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永芳堂
- 地理位置: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新港西路135號
- 開放時間:08:00-22:30
- 門票價格:免費
- 著名景點:近代中國十八先賢銅像 孫中山紀念館 林則徐展覽廳 黃遵憲展覽廳 中大校史展覽廳
- 所屬國家:中國
- 所屬城市:廣東省廣州市
- 適宜遊玩季節:四季皆可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建設過程,主要景點,藝人表演,交通信息,
建設過程
1990年春,出生於馬來西亞的香港南源永芳集團公司董事長姚美良先生,為了弘揚中華文化、紀念近代先賢,決定出資創辦中山大學近代中國研究中心。中大領導非常重視,劃出永芳堂現址建造近代中國研究中心大樓。並成立了以朱朝新副校長為主任的籌建處;
1991年2月28日,籌建處開始在《世界建築》雜誌上徵集建築設計方案;最後評出二等獎1個、三等獎2個,佳作獎5個,鼓勵獎10個,未評出一等獎。經建築界權威建築家推薦,校方領導和姚美良先生一致贊同,永芳堂決定採用此次評出的二等獎設計方案,作者為東南大學建築研究所的孟建民、曹彬、張宏以
及東南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的陳寧。四位設計者的創意在於:永芳堂外方內圓,舒展的兩翼象徵開放中的國門,直達三樓正廳的室外六十級台階象徵著國家的發展進步。
近代中國研究中心大樓的命名,是在大樓主體工程完工後,中大領導徵集姚美良先生以後確立的。姚美良先父姚永芳,是馬來西亞的太平紳士、當地僑領,享年67歲。為紀念姚永芳先生,近代中國研究中心大樓取名“永芳堂”。
永芳堂建成以後,姚美良先生向中大領導提出捐資100萬元人民幣建設十八先賢銅像廣場,十八先賢兩邊布局,以歷史順序為序。兩組銅像分別以林則徐和洪秀全為首,以孫中山和黃興為後,既自成獨立,又與永芳堂連成一體,其宗旨是紀念和弘揚近代中國一個半世紀以來,中華民族及其優秀兒女為維護民族尊嚴、國家獨立而前仆後繼的奉獻精神。它為中大增添了一道亮麗景觀,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近兩年,不斷有各地學生和遊客前來參觀。
現狀
2019年上半年,中山大學南校區將包括銅像廣場在內的永芳堂地塊圍蔽起來,並且已經清除了全部十八尊銅像,銅像去向不詳;永芳堂也將拆除另建新的建築,從此消失。
主要景點
中山大學中區草坪附近永芳堂,由香港南源永芳集團公司董事長姚美良先生於1990年捐資一千萬元人民幣興建。從上方俯視,永芳堂由對稱的外方內圓的雙曲面組成,前庭舒展的兩翼象徵開放中的國門,直達三樓正廳的室外六十級台階象徵著國家的發展進步。作為永芳堂建築的組成部分,室外台階兩側置有近代中國十八先賢銅像雕塑群。
十八先賢銅像
十八先賢銅像位於永芳堂廣場兩側,左側依次為:孫中山(廣東香山人)、蔡元培(浙江紹興人)、章炳麟(浙江餘杭人)、梁啓超(廣東新會人)、康有為(廣東南海人)、鄧世昌(廣東番禺人)、黃遵憲(廣東嘉應人)、魏源(湖南邵陽人)、林則徐(福建候官人)、詹天佑(安徽婺縣人)、秋瑾(女,浙江山陰人)、譚嗣同(湖南瀏陽人)、嚴復(福建候官人)、馮子材(廣西欽州人)、容閎(廣東香山人)、洪秀全(廣東花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