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鬱化火

氣鬱化火是指各種致病因素作用於機體,使陰陽、氣血和臟腑功能失調,造成氣機鬱結,郁而化火的一種病理現象。歷代對此論述頗多,現在臨床大概有肝火熾盛、肝火犯肺、肝胃鬱熱、鬱火擾神、擾動風陽等證。

中文名稱氣鬱化火
英文名稱qi depression transforming into fire
定  義氣鬱日久,化生火熱而氣火併存的病理變化。
套用學科中醫藥學(一級學科),中醫基礎理論(二級學科),病機(三級學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氣鬱化火
  •   類別:中醫基礎術語
  • 概念:指氣鬱日久而化生火熱的病理變化
解讀,中醫套用,

解讀

氣鬱化火指氣鬱日久而化生火熱的病理變化。氣本屬陽,久郁則從火化。《醫旨緒餘·氣鬱脅痛論》:“是以七情一有不遂則生郁,郁久則生火,壅遏經隧,充塞清道而痛作矣。”臨床常在氣鬱基礎上,兼有面紅目赤、心胸煩熱、小便赤澀灼痛等火熱見症。

中醫套用

1、氣鬱化火的生理病理
中醫講的鬱火包括三方面內容:①外感六淫之邪皆能郁滯從陽而化火。②體內的病理產物(痰、瘀血和食積等)作為致病因素均能郁而化火,同時他們亦可是郁病病程中的病理產物,這種“因果鏈”是很多慢性疑難病證中常見的病理現象。③情志內傷,怒郁傷肝,肝氣鬱結,郁久化火。高鼓峰指出“氣鬱不解,則郁久而化火。”鬱火一旦形成,其生理病理與肝關係密切。
生理狀態下,肝主疏泄,以氣為用,具有舒暢條達,調理氣機、血行的作用。病理狀態下,肝失疏泄,氣機升降失常,或壅結成痞,或郁滯化火,或氣滯水停,氣滯血瘀,產生諸多病證。趙羽皇曰:“蓋肝性急而善怒,其氣上行則順,下行則郁,郁則火動,而諸病生矣,生於上則頭暈耳鳴或目赤,發於中則胸滿,脅痛或吞酸,發於下則少腹痛疝或溲尿不利”。說明鬱火傷肝時產生眾多內傷雜病,甚至疑難病症的病理基礎,深入探究鬱火的成因與病理對於雜病辨治有很重要的指導價值。
2、氣鬱化火可影響五臟
氣鬱化火病本在肝,古有“肝為五臟之賊,百病之源”之說,指肝氣若變為邪,諸邪相隨,克髒、克腑之變非止一端。肝為厥陰之髒,以血為本,以氣為用,與肺胃腎心密切相關。肝膽互為表里,肝疏泄失常,則致膽汁壅滯,郁而化熱。肝與肺主要表現在氣機調節方面,肺主降而肝主升,肝升太過或肺降不及則致氣火上逆,肝火犯肺,肺失清肅,氣道攣急而致咳。故經云:“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胃氣以降為順,胃氣調暢有賴於肝之疏泄。氣鬱而化火,橫逆犯胃,則可致胃失和降,脾失健運,升降失常,正如《血證論》云:“肝為起病之源,胃為傳病之所。”肝與腎古有“肝腎同源”之說,肝藏血,腎藏精,氣鬱化火日久,必損及腎陰,下焦虛衰,腎氣不固。肝與心的關係為肝屬木,心屬火,是一種相互資生的母子關係。肝藏血,心主血脈,心肝配合方能氣血暢達,肝病及心可引起心主血脈或心主神明的功能失調。
3、氣鬱化火臨床證治
氣鬱化火可以影響五臟,病涉四肢百骸,五官九竅。中醫臨床上很多治療疑難病症的妙方皆出自鬱火學說。《類證治裁·肝氣》篇云:“相火附木,木郁則化火為吞酸、脅痛,為狂,為厥,為痞,為呃逆為失血,皆肝火衝擊也。”根據其不同的臨床表現可將其分為肝火熾盛,肝火犯肺,肝胃鬱熱,鬱火擾神,擾動風陽五種類型。歷覽前賢諸論,深感中醫治郁理論博大精深,此處所列難免掛一漏萬。
(1)肝火熾盛:本證多為情志不遂,肝鬱化火而致肝膽之氣上逆。火熱之邪內擾肝膽循經上攻頭目,故頭暈目眩,肝失調達,脅下灼痛,急躁易怒,肝熱移膽,口苦耳鳴。故本證臨床表現為頭暈、脹痛、面紅目赤、口苦、口乾。《醫貫》云:“木中有火,郁甚則火不得舒,血不能藏而妄行……必當疏散氣鬱為主,木郁則達之,火郁則發之是也,其方惟逍遙散……外加丹皮、芩連隨手而應。”其治療根據“木郁則達之,火郁則發之”的原則。治法:舒肝解郁,清熱泄火,用藥宜選用疏肝理氣藥如柴胡、枳殼、陳皮等,配伍清熱的山梔、黃芩、黃連等,代表方:丹梔逍遙散。本證常見於中醫頭痛、耳鳴、耳聾、血證、不寐、狂躁等疾病中,西醫臨床多見於:高血壓病、眼科疾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精神失常類疾病、上消化道出血、神經官能症等。
(2)肝火犯肺:本證之肝火,主在灼傷肺陰,或邪熱蘊結肝膽,上犯於肺,肺失清肅上逆而為咳,肺絡受傷,絡損血溢則咳血。症見:胸脅灼痛,急躁易怒,頭暈脹痛,面紅目赤,咳嗽陣作,甚或咳血。《醫碥·咳嗽篇》曰:“火刑肺金,燥癢不能忍因咳,是咳必有火…咳急嘔逆脅痛者,肝火也,瀉白散加青皮、青黛等。”治法:清肝寧肺。用藥宜選用清肝熱的梔子、黃芩、青黛、丹皮,配伍清肺熱的石膏、知母、黃芩等,代表方為:黛蛤散合瀉白散。本證中醫見於咳嗽、咳血等病,西醫臨床上多見於:支氣管炎、肺炎、支氣管擴張、肺結核等病。
(3)肝胃鬱熱:本證的病機要點是肝失疏泄,鬱火橫逆犯胃,肝胃失和,胃失和降,故見胃脘胸脅脹滿疼痛,吞酸嘈雜。木克脾土,脾失健運則納呆腹脹。症見:胃脘灼痛,痛勢急迫,心煩易怒,泛酸嘈雜、嘔吐、口苦、舌紅、苔黃,脈弦數。《素問·至真要大論》曰:“諸逆衝上,皆屬於火”,“諸嘔吐酸,暴注下迫,皆屬於熱”,此“火”與“熱”為肝火,故治宜:清肝瀉火,降逆止嘔。用藥宜選清肝熱的梔子、黃芩、黃連配伍蒼朮、生薑等理氣健脾。代表方:左金丸。中醫臨床上胃脘痛、嘈雜、嘔吐、痞滿、呃逆等多見此證。西醫臨床上多見於: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肝炎、胃及十二指腸球部潰瘍、胃黏膜脫垂症、胃神經官能症等病。
(4)鬱火擾神:本證為情志不暢,惱怒傷肝,“氣有餘,便是火”氣鬱化火,灼津為痰,痰熱上擾,蒙蔽清竅,引起心主神明,主血脈功能失調,輕則擾動心神,可致心神不寧出現心煩、失眠、心悸,重則擾動神明出現譫語、癲狂。《素問·至真要大論》:“諸躁狂越,皆屬於火”。症見:急躁易怒、不寐多夢、頭暈頭脹、目赤耳鳴、身熱、便秘、溲黃、舌紅苔黃。《證治準繩》云:“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氣,氣順則一身津液亦隨氣而順矣。”本證雖與“痰”有關但其本仍為氣鬱化火,故治宜:清肝瀉火,鎮心安神。用藥宜選用:龍膽草、黃芩、梔子等清肝火為主藥,配伍茯神、龍骨、牡蠣、硃砂等鎮心安神藥。代表方:龍膽瀉肝湯。本證中醫見於眩暈、不寐、郁證、癲狂,西醫臨床上多見於:高血壓病、精神疾病、神經官能症、更年期綜合徵、內耳性眩暈等。
(5)擾動風陽:本證的病機關鍵在氣鬱化火之後,下灼腎陰,上擾風陽,故見頭暈、頭痛。肝主筋,風動則筋脈攣急,故肢體震顫,手足麻木。《類證治裁》:“風依於目,木郁則化風,為眩,為暈,為舌麻,為耳鳴,為痙。”故本證表現眩暈欲仆,頭暈耳鳴,肢體震顫,手足蠕動,步履不穩,甚則不知人事,舌質紅,脈弦。因其根源為水不涵木,肝陽上亢,化燥生風,所以在治療時應當標本兼故,治法:滋陰潛陽,清熱熄風。用藥宜以鎮肝潛陽的龍骨、牡蠣、石決明為主藥配伍滋養肝腎的龜板、生地、白芍、玄參等。中醫臨床上見於:頭痛、眩暈、中風、厥證、溫病等病證之中,西醫臨床上乙腦、流腦、高血壓病,腦血管意外等病亦較常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