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諸道行御史台,官署名。元朝監察機構。簡稱南台。御史台分司機構。秩從一品。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設江南行御史台於揚州。後遷於杭州、江州等地。二十九年二月,定台址於建康 (今江蘇南京)。成宗大德元年(1297),定名為江南諸道行御史台,統江南十道監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江南諸道行御史台
- 性質:官署名
- 朝代:元朝
- 品級:從一品
江南諸道行御史台,官署名。元朝監察機構。簡稱南台。御史台分司機構。秩從一品。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設江南行御史台於揚州。後遷於杭州、江州等地。二十九年二月,定台址於建康 (今江蘇南京)。成宗大德元年(1297),定名為江南諸道行御史台,統江南十道監司。
江南諸道行御史台,官署名。元朝監察機構。簡稱南台。御史台分司機構。秩從一品。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設江南行御史台於揚州。後遷於杭州、江州等地。二十九年二月,定台址於建康 (今江蘇南京)。成宗大德元年(1297),...
大德元年(1297),定為江南諸道行御史台,設官品秩同內台,掌監察江浙、江西、湖廣三省,統管江東、廣西、福建、海南十道刑按察司。至元二十七年(1290),又始置雲南諸路行御史台。大德元年(1297),移於京兆,改為陝西行御史台...
同月,蒙元任淮南江北等處行中書省平章政事福壽為江南諸道行御史台御史大夫,駐集慶路(今南京)。當時因元軍鎮壓泗州失敗。福壽到後,加緊督戰,為防禦上游東下的義軍,計畫築石頭城,截堵江面。六月二日,韓宋朱元璋等自和州渡江,...
江南十道監司 江南十道監司,元朝江南諸道行御史台下轄監司合稱。沿革 元朝江南諸道行御史台下轄監司合稱。即江東建康、江西湖東、江南浙西、浙東海右、江南湖北、嶺北湖南、嶺南廣西、海北廣東、海北海南、福建閩海十道肅政廉訪司。
李齊(1301-1353),字公平,保定路祁州蒲陰縣(今河北省安國市)人,匠戶,治《春秋》,韓性門人,1333年左榜進士第一,授承務郎、翰林院修撰、同知制誥兼國史院編修官,遷太常博士,參修《宋史》。1346年,任江南諸道行御史...
張起岩出任江南諸道行御史台侍御史期間做了很多工作,可惜隨著元朝的滅亡,英聲茂績已煙消雲散,所留吉光片羽,已無法復原其當年的全部歷史風貌。其在任上所寫的詩文《行台公署察院正廳記》中認為檢察官員執法就像天上的太微星一樣順應...
教授、直學侵使學糧案,發生在公元1316年。事件背景 本案發生於元朝延祐三年(公元1316年)。江南諸道行御史台接到湖北廉訪司呈報一案:“慈利州儒學教授張子仁、直學史直諒、權官醫學正鄧濟等侵用訖本學延 元年學糧及取受訖佃戶...
至元三年(1337年)五月,任燕南河北道肅政廉訪使;任江南諸道行御史台御史中丞,又召拜集賢殿大學士、榮祿大夫。至正七年(1347年)正月四日病卒。史惟良自幼聰敏,少有大志,不拘小節。器宇凝重,性資剛直。遇事洞見其情,與人不為...
80.行御史台:設在地區的執行御史台職責的官署。御史台是中央監察機關。大德元年(1297),金陵(今南京)被定為江南諸道行御史台,設官品秩同內台,掌監察江浙、江西、湖廣三省。81.理:處理。82.徒:同夥。張:指打開橫幅。金陵...
這首詩應為元至順三年(1332)左右所作,薩都剌其時任江南諸道行御史台掾史,居住在金陵,創作了一批關於金陵的懷古詠史詩詞,如《滿江紅·金陵懷古》、《百字令·登石頭城》等。《望金陵》也是一首以金陵為主題的懷古七律。金陵曾...
楊宗訓的五世祖楊德全仕金國為中京酒使,高祖父楊儀為蒙元河南轉運使楊奐然幕官,曾祖父楊庭實為南陽府判官,祖父楊益歷憲司、御史、江南諸道行御史台御史,除廣東憲司經歷,任奉訓大夫、護聖營繕司大使,轉朝列大夫、戶部員外郎,自...
清薩龍光所編《雁門集》中,此詩下題“至順癸酉歲”,則這首詩應作於元順帝至順癸酉年(1333)。此時詩人居於金陵,任江南諸道行御史台掾史。是年奉命前往上都(位於今內蒙古正藍旗)迎接新任南台御史中丞馬伯庸,途中就經過了居庸關...
至大元年,授左司郎中,擢江南諸道行御史台治書侍御史。先是,儼以議立尚書省,忤宰臣意,適兩淮鹽法久滯,乃左遷儼為轉運使,欲以陷之。比至,首劾場官之貪污者,法既大行,課復增羨至二十五萬引。河南行省參政來會鹽筴,將...
1349年,由江北河南道肅政廉訪司僉事,任溫州路達魯花赤,階亞中大夫。治平三年(1353年)冬,任杭州路總管,階中大夫。。天祐三年(1356年)受楊完者令至松江府,想要趕走王與敬,反被趕走。後任江南諸道行御史台治書侍御史,鎮守...
元文宗至順三年(1332),薩都剌任江南諸道行御史台掾史,移居金陵。他在金陵各地遊玩時,見古蹟依稀,往事縈懷,詩情時涌,留下了不少有關金陵的詩詞,此篇為其中的一首。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這首詞步宋代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江南諸道行御史台,掌管江浙、江西、湖廣三行省十道的監察事務,其治所設在原南宋建康府府衙內。元朝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建康路隸屬江浙行省江東道。元朝元貞三年(1297年),江南諸道行御史台定治所於建康,轄江浙,江西,湖廣...
元吳全節《書諸序後》:“《漢泉漫稿》,故河南左示曹文貞所作也。五七言古詩長句、律體、樂府總若干首,其子江南諸道行御史台管句復亨什裝成鐵,國子生胡益編為十卷。”有《四庫全書》 [1] 作者簡介 播報 編輯 元曹伯啟(1255...
款署“資政大夫江南諸道行御史台侍御史鄱陽周伯琦撰並書篆”,前有周氏篆額“有元儒學提舉朱府君墓志銘”。帖上分鈐“桂下史”、“伯溫父”、“鄱陽工國公侯之家”、“三世翰林”、“周”、“堅白”、“太史氏周伯琦”等周氏印記。...
至正九年(1349年),詩人任江南諸道行御史台侍御史,因彈劾權貴被貶官,從南京回大都。次年去淮西江北道廉訪司任經歷。七十九歲的詩人,由大都往安徽廬州赴任,沿途親眼目睹黃河、淮河兩岸農村的破敗景象,老百姓遭受天災人禍,在死亡線...
譏防,拼音為jī fáng ,漢語詞語,意思是稽查防範。解釋 稽查防範。出處 明·宋濂《元故資政大夫江南諸道行御史台侍御史周府君墓志銘》:“已而江西行中書省漕糧八萬石於慶遠,命公護其行……水陸四千餘里,譏防周慎,升斗不耗。
次年,改為福建道宣慰司都元帥府。分管福州路、建寧路、泉州路、興化路、邵武路、延平路、汀州路、漳州路等八路。轄境相當今福建全省。另有福建閩海道肅政廉訪使,歸屬江南諸道行御史台,治福州路。元順帝至正十六年(1356年)改為...
塔姓是一個姓氏,回族中的塔姓,元代見於四位同名的塔海,他們分別為丹徒和義烏縣達魯花赤、奉化州判官。大都督並資善大夫。此外還有四位同名的塔術丁,他們分別為漂陽縣達魯花赤、粟陽州同知、江南諸道行御史台監察御史、司天台事不署...
1325年,擢升淮西道肅政廉訪司(治今淮安)知事、大中正府左右司知事,授承德郎(正六品上)。 1326年,任江南諸道行御史台監察御史(駐今南京)。 1328年,任職湖廣行省(治今湖北武昌)。 1329年,任海北海南道肅政廉訪司僉事...
該碑為國子博士從侍郎江南諸道行御史台監察御史劉泰撰文,中順大夫陝西諸道行御史台治書御史馬敬之書寫 ,資善大夫御史台中丞翼德方篆額。碑文採用正楷書寫,字型端莊娟秀,瀟灑多姿,意和筆調。當地好書著時有臨摹。2018年,對該墓碑...
這首詩應作於元至順三年(1332),當時薩都剌從翰林國史院應奉文字遷為江南諸道行御史台掾史,南下任職,五月又曾北上至京城,秋天再返回金陵(今江蘇南京)。此詩具體創作於這幾次南來北往的旅途中的哪一次,難以考證。詩人登臨凌...
”此意見由江南諸道行御史台報御史台後,御史台認為:“各官所犯,難任親民之職,擬合降等,別行定奪”,並呈奉中書省,後由中書省送交刑部審議。刑部認為:“趙檜、谷禧所招賭博錢物,罪已斷訖,難任親民,量擬解見任,期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