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氣,是指正直、傳播正能量的風氣。網路又稱正能量。
正氣算是正能量的一種類型,體現在人的浩然正氣。
正氣就是要走正道,就是充滿積極向上、正義公平的陽剛之氣象。
例:養天地正氣,浩然正氣,君子董道不豫就是一種正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正氣
- 外文名:righteousness
- 拼音:zhèng qì
- 釋義:光明正大的作風或純正良好的風氣
拼音
含義

基本解釋
- vital-qi;
- 同真氣。生命機能的總稱,但通常與病邪相對來說,指人體的抗病能力;
- complexion;color正常氣色;
- open and aboveboard;just and honorable光明正大的風氣;
- upright剛正的氣節; 作為科技名詞 的定義為人體正常功能活動的統稱,即人體正常功能及所產生的各種維護健康的能力,包括自我調節能力、適應環境能力、抗邪防病能力和康復自愈能力等。
引證解釋
《楚辭·遠遊》:“內惟省以端操兮,求正氣之所由。”
晉 孫綽 《太傅褚褒碑》:“公資清剛之正氣,挺純粹之茂質。”
宋 文天祥 《正氣歌》:“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趙朴初 《寄贈大谷瑩潤長老》詩:“挾持正氣健為雄,群力何難製毒龍?”
《文子·符言》:“君子行正氣,小人行邪氣。內便於性,外合於義,循理而動,不系於物者,正氣也;推於滋味,淫於聲色,發於喜怒,不顧後患者,邪氣也。”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二:“ 歐公 非特事事合體,且是和平深厚,得文章正氣。”
毛澤東 《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二:“總結經驗,發揚正氣,打擊歪風。”
《西遊記》第四三回:“我才見那個掉船的有些不正氣,想必就是這廝弄風,把師父拖下水去了。”
《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四:“﹝此女﹞仍留我莊上住下,等你會試得意榮歸,他發已盡長,此時只認是我的繼女,迎歸花燭,豈不正氣!”
《儒林外史》第九回:“先年東家因他為人正氣,所以托他管總。”
《兒女英雄傳》第三四回:“難道 安老爺 那樣個正氣人,還肯找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