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榮碑

武榮碑

《武榮碑》是刊刻於東漢時期的一方碑刻,全稱“漢故執金吾丞武君之碑”,又稱“執金吾丞武榮碑”等,無撰書人姓名,屬隸書書法作品,現藏於濟寧博物館

《武榮碑》為圭首碑,石灰岩質,高243厘米,寬84厘米,厚26厘米,有額,陽刻隸書“漢故執金吾丞武君之碑”2行10字,額下有穿。碑陽陰刻10行,行31字,前序後銘,主要頌述武榮政績,文字均在穿右,穿左無文。書法上,其結法寬和嚴整,多取縱勢,書風淳古峻麗,氣格英偉矯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武榮碑
  • 創作年代:東漢
  • 全稱:漢故執金吾丞武君之碑
  • 別稱:執金吾丞武榮碑等
  • 書法類型:隸書
  • 規格:高243厘米,寬84厘米,厚26厘米
  • 現藏地:濟寧博物館
碑刻內容,創作背景,藝術鑑賞,作品評價,歷史傳承,

碑刻內容

武榮碑
《武榮碑》碑陽拓片
碑陽
(碑額)漢故執金吾丞武君之碑
君諱榮,字含和。治《魯詩經》韋君章句,闕幘,傳講《孝經》《論語》《漢書》《史記》《左氏》《國語》,廣┘學甄微,靡不貫綜。久斿大學,𧂀然高厲。鮮于雙,學優則仕。為州書佐、郡曺史、主┘簿、督郵、五官掾功曹、守從事。年卅六,汝南蔡府君察〔舉孝〕廉,□□郎中,遷執金吾┘丞。遭孝桓大憂,屯守玄武,哀悲𢝆,加遇害氣,遭疾隕靈,□□□□。君即吳郡〔府〕┘卿之中子,敦煌長史之次弟也。廉孝相承,亦世載悳。不忝□□,□□命□,〔不竟台〕┘衡。蓋觀德於始,述行於終。於是刊〔石〕勒銘,垂示無〔窮〕。其〔辭曰〕:┘天降雄彥,資才卓茂。仰高鑽堅,允文允武。內乾三署,外□𨸲旅。□勒屯守,〔奮威〕□┘〔武〕。〔旌〕旗絳天,雷震電舉。敷燿赫〔然〕,𨹧惟哮虎。當遂股肱,┘□之元輔。〔天何不吊〕,〔降此〕┘□咎。乎我君,仁如不壽。爵不副德,位不稱功。鹹褱傷愴,遠近哀同。身〔沒〕□□,〔萬〕┘〔世諷〕誦。┘
碑陰
張力臣第四次來題,子增桐、孫裛冉從行。道光廿一年七月,日照許翰補刻。
丁未四月,路騰奇到此一觀。
(說明:□,表示一個無法確認的字;加粗,表示碑作異體;〔〕,表示補字;┘,表示分行。)

創作背景

據碑文記載,武榮廣學博識,深明經史,與伯父武梁一樣,在未冠之年就能傳道講學。因學業優異,歷任州書佐、郡曹史、主簿、督郵、五官椽、功曹、守從事等職,三十六歲時為汝南蔡府君察舉孝廉,任郎中,累官執金吾丞。東漢永康元年(167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漢桓帝駕崩。次年(168年)正月二十一日,漢靈帝即位,改元建寧。漢桓帝、漢靈帝交替的漢桓帝大喪期間,跟隨漢桓帝多年的武榮因戚哀悲慟而一病不起,不久就逝世,時間當在東漢建寧元年(168年)。東漢末年,為紀念武榮、武梁、武班和武開明,武氏子孫建祠刻石,共刊刻了44塊刻石,合稱“嘉祥武氏墓群石刻”,《武榮碑》即其中之一。

藝術鑑賞

技法
書法上,《武榮碑》的用筆拙樸古茂,變化豐富,筆畫粗細相間,輕重有別而相當和諧,波磔或含蓄或舒展,厚薄差異較大,撇畫反手逆向,但求宛通暢達;捺畫順勢,輕起漸重右下行,至將盡處一按緩起,圓健中又須沉雄;橫畫藏鋒,但絕少蠶頭雁尾;豎畫多短小憨實,偶有大豎亦沉穩敦實。結體則規整中見靈活,字形長者高強彪悍,扁者亦雄闊大度,上下結構多束上展下(如“學”字、“督”字、“孝”字、“史”字等),左右結構則多縱左斂右(如“諱”字、“和”字、“敦”字、“煌”字等),多淳古簡質之氣(如“甄”字、“大”字、“守”字、“夫”字等),也有庸俗不足師法者(如“郵”字、“玄”字、“長”字、“也”字等)。整體上與《張遷碑》比較接近,不少字形十分相似,如“詩”字、“守”字、“事”字、“行”字、“於”字等。章法則疏朗齊整,布局嚴謹,節奏感較強。
明末清初收藏家孫承澤:文既簡質,字亦如之,自是東京風格,可珍也。(《庚子銷夏記·卷五·執金吾丞武榮碑》)
清代書法家萬經:額題八分“漢故執金吾丞武君之碑”十字,分二行,凸起,字極秀逸可愛。文十行,行三十一字,漫漶殊甚,《隸釋》已闕十九字,今本又闕八十字,故文義多不可讀,字亦拘迫不甚工,遜額甚遠。(《分隸偶存·卷上·漢魏碑考·漢執金吾丞武榮碑》)
清代書法家翁方綱:是碑之書,孫北海賞其簡質,而牛真谷病其板拘。予以為字畫差小而道古,彌出他碑之上,不特不病於板拘,即簡質亦尚不足以盡之耳。(《兩漢金石記·卷八·漢故執金吾丞武君之碑》)
近代書法藝術家楊守敬:淳古而峭健,流麗而圓活。漢碑佳品,亦分法正宗,不得以字少而忽之。(《激素飛清閣評碑記·卷一·漢·執金吾丞武榮碑》)
《武榮碑》原在山東嘉祥城南18千米處,立於武榮墓前。宋代以降,《集古錄》《庚子銷夏記》《曝書亭記》《兩漢金石記》《山左金石記》《授堂金石跋》《金石圖》《金石萃編》等金石著作均對其進行過著錄、考述、辨疑。清代乾隆五十一年(1796年),金石學家黃易赴濟寧出任運河同知,途經嘉祥,詳細調查了武氏墓群的情況,並於當年對其中的武梁墓進行了發掘,出土了一批畫像石刻,為便於研究、欣賞而將《武榮碑》及出土的“孔子見老子”畫像石移入濟寧州學保存。民國十八年(1929年),濟寧縣教育局長王大恕將州學散置漢碑移至鐵塔寺東側,築室存藏,名為“小金石館”,1985年起交由濟寧博物館管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