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武斑碑
- 碑通高:210厘米
- 肩高:170厘米
- 碑寬:88厘米
- 碑厚:25厘米
- 碑文依據:《隸釋》卷六
武斑碑介紹,敦煌長史武斑碑(清初拓本),
武斑碑介紹
此碑通高210厘米、肩高170厘米、寬88厘米、厚25厘米。由於風化和歷代捶拓,其文字大多數模糊不清。碑額題字也難辨別,參考武榮碑額,應為“漢故敦煌長史武君之碑”。據《隸釋》卷六《敦煌長史武班碑》記錄碑文為:
建和元年大歲在丁亥,二月辛巳朔廿三日癸卯,長史同(以下缺)敦煌長史武君諱斑,字宣張。昔殷王武丁久伐鬼方,元功章炳,勛臧王府。官族分析,因以為氏焉,武氏蓋其後也,商周假藐,歷世壙遠,不隕其美。漢興以來,爵位相踵,囗朝忠臣。君幼囗顏、閔之楙質,長敷斿、夏之文學。慈惠寬囗,孝友玄妙。苞羅術藝,貫洞聖囗。博兼囗囗,耽綜典籍。囗囗囗純,求福不回。清聲美行,闡形遠近。州郡貪其高賢,囗囗請以囗囗。歲舉囗翼紫宮,囗囗詔除,光顯王室。有囗於國,帝庸嘉之。掌司古囗,領校袐隩。研囗幽徹,追昔劉向辯賈之徒,比囗萬矣。時戎囗囗,匡正一囗。囗朝廷惟憂囗囗,有司囗囗舉君。斑到官之日,囗厲吏士。哮虎之怒,薄伐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並,百姓賴之。邦域既寧,久勞於外,當還本朝,以敘左右。以永嘉元年囗月囗日,遭疾不囗,哀囗。於是金鄉長河間高陽史恢等,追惟昔日同歲郎署,感囗為自古在昔,先聖與仁,囗囗興替,囗囗人存。生榮死哀,是囗萬年。伊君遺德,囗孔之珍。故囗石銘碑,以旌明德焉。其辭曰:於惟武君,允德允恭。受天休命,積祉所踵。其在孩提,岐嶷發囗。謙囗守約,唯誼是從。孝深凱風,志絜羔羊。樂是囗囗,恬此囗光。孽孽臨川,闚見囗囗。囗仰萁首,徹妙玄通。囗然清邈,囗囗囗囗。囗囗升囗,為帝股肱。扶助大和,萬民乃蒙。顯宗囗囗,史官書功。昊天上帝,降茲鞠凶。晻忽徂逝,囗囗囗囗。不享囗耆,大命囗囗。百遼惟囗,後帝感傷。學夫喪師,士女悽愴。囗表金門囗,令問不忘。垂囗後昆,萬載嘆誦。
尚書丞沛國蕭曹芝囗宣,成武令中山安憙曹種囗囗,豊令下邳良成徐崇囗囗,
故陳留府丞魯國魯囗囗囗囗,防東長齊國臨菑囗紀伯允書此碑,嚴祺字伯曾。
碑陰有後人刻的“武氏碑”三字,以及“休寧蔡壽生來觀,男治華侍,
長洲龔曾同觀”題刻。
敦煌長史武斑碑(清初拓本)
Loading...This is the caption of image number 1
此為清初拓本,尚存二百五十八字。
碑立於漢建和元年(147年)。縱:172.6cm,橫:76.5cm。碑文記述武班生平及功德。碑文書法方正典雅,近似《史晨碑》。碑末署書者姓名“紀伯允”,在漢碑中少有。碑現藏山東嘉祥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館。
黃易《小蓬萊閣金石目》著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