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發展沿革,技術特點,基本設計,船電武裝,動力系統,性能數據,服役外銷,外銷希臘,外銷中國,新艇交付,總體評價,
發展沿革
在西歐亞大陸狹小平靜的黑海、裏海與波羅的海等地,由於不需要太長的續航距離,傳統的小型氣墊登入艇航程不夠,仍需要母船搭載至搶灘區,而續航力高的大型高速氣墊登入艦就很適合在這種環境下直接載運部隊從港口出發,對敵方海岸特定據點進行高速突擊或首波攻擊,破壞敵方灘岸防禦體系並接應後續主力部隊搶灘。
前蘇聯在1978年開始著手研製適合上述地理環境下的大型氣墊登入船,80年代研製的野牛型(Zubr)登入艇(俄方計畫編號為Project 1232.2,北約代號則為Pomornik),由位於聖彼得堡的阿爾馬茲船廠(Almaz Shipbuilding)設計建造,此外也轉移技術至烏克蘭位於克里米亞半島費奧多西亞市大海造船廠(Morye Shipyard ,Feodosia)建造。前蘇聯海軍總共打算建造13艘野牛型 ,其中阿爾馬茲廠建造7艘(實際完成6艘),大海造船廠建造6艘(實際完成5艘);由阿瑪茲廠建造的首艇(MKD-51)於1983年開工,1988年進入波羅的海艦隊服役。蘇聯解體後,原本由大海造船廠建成、進入蘇聯海軍服役的MDK-57、123、97移交烏克蘭,另有兩艘在蘇聯解體時尚未完工,也由烏克蘭繼續建成並加入烏克蘭海軍服役。
技術特點
基本設計
歐洲野牛級氣墊登入艦滿載排水量達555噸,船艦本身編制21~31名人員的;其任務是載運主戰坦克等重型裝備或人員,並為登入部隊提供一定程度的岸轟火力支援,除了搶灘之外也可擔負後勤支援工作。由於體型龐大的野牛型無法進入俄羅斯海軍的兩棲登入艦內,必須靠本身的能力航洋;而野牛級的造價也遠遠高出一般的人員/機械登入艇,難以大量建造部署。野牛型的艦體採用堅固的浮橋式構造,具有良好的穩定性與耐海能力。野牛型的艇身由強度高且耐腐蝕的鋁鎂合金焊接而成,兩層式的氣墊內部分隔成許多區域,局部的破損不會造成整個氣墊完全漏氣失效,類似船隻的水密隔艙。
野牛型的浮橋式艦體由兩道縱向的水密隔艙分成三個部分,兩側的區域用於設定輪機艙、艦上乘員與部隊的住艙、起居生活設施等,這兩個區域具有核生化(NBC)的防護能力。人員居住區域裝置空調系統、通風系統,具有隔音、絕熱措施,並以至震結構與機艙連線。中間的區域則是一個寬約5m的大型車庫甲板,用於承載各型車輛裝備,並由位於艇艏與艇尾的跳板艙門直接駛進/駛出。為了增強在灘頭敵火下的存活率,野牛型的艦體設有裝甲板,能提供艦上人員一定程度的保護。
船電武裝
野牛型總共能籌載150噸的物資,例如三輛T-80主戰坦克等級的40噸主戰坦克,或八輛BMP-2步兵戰車,或者是10輛БТР-80裝甲車 (或130噸物資)以及140名相關的裝甲步兵;如純粹用來運送兵員,野牛型最多能攜帶360名的部隊。野牛型的上層結構位於艇體中央,艦橋後方有一座塔狀桅桿,桅桿頂端裝有一具SRN-270導航/平面搜尋雷達,第二層平台設有一具MR-123-01火炮射控雷達(用於導引艇上的AK-630近防炮),此外還設有P-784通訊系統(包含HF/VHF/UHF等波段)與Wuad Look電子戰裝備等。艇上的導航系統整合了SRN-270雷達、羅盤、衛星導航系統、氣象導航設備、接收指示系統、慣性導航陀螺儀、無線電定向儀、航行警告系統以及自動化控制設備等等。
野牛型配備了相當的岸轟火力支援與防空自衛武器,艇艏兩側各裝有一具MS-227 Ogon 22聯裝140mm多管火箭發射器,每組發射器各備有66枚彈藥,足以三次射擊所需。艦橋前方的兩側各裝有一門AK-630 30mm六管旋轉機炮,用於射擊水面、岸上目標或進行防空自衛,每分鐘射速達3200發。此外,艇上還有兩組雙聯裝MTU-2短程防空飛彈發射器,每具發射器 各備有16枚SA-N-5(後期改用SA-N-16 Igla-M)短程防空飛彈。此外,必要時野牛型也能擔任布雷任務,此時艦上車輛甲板可儲存80枚水雷,由艦尾艙門施放。
動力系統
動力方面,野牛型裝有五具功率各10000馬力的NK-12MV(MT-70)高溫燃氣渦輪機(烏克蘭編號UGT-6000),其中三具負責驅動三具位於艦尾的大型四葉片可變距推進風扇,此型風扇直徑5.5m,能推進船身前進並控制方向;另外 兩具MT-70燃氣渦輪則驅動四具直徑2.5m的NO-10型舉升風扇,並排於艇體中後段兩側,提供氣墊舉升風扇所需的動力 。每具MT-70燃氣渦輪重3.5噸,以最大功率8700KW(11670馬力)輸出時,效率為36%,功率6700KW(約9000馬力)時效率約31.5%。
野牛級所需的動力由兩具燃氣渦輪發電機負責,每具功率100kw(或五具Volvo Penta柴油發電機組)。野牛級的最大航速為60節,以55節航速可持續航行300海里,能在海上持續運作5天而不需補給,滿載登入部隊輜重時能在海上運作一天,在浪高2m、風速12m/s的情況下依舊能平穩航行,並能突破1.6m高的牆形水浪;而希臘海軍訂購的新造野牛級經過進一步改進,續航力提高到500海里。
性能數據
參考數據 | |
---|---|
艦長 | 56.2/57.3 (使用氣墊)米 |
舷寬 | 22.3/25.6 (使用氣墊)米 |
1.6米 | |
排水量 | 標準500噸 滿載555噸 |
乘員 | 21-31名艦員+360名士兵 |
動力系統 | 3×NK-12MV(MT-70)推進用燃氣渦輪/36300 2×NK-12MV(MT-70)舉升用燃氣渦輪/20000 3×可變距四葉片推進風扇 |
續航力 | 300海里/55節 |
航速 | 63節 |
船電系統 | |
---|---|
雷達 | 1×SRN-270平面搜尋/導航雷達 |
1×Pozitiv搜尋雷達 | |
1×Ekran-1導航雷達 | |
聲納 | 無 |
其他 | Quad Look電子作戰系統 |
R-782 Buran通信系統 |
艦載武裝 | |
---|---|
對岸 | 2×MS-227 Ogon 22聯裝140mm多管火箭發射器 |
近防 | 2×AK-630 30mm機炮 |
2×MTU-2雙聯裝短程防空飛彈發射裝置 |
服役外銷
外銷希臘
野牛級是俄羅斯首次向北約國家輸出的海軍武器,希臘在2000年1月24日與俄羅斯國防出口公司與烏克蘭特種出口公司簽約訂購首批三艘野牛型,於2001年服役,首艇凱佛羅尼亞號(Kefallonia L-180)是原本俄羅斯海軍的MKD-50,二號艇Ithaki(L-181)原本是烏克蘭的Ivan Bogun(U-421),兩艦移交前經過大規模的翻修與現代化改良工程,包括換裝抗腐蝕能力更佳的燃氣渦輪機組與氣墊,於2000年12月30日交付;而三號艇Zakinthos(L-182 )則由阿瑪茲船廠建造,同樣擁有抗腐蝕處理的燃氣渦輪與氣墊。希臘海軍隨後又向阿爾瑪茲造船廠增購一艘野牛型,命名為格奇拉號(Kerkira L-183),於2004年7月下水,2005年1月服役。
外銷中國
2006年下旬,中國國防部與俄羅斯寶石造船廠磋商,打算購買首批六艘歐洲野牛級氣墊登入艦,契約可望於2007年底前簽訂。此訊息沈寂數年後,2009年5月初又出現後續訊息,烏克蘭與中國對於採購野牛型氣墊登入艦的談判已經接近完成,契約總值約10億烏克蘭幣(1億多美元),由大海造船廠承造(該廠在前蘇聯時代曾為蘇聯海軍建造多種氣墊船、水翼船與登入艇), 對於經營困難急需資金的大海造船廠相當有助益 。
2009年7月2日,中國與烏克蘭大海造船廠簽約訂購一批野牛型,契約總價值2.4億美元;這筆交易讓先前陷入危機的大海造船廠運作五年,並付清了該廠積欠員工的薪資與退休金。首批兩艘野牛型於2010年9月在大海造船廠開工 ,預計從2012年起交付中國海軍,此契約也將轉移野牛型的技術給中國,未來中國將自行生產此種大型氣墊登入艦。
2012年1月底,第一套屬於中國野牛級氣墊登入艇的燃氣渦輪推進系統展開測試,於同年5月交付船廠,裝備於船體之上。 依照2012年9月下旬的烏克蘭新聞,中國訂購的兩艘野牛型在2012年11至12月完工下水。 在2013年4月12日,首艘野牛登入艇在烏克蘭交付中國,該艇隨後在4月26日於烏克蘭費奧多西亞港(Feodosiya)裝上載重船紐約號(HHL New York),5月24日運抵中國廣州黃埔造船廠。中國除了從烏克蘭引進兩艘之外,還會在技術轉移下於黃浦造船廠建造兩艘同型艇,總共花費3.15億美元。 在2013年6月,中國自行建造的野牛型在網路上曝光,由廣州黃埔廠建造。
新艇交付
據網友現場拍攝的照片顯示,一艘新的“野牛”氣墊船於2014年3月31日運抵中國,這是烏克蘭向中國交付的第2艘“野牛”氣墊船。
據烏克蘭“Kafanews.com”新聞網、俄羅斯軍工綜合體新聞網2014年3月3日的報導,因為烏克蘭局勢緊張,為防止俄羅斯可能的軍事行動威脅,烏克蘭提前向中國轉交12322型“野牛”氣墊登入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