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高大草本,可達1米餘。支根數條,紡錘形或胡蘿蔔狀膨大,粗可達3厘米以上。莖四棱形,有淺槽,無翅或有極狹的翅,無毛或多少有白色捲毛,常分枝。葉在莖下部多對生而具柄,上部的有時互生而柄極短,柄長者達4.5厘米,葉片多變化,多為卵形,有時上部的為卵狀披針形至披針形,基部楔形、圓形或近心形,邊緣具細鋸齒,稀為不規則的細重鋸齒,大者長達30厘米,寬達19厘米,上部最狹者長約8厘米,寬僅1厘米。花序為疏散的大圓錐花序,由頂生和腋生的聚傘圓錐花序合成,長可達50厘米,但在較小的植株中,僅有頂生聚傘圓錐花序,長不及10厘米,聚傘花序常2-4回復出,花梗長3-30毫米,有腺毛;花褐紫色,花萼長2-3毫米,裂片圓形,邊緣稍膜質;花冠長8-9毫米,花冠筒多少球形,上唇長於下唇約2.5毫米,裂片圓形,相鄰邊緣相互重疊,下唇裂片多少卵形,中裂片稍短;雄蕊稍短於下唇,花絲肥厚,退化雄蕊大而近於圓形;花柱長約3毫米,稍長於子房。蒴果卵圓形,連同短喙長8-9毫米。花期6-10月,果期9-11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700米以下的竹林、溪旁、叢林及高草叢中;並有栽培。
分布範圍
為我國特產,是一分布較廣,變異較大的種類,產河北(南部)、河南、山西、陝西(南部)、湖北、安徽、江蘇、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廣東、貴州、四川。
主要價值
根藥用,有滋陰降火、消腫解毒等功效。
品種分類
等唇玄參Scrophularia aequilabris Tsoong
賀蘭玄參Scrophularia alaschanica Batal.
北玄參Scrophularia buergeriana Miq.
北玄參(原變種)Scrophularia buergeriana Miq. var. buergeriana
北玄參秦嶺變種(新擬)Scrophularia buergeriana Miq. var. tsinglingensis Tsoong
岩隙玄參Scrophularia chasmophila W. W. Sm.
大花玄參Scrophularia delavayi Franch.
重齒玄參Scrophularia diplodonta Franch.
高玄參Scrophularia elatior Wall. ex Benth.
長梗玄參Scrophularia fargesii Franch.
鄂西玄參Scrophularia henryi Hemsl.
新疆玄參Scrophularia heucheriiflora Schrenk ex Fisch. & C. A. Mey.
高山玄參Scrophularia hypsophila Hand.-Mazz.
丹東玄參Scrophularia kaKudônsis Franch.
甘肅玄參Scrophularia kansuensis Batal.
大果玄參Scrophularia macrocarpa Tsoong
單齒玄參Scrophularia mandarinorum Franch.
馬邊玄參Scrophularia mapienensis Tsoong
山西玄參Scrophularia modesta Kitag.
華北玄參Scrophularia moellendorffii Maxim.
南京玄參Scrophularia nankinensis Tsoong
輪花玄參Scrophularia pauciflora Benth.
小花玄參Scrophularia souliei Franch.
穗花玄參Scrophularia spicata Franch.
長柱玄參Scrophularia stylosa Tsoong
翅莖玄參Scrophularia umbrosa Dumort.
蕁麻葉玄參Scrophularia urticifolia Wall. ex Benth.
雲南玄參Scrophularia yunnanensis Franch.
繁殖方法
玄參繁殖方法主要有子芽繁殖、種子繁殖為和分株扦插繁殖。但主要以子芽繁殖為主,用種子繁殖率低。
對於選好的健壯芽頭在在栽培前必須進行處理,通常,用多菌靈500倍液或者用退菌特1000倍液浸種3~6h。試驗芽頭消毒的出苗達98%,而且苗旺,未消毒的芽頭出苗90%。
栽培技術
選地、整地、施肥
玄參喜溫暖濕潤氣候,抗肥水、抗旱等能力較強,較耐寒,莖葉能經受輕霜。玄參適應性較強,對土壤要求不嚴,南北方均可生長,平原、丘陵以及低山地均可栽培,高、低海拔對玄參的生長影響不顯著,玄參一般種植在低海拔(600m)地區,但也有少數高海拔(1200m)地區種植,但是積水容易造成根部腐爛而減產。沙質壤土、腐殖質多、肥沃的、土層深厚、結構良好、排灌方便的土壤有利於生長,粘土、排水不良的低洼地不宜種。玄參吸肥力強,病蟲害多,忌連作。
田間管理
中耕除草
玄參出苗後要注意中耕除草。中耕不宜過深,以免傷根。從4月中旬至6月中旬進行3~4次。6月中旬以後植株生產旺盛,雜草不易生長,不必再中耕除草。
培土
培土一般在6月中旬施肥後進行,培土是一項重要栽培措施。在玄參的種植和田間管理中培土可以保護子芽,使白色子芽增多,芽瓣閉緊,減少花序、青芽、紅芽。提高子芽質量。培土還具有固定植株、防止倒伏、保濕抗旱和保肥作用。
灌溉排水
玄參一般不需要灌溉,乾旱時需要灌溉,使土壤保持濕潤,以利生長。多雨而造成田間積水時應及時排水,可減少爛根。
打頂
玄參藥用部位是塊根,莖上部分開花結實不僅沒有生產價值,而且要消耗大量的養分,影響根莖的膨大,玄參開花時(7~8月)應將植株頂部花序摘除,不使其開花結子,使養分充分集中供給根部生長,促進根部膨大,提高產量。通常分2次打頂,第1次於7月中旬蕾末期至始花期選晴天露水乾後打頂,第2次期間植株已高達1.5~2m,用鐮刀將上部1/3莖桿及側枝割去,20~30d後再將重新萌發出的側枝處理1次。打頂不宜過早或過遲,過早,會影響植株的成長壯大,且易刺激形成大量贅枝,干擾植株正常成長,過遲則消耗養分過多。
病蟲害防治
玄參容易被多種病蟲危害,造成產量減產,經常發生的蟲害有:棉紅蜘蛛、蝸牛;病害有:斑枯病、葉斑病、白絹病。
病害
斑枯病
4月中旬發生,6~8月發病較重,直到10月為止。防治方法是:玄參收穫後,採集殘株落葉集中燒毀,減少越冬病源;實行輪作:加強田間管理,增施磷鉀肥,增強抗病力;發病初期噴:1∶1∶100波爾多液,連續噴3~4次。
葉斑病
於4月中旬開始發生,5~6月較重。7月後因氣溫上升病情逐漸減輕。高溫多濕容易發病,同時發病與否、輕重程度還與土質、施肥情況、管理條件等因素。玄參收穫後,清除田間殘株病葉,減少越冬病原菌;同時與禾本科作物輪作;加強田間管理,合理施肥,中耕除草,促進植株健壯生長增加抗病力;從5月中旬開始,噴曬波爾多液(1∶1∶100),每隔10~14d施用1次,連續噴4~5次。
白絹病
白絹病又名“白糖爛”,危害根部。一般發病於4月下旬,7~8月較重,9月停止。實行輪作;拔除病株,在病穴內用石灰水消毒;加強田間管理。提高抗病力;選用無病子芽。
蟲害
蝸牛
蝸牛舔食玄參嫩葉或者咬斷嫩莖而阻礙植株生長。3月中旬發病,4~5月較重。通常可以進行清晨人工捕殺;5月間及時中耕除草。清除底面雜草;噴曬1%石灰水。
棉紅蜘蛛
棉紅蜘蛛通常在葉背面吸食葉汁,受害葉片出現白色斑點,嚴重時葉片全部變紅、捲縮、乾枯脫落,影響植株正常生長,嚴重甚至乾枯死亡,減少產量。5月下旬開始,7月下旬到8月中旬最為嚴重。在栽種前可以用600~800倍三氯殺蟎碸每畝75~100kg噴曬。
採收加工
採收
適時和合理採收中藥材,關係到中藥品質優劣,藥物的採收也對臨床療效有一定的影響,不失時機的採收,才能做到藥性強、療效好。玄參於11月中旬莖葉枯萎時採收。過早採收,根莖內乾物質積累不充分,質嫩,折乾率低,品質差。過遲採收,根莖上長出新芽,消耗了養分,影響產量和質量。收穫選晴天進行,將全株挖起,抖去泥沙,掰下根莖和子芽,將玄參根莖運回潔淨室內散堆晾放,急待加工。將子芽妥善運回晾放留種,嚴防碰傷或污染。
加工
玄參收穫後,將塊根攤放在曬場曬4~6d,經常翻動,使塊根受熱均勻,每天晚上堆積起來,用物蓋好,不要受凍,受凍後會使塊根空心,影響質量。曬到半乾狀態時,修剪節頭和鬚根,再堆積4~5d,然後再曬。經過反覆堆曬,直至內黑身乾。隨著現代技術的發展,在陰乾、曬乾和烘乾等傳統乾燥方法的基礎上,已經發展已經出現一些新興的乾燥方法,主要有遠紅外乾燥法、微波乾燥法、真空冷凍乾燥、高壓電場乾燥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