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米亞半島

克里米亞半島

克里米亞半島,又稱“克里木半島”,位於歐洲東部黑海北岸的半島。半島西、南臨黑海,東北瀕亞速海,北以彼列科普地峽歐亞大陸相連。半島大體呈菱形。克里米亞半島北、中部為平原;東南部刻赤半島為低丘陵,富鐵礦藏。南部克里木山地,長150千米,寬50千米。北坡平緩,南坡陡峻。山區多處已闢為自然保護區克里米亞山脈南麓濱海地帶長約150千米,寬2-8千米,屬亞熱帶氣候。半島上河流短小少水。分布地中海型植被。景色優美,氣候宜人,是黑海著名的療養、旅遊勝地。

15-18世紀屬克里木汗國。1783年併入沙俄。1918-1954年初為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即蘇俄)的一個州。1921年10月這裡曾建立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1946年蘇聯最高蘇維埃發布命令,撤銷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設定為克里米亞州。1954年2月,為紀念烏克蘭與俄羅斯合併300周年,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下令將克里米亞州劃歸當時的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烏克蘭皆聲稱對該半島擁有主權。目前該半島由俄方實際控制。2014年克里米亞獨立公投後成立克里米亞共和國,加入俄羅斯後成為克里米亞聯邦區。2016年7月28日,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命令,將南部聯邦管區和克里米亞聯邦管區合併改組為新的南部聯邦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克里米亞半島(又稱克里木半島)
  • 外文名:Crimean peninsula
  • 所屬大洲:歐洲——東歐南部地區
  • 面積:24,730km2
  • 人口:約250萬
  • 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地中海氣候
  • 行政首府:辛菲羅波爾
  • 主要城市:塞瓦斯托波爾、費奧多西亞等
  • 民族:烏克蘭人、克里米亞韃靼人等
  • 所屬國家:烏克蘭、俄羅斯爭議(俄實控)
  • 語言:烏克蘭語、克里米亞韃靼語
地理環境,歷史沿革,劃歸烏克蘭,加入俄羅斯,行政區劃,人文,民族,城市,辛菲羅波爾,雅爾達,領土爭議,

地理環境

北、中部為平原,東南部刻赤半島為低丘陵,富鐵礦藏。克里木半島總體上屬地中海氣候,這裡風景壯麗優美,氣候溫暖潮濕,曾是蘇聯著名的旅遊療養勝地,半島名城雅爾達曾是蘇美英三國首腦舉行雅爾達會議的地方,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克里米亞戰役就發生在這裡。
克里米亞半島克里米亞半島
半島南部屬亞熱帶氣候。半島1月平均氣溫1-2℃,7月24℃;年降水量300-500毫米。南部的克里木山地是一長150公里、寬50公里的中山,北坡平緩,南坡陡峻,最高峰羅曼科什山海拔1545米。山區櫟、山毛櫸和松林茂密,山頂為草地,多處已闢為自然保護區。克里木山南麓濱海地帶長約150公里,寬2-8公里。冬季溫和,1月平均氣溫4℃;年降水量500-700毫米,西部山地達1000-1200毫米。半島上河流短小少水。分布地中海型植被。
平原地區主產小麥、玉米、向日葵等。山區養羊業較盛。南部狹長的濱海地帶廣種葡萄、亞熱帶果樹、香精油料作物和菸草等。有採礦、化學、機械製造、食品等工業,大型企業多集中在鐵礦開採中心刻赤。氣候宜人,景色優美,交通便捷,旅遊、療養區和城鎮呈珠狀分布,為烏克蘭著名的療養、旅遊勝地。

歷史沿革

克里米亞半島有悠久歷史,在前1000年左右就孕育人類文明。今有足夠證據表明克里木半島定居最早的是凱爾特人。而克里米亞半島歷史紛爭也較多,前7世紀,活躍在中亞、西亞等地的斯基泰人取代凱爾特人成為此地主要居民,至今半島草原上還留存有斯基泰人的墓。自前6世紀以來為希臘人所居住,而內陸地區則由西徐亞人(Scythians)占據。克里米亞半島古代稱作陶魯斯的切爾松尼斯(Tauric Chersonese),前438年,這裡曾建立了與雅典關係良好的博斯普魯斯王國,向雅典提供穀物等商品。前15年,克里米亞稱臣於羅馬帝國。但克里米亞博斯普魯斯王國在蠻族入侵時即告崩潰。在此後長達10多個世紀中,克里米亞半島相繼被哥特人(250年)、匈奴人(376年)、可薩人(8世紀)、拜占庭(1016年)占領。蒙古帝國崛起後,拔都在西征過程中於1223年攻打了克里米亞。1243年金帳汗國建立後,蒙古人逐漸取代拜占庭人控制了克里米亞,這裡逐漸成為西南亞、埃及、拜占庭、西歐同金帳汗國政治和貿易交往的主要通道。同時,伊斯蘭教在克里米亞的韃靼人中間得到了廣泛傳播。經濟貿易的發展和宗教的統一為克里米亞韃靼汗國建立創造了條件。14世紀下半葉起,蒙古帝國實力漸趨衰落,克里米亞韃靼貴族產生了脫離金帳汗國的想法。金帳汗國分裂後,拔都的兄弟禿花帖木兒統治著這個地區。1430年,禿花的後裔哈吉·格來正式在此建立了獨立的汗國。克里米亞半島一直是克里米亞韃靼族居住之地,首府為巴赫奇薩賴(Bakhchisaray)。蒙古人統治時期,義大利的熱那亞人在半島沿岸建立了一系列城市,逐步控制了克里米亞及通往俄羅斯的商道。克里米亞汗國建立之後,韃靼貴族多次想將熱那亞人趕出半島,但收效甚微,反而熱那亞人利用韃靼貴族的內訌拓展了自己商業利益。1466年,土耳其人利用克里米亞汗國王位繼承危機介入半島事務,並於1478年成功建立了一個附屬於自己的汗國。依靠土耳其人提供的強大保護,克里米亞汗國徹底擺脫了金帳汗國的政治統治和熱那亞人的商業控制。1776年,俄國統帥蘇沃洛夫率軍進攻克里米亞,趕走了半島上的土耳其軍隊,控制了克里米亞。直到1783年,俄國正式將整個克里米亞半島納入自己版圖,併入俄國的克里米亞隸屬塔夫里達州管轄。1918年建立了塔夫里達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成為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即蘇俄)一部分。1921年,又成立了隸屬於蘇俄的克里米亞韃靼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

劃歸烏克蘭

二戰後,蘇聯最高蘇維埃以克里米亞韃靼人在戰爭中同納粹德國合作為由,將韃靼族整體遷往中亞等地,自治共和國也改為克里米亞州。1944年,韃靼人的“克里米亞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Crimean A.S.S.R.)因被指控與納粹勾結而被撤銷。1945年約有35萬韃靼人被流放到中亞和西伯利亞。儘管1967年在法律上為他們恢復了名譽,但不允許他們回到克里米亞。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於蘇聯解體,許多韃靼人得以重返克里米亞定居。
18世紀中期以來的歷史看,克里米亞一直隸屬俄羅斯,是俄羅斯帝國夢寐以求的黑海出海口,為奪取它所付出的代價可謂不小。為了將克里米亞半島併入俄版圖,沙俄17世紀同土耳其進行了9次戰爭。19世紀中葉,這裡爆發了以俄羅斯為一方,英國、法國、土耳其、皮埃蒙特奧地利為另一方的,漫長而艱苦的“克里米亞戰爭”。雖然這場拉鋸戰以西方盟國最終艱難取勝而告終,但沙俄軍隊在著名的巴拉克拉瓦戰役里擊敗英國輕騎兵而挽回了一些顏面。儘管如此,當年將克里米亞劃歸烏克蘭並沒有引起俄羅斯人的強烈反感:一方面,領土變更是在強盛時期的蘇聯國內進行;另一方面,俄羅斯在蘇聯占據特殊地位,“劃歸”事件並未觸及到俄羅斯的根本利益。
為慶祝烏克蘭哥薩克人鮑格丹·赫梅爾尼茨基開始與俄國“結盟”300周年,赫魯雪夫主導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在1954年通過決議,將克里米亞半島劃歸當時的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決議的理由是:“鑒於克里米亞同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之間經濟上有共同性、地域接近、經濟和文化關係密切。”
隨著蘇聯解體,俄羅斯人意識到克里米亞將永久地劃歸烏克蘭所有。於是俄羅斯一些政黨和團體就以克里米亞歷史上“就是俄羅斯的”,以及“1954年蘇聯最高蘇維埃的決議不合法”為由,提出不放棄“任何一寸神聖的領土”。來自俄羅斯自由民主黨國家杜馬議員庫里揚諾維奇表示:“我們不應該再與烏克蘭續籤條約,當年赫魯雪夫是在酩酊大醉的情況下將克里米亞送給烏克蘭的。”

加入俄羅斯

2014年3月11日,烏克蘭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議會發布聲明,議會81位出席議員有78人投下贊成票,“宣告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和塞瓦斯托波爾市獨立”。但烏克蘭政府未予承認。2014年3月16日,克里米亞歸屬公投結果以97%贊成的得票率獲得通過,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正式宣布和塞瓦斯托波爾一起脫離烏克蘭,成立新的克里米亞共和國,並準備加入俄羅斯聯邦。但此公投並未獲得烏克蘭與國際社會的普遍承認。
烏克蘭當局在克里米亞公投結果發布之後,隨即宣布克里米亞議會的決定非法。歐洲理事會主席范龍佩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當天發表聯合聲明,稱克里米亞公投與烏克蘭憲法和國際法相違背,因此此次公投是非法的,其結果將不被承認。由美國、德國、法國等國家組成的七國集團也發表聲明,稱克里米亞公投沒有“法律效力”,將不承認公投結果。
2014年3月18日俄羅斯總統普京批准一項與克里米亞有關接納克里米亞共和國加入俄羅斯並組建新的俄羅斯聯邦主體的條約草案,並於21日正式設立克里米亞聯邦管區,包含克里米亞共和國與聯邦直轄市塞瓦斯托波爾兩個聯邦主體。2014年3月21日俄羅斯總統普京正式簽署了經聯邦議會批准的克里米亞入俄條約,以及規定其地位及邊界等細節的憲法條例。這標誌著克里米亞入俄的法律程式全部完成。2016年7月28日,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命令,將南部聯邦區和克里米亞聯邦區合併改組為新的南部聯邦區。

行政區劃

克里米亞半島位於位於黑海和亞速海之間,面積24730平方公里。通過狹窄的彼列科普地峽(Perekop Isthmus)與大陸相連。大陸和半島之間為錫瓦什海,狹長的阿拉巴特沙嘴(Tonka of Arabat)將該海與亞速海隔開。錫瓦什的含鹽海水用來為位於彼列科普地峽的克拉斯諾彼列科普斯克(Krasnoperekopsk)的綜合化學工廠提供原料。克里米亞半島的北部和中部(約占總面積75%)為極少地表水的平坦乾草原。南部為3條克里米亞平行山脈,森林密布,最高峰羅曼-科什山(海拔1545公尺)的山頂系大塊的石灰石平頂。狹長的南部沿海平原氣候溫和,為主要的休假療養勝地。半島上的塞瓦斯托波爾為俄羅斯最佳港灣之一,為俄羅斯黑海艦隊基地。
克里米亞半島是由克里米亞共和國和塞瓦斯托波爾直轄市組合而成。主要城市 有辛菲羅波爾、塞瓦斯托波爾、刻赤葉夫帕托里亞雅爾達等。

人文

克里米亞半島屬地中海氣候,這裡風景壯麗優美,氣候溫暖潮濕,曾是蘇聯著名的旅遊療養勝地,半島名城雅爾達曾是蘇美英三國首腦舉行“雅爾達會議”的地方。在這裡,不僅有克里米亞戰爭中英國輕騎兵被殲滅的遺蹟,還有俄羅斯的9個圓頂教堂也位於高高的懸崖之上。1991年,在由蘇聯保守派發動、最終流產的“緊急狀態”中,蘇聯最後一任總統戈巴契夫就被囚禁在鄉間別墅中。在果園、葡萄園和樹木的掩映下,散落著許多村莊、清真寺修道院、俄羅斯皇家宮殿以及古希臘中世紀的城堡。這些名勝古蹟顯示,從6-19世紀中葉,依次有基督教徒、穆斯林韃靼人猶太人在這裡居住和生活。克里米亞是能夠看到俄羅斯文化古蹟的地區。

民族

俄羅斯人烏克蘭人外島上還有約26萬重歸故鄉的韃靼人、約1000說突厥語的猶太人、德國人亞美尼亞人希臘人保加利亞人。尤其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之間的關係比較緊張。
韃靼人
克里米亞韃靼人(Qırımtatar),或稱“克里米亞人”(Qırım, Qırımlı),是原定居於克里米亞半島的突厥語民族。他們最早可追溯至斯基泰人,希臘人,哥德人東斯拉夫人切爾克斯人後與突厥特別是匈牙利人,可薩人與欽察人混血,形成克里米亞韃靼人,也是最早宣傳泛突厥主義的民族。他們與伏爾加韃靼人不同,他們受烏古斯人影響較大。他們分布在烏克蘭,土耳其,羅馬尼亞保加利亞與北美及西歐,也有分布在北歐。他們以前是土耳其帝國販奴活動的中間人,諾蓋人捕奴後交給他們,送到土耳其帝國。

城市

辛菲羅波爾

俄羅斯西南部城市。克里米亞共和國首府。在克里米亞山脈西北麓、薩爾吉爾河畔。人口33.7萬(2014年)。鐵路、公路及空運樞紐。工業以食品加工(葡萄酒、製糖等)、針織、棉織、制煙、製革等為主。氣候溫和,風景優美,為旅遊勝地。有數所高等學校。

雅爾達

雅爾達位於風景如畫的克里米亞半島,是著名旅遊城市。潔白的海灘,湛藍的海水,是大自然給雅爾達人最好的禮物。這個城市三面環山,一面望海,山上的朵朵白雲,掩映著一座座教堂、古堡和宮殿,遠處隱約的濤聲更增添了城市安靜和祥和。郊外片片葡萄園,猶如顆顆翡翠點綴在碧海藍天之間。
這個黑海之濱的小城,不僅以其人間仙境般的自然風光聞名於世,招徠各國的遊客來此休閒度假,其中不乏世界的名人政要。而且,由於1945年召開確定了雅爾達體系的國際會議更使它名聲大振,會議上美國的羅斯福、英國的邱吉爾和蘇聯的史達林三巨頭齊聚於此,討論戰後世界政治格局的確定和利益的劃分。
雅爾達會議舊址------俄羅斯末代沙皇的行宮弗蘭茲宮。 宮殿分四層,一二層為雅爾達會議舊址展覽,寬敞宮殿陳列有一件件展品,巨大的圓形談判桌、簽字台、一份份簽字的條約和協定,還有邱吉爾的菸斗、史達林的元帥服。第三層為沙皇尼古拉二世的臨時辦公室,沙皇是一個特別愛學習的人,曾自學幾種語言,可閱讀英、法和西班牙語的書籍。天文、地理、化學和物理等各方面知識也有很深的造詣,桌上還擺放著他起草的檔案,所有的檔案都親自擬定、修改,很少秘書幫忙。第四層生活著他的一家人,教子女學習音律的琴房,一台老式鋼琴上還放著貝多芬樂譜,牆上掛的小黑板上還寫著幾個法語單詞,那是他輔導子女學外語。

領土爭議

2014年2月烏克蘭政治危機中,克里米亞半島的動向成為各方關注焦點。2014年3月18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克里姆林宮與克里米亞議會主席、塞瓦斯托波爾簽署關於克里米亞和塞瓦斯托波爾加入俄羅斯聯邦的協定。簽字儀式結束後奏響俄羅斯國歌,普京在議會就克里米亞問題發表演講。普京稱,”克里米亞獨立公投完全符合民主程式和國際法。在克里米亞有三種平等的語言,俄語、烏克蘭語和韃靼族語。俄烏和克里米亞的精神價值相連,克里米亞是俄羅斯領土,與烏克蘭兄弟般的關係對俄一直很重要。"他說,"克里米亞半島過去以及現在都是俄羅斯“不可分割的”部分。“
克里米亞克里米亞
克里姆林宮宣布,從簽署條約的日期開始,克里米亞半島被視為俄羅斯的一部分。
2019年3月,谷歌表示,由於部分用戶看到了不正確的信息,已在谷歌地圖上糾正了有關克里米亞的名稱標註問題。此前,羅斯國家杜馬主席維亞切斯拉夫·沃洛金曾約談谷歌公司相關代表,就谷歌公司在地圖中將克里米亞仍標註為烏克蘭領土一事提出異議,並表示谷歌這一舉動已違反俄法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