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謠(王堯創作的長篇小說)

民謠(王堯創作的長篇小說)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民謠》是王堯創作的長篇小說,首發於2020年《收穫》雜誌第六期,2021年4月出版單行本。

《民謠》是作者王堯歷時二十年寫就的長篇小說,他以歷史參與者、觀察者的雙重視角切入,在文學世界裡勾畫了家鄉莫莊的地理輪廓。在書中,王堯借村民記憶、口述材料等,復現了時空變遷對於村民日常生活與精神世界的塑造,為這批行走在宏大敘事之外的小人物做了傳。以重返歷史為起點,《民謠》在將莫莊人拋入城鎮與鄉村、傳統與現代互動的歷史脈絡時刻,重建了人們與自己的精神聯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民謠
  • 作者:王堯
  • 創作年代:當代
  • 文學體裁:長篇小說
  • 發表時間:2020年12月
  • 字數:163千字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人物介紹,作品鑑賞,主題思想,藝術特色,作品影響,作品評價,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民謠》的故事開始於1972年5月,依水而生的江南大隊,漫長的雨水終於停歇。村莊碼頭邊,十四歲的少年(即小說主人公)在等待外公,江南大隊的人們在等待石油鑽井隊的大船,然而生活終以脫離人們預計和掌控的方式運行。少年在碼頭邊左顧右盼,在莊舍與鎮上間遊走返還,在交織纏繞的隊史、家族史、革命史間出入流連。他於奔跑中成長,於成長中回望,回望里,記憶發酵,生長。歷史老樹的黃葉,一片片落入《民謠》的故事和人物,飄揚,旋轉,飛翔。

作品目錄

卷一
1-15小節
卷二
1-12小節
卷三
1-20小節
卷四
1-23小節
雜篇

外篇

後記

注釋

創作背景

二十年前,王堯在暑假經常回到故鄉。和青少年時期一樣,他還會站在碼頭上,和鄉親們聊天。王堯最早去小鎮、縣城都是從這座碼頭上船,搖搖晃晃地離開村莊。二十年前動筆,寫作是斷斷續續的,儘管他之前沒有寫過小說,但王堯知道他不缺寫小說的技術,缺少的是寫這部小說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另外,王堯想找到自己寫小說的語言。直到他覺得有了寫這部長篇小說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才想去完成它。

人物介紹

王厚平
少年王厚平自幼投身革命生活,他渴望入團和入黨,想在大隊寫隊史的工作中不斷歷練自己,為革命事業作出一番貢獻。1972年,他參與到學大慶和學大寨的現代化進程中,但是當石油勘探隊帶著現代文明的號角進入村莊,少年思想上的矛盾也隨之出現:此時的王厚平回憶起奶奶箱子裡的老物件,發覺這些“腐朽”的東西也曾代表著舊時代的現代文明;而外公反對“圍湖造田”的聲音,又讓少年看到革命者身上也會有某種傳統與守舊。
王二大隊長
王二大隊長是游擊隊隊長,在王厚平外公的老屋住過,在二十多年的一個夜晚,王厚平的外公知道王二大隊長夜宿廟裡,凌晨會轉往後港。這個晚上,在天寧寺的東邊墩子上,勇子的父親在給他爺爺做斷七的祭祀活動。王厚平外公借參加活動,留心天寧寺的動靜。王二大隊長等二十幾個人在子時進了天寧寺,在他們安頓下來一個時辰後,還鄉團的人馬已經將天寧寺南北門圍堵起來。此時,王二大隊長和他的戰友們剛剛進入夢中。還鄉團團長余老三帶領眾人將王二大隊長等14人殺害在寺前的路上。

作品鑑賞

主題思想

《民謠》表達了作者對現實主義的一種新理解,它在藝術形象、結構內容、小說語言等方面,為作者的新“小說革命”做出了文本上的實踐。這個文學形象以“我”的方式出現,既是一位早熟、情感豐富、嚮往革命的少年,也是一位成熟理性的中年敘述者,同時又是被賦予真實情感和經歷故事的作者。書中運用“意識流”等現代小說技巧,使人物與意象、環境融為一體,大大擴展了作家的情感表現張力;讓物理時空與心理時空相互交錯,建構起雙重時空的四維文本環境,讀者由此進入沉浸式的閱讀場景。
《民謠》敘述者以40多歲的中年人形象出現,反映了一位20世紀50年代末出生的知識分子,對於家族變遷史、重大歷史事件和現代化進程看法的心理轉變與深刻反思。敘述者在小說前四卷運用回憶散文兼自傳特點的抒情性語言進行書寫,讓讀者看到了一位敘述者眼光“重審”下的少年形象。敘述者在小說《雜篇》部分的努力,在於為十五篇充滿“時代話語”的文章所作的注釋。在《外篇》部分,敘述者只出現於開篇介紹之中,它是對《民謠》主體內容的補充和說明。而對於小說作者來說,《外篇》恰恰是一種“真實的虛構”。
明淨的語言、簡潔的敘事、隱喻的多樣、成人化的少年敘事和麻繩型敘事,表現了1972年前後江南水鄉一少年所經歷的壓抑生活;以及在這種壓抑生活中,少年王大頭的成長。《民謠》的這種詩學特質,在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上有一條較為清晰的脈絡。

藝術特色

在傳統的現實主義創作中,性格形象是藝術表現的中心,它往往由作家通過典型環境塑造,而情感和心理描寫只是塑造形象的一種表現方式。《民謠》表達了作者對現實主義的一種新理解,它在藝術形象、結構內容、小說語言等方面,為作者的新“小說革命”做出了文本上的實踐。這個文學形象以“我”的方式出現,既是一位早熟、情感豐富、嚮往革命的少年,也是一位成熟理性的中年敘述者,同時又是被賦予真實情感和經歷故事的作者。書中運用“意識流”等現代小說技巧,使人物與意象、環境融為一體,大大擴展了作家的情感表現張力;讓物理時空與心理時空相互交錯,建構起雙重時空的四維文本環境,讀者由此進入沉浸式的閱讀場景。
王厚平文學形象可以劃分為虛構人物和作者兩種屬性/身份,而在虛構人物內部,又可根據人物在小說中發揮的不同功能,分為故事人物和敘述者兩種屬性/身份。這一文學形象(符號)結構類似於法國學者羅蘭·巴特所提出的“神話學”中的“兩種符號學系統”。少年王厚平是小說中的故事人物,構成形象中的第一層能指,而成年後的小說人物擔任著故事敘述者的身份,構成第一層所指。以上這一對能指與所指共同構成虛構人物王厚平,並成為文學形象下的第二重能指,而作者王厚平(王堯)由於建構起虛構人物,成為第二重所指。以上這一對能指與所指,共同構成了虛實相生、完整的王厚平形象。
小說借鑑《莊子》的結構,主要分為三部分——四卷主體、《雜篇》和《外篇》。主體部分運用小說語言敘述少年的家族史、革命史;《雜篇》摘錄具有20世紀70年代語言特徵的15篇文章,用敘述者當下的語言進行注釋。《外篇》用另一種語言對小說卷三中“圍湖造田”的故事進行敘述。小說人物、敘述者和作者由此建構起多重身份的文學形象,讓讀者在走入小說結構的同時,亦走進王厚平形象的多重幻影之中。如果說文本結構是人物形象建立的基礎,那么第一人稱的敘述方式就是王厚平形象獲得多重身份的直接原因。“我”的視角和身份在蒙太奇般的電影語言中不斷頻閃、切換,串聯起不同的故事片段。“我”是現在時的,正在收集著一切關於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感覺,“我”把異質的時空和意象溝通搭建,構築起一個“心理環境”下的典型人物形象。

作品影響

2021年1月16日,《民謠》入選“《揚子江文學評論》2020年度文學排行榜”長篇小說榜。
2022年10月12日,《民謠》獲得第五屆施耐庵文學獎。

作品評價

《收穫》主編程永新:《民謠》的語言從第一句到最後一句都控制得很好,非常講究節奏,語言本身可謂中國文學界的一大“收穫”;而在敘事視角方面,《民謠》既有“我”成長時的視角,又有“我”長大後的視角,還有社會的視角、人性的視角……不同的視角共同構成了王堯這部小說的世界觀,並在轉換中擦出奇妙的火花。
《收穫》副主編鐘紅明:“王堯這一代人經歷了劇烈波動的時代,他們格外關注‘我’與歷史的關係。所有的學養和思考,融入了小說的多層次表達,並提供了時代記憶、細節表達背後的思想力量的深度。”
批評家、蘇州大學傳媒學院教授陳霖:文學故鄉的空間與我們今天的空間形成了張力,它們之間的距離能允許更多的東西在裡面穿越;這個小說不只是重溫了一段過去,還讓我們打開了更多可能。

出版信息

名稱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參考資料
《民謠》
2021年
譯林出版社
978-7-5447-8582-2

作者簡介

王堯,作家,評論家。蘇州大學文學院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曾獲第七屆魯迅文學獎理論批評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等。出版學術著作多種,另有散文集《一個人的八十年代》《紙上的知識分子》等,先後在《南方周末》《讀書》《收穫》《鐘山》等多家報刊開設散文專欄。
民謠(王堯創作的長篇小說)
王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