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市發展和改革局

武夷山市發展和改革局是一個政府部門,位於武夷山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武夷山市發展和改革局
  • 釋義:政府部門
  • 地點:武夷山
  • 國家:中國
經濟形勢
經濟指標完成情況
——地區生產總值:經初步預計,上半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24.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同期增長14.0%(未經南平市統計局評估),占年計畫的37.43%,沒有達到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目標。
其中:第一產業保持增長,完成增加值52091萬元,同比增長4.0%,占年計畫的46.97%,沒有達到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目標;第二產業增長加快,完成增加值64946萬元,增長18.8%,占年計畫的37.75%,沒有達到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目標;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28302萬元,增長16.8%,占年計畫的45.44%,沒有達到預期目標。三次產業占GDP比重分別為21.23%、26.47%和52.29%,三次產業貢獻率分別為7%、33%、60%,分別拉動GDP增長1.0、4.6和8.4個百分點。
我市國民生產總值沒有達到預期目標的主要原因:一是由於巨觀經濟環境影響,企業轉型升級和經營風險、融資壓力加大,企業效益普遍下降,企業虧損面由上年同期11%上升至26%,2008年以來,74家規模工業企業已有聚鑫彩印、銀石礦業、彩鑫服裝等4家倒閉;2009年一季度產值比降的工業企業有17家,五夫天寶鉬礦等企業下降幅度達50%以上。二是由於我市第三產業發展的“發動機”是旅遊業,受旅遊業發展低於預期目標的影響,造成第三產業增加值偏低,我市旅遊業發展有所放緩的原因主要是受客觀環境的負面影響,發展中遇到了一定的困難,國際金融危機的暴發與持續,H1N1流感等等影響了我市的旅遊客源。
——農業生產總值:預計1-6月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完成78140萬元,增長8.0%,占年計畫的45.51%,沒有達到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目標,但總體情況良好。主要特點是:今年以來,我市堅持以新農村建設統領農業農村工作,全面落實諸如糧食直補、農機具補貼等各項惠農政策,積極發展現代農業,主導產業進一步壯大,農村經濟穩步發展。一是種植業生產穩定。二是畜牧業生產發展較快。三是漁業生產發展平穩。
——規模工業產值:預計1-6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產值11.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2%, 占年計畫的42.15%,沒有達到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目標,預計實現工業增加值47844萬元,增長20%。主要特點:一是重點行業拉動工業增長。從我市行業分布看,1-5月,拉動我市工業增長的主要行業有:茶葉加工行業完成產值22732萬元,同比增長(現價,下同)75.7%;食品、農副食品加工行業完成產值11683萬元,增長82.63%;竹木加工行業完成產值31438萬元,增長24.6%;紡織服裝行業完成產值9256萬元,增長80.78%,以上行業累計完成產值75109萬元,增長51.15%,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達83.39%,拉動我市工業增長30個百分點。二是非國有企業保持快速增長。1-5月,非國有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89127萬元,增長26.55%,占全市規模工業總量的98.95%,比重比上年同期上升0.1個百分點。
——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月,市場消費繼續保持活躍。全市累計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5.9%,但比上年同期回落2.4個百分點。分行業看,對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起到有力的批發零售業(占全市比重的77.14%)實現零售額66145萬元,增長14.9%,其中限額以上貿易企業實現零售額9647萬元,下降4.9%;住宿餐飲業18632萬元,增長22.9%,其中限額以上餐飲業實現零售額3158萬元,增長15.2%。
物價總體回落明顯。一方面我市食品價格拉動消費價格大幅上揚的結構性上漲局面已逐漸減弱,另一方面翹尾因素對指數將產生下拉作用。1-5月,全市居民消費品價格總水平比上年同期回落2.7%,其中服務項目價格下降0.8%,消費品價格下降3%。從調查的八大類商品和服務看,價格呈現“五降三升”,價格回落的結構性特徵明顯,其中居住類下降5.3%, 交通和通訊類下降3.4%,衣著類下降2.6%,娛樂教育和文化用品及服務類價格下降2.8%,食品類價格下降3.6%。而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類上漲4.7%,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類上漲4.5%,菸酒及用品類上漲0.2%。
——外貿出口總值: 1-5月,外貿出口2549.84萬美元,增長110.8%,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25.47個百分點。契約利用外資16128萬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倍,按基層報表口徑,外商實際到資6223萬美元,同比增長5.12%;按驗資口徑,實際到資1002萬美元,同比增長17.6%。主要是今年“5.13”第十二屆海峽西岸武夷國際投資洽談會成果喜人,呈現出項目簽約多、內容豐富的特點,實現了技術、市場、資金、人才、信息等全方位合作與交流。據統計,武夷山簽約利用外資項目契約8項,契約外資12704萬美元,同時,今年與往年相比,項目比較大,8個外資項目都是1000萬元以上,且旅遊和茶產業比較突出。簽約山海協作項目契約24項,總投資25.79億元,利用市外資金25.79億元。
——財政總收入:上半年,我市財政總收入完成2.2億元,占年計畫的48.35%,沒有達到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目標,同比減收2562萬元,下降10.32%,比上年同期回落27.08個百分點。其中地方級一般預算收入完成1.6億萬元, 占年計畫的51.12%,達到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目標,同比減收1167萬元,下降6.95%,比上年同期回落17.37個百分點,但降幅逐步收窄。主要特點:一是地方級一般預算收入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但受金融危機和經濟增速放緩影響,我市兩大支柱產業鉬礦、房地產業持續低彌,稅收收入除車船稅、耕地占用稅、契稅有增長,其餘普遍下降。二是稅收收入比重下降。1-6月,稅收收入實現12876萬元,同比下降12.01%,非稅收入實現2746萬元,同比增長27.42%。稅收比重82.42%,較上年同期下降4.74個百分點。三是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較快增長。1-6月共完成1661萬元,比上年同期增收959萬元,增長136.61%。主要是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設費淨增收1026萬元,計生部門成立計生執法大隊加強征管清理舊欠,社會撫養費增收222萬元。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6月,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5.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03%,占年計畫的27.86%,沒有達到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目標。其中城鎮投資完成21.5億元,占固定資產投資總量的85.36%,增長3.35%,農村投資完成3.7億元,減少10.62%。主要特點:一是在建項目方面,1-6月,全市整個施工項目個數207個,比上年同期減少19.77%,其中本年新開工項目個數153個,增長135.85%。根據項目的投資完成額測算,1-6月,全市在建項目平均投資規模為1216萬元,比上年同期的 965 萬元提高251萬元,在建項目投資規模有所加大。二是中央擴大內需項目方面,1-6月,我市中央擴大內需項目10個,已完成投資2202萬。其中8個項目已完工。中央擴大內需項目主要投向民生,包括衛生、飲水安全、保障住房、沼氣項目。擴大內需項目帶動投資效果初步顯現。三是工業(旅遊)項目方面,1-6月工業(旅遊)完成投資142375萬元,占全社會投資比重56.57%;當年投資5000萬以上新辦工業(旅遊)項目29個,完成投資84002萬元。當年新增完成實際投資1000萬元以上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56個,完成投資153602萬元。
——旅遊接待人數:1-5月,全市共接待境內外遊客223萬人次,增長10.08%,比上年同期提高8.19個百分點,比1-3月回落0.97個百分點,其中接待境外遊客6.3萬人次,同比增長2.31%;旅遊總收入12.91億元,增長12.16%;旅遊直接創匯1616.62萬美元,增長6.89%。主要特點:一是國內長短線游均衡發展。1-5月,全市共接待國內遊客216.7萬人次,增長10.37%。二假日旅遊紅紅火火。主要是 “五一”小長假我市景區共接待遊客7.14萬人次,同比增長19.6%,旅遊收入0.89億元,同比增長50.84%。紅色旅遊較為火熱。被譽為“閩北紅色首府”的大安村,有著豐富的紅色旅遊資源。自從這條旅遊線路被國家列入《紅色旅遊精品線路名錄》以來,大安的紅色旅遊是一年比一年紅火,今年僅“五一”節一天,大安紅色旅遊景區就接待境內外遊客近萬人,超過往年同期。三是自駕休閒旅遊趨勢明顯。旅遊方式加快轉變,自駕休閒旅遊倍受追捧,特別是浦南高速公路開通後,省內及長三角地區自駕車游形勢一片大好,前五月,我市共迎來自駕車突破2萬輛,同比增長36%。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1-6月我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8568.29元,比上年同期增長8.05%,但比上年同期回落12.55個百分點, 占年計畫的51.58%,達到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目標。從收入來源性質看,拉動居民收入持續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工薪收入、轉移性收入和財產性收入的增加。預計1-6月農民人均現金收入完成2724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91元,同比增長12.0%,占年計畫的38.06%,沒有達到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目標。從收入結構看,家庭經營性收入和工資性收入是農民人均現金收入的主要來源,一是家庭經營現金收入實現 1519元,增長11.6%。二是農村勞動力轉移加快,務工收入對農民增收的貢獻率提高。農民人均工資性收入為960元,增加102.6元,增長12%。三是財產性收入實現150元,增長14.2%,主要是租金收入增長所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