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簡介
納西族的民間音樂形式主要包括納西古樂、東巴祭祀音樂、民歌和其他器樂等。民歌是先於一切音樂形式產生的聲樂載體,他對於其他民間音樂和專業音樂的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國的許多民間器樂曲,有一大部分是直接由民歌移植或改編而成的。在納西文化中,民歌也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特別是納西族的東巴祭祀音樂,其中有相當數量的曲調都是來源於納西民歌。因此,可以說,納西民歌是最貼近納西人民生活、情感的音樂形式之一。
演唱民族
納西族主要聚居於雲南省麗江納西族自治縣,其餘分布在維西、中甸、寧蒗、德欽和四川鹽邊、鹽源、木里及西藏的芝康等縣。納西族原是中國西北古羌人的一個支系,大約在公元三世紀遷徙到麗江地區定居下來。早在一千多年前,納西族創造了這個民族珍貴的
文化遺產—東巴象形文字和用這種文字寫成的東巴經。東巴象形文字,納西語叫做“森究魯究”,被中外學者譽為“納西族古代的百科全書”。1957年設計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
代表作品
進入農耕後產生了《天女洗麻歌》、《搓線歌》、《放牛山歌》、《耙田歌》。《栽秧歌》等。風物歌有《玉湖水》、《三思水》等;習俗歌有《祭畜神歌》《喊豐收神歌》;儀式歌有《量米歌》《敬酒歌》、《穿褲子歌》、《穿裙子歌》;巫歌有《招魂歌》、《送鬼歌》;婚儀歌有《結親歌》、《求婚歌》、《祝婚歌》、《送親歌》、《勸女歌》、《喜歌》;喪儀歌有《含殮歌》、《謝恩歌》、《送葬歌》;納西族民歌,多用《谷氣》、《餵默達》、《阿麗哩》、《喔熱熱》等曲子演唱,情歌則多用《時本》調吟唱。
歌曲分類
納西族歌謠,主要分為傳統調和即興調兩大類。
傳統調也叫大調,納西語叫“本底子”或“本子”。納西族民間長詩皆屬傳統調。即興調也叫小調,無固定的唱詞,望物起興,靈活多樣,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納西族廣闊的社會生活。納西族人民世世代代慣於用民歌表達自己的情感,寄託美好的願望,調子一般低沉哀怨,如泣如訴,但東部地區因受藏族民歌影響,調子比較奔放、粗獷。革命戰爭年代,出現了反映人民反抗鬥爭的《訴苦歌》、《反三征歌》和歌頌革命軍隊的《賀龍敲石鼓》等慷慨激昂的民歌民謠。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出現了高亢、歡快的歌頌中國共產黨和社會主義新生活的新民歌。
文化功能
納西族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不斷發展,創造出了自己獨具特色的歷史文化和音樂文化。民歌是納西族人民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的社會生活的反映,以另一種形式書寫著納西族的歷史發展軌跡。
社會功能
像其他民族的民歌一樣,納西族傳統民歌也是納西族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貫穿人生的各個階段,具有很多實際的社會功能:
情感表達的功能
情感表達是音樂產生的一個重要因素,不同的情感產生不同的音樂類型。例如,人們通常用慢節奏、小音程、小調或下行音階表達悲傷、淒涼的內心感受,而用快節奏、大音程、大調或上行音階表達光明、愉悅和充滿希望的感覺。音樂的這種情感表達的功能使人們能夠在沒有歌詞甚至不知道是什麼音樂類型的情況下,就能大致感受到音樂中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正因為這樣,納西傳統民歌才會擁有如此豐富的曲調,使人們能夠在不同的場合選唱不同的調子。
審美娛樂的功能
審美娛樂大概是所有藝術形式最顯著、最重要的一種功能了。按照馬林諾夫斯基的觀點,藝術滿足的是人類出生物需要之外的一些衍生需要。至今,我們每天早晨和傍晚都能在麗江古城四方街上看到當地納西人邊舞邊唱納西歌曲的熱鬧景象,很多過往的遊客也常被這歡快愉悅的氣氛作感染,紛紛加人其中。
交流表達的功能
民歌的交流表達功能是不同於情感表達功能的。民歌的交流表達功能,涉及到音樂語言的性質問題。這種交流表達受制於產生某一特定音樂語言的社會和文化背景,脫離了該音樂語言的社會、文化背景,就如同某種語言脫離了它的語義環境,失去了表達和交流的可能性。其次,民歌曲調的產生也是以該民族的語言為基礎的,演唱也是用方言。例如雲南民歌《猜調》,其中的一句歌詞是:“米線長長街前賣”,用雲南話唱就是“米線長長街(gai)前賣”,但如果用國語唱就成了“米線長長街(jie)前賣”,雖然能聽懂,但卻失去了民歌本來的風味。沒有到過雲南或者不知道“米線”是什麼的人,也無法了解歌中的含義,更別說歌詞的“韻味美”了。納西族傳統民歌中的情歌就是納西族青年男女相互表達愛意的一個重要媒介,具有擇偶的實際功能。納西族的對歌也很多,“窩熱熱”是其中的一種,它的演唱即表達了對死者的哀思,同時也是對歌雙方智慧的較量,是納西族社會中重要的社交活動。
人生禮儀的功能
從民族學的角度來看,通常人們認為人生有四個最重要的階段即出生、成年、婚姻和死亡。在納西族中,民歌也是貫穿這四大禮儀的,例如:結婚時演唱的《嫁女調》、去世後為死者演唱的《窩熱熱》等等。
宗教的功能
在大多數的民族和文化中,宗教信仰儀式往往是和音樂結合在一起的,因此也產生了很多的宗教音樂(或儀式音樂)。在納西族中的一些祭祀活動中,主要是東巴唱腔(納西族的宗教音樂),有時還有民歌的參與。東巴和民歌手相互對歌,共同表達對神靈和祖先的崇拜和敬意。
教育傳承功能
民歌具有規範人民的行為、促進團結、維護社會穩定等功能。納西族的傳統民歌中就有以保護自然、維護生態平衡為主題的歌曲。納西族的“勒巴舞”、“打跳”等歌舞,都是比較大型的集體歌舞,需要人們相互的默契與配合,如果沒有和諧的社會關係是無法完成表演的。在納西族傳統民歌中,還有很多是講述祖先歷史、生產生活方式和傳統禮儀的,通過一代又一代的吟唱,把本民族的文化不斷傳承下去。納西族民歌之文化的傳承
藝術分析
傳統納西族民歌甚似一部本民族“有聲歷史書”,它記錄了不同歷史時期納西族人民的生產、生活及風俗等社會風貌,體現著創造者的性格特徵。納西族人民不但在不同的社會發展進程中不斷創造著具有本民族特點的音樂文化,而且還引進、保存和發展了其他民族和地方的音樂文化,有人將麗江讚譽為“活的音樂博物館”。納西族先民發自心靈的吟唱,其中承載的文化品格和豐厚的審美容量,絲毫不遜於凝聚著工業革命結晶的輝煌管弦大樂隊和宏偉交響樂掩蓋的人類感情。
隨著歷史進程的不斷演化,納西族的社會發展,經歷了奴隸制、封建領主制、封建地主制三大社會發展形態,向社會主義現代化邁進。20世紀90年代後,旅遊業在麗江納西族地區飛速發展,成為納西人走向現代化的重要橋樑。旅遊業和現代化為納西人帶來了經濟的騰飛、信息的流動、文化的交流……使這個曾經“被遺忘的角落”,成為世界聞名的旅遊勝地和“人間天堂”。任何文化都是出於不斷的變遷過程中的,今天納西傳統文化所依存的經濟基礎和社會基礎都已改變。社會變遷程度的不同,文化變遷的程度也有所不同。麗江古城區、古城區邊的貴峰三元村以及還未經歷旅遊開發的玉龍縣塔城鄉下爬村三地傳統民歌傳承情況正好說明了這一點。
通過上表的比較,我們不難看出納西傳統民歌的文化功能與傳承模式在社會文化變遷的影響下,具有以下幾個特徵:首先,現代化程度越高,傳統民歌的文化功能越少,娛樂審美功能越突出;傳承範圍越窄,幾乎只限於專業的從業人約;傳承模式越單一,有專業化、標準化的趨勢。其次,傳統民歌的文化功能直接影響和決定著傳統民歌的傳承模式。諸如人生禮儀、宗教功能、交流表達等都是自然傳承的前提。如果在社區中,某一傳統民歌已經不具備這些功能,那么很自然地它也不會再出現在這些特定的生活場合之中,當地人也就不可能通過簡單的聽和模仿而學會。因為這些文化功能比娛樂審美功能更強調當事人的參與性,參與對當事人來說具有一定文化的意義。而娛樂審美功能則比較容易通過欣賞達到,不要求當事人必須參與。例如:在東巴宮觀看納西民歌手的演唱,即使台下的觀眾不唱,但也能得到美的享受;再如,在四方街觀看當地納西人的“打跳”,首先,麗江古城裡的“打跳”(包括三元村)已經從過去的邊唱邊跳變成了隨伴奏帶而起舞,即使遊客加人其中,也不過是跟著模仿舞步,傳統民歌無法自然傳承。再次,傳統民歌的文化功能影響著傳承對象及範圍,特別是人生禮儀、宗教功能、交流表達等幾大功能,都是自然傳承的前提條件,因此也極大地影響傳承對象及範圍。文化功能在社區中的作用越深入,傳承對象越基層、越廣泛;文化功能越多,傳承機會越多,傳承範圍也越廣。
傳統一旦失去就很難恢復,但是傳統也不是可以輕易被移植或取代的。因此,我們在擔心納西傳統民歌消亡的同時,更應該看到納西傳統民歌向前發展的希望。新的時代背景也許使納西傳統民歌的一些過去的文化功能減弱或消失了,但同時也賦予了它很多新的文化意義,比方說:經濟功能、消費功能(由審美娛樂功能衍生)等。對於正在減弱的文化功能我們有必要進行選擇性的恢復,例如人生禮儀和宗教功能,它們都與納西族東巴教信仰有著密切的聯繫,我們可以在保護、傳承東巴文化的同時對傳統民歌進行保護與傳承。我們還可以旅遊為載體,舉辦“納西民歌節”、“東巴文化節”等多種形式的文化旅遊項目。這樣的主題文化節不但可以豐富納西族地區的旅遊內容,同時也可以使納西傳統民歌文化功能中經濟和消費功能得以較好的實現,提高傳統民歌的知名度和認知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