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我縣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按照《意見》的要求,積極做好職責範圍內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加強信息公開渠道建設,建立健全長效機制,推動辦事公開工作不斷深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武隆縣人民政府2012年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
-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
- 地址:武隆
- 時間:2008
一、概述
2012年,我縣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按照《意見》的要求,積極做好職責範圍內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加強信息公開渠道建設,建立健全長效機制,推動辦事公開工作不斷深化。
(一)決策程式公開到位。根據國家和市上相關檔案及會議精神,結合我縣實際,凡縣上召開的縣委常委會議、縣政府常務會議、縣長辦公會議、縣土地招拍掛領導小組工作會等重大決策性會議,都邀請縣人大、縣政協聯繫領導出席,進一步強化政府信息的透明度。對涉及的重大民生和重大項目決策,嚴格執行公示、專家論證、監督協商、合法審查、集體決策和決策公示等程式,最大限度地保障了縣委、縣政府決策的公開。今年以來,縣委、縣政府認真制定了《政府信息公開目錄》、《外來投資契約管理辦法》、《工業園區準入辦法》等一系列公開、規範決策程式規定,堅持不公開不決策、不協商不決策,確保了信息的公開透明和決策程式的規範。
(二)行政權力公開到位。積極推進權力運行和廉政風險防控制度化常態化管理,本著“職權法定、程式法定”的原則,對全縣26個鄉鎮和50個縣級部門易發多發的腐敗領域和部位的行政許可權、非行政許可審批權、行政事業性收費權、項目建設、資金分配、資產處置等重要事項決策權項以及行政權力進行了全面清理,建立了廉政風險防控長效機制,規範了單位內部人、財、物的管理權。通過對職權的清理核定,將各類風險逐項逐級進行分解,編制了職權目錄,繪製了權力運行圖,評出了風險等級,制定了相應的防控措施。目前,已排列出行政權力和風險點1740處,建立140餘項風險防控措施,基本建立了覆蓋黨政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的廉政風險防控機制,並為下一步搞好行政權力、廉政風險點公開奠定了基礎。
(三)預決算公開有力推進。認真貫徹落實《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切實做好政府信息公開有關工作的通知》(渝辦發﹝2012﹞194號)要求,及時下發了《武隆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切實做好政府信息公開有關工作的通知》(武隆府辦發﹝2012﹞137號)和《關於做好三公經費公開工作的通知》(武隆府辦發﹝2012﹞159號),全面推進“三公”經費預算和決算公開工作,到2013年對15個縣級試點部門“三公”經費預決算在政府和部門入口網站上公開,2014年將全面公開行政事業單位“三公”經費預決算。
(四)政府信息公開平台良好。按照“縣級集中、資源共享、統一標準、共同維護”的原則,進一步最佳化縣政府入口網站,實行對信息統一徵集、統一審核、統一發布。堅持以公開為原則,全面依託政府門戶網,對政府工作動態、重要檔案、人事任命、建設工程、辦事服務、政府採購、突發事件、惠民政策等各類信息進行網上公開,並建立信息公開考核辦法,做到了政府信息公開常態化、規範化、制度化。全年公開政務信息1500件次。
(五)“陽光政務114”熱線率先實施。率先在全市啟動實施了“陽光政務114”熱線,對部門職能職責、辦事服務、強農惠農政策、公共服務等16萬條信息,特別是對旅遊、交通、學校、醫院、公交、水、電、氣等公共服務的服務承諾、收費標準、辦事程式、工作規範、辦事紀律、投訴渠道等信息進行了全面公開,老百姓通過撥打“陽光政務114”熱線電話即可查詢相關信息,極大地方便了民眾,節省了辦事時間,更好地提升了政府公共服務效率,使陽光政務信息公開步入了規範化軌道。
(六)創新基層政務公開模式。一是完善了村(居)務公開制度。下發了《中共武隆縣委武隆縣人民政府關於深入推進村(居)務公開工作的通知》(武隆委辦發〔2011〕119號),重新修訂了《重慶市武隆縣村(居)務公開目錄》,進一步規範了村務公開的形式、時間和基本程式和項目。設立了村務公開欄,對村務和村上重大事項按季度公開。二是規範了民主決策機制。做到一般日常事務由村黨支部、村委會開會決定;較大的事務由村、支兩委組織召開村民代表會議,充分徵求村民代表意見後決定;重大的事務必須召開村民會議討論決定,確保了村上事務民主化、公開化。三是完善了民主管理制度。建立完善了村級民主政治建設、財務審批、現金結賬、備用金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創新管理模式,規範了村(社區)集體財務收支審批程式,全面推行“兩合章”民主理財制度,所有行政村和社區財務支出必須經村(居)民主理財小組和村(居)民主監督小組集體審核同意簽字後方可報銷入賬,有效加強了基層財務的管理。四是強化了村(居)務管理的監督制約機制。對村(社區)集體財務每年審計一次,任期屆滿和幹部離任必須進行審計,推行了民主評議村(社區)幹部工作制度。今年年底,村(社區)“兩委會”全體成員都進行了述職述廉,接受村(居)民代表的評議。
(七)行政服務體系紮實推進。認真貫徹實施《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改革的意見》(渝府發〔2012〕56號)、《中共重慶市委辦公廳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深化政務公開加強行政服務的通知》(渝委辦發〔2011〕50號)、《中共重慶市委辦公廳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強和規範區縣(自治縣)行政服務中心建設的意見的通知》(渝委辦發〔2012〕20號)及重慶市深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作會議精神,結合我縣實際,制定了《中共武隆縣委辦公室武隆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加強行政服務工作的意見》(武隆委辦發〔2012〕111號),進一步深化了我縣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著力推進行政服務均等化、規範化、制度化,提出了行政許可、非行政許可審批100%的項目授權到位,視窗委託授權接件、受理率100%,審核(查)率達80%,直接簽批率達到70%的改革目標。進一步完善了行政服務三級網路系統建設,全面建成縣、鄉鎮、村(社區)三級政務服務項目備案庫、三級聯審系統,搭建起全縣政務服務及電子監察網路系統平台。到2013年,啟動12個鄉鎮行政服務平台建設。到2014年,啟動11個鄉鎮行政服務平台建設,90%的村(社區)基本建成三級聯動(審)網路平台。探索“兩集中、兩到位”、建設領域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行政審批前置事項改革,逐步解決行政服務中心管理機構體制機制問題。目前,行政服務體系建設已納入縣政府“一把手”工程,強化了縣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聯席會制度,形成了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部門配合,上下聯動的工作格局。
二、行政機關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和不予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及時辦理客群範圍內的公開信息,力保民眾對公開信息答覆滿意。2012年未收到法人和其他組織提出的政府信息公開申請。同時,對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政府信息,以及公開後可能危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經濟安全、社會穩定和各行政機關已確認不予公開的政府信息堅決不予公開。
三、政府信息公開的收費及減免情況
(一)明確收費項目。縣公安局公開項目中涉及收費的項目有:辦理汽車、三輪車、低速貨車、拖拉機、機車等反光號牌和汽車臨時號牌、車輛行駛證、機動車登記證、駕駛證、IC卡、補準遷證、護照、港澳通告證即簽注、台灣通行證等證件;縣林業局公開項目中涉及收費的項目有:辦理野生動植物進出口申請、森林植物檢疫、林地補償、林權勘測、育林基金、植被恢復等;縣食藥監局公開項目中涉及收費的項目有:辦理藥品零售企業GSP認證、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管理員培訓合格證、藥品從業人員上崗證等證件和藥品從業人員繼續教育等培訓;縣水務局公開項目中涉及收費的項目有:收取水資源費、水土保持設施補償費、污水處理費;縣民政局公開項目中涉及收費的項目為:辦理結婚證、離婚證、收養申請、收養證、收養登記調查等。
(二)暫無公開項目減免情況。
四、因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行政複議、提起行政訴訟情況
2012年,我縣沒有收到有關政府信息公開方面的行政複議,沒有發生政府信息公開方面的行政訴訟情況。
五、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措施
儘管我縣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少數部門行業政務信息公開不夠全面,公共突發性事件公開力度不夠,新聞發言人制度執行不夠普遍、基層政務公開不夠規範等問題。在今後一段時期,我們將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突出重點,著力搞好重點環節的政務公開。按照“公開是原則,不公開是例外”的要求,把人民民眾普遍關心、涉及人民民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容易產生不正之風、滋生腐敗的風險點和基層政權公開等薄弱環節為公開重點,把“三公”經費、財政預決算、行政權力運行、強農惠農資金作為政務公開的主要內容,切實抓好抓落實。
(二)創新方式,紮實推進政務公開平台建設。擴大陽光政務熱線實施範圍,辦好陽光政務網上公開,構建陽光政務信息服務優良機制,著力創新政務公開形式。繼續辦好政府入口網站,依託政務網路平台,強化網路互動,搞好網上申請公開工作。特別要辦好網上政務服務大廳,爭取多渠道、多種公開方式,集中向社會公開各單位的辦事內容、辦事條件、辦事程式、辦事時限、辦事結果、辦事紀律和監督辦法等,實行網上預受理,為廣大民眾和企事業單位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
(三)認真規劃,適時啟動行政權力公開工作。將推進行政權力公開透明運行與加強廉政風險防控緊密結合起來,啟動電子監察,做到依法確權、科學分權、公開示權、有效控權,防止權力濫用。
(四)深化改革,積極推進行政服務體系建設。著手推進行政服務“標準化”建設,進一步搞好“兩集中、兩到位”,深化以建設領域行政審批為重點的審批制度改革,為招商引資提供優良的政務服務環境。
(五)探索模式,大力推進基層政務公開。進一步總結抓好以“兩合章”為內容的基層農村財務管理新模式,積極落實鄉鎮、村(社區)政務公開工作,大力推進鄉鎮政務公開、村務公開、組務公開。同時依託村級公共服務中心,積極開展代辦服務等工作,促進鄉鎮政務公開與村務公開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