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教練是一場對話或一系列對話,其目的在於幫助人們學習、成長和釋放潛能。
幫助個人內在成長的方法很多,每個人有不同的因緣,而正念練習因其入手處是當下自己真實的身心現象,講究帶著不評判、接納、開放、友善等態度對眼、耳、鼻、舌、身、意做出如實覺察,不隔靴搔癢,直截了當,從而對靜定身心、深化自我認知和培育良好心態有明顯的效果,所以近些年來正念練習的社會傳播也越來越廣泛。
正念在企業界的套用也正方興未艾。谷歌、通用磨坊食品、臉譜網(Facebook)、領英(LinkedIn)、寶潔、英特爾、霍尼韋爾等知名公司近年來均陸續開設了正念情商領導力的內訓課程,哈佛商學院在領導力課程中也加入了正念練習的內容。
正念練習實質上也是一種重要的自我教練。本書可作為一本正念練習和教練實踐的彙編。霍爾女士研讀梳理了與正念相關的70份研究報告和80本書,對於正念本身、正念在教練中的運用,以及多種教練情境,如壓力管理、複雜情境下的決策、領導力、倫理道德、情緒管理、提升情商、創造力等的作用機制,均做了精彩的論述。
霍爾女士在本書的各個角落貼切地安排了豐富多樣的正念練習,相信能裨益有心有力的讀者。
目錄
獻 詞
贊 譽
推薦序
前 言
致 謝
導 論 /1
第一部分 概述
第1章 正念的定義、起源及其與教練的關係 /10
什麼是正念 /11
當下,即是幸福一刻 /13
教練技術簡介 /19
第2章 正念簡史 /25
不只是佛教徒 /26
第3章 正念的影響 /28
學會新把戲 /29
正念的好處 /36
第二部分 基本原理
第4章 臨在 /44
臨在的定義 /46
開始練習 /52
第5章 好奇心、探詢精神與不加評判的態度 /60
好奇心 /60
不加評判 /61
沉默之聲 /63
第6章 調諧與共鳴 /66
鏡子,鏡子 /67
什麼是調諧 /69
共鳴 /71
第7章 同情心 /75
同情心在教練中的運用 /76
通過正念培養同情心 /79
好處 /83
更好的結果 /87
第8章 存在與行動 /90
行動與存在 /94
放下 /97
情緒調控系統 /99
我們的目標 /100
接納 /102
回到未來 /104
按下暫停鍵 /105
第三部分 正念在教練和輔導中的運用
第9章 對教練的發展、支持與培育 /108
課程準備 /108
課程中 /113
教練課程後 /120
第10章 把正念介紹給客戶 /121
適當性 /121
克服抗拒 /123
正念的商業案例的開展 /126
開辦正念訓練項目 /127
第11章 FEEL模型 /129
FEEL:正念套用模型 /129
模型詳解 /129
客戶議題 /134
第12章 壓力、焦慮、抑鬱與工作-生活平衡 /136
好壓力和壞壓力 /137
壓力如何影響我們 /138
接近與迴避導向 /142
基於差異的處理過程 /143
正念的作用 /144
治療型教練技術 /146
忙碌大神 /147
第13章 復原力、幸福和身心健康 /157
定義 /157
什麼讓我們有復原力 /158
正念如何幫助我們 /159
健康與幸福 /166
第14章 不確定性、變化、複雜局面和互動聯結 /172
不確定性 /172
變化與無常 /177
複雜局面 /179
系統與互動聯結 /183
第15章 與領導者共事 /191
是什麼能讓領導者創造共鳴 /191
我行我素與筋疲力盡 /192
更有正念的領導者 /194
領導力模型中的正念 /196
情商 /204
第16章 倫理道德 /207
問責制 /208
正念與倫理 /209
領導力特徵 /211
挑戰 /212
欲望 /213
利用正念提升倫理水平的要訣 /215
第17章 與情緒共舞 /216
自我覺知 /220
自我管理 /221
社交意識與關係管理 /225
自尊、自我同情與自我接納 /233
越來越多的自我批評 /235
並非易事 /236
正念練習建議 /237
第18章 創造力 /238
不要成為自己的攔路虎 /239
"錯誤"與正念 /240
正念音樂 /242
幫助客戶提高創造力 /243
創造性思維 /243
利用正念幫助客戶提高創造力 /244
正念練習建議 /250
第19章 正念及其他方法 /251
運動中的正念 /252
格式塔法 /255
整合 /257
身心學 /260
本體論教練法 /262
溝通分析法 /265
超個人教練法與心理綜合療法 /269
認知行為教練法 /273
接納與承諾療法 /275
思維環境 /276
內在遊戲 /277
第四部分 未來
第20章 教練調查中的正念 /280
教練的正念體驗 /280
給教練帶來的直接利益 /281
一般性評論 /285
關於本調查 /287
第21章 未來是充滿正念的 /288
趨勢 /292
結論 /294
審校者後記 /296
審校者簡介 /301
讚譽
時下很多人都在談論"正念"。通過此書,利茲·霍爾對於什麼是正念以及為什麼正念如此令人著迷給出了精彩的解釋。她通過引人入勝的實例,充分證明在教練過程中引入正念練習的諸多好處-對教練和客戶均如此。她解釋了為什麼正念要去踐行,而不是僅僅停留在思維層面。閱讀本書對於改善你的教練模式大有助益。更重要的是,你的人生將從此與眾不同。
-麥可·查斯卡爾森(Michael Chaskalson)
正念培訓師與教練,《正念職場》(The Mindful Workplace)一書的作者
讀利茲·霍爾的《正念教練》,你的心中將充滿驚嘆。就像那位發現羅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的法國士兵,在拂去碑面沙土的那一刻,他知道剛剛發生了一件意義非凡的事情。利茲·霍爾整合了三大領域,即教練、健康與復原力以及正念,為你揭示了一個可幫助他人(及自身)追求夢想、實現共同願景的新方法。這些做法還可套用於團隊、組織與社區變革中。請你慢慢讀、細細品,充分掌握書中含義。
-理察·博亞特茲(Richard Boyatzis)
凱斯西儲大學教授、西班牙高等管理學院(ESADE)人力資源專業副教授,曾與丹尼爾·戈爾曼(Dan Goleman)、安尼·麥基(Annie McKee)合著國際暢銷書《原生態領導力》(Primal Leadership),近期還與安尼·麥基合著《共鳴型領導力》(Resonant Leadership)一書
推薦序
早在1969年,格雷戈里·貝特森(Gregory Bateson)就在其書中談論即將到來的生態危機了。他指出,這場危機的根源在於人類的認識論危機。所謂認識論,就是我們如何思考、如何認知世界。他教導說,如果人類不能從根本上改變自身的意識,就別指望活過21世紀。
最近,伊甸園工程(Eden Project)發起人蒂姆·斯密特(Tim Smit)在倫敦董事研究會(Institute of Directors)演講時,曾以下面這句激動人心的話作為開場白:"未來30年將是人類有史以來最為激盪人心的時代,因為30年以後人們將發現,人類究竟是不是真正的智人,還是將難逃淪為化石的滅頂之災。"這可是一個生死攸關的大抉擇。
記者兼作家托馬斯·弗里德曼(Thomas Friedman)寫道:
2008年經濟危機代表的會不會不只是經濟大衰退,而是更深層次的危機呢?那場危機會不會是在提醒我們:過去50年以來我們所建立的增長模式無論在經濟方面還是在生態方面均不具有可持續性,走到2008年已無路可走,大自然和市場開始高呼"夠了"。
這個世界迫切需要人類去探索如何成為真正的智人,去轉變我們自身和整個集體的意識。此刻,所有教練都應該認識到:他們正是這一偉大事業的一部分。
理察·巴勒特(Richard Barratt,2010)曾在世界銀行就職多年,近期他在自己的書中提出我們如何敞開胸懷接受一種全新的領導力模式。
(1)從注重"我"轉為注重"我們"。
(2)從"對我有什麼好處"轉為"怎樣最有利於大眾利益(以及我如何做出最大貢獻)"。
(3)從志在"做世界上最好的那一個"轉為專注於"做對世界最好的那一個"。
他鼓勵我們去認識:所有組織都內嵌於一個更大的社會-經濟系統中,後者又內嵌於更大的生態系統中。這一被稱為"不僅有人類的世界"(more than human world)的生態系統為人類活動提供所有必需的資源,然而這些資源因過度使用,正在耗費殆盡。
2012年,我曾寫過:教練技術也處於發展的十字路口,若想持續發展,就需要拓展其關注焦點。不要將面前的人僅僅看成一個直接的客戶,而應該將其視為一個能夠與教練分享心得體會的合作夥伴,共同探討如何通過各方努力來達到未來世界的要求。這樣一來,教練技術的好處不僅在於推進個人發展,還在於促進團隊和組織學習,增強組織各利益相關方的共同價值觀,更好地回饋曾為我們付出太多的大環境。
這樣的事業既需要教練更深入地參與,也需要他是一個心平氣和、富有同情心的傾聽者,不僅傾聽客戶,還要傾聽組成我們這個世界的各級系統的聲音。這樣的事業大有學問可言。近年來,神經科學領域的各種發現以及正念練習與培訓的普及,令教練工作受益匪淺。但直到今天都沒有一本成體系、清晰易懂的書,可以將事物之間的各種聯繫及各種做法的好處為教練們一一道來。
於是,利茲·霍爾出現了。她從《工作中的教練》(Coaching at Work)雜誌一位才華橫溢的編輯華麗轉身為一位作者,讓我們有機會讀讀她自己的故事,了解她本人對這一偉大事業所做出的重要貢獻。她文筆清晰,每一個字都透露出她本人對正念的堅定信念。她深信,正念既可幫助教練拓寬工作深度,也有助於為客戶提供一系列的方法和練習。
前不久,利茲提醒我說,她很多年前為《工作中的教練》的一篇專題文章採訪我時,我曾和她分享如何調整禪修練習以適應自己身兼教練、顧問、教師和商人等各種角色的超忙狀態。
越南籍佛教導師兼作家,蜚聲海外的一行禪師也曾描述過自己不得不為忙得一團糟的現代西方人量身定做心靈的練習。我曾在威斯敏斯特中央大廳聽過他的講座,當時大廳里人滿為患。他為聽眾介紹了一種念咒修行法,那就是反覆念"這就是家,我到家了"。吸氣時說上半句,呼氣時說下半句。回家爬樓梯時,你就可以進行練習了,每上一節台階就念一遍咒語。不過,真正練習的好時候是你在倫敦捷運站上扶手電梯時,或者在M6高速公路遭遇大堵車時,或者身處熙熙攘攘的購物中心時。這些地方也是家,每位簇擁在你身旁的人都是你大家庭中的一員。
我通常會迫不及待地離開這類場合,匆匆回到我們稱為"家"的地方,結果錯過了那在繁忙中矗立、時時為我開放的"天堂之門"。
前不久,我對這種正念練習法做了調整,因為我意識到,當我步履匆匆穿行於擁擠的機場或火車站時,我內心將他人視為阻礙我到達目的地的絆腳石,於是在到達會議室之前會不由自主地把所有陌生人都當成阻礙進程的攔路虎,這樣的狀態很難開好會。所以在扶手電梯上,我不再為了省那一丁點兒時間而一路小跑往下沖,把人們一個個甩在身後,而是乖乖地站在電梯上,看對面那些上電梯的人。對每個人,我在內心說道,這是我的哥哥,這是我的姐姐,(依年齡而定)這是我的母親,這是我的父親,這是我的孩子。突然間,我的觀念發生了改變,他人在我眼裡從一群障礙物和絆腳石轉變為我的家人和親人。
無論你是打算學習正念的新人,還是練習多年的正念老手,作為本書的讀者,都要問自己:"我們進行正念練習是為了服務於誰呢?"如果這個服務對象是我們自身,我們只是將正念作為個人的另一項收穫,或者想要藉此沿著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加速前進,達到自我實現。這樣做其實是在自欺欺人,讓個人主義更加肆意。個人主義正在為這個星球的日益頹敗推波助瀾。小我的發展最終離不開與"存在"更緊密的融合。格雷戈里·貝特森以及其他偉大的不二論精神導師都提醒我們,"存在"才是最終的家。我們可以隨時、隨地進入這個家。
感謝利茲的瑰麗之作,她不僅對有關正念的70份研究報告和80本書進行了匯總,還將這些成果與你自身的研究、精力和同情心集成到一起。希望你的書能夠為我們所有人開啟新的窗戶,就像偉大詩人莫拉維·賈拉魯丁·魯米(Mevlana Jallaludin Rumi)時常提醒我們的那樣,宇宙如此廣袤,而我們卻經常選擇棲身於漆黑的小囚室之中。
彼得·霍金斯(Peter Hawkins)
雷丁大學亨利商學院教授,巴斯諮詢集團榮譽退休主席,
專業高管教練與督導協會名譽主席,
寫過多部有關領導力、教練與督導的書
前言
本書除了對正念的定義、起源及其已有研究成果進行探討外,還試圖為教練們將正念練習引入教練和輔導中提供建議,包括對整個教練過程、教練及客戶的建議。這其中涉及一系列內容,包括如何進行壓力管理、如何應對變化和如何處理複雜局面等。
除了借鑑正念練習者、學者、心理學家和神經科學家的意見、研究成果和經驗外,本書還充分利用了在"正念教練"領域已頗有建樹的教練及其客戶的知識與智慧。在書中,我還分享了我本人及客戶的體驗,以及我對這一課題與日俱增的熱愛。書中有大量案例分析和正念練習技巧,便於你和客戶對正念有一個直觀認識。我還分享了自己關於利用正念進行教練的模型。此外,本書還探討了如何將正念融合到其他方法中,比如領導力模型等。
我還試著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正念,比如正念與倫理的關係等,與讀者分享我對未來的願景。我相信,如果世人手裡都有一套正念策略,經常禪修,以正念狀態投入工作,世界一定會變得越來越美好。就像一位曾參加我組織的正念教練研討會的人指出的那樣,正念趣味無窮。最後,我希望本書能讓大家快樂多一點點,痛苦少一點點。
滿懷感激、深愛你們的利茲
致謝
在本書的寫作過程中,有很多人曾給予我幫助與支持,我在此深表感謝。
感謝kogan Page出版公司的馬特和馬丁對我的信任。感謝那些曾為本書進行通篇或部分校稿並提出很多有用建議的人:雷·弗里曼、羅斯·索爾斯比、史蒂芬·帕爾默、約翰·惠特默、尤伊斯·阿吉利娜以及沙妮達·納塔羅闍,還有那些主動要求幫我審稿的人。
感謝犧牲個人時間接受採訪的以下諸位:馬克·威廉士、理察·博亞特茲、多羅莤·拉里斯、馬克·倫納德、麥可·查斯卡爾森、阿布迪·沙比、約翰·利里-喬伊斯、埃德溫娜·洛夫-勞倫斯、阿利斯特·斯科特、尼爾·斯科頓、尼拉·貝特里奇、朱莉·海、約翰·惠特默、傑里米·亨特、格雷厄姆·李以及琳達·伍爾斯頓。
感謝我所有的客戶。感謝所有參加我發起的"正念教練"調研項目的人:凱特·麥圭爾、黛安娜·紐厄爾、默里·托馬斯、聖吉夫·羅伊、霍利·麥金利、安娜麗莎·羅徹、埃瑪·唐納森-菲爾德、卡羅琳·莫比、亨里克·萊斯利、瓊·德布魯因、戴維·梅吉森、英格麗德·本斯頓、安傑拉·希爾、薩莉·德洛、戴維·克拉特巴克、弗蘭克·德爾·菲戈、麥可·福倫扎、埃爾克·維克拉以及德里克·沃森。
還要向我的各位正念老師致以深深的謝意:一行禪師以及其他各位來自梅村的高僧、喬·卡巴金、羅比娜·考特、格西藍桑、格西扎西次仁、安吉麗娜·德拉托爾、馬克·威廉士、麥可·查斯卡爾森以及來自布萊頓佛教中心的各位法師。
作者簡介
利茲·霍爾(Liz Hall)
教練、《工作中的教練》雜誌編輯兼合伙人、正念導師、記者和作家。她曾經獲得英國定期培訓協會(Periodical Training Association)的年度記者獎以及英國教練協會(Association for Coaching)2010~2011年度最具影響力服務獎;除了撰寫本書,利茲還編著了《篩選和督促員工的僱主指南》;同時,作為撰稿人,她的文章曾發表於《英國衛報》《金融時報》《觀察家報》和《每日郵報》等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