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中國古代哲學用來說明宇宙的本源、萬物的生成、事物的變化規律的哲學範疇。是中國古代哲學、醫學認識宇宙生命現象的思維模式。
解讀
氣、陰陽、五行是《內經》哲學的重要範疇,也是《內經》最基本的思維模型。受先秦以氣、陰陽、五行說明宇宙本原、事物構成及變化規律這一哲學思想的影響,《內經》也採用氣、陰陽、五行的範疇和“氣-陰陽-五行”模型說明人體生命的本質動力、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診斷治療。氣、陰陽、五行是中醫學理論形成的哲學基礎。
(一)氣的內涵
1、氣的來源
“氣”字在甲骨文中已經出現,原指氣體狀態的存在物,如雲氣、蒸氣、煙氣以及風等。氣的概念在古籍文獻中最早見於《國語·周語》。周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伯陽父解釋地震說:“夫天地之氣,不失其序,若過其序,民亂之也。陽伏而不能出,陰迫而不能蒸,於是有地震。”這裡的“氣”指天地之氣,已演變為一個具有哲學意味的抽象概念。春秋時代,老子、孔子都講過“氣”。《老子》說:“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四十二章》)這裡的“氣”已是一個哲學概念,“沖氣”就是陰氣與陽氣的調和、和合。戰國時期,《孟子》、《管子》、《莊子》、《荀子》都講“氣”,而且大都是從哲學上講的。集先秦諸子之大成的《易傳》,提出“精氣為物,遊魂為變。”“天地氤氳,萬物化醇;男女構精,萬物化生。”(《繫辭傳》)氣化生萬物;“二氣感應以相與……觀其所感而天下萬物之情可見矣。”(《鹹·彖傳》)認為天下萬物皆由陰陽二氣相感交合而生成。在漢代,“氣”已是一個重要的哲學範疇。
2、氣的字義
(1)氣為雲氣。《說文解字》說:“氣,雲氣也,象形。”氣為風、雲、霧等自然界的氣體存在物。
(2)氣為“氣”。《說文解字》:“氣,饋客之芻米也。從米,氣聲。”指精良的粟米,引申為物之精華,即“精氣”。
(3)氣為“㤅”。指人在平心靜氣、無思無慮狀態下氤氳和合的真氣境界。這是古代煉養家所造之“氣”。
3、氣的哲學意義
先秦哲學典籍和《內經》哲學中的“氣”主要有以下意義:
(1)氣是天地萬物的本原,是生命的基本條件:《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清陽為天,濁陰為地。”“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紀,地有五里,故能為萬物之父母。”清陽和濁陰是氣的兩種形式,陰陽二氣不僅產生天地,而且產生萬物,包括人,《素問·寶命全形論》說:“人以天地之氣生。”
(2)氣是無形的客觀存在:氣無形但氣聚則有形,故《素問·六節藏象論》說:“氣合而有形。”
(3)萬物以氣為中介,相互感應,相互融和:物體與物體之間、每一物體之內都充滿了氣,氣不僅是聯繫天地萬物的中介,也是聯繫物體之內各部分的中介。因為有了氣,所以天地萬物、每個事物的各部分之間才成為一個互相關聯的整體。
(二)陰陽的內涵
1、陰陽的來源
“陰陽”觀念起源很早,大約在上古農耕時代。上古時代人們觀察日月之象,晝夜、陰晴、寒暑變化,發現大量相反相對現象。殷、周時期,人們總結出“相其陰陽”的生產經驗。最早記載陰陽觀念的,是約成書於西周前期的《易經》。《易經》的基本符號是兩“爻(yao)”即“—”和“--”,《易經》卦爻辭中有大量的表示陰陽對立的詞語,如乾坤、泰否、剝復、損益、既濟未濟等卦名,還有吉凶、上下、大小、往來等卦爻辭詞語。可見至遲在殷、周之際,陰陽觀念已相當成熟。從《尚書》、《詩經》等古籍看,也反映了陰陽的觀念。
具有哲學意義的陰陽概念出現在《國語》、《左傳》。據《國語·周語》的記載,陰陽概念的出現至遲是在西周末年。周宣王(公元前827年)時,卿士虢文公以陰陽二氣解釋春雷震動的原因說:“陽痹憤盈,土氣震發……陽氣俱蒸,土膏其動……陰陽分布,震雷出滯。”(《國語·周語上》)周幽王二年,太史伯陽父也以氣和陰陽解釋地震。可見,西周末年的陰陽已抽象為具有普遍意義的“二氣”。到了春秋戰國時期,陰陽觀念不僅相當成熟,而且運用十分普遍。其時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雜家都普遍使用“陰陽”概念。道家的創始人老子第一個真正將“陰陽”提升為哲學範疇。戰國時期更出現了專論陰陽的“陰陽家”,以鄒衍為代表的陰陽家不僅融合了陰陽學說與五行學說,而且以陰陽五行解釋季節變化和農作物生長,解釋王朝的更替、政治的興衰。
將陰陽思想更加系統化、理論化,並達到空前水平的是戰國時期成書的《易傳》。它將陰陽提升到哲學本體論層面,並提出“一陰一陽之謂道”的命題。它不僅把陰陽看成是宇宙萬物的本體,而且把陰陽當成描述、解釋宇宙生命一切現象的模型方法。陰陽被提升為表示兩種對立統一事物或同一事物中對立統一兩個方面的符號。
2、陰陽的含義
(1)陰陽指陽光照射不到的地方與陽光照射到的地方:《說文解字》:“陰,闇也。水之南、山之北也。”“陽,高明也。”段註:“山南曰陽。”從《尚書》、《詩經》中陰、陽的意義看,大部分取此義。這是陰、陽的原始含義。
(2)陰陽指相互對待的兩個實體:如日月、天地、水火、血氣、魂魄、男女等。
(3)陰陽指無形的二氣:這種意義的“陰陽”已初步具有哲學意味,是抽象的,無形的。這是先秦多數學派的觀點。陰陽往往與氣連用。
(4)陰陽是事物對待統一的屬性:老子第一次將萬物看成“負陰而抱陽”,認為萬物具有陰陽合抱的屬性。《管子》、《莊子》進一步將陰陽與動靜相聯繫,發揮陰陽的屬性含義。而真正完成並普遍使用陰陽屬性含義的是《易傳》。《易傳》陰陽雖也指日月、天地、乾坤等有形實體,但更多的是指剛柔、進退、往來、動靜、闔辟、寒暑、伸屈、尊卑、吉凶、貴賤、險易、大小、得失、遠近、健順等相對屬性。
3、陰陽的關係
陰與陽之間的關係主要有陰陽互根、陰陽互動、陰陽訊息、陰陽交感、陰陽互制、陰陽爭擾、陰陽轉化、陰陽勝復等。
(三)五行的內涵
1、五行的來源
“五行”萌芽於殷商時代的“四方”觀念,從中央看四方乃是殷人的方位觀,殷商大墓和明堂中有大量的表示五方圖案的構造。五行概念大約出現在周代。春秋時代出現五行相勝學說。戰國時代出現五行相生學說、五行與陰陽配合學說,此時五行已成為一種宇宙模型被廣泛運用。從現存文獻看,最早記載五行概念的是《尚書》,其中《虞書·大禹謨》提到“水火金木土”五字,《夏書·甘誓》提到“五行”一詞;《周書·洪範》兩者皆有,且論及五行之性。先秦古籍《逸周書》也提到了“五行”,並有五行相勝的記載。《左傳》、《國語》中記載了大量的有關五行的言論或事件。先秦諸子如《孫子》、《墨子》、《管子》等均有關於五行的記載。鄒衍(約公元前305~前240)第一次把陰陽說和五行說結合起來,用陰陽消長的道理來說明五行的運動變化,構成陰陽五行說,並提出“五德終始”(又稱“五德轉移”)說,用五行相勝的過程解釋社會歷史的發展。到了漢代,陰陽五行學說被泛化和神學化。漢武帝時,董仲舒(公元前179~前104)將陰陽五行由對自然現象的認識模型,一躍變成社會政治的說理工具。其後陰陽五行作為神聖不可更改的世界觀、方法論被一直沿用到清末。
2、五行的含義
對五行的含義,《尚書·洪範》、《春秋元命苞》、《白虎通義》、《說文解字》、《釋名》、《廣雅》、《五行大義》以及近現代學者都作了解釋,可歸納為以下4種:(1)“五材”,即木、火、土、金、水五種基本物質、材料。(2)“五性”,即水潤下、火炎上、木曲直、金從革、土稼穡五種基本功能屬性。(3)“五倫”,即仁義禮智信(聖)五種道德倫常。(4)“五類”,即木火土金水五種分類原則。
3、五行之間的關係
五行之間的關係主要有:五行生剋、五行乘侮、五行勝復、五行制化等。
中醫套用
一、“氣-陰陽-五行”在《內經》中套用
(一)人體生命的生成與活動
《內經》用氣說明人體生命的本原和生成。如《素問·寶命全形論》:“人生於地,懸命於天。天地合氣,命之曰人。”從本體論層面說明氣是人的總體來源。《靈樞·天年》:“人之始生……以母為基,以父為楯。”說明生命來源於父母的陰陽精氣結合。《素問·六節藏象論》:“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說明人既生之後,其發育、成長、生存需要水谷精微及大氣的補養;是精氣推動了人的五臟、六腑、形體、官竅、血、津液等生理功能活動。此外,《內經》還用氣說明人體生命的功能結構,將功能結構看成是各種氣的作用:臟腑之氣,經絡之氣,俞穴之氣,各種形體之氣,特定聚散分布之氣如元氣、宗氣、營氣、衛氣等。
用陰陽說明人的生命活動,如《素問·六微旨大論》提出氣化有升降出入四種形式,是兩對陰陽,出與入、升與降是相對的,相反而相成,是一種動態的有序的過程,從而保持了生命的正常、旺盛的活動。否則,“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故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已;非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此外,《內經》還用陰陽說明人的組織結構、人體整體和局部的生理功能及其物質屬性。就功能與物質而言,則功能為陽,物質為陰;就精與氣而言,則精為陰,氣為陽;就營氣與衛氣而言,則營氣為陰,衛氣為陽。《內經》反覆強調“生之本,本於陰陽”,並把機體的生理狀態稱為“陰平陽秘”、“陰陽勻平”,強調人的生命運動是一個陰陽制約、陰陽消長的過程,陰陽雙方要達到動態的和諧。
用五行說明人體五臟的生理功能。五行與五臟的配屬經過了一個從哲學到醫學、從物質實體到功能實在的過程。《黃帝內經》採用五行—五臟的模式,將五行與五臟的功能屬性作了規範和確定,以五行功能說明五臟的生理功能,從而打破了解剖學五臟的功能界線,上升為五大功能系統,即以五臟為中心,按五行分類將人體各種組織器官對應聯繫,將自然界的時間、空間、氣味、色彩等因素有機地聯繫起來,構成了一個天人相應、內外相通的功能網路。五臟的生理功能是依據五行的生克制化原理聯繫在一起的,其間的相生相剋是雙向的,正因為有這種雙向聯繫,才使人體生理活動得以協調進行。
(二)人體病理變化
用氣機失調說明人體病理變化,如氣虛(精氣不足)、“氣滯”(氣的運動淤滯不暢)、“氣逆”(升多降少)、“氣陷”(升少降多)、“氣脫”(氣的外出運動太過)、“氣結”(氣的出入運動不及而結聚於內)、“氣閉”(氣機閉塞)等。表現在臟腑,如肺失宣降,胃氣上逆,脾氣下陷,肝氣鬱結,腎不納氣等。
用陰陽盛衰說明人體病理變化,如邪正之中,正氣分陰陽,邪亦分陰陽;六淫中,寒、燥、濕為陰邪,風、暑、火(熱)為陽邪;以陰陽偏盛(勝)、陰陽偏衰概括疾病機理。
用五行生剋乘侮說明五臟病理變化。從相生關係而言,如“水不涵木”證、“心脾兩虛”證;從相剋關係而言,如“木旺乘土”證、“土虛水侮”證。此外,還以五行理論說明五臟發病與季節的關係等。
(三)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用氣、陰陽說明疾病的診斷治療。如以氣的虛實命名證候名稱,有脾氣虛弱、胃氣上逆等證;以“陰陽”概括病變部位、性質,作為辨證的綱領。治療疾病,就是補虛瀉實,調整失調的陰陽,使之恢復到和諧狀態;陰陽學說還可用於分析歸納藥物的性味,而保護、調節陰陽又是養生健體、預防疾病的重要原則。
用五行說明疾病的診斷治療。如根據五臟與時令關係,推斷病情的輕重及疾病的預後。用於治療,主要依五行生剋乘侮規律控制其傳變;根據五行相生原理確定滋水涵木、益火補土等治法,根據五行相剋原理確定抑木扶土、培土製水、佐金平木、瀉南補北等治法。
二、對“氣-陰陽-五行”模型的認識
(一)“氣-陰陽-五行”模型的特徵
1、“氣-陰陽-五行”模型是超形態的功能模型
“氣-陰陽-五行”不僅是中醫學重要的概念範疇,而且是中醫學最基本的思維模式。中醫採用這一模型建構了自己的生理-病理-診斷-治療的理論體系。從本質上說,“氣-陰陽-五行”模型是一種非實體的、虛性思維模型。如“氣”字原指氣體狀態的存在物,有兩種狀態:一種是凝聚的、有形的狀態,分散細小的氣凝聚為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體;一種是彌散的、無形的狀態,細小分散的氣由於不停地運動彌散而看不見摸不著。到西周時期“氣”已從表示有形可感的實物轉變為無形的抽象概念。有形的氣習慣上稱為“形”,無形的氣習慣上稱“氣”。“氣”具有超形態性,氣非形體但卻是形體之本。“陰陽”原本是指陽光照射不到與照射得到的地方,後指相互對待的兩個實體。到西周時期“陰陽”指無形的二“氣”,初步具有了哲學意味,是抽象的,無形的。“五行”早期指木、火、土、金、水五種基本物質、材料,後指與這五種質料有關的五種屬性,已超越了實體形態。按照這一模型,中醫藏象的五臟並不是人體解剖形態上的五個臟器,而是五種相關功能的組合,這樣的五臟模型顯然是超形態的。
2、“氣-陰陽-五行”模型是關係性模型
“氣-陰陽-五行”表示的是關係實在,是關係性思維的產物。其注重事物與事物之間的關係、注重事物內部部分與部分的關係超過了注重事物的形體及內在構造。如氣表示聯繫萬事萬物、聯繫每一物體內部各部分的中介。在氣的作用下,事物與事物之間相互感應,相互融和,成為一個合一的大整體;每一個事物也成為一個內部互有關聯的整體。“陰陽”也是一種關係,表示萬事萬物可以分為互對、互根、互動、互制、互為轉化的兩個方面。“五行”更是一種關係模型,五行之間的關係主要有生克、乘侮、勝復、制化等。
3、“氣-陰陽-五行”模型是相對性模型
陰陽是相對的,一是陰陽隨著比較標準的改變而改變。陰陽是通過比較而確定的,單一方面無法定陰陽,沒有比較標準也不能定陰陽,比較的標準不同,做出的陰陽判斷也不同。二是陰陽隨著關係的改變而改變。陰陽並不是實體,也不是事物所固有的本質,陰陽表示的是事物之間的關係。三是陰陽中復有陰陽,層層可分。五行同樣要隨標準、關係的改變而改變,每行都兼含有“五行”的現象。氣的相對性則表現在其動態性上,氣具有運動不息、變化不止、連續不斷的特性,氣的運動產生各種變化。氣無形質而可以滲透、貫穿到一切有形質的事物之中,無處不入,無時不有;同時氣又可以吸收其他事物的成分而組成各種各樣的氣,如陽氣、陰氣、天氣、地氣、風氣、雲氣等。
4、“氣-陰陽-五行”模型是互換性模型
氣與陰陽、五行三者之間具有互換性。從氣的角度看,陰陽是二氣,五行是五氣;從陰陽角度看,氣是陰陽的未分狀態,五行是陰陽的分化狀態。氣-陰陽-五行是一個逐漸生成和分化的過程,具有三個不同的層次。氣生陰陽,陰陽生五行。《周易·繫辭傳》說:“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極(氣)生兩儀(陰陽)為第一級劃分,陰陽生四象(太陽、太陰、少陽、少陰)為第二級劃分,四象生八卦為第三級劃分。《內經》根據人體的實際情況對陰陽作了有限的劃分,其中“三陰三陽”是中醫的發明。從某種意義上說,五行也是陰陽所化生。
(二)“氣-陰陽-五行”模型的不足
1、“氣-陰陽-五行”模型不是定量模型
現代科學的“模型”(包括數學模型)是定量化的,能從一定的基本概念和數量關係出發進行推理和演算,對有關問題和現象做出定量的回答和解釋。“氣-陰陽-五行”模型採用的雖然不是還原論的方法,而是定性方法,但畢竟並不能定量,不能作為數量的依據,而只能提供定性的參考性推論。
2、“氣-陰陽-五行”模型各層次之間關係不足
“氣-陰陽-五行”模型只有三個基本系統。雖然“五行”子系統還可以分為五五二十五個子系統,但畢竟是有限的。難以反映人體生命複雜系統中成千上萬的子系統。就陰陽五行關係而言,中醫學也只提出互對、互根、互動、互制、互化和相生、相剋、相乘、相侮等有限的幾種,難以反映人體生命複雜系統中繁多子系統之間的互動作用。
3、“氣-陰陽-五行”模型帶有主觀臆測的色彩
中醫學的“氣”、“陰陽”、“五行”等概念不是純粹的自然科學概念,還包含有特定的人文科學內涵,具有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雙重屬性。“氣-陰陽-五行”模型一方面來源於古人對生命現象的觀察實踐,另一方面又受到中國傳統思維模式的制約,是古人採用實測、經驗和主觀、體悟的方法建構起來的。中醫有一個著名的命題“醫者,意也”,說明中醫理論和實踐帶有主觀色彩,它來源於客觀又高於客觀,它是對客觀的整合與提高。當時人們還不可能認識到幾千年後才探明的生物學“物質結構”,因而不可能從細胞、分子、基因層面建構中醫學概念和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