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隱匿性B型肝炎病毒感染及傳播機制研究》是依託復旦大學,由鄭英傑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母嬰隱匿性B型肝炎病毒感染及傳播機制研究
- 依託單位:復旦大學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鄭英傑
《母嬰隱匿性B型肝炎病毒感染及傳播機制研究》是依託復旦大學,由鄭英傑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母嬰隱匿性B型肝炎病毒感染及傳播機制研究》是依託復旦大學,由鄭英傑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隱匿性B型肝炎病毒感染(OBI)常規不易識別,而呈現的靜默傳播和流行威脅著人群健康。基於顯性HBV感染評估的HBV疫苗...
《B型肝炎病毒C/D重組型毒株隱匿性感染機制的研究》是依託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由蘇海霞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中文名 B型肝炎病毒C/D重組型毒株隱匿性感染機制的研究 項目類別 面上項目 項目負責人 蘇海霞 依託單位 中國...
(1)是輸血、血液透析以及臟器移植播散B肝病毒的潛在危險。(2)是隱源性肝病的致病因素。(3)隱匿性B肝病毒感染病毒惡化已有諸多報導,但發生頻率尚無清楚。(4)在肝細胞癌患者中常常發現隱匿性B肝病毒感染的存在,認為與原發性肝癌發生...
隱匿性B型肝炎病毒感染(OBI)是HBV感染的特殊類型,是指B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陰性,但是血液或肝臟中存在HBV DNA。武威作為我國B型肝炎流行率最高的地區之一,社區人群沒有OBI相關的研究。 內容與方法: 1. 2011年6月至2014年5...
B肝母嬰傳播就是嬰兒的B肝病毒通過母體進行的傳播方式。垂直傳播方式 B型肝炎表面抗原攜帶者中約有1/3(約3千萬)來源於B肝病毒母嬰傳播。B肝病毒母嬰傳播有3種途徑:(一)宮內傳播:HBV宮內感染率為9.1%~36.7%。宮內傳播的...
母嬰傳播有兩種情況:第一是宮內感染,是指有HBV感染的母親對胎兒的傳播,絕大部分發生在妊娠的最後3個月,病毒進入胎兒體內而被感染。第二,圍產期傳播,是指在分娩前後半個月或分娩中所發生的B肝病毒感染,這是由於帶有HBV的母血...
本項目研究結果顯示產婦體內B肝病毒無論是B基因型還是C基因型,隨著病毒滴度增加,對胎盤屏障的攻擊、破壞可能性增加;並且隨著妊娠時間增加,發生宮內傳播機率也增加,因此,HBV宮內感染大多發生在妊娠中晚期;此外,研究發現TLR 9是預測...
密切的日常生活接觸,可使含有B肝病毒的血液、唾液、乳汁、陰道分泌物等通過黏膜或皮膚微小的擦傷裂口進入易感者的機體造成B肝病毒感染。性傳播 對於B肝患者是可以通過性傳染的,性傳播也是屬於體液傳播的一種。另外接吻也能傳播,如果口...
B肝母嬰傳播,是B肝傳播的主要途徑之一。為此人們採取了很多積極的母嬰傳播阻斷的干預措施,尤其是針對B肝病毒(HBV)陽性的孕產婦人群開展了系列的預防干預活動,取得了一定的生物學效果。然而,這些干預措施的投入與產出究竟能產生多大收益...
B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全球性重大衛生問題。據WHO資料,全球約20億人曾感染HBV,其中3.5億發展為慢性B肝病毒攜帶者,每年約100萬人死於HBV感染相關肝硬化、肝衰竭和原發性肝細胞癌。我國是B型肝炎高發地區,其中新生兒宮內感染成為...
現採取聯合免疫干預措施後母嬰傳播率在10%以下。母嬰傳播的概念 指B肝病毒表面抗原陽性的母親;尤其是表面抗原、e抗原雙陽性的母親;在妊娠和分娩的過程中,將B肝病毒傳播給胎兒或新生兒,引起嬰兒B肝病毒感染的過程。母嬰傳播途徑 1、宮...
《B肝病毒感染與致病的分子機制研究》是依託武漢大學,由吳建國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重點項目。項目摘要 B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導致B型肝炎和肝細胞癌(HCC),HBV與宿主細胞之間複雜的相互作用是B型肝炎和肝細胞癌發生髮展的基礎,涉及到多...
阻斷B型肝炎e抗原陽性母親宮內傳播的研究 新生兒宮內感染B型肝炎病毒抗原陽性轉陰的研究 不同餵養方式對B型肝炎病毒攜帶者嬰兒的影響 不同免疫方式阻斷B型肝炎病毒母嬰水平傳播 B肝疫苗接種對B型肝炎病毒攜帶者子女的長期免疫效應 不同...
急性B肝患者、慢性B肝患者和B型肝炎病毒攜帶者是主要傳染源,B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無論在潛伏期、急性期或慢性期,其血液都具有傳染性。HBsAg陽性持續6個月以上,沒有肝炎症狀的體徵,肝功能等各項檢查都顯示正常,血清ALT和AST均在正常...
小形球顆粒,直徑大約22納米,是B肝病毒感染後血液中最多見的一種。它由表面抗原組成,並不含有B肝病毒的DNA以及DNA聚合酶。管形顆粒,直徑也約為22納米,長度在50~70納米之間。實際上是由幾個小球形顆粒聚合在一起而成,但同樣...
B型肝炎血清學標誌物(HBV serologic marker,HBVM)是診斷B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必要檢測指標,HBV脫氧核糖核酸(HBV DNA)檢測反映病毒複製的情況或水平。病因 主要由B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簡稱:B肝病毒)感染引起,來源有母嬰...
B型肝炎病毒(HBV)表面抗原(HBsAg)發生糖基化突變而帶來的生物學功能改變已引起了國內外研究者的注意。本課題根據我國HBV變異的實際特點,對我國HBV感染者中的HBsAg N-糖基化突變情況進行了分子流行病學調查,利用臨床病毒分離株進行了...
2017年10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公布的致癌物清單初步整理參考,B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在一類致癌物清單中。截至2023年 7月,我國各類肝臟疾病患者達4億多人,大約每3個人中就有一人患有慢性肝病,其中患有B肝的人群占...
一 急性病毒性肝炎 二 慢性病毒性肝炎 第二章 病毒性肝炎的免疫組化、免疫電鏡和分 子病理學的研究 第一節 A型肝炎的免疫組化及免疫電鏡分析 第二節 B型肝炎的免疫組化及免疫電鏡分析 一 肝內B型肝炎病毒抗原的形態及分布 二 ...
為進一步規範慢性B型肝炎的預防、診斷和治療,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和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組織國內有關專家,在參考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按照循證醫學的原則,制訂了本《指南》。病原學 B型肝炎病毒 (HBV) 屬嗜肝DNA 病毒...
慢性B型肝炎是由於感染B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B型肝炎患者和HBV攜帶者是本病的主要傳染源,HBV可通過母嬰、血和血液製品、破損的皮膚黏膜及性接觸傳播。感染HBV後,由於受病毒因素、宿主因素、環境因素等影響,會出現不同的結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