技藝:主要反映在建築門窗、樑柱、家具、石碑、牌匾、神龕等等,涉及當地人們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重華是中國火藥之鄉,因明清時期主產火藥用硝,商賈雲集,經貿發達,在當時有著“旱碼頭”之稱,人們對生活環境的美感很是講究,使之形成了以明清風格為主的大量石刻木雕技藝及成品。至今,在當地的民俗文化館保留有大量民間藏品,仍有梅文杰等民間石刻木雕藝人傳承該項技藝。
木板年畫
明洪武年以前,重華木版年畫頗具盛名,盛行一時。明洪武二年(1369),重華場版畫世家楊伯達兄弟三人“奉命”移居山東濰坊崇道鄉(今寒亭區)從操祖業,亦補農耕之不足,發展為近代聞名海內外的中國四大木板年畫之一——山東濰坊楊家埠木板年畫。時至今日,重華木板年畫僅有少量存世。
老君會
相傳太上老君用八卦爐煉丹,後被金、銀、銅、鐵、錫匠奉為祖師。每逢農曆二月十五太上老君的生日,重華一帶十里八鄉的道教信士及金、銀、銅、鐵、錫等“金火匠人”,少則三五十,多則百十名,都要上老君寺上香祭祀,祈求身體康健、生意興隆及技藝長進。時至今日,老君會已發展為重華傳統民俗文化節,且已連續舉辦三屆,文化節期間的文化巡遊、煙火架燃放展示、武術表演、川劇大戲等內容精彩紛呈,四周鄉鎮,觀者如潮,盛況空前。
海燈武術
“本願精舍”,蘊育了享譽海內外的佛教一代宗師——海燈法師,其梅花樁、二指禪絕技至今讓重華人民為之驚嘆。作為海燈法師的故鄉的人們,對中華傳統武術、對海燈法師自然有著獨特的感觸和情懷。上世紀60至90年代,重華人爭相拜海燈法師為師,習武強身者絡繹不絕,習武的男女老少幾近人人參與,就連在校讀書的學生,也會利用寒暑假參加“海燈法師武術培訓班”。時至今日,重華也不乏習武強身之人,海燈武術精神以及重華人習武的傳統,已然為了一種民俗文化,在重華周邊鄉鎮以及江油市境內,悄然傳開。
地方特產
重華有胥菜刀,遠近聞名,以其鋼火好,厚薄勻,不夾灰卷口,鋒利好用贏得廣泛好評,常被個人、餐館、廠礦單位訂購一空,胥菜刀還曾被二郎廟水泥廠出國人員作為饋贈禮物送到伊拉克,受到外國朋友的稱讚。曾獲得江油名小吃稱號,在綿陽市名小吃比賽中被評為綿陽市名小吃一等獎的重華抓油餅,已有160餘年歷史,抓油餅由於其獨特的選料和製作工藝,在煎烤成餅後,從餅中心抓起,呈絲絲縷縷狀,不斷裂,狀如燈籠,放下後又成餅狀,因需抓起一點一點細細品嘗,才能品出箇中香味,故名抓油餅。重華抓油餅曾是賓館、酒樓定作宴席的一道必備菜餚,廣大食客也排起長隊購買,食者大都讚不絕口。重華抓油餅名傳全國各地,是佐食、饋贈之佳品。重華沒有任何工業污染,山清水秀,出產許多純天然,無污染的野生山菜,如山核桃、萱麻尖、刺籠包、紅綠春芽、薇菜、廣東蕨、牛尾蕨、側耳根等十多個品種,滿足崇尚自然、追求綠色食品的人們的需求。
重華鎮特色農產品
小麥,雜糧,西瓜,生薑,生豬,仔豬,油菜,水稻,甘蔗,櫻花,蘑菇,菌種,蔬菜,蓮藕,茶葉,藥材,家禽,種兔,草坪、蓮藕,茶葉,藥材,家禽,種兔,草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