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姓

欒姓

欒姓晉國六卿之一,欒音Luán,姓氏多源,主要有三:1、出自姬姓晉靖侯的孫子欒賓的後代。2、出自姜姓齊惠公的兒子名堅,字子欒,他的子孫用他的名字的“欒”作為姓氏。欒姓人口並不多,在大陸和台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3、出自少數民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欒姓
  • 外文名:Surnamed Luan
  • 淵源:姬姓、姜姓
  • 得姓始祖:欒賓
  • 得姓時間:公元前632年
  • 得姓原因城濮之戰的戰功
  • 郡望:西河郡、魏郡
  • 家譜文獻:山東棲霞欒氏譜書兩卷
姓氏源流,得姓始祖,遷徙分布,歷史名人,欒布,欒巴,欒書,欒文博,欒崇吉,欒德美,欒貴缽,欒鴻儒,欒心漢,欒照軼,欒光禹,欒士梅,欒經濤,欒敬立,欒祿璋,欒睿,欒國仁,欒新春,郡望堂號,郡望,堂號,家譜文獻,字輩排行,通用聯,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十言,

姓氏源流

欒(Luán 欒)姓源出有三:
1、出自姬姓,是黃帝的後裔,是用封邑作為姓氏的。西周的時候,周武王的兒子唐叔虞被封在晉,建立晉國,他的後代有靖侯。晉靖侯的孫子名賓。公元前632年,晉國與楚國之間的城濮之戰爆發,欒賓為晉國立下了重大戰功而被封於欒邑(今天的河北省欒城一帶),世稱欒賓。他的後代於是以封邑地為姓氏,稱欒氏。世代為晉國卿士,逐漸成為欒姓望族。
2、出自姜姓,為炎帝的後代,是用人的名字作為姓氏的。西周的時候,姜子牙被封於齊,建立齊國。春秋時,齊惠公的兒子名堅,字子欒,他的子孫也用他的名字的“欒”作為姓氏,成為欒氏的一支。
欒姓的望族多出於西河郡魏郡

得姓始祖

孫賓。欒氏是晉靖侯的孫賓食采於欒邑而得姓。望族居於西河郡,就是現在的山西省離石縣。據根據《元和姓纂》上的記載,欒姓是周成王的弟弟唐叔虞的後代,春秋時期晉國的靖侯孫賓食采於欒邑,後代因地命氏,稱為欒氏。望族出於西河郡。根據《萬姓統譜》的記載,春秋時期欒書的後代為晉國的公卿。而根據《通志·氏族略·以邑為氏》上的記載,春秋時期晉靖侯孫賓的食邑是趙州,所在地就在平棘西北十六里古欒城,他的子孫以邑為氏,始有欒氏。故欒氏後人尊孫賓為欒姓的得姓始祖。

遷徙分布

(缺)欒姓在大陸和台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欒姓出自姬姓。上古周朝時,周成王的弟弟唐叔虞有個後代叫賓,是晉國的公子,晉靖候的孫子,他被分封在欒(今河省北元氏縣東,一說在今河北省城縣,亦說今河北欒城)邑,因此被稱為欒賓。欒賓的孫子欒枝把邑名作為姓,稱為欒氏,世代相傳,成為欒姓的起源。

歷史名人

欒布

西漢梁地人。少年的時候受僱於酒家,後來被搶去作了奴隸。後來成為梁王大夫。漢高祖彭越,下令不許收屍,欒布冒著被殺的危險哭著把彭越這個好朋友葬了,被官吏判處為死刑。欒布說:“彭越是我的好朋友,他因為一點小事就遭到殺害,這裡的大臣們著急 自己和彭越一樣因為小事就遭殺。我也一樣,到不如趁早殺了我吧。”漢高祖聽了以後,覺得他講的沒錯,又因為佩服他的勇氣與義氣,免了他的罪,封他為都尉。文帝時候,欒布做了燕相,封在酈侯。中元五年逝世,燕、齊都為他立社,號欒公社。

欒巴

字叔元。東漢蜀郡人,一說河南內黃人。性格直爽,學問精深。順帝的時候做黃門令。先後遷任桂陽、豫章太守和沛相。注重教育,政事明察。因為上書營造順帝憲陵,被定罪入獄,不準回家20年。陵帝的時候任議郎,後來因為上書為陳蕃和竇武辯冤下獄後自殺。

欒書

春秋時期的晉國名將。

欒文博

是後魏時的著名宿儒,有門徒數千人。德林亦就學,始精詩、書。後好內事,於眾輩中最玄默。

欒崇吉

宋代良吏,封丘人。明習文法,為官清廉,勤於政事,以政績突出而聞名。

欒德美

男,1954年1月出生,江蘇射陽人。副主任醫師。

欒貴缽

男,1941年2月出生,河北南宮人。

欒鴻儒

男,1929年10月出生,遼寧新賓人。教授。

欒心漢

男,1939年9月出生,山東青島人。教授。

欒照軼

高級法官。山東黃縣(今山東省龍口市)人。

欒光禹

1938年出生,重慶人,主任醫師。

欒士梅

高級教師。女,1956年生,遼寧新民人。

欒經濤

1955年生,遼寧省撫順市人,書法家。

欒敬立

男,1930年生,江蘇省泰興市人。筆名敬之,紅石,齋名敬業,1950年畢業於江蘇省泰興中學,1954年畢業於東北人民大學,現為《中外市場信息報》主任記者。1987年參加北京《華藝硬筆習字會》1994年參加北京《詩刊社》詩人之家,著有詩詞300首。1995年獲“民族杯”書法品位賽精品獎。同年參加國際硬筆書法家加拿大總會高級會員。1996年參加首屆冰雪情海內外書畫名家展並被聘為展事顧問。作品入《世界硬筆書畫家精品博覽》。1997年作品入《中國硬筆書法大成》、《中國藝術人才書畫作品展精品集》。1998年作品入《國際硬筆書法家觀止》,名片入《中國著名書畫家精英博覽》。1999年入二十世紀藝術名人大辭典。同年獲中華書畫世紀獎。

欒祿璋

1943年2月生,山東省黃縣(今山東省龍口市)人。別名魯寧,齋號三餘書屋。書法家。

欒睿

女,1960年2月生,陝西三原人。新疆師範大學中文系古代文學教研室教授,教研室主任,古代文學研究生專業負責人,宗教文化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導師。

欒國仁

1930年4月生,山東省黃縣(今山東省龍口市)人。哈爾濱鐵路局電務處處長、高級工程師。畢業於北京鐵道學院電信系。參與了極頻自動閉塞和機車信號的研製,太陽能在信號設備上的套用以及哈爾濱、牡丹江、綏化等大站電氣集中、哈爾濱二調駝蜂場的修建等。先後發表論文8篇,其中《安全生產與設備維修》和《如何選擇檢修周期與輪修周期》等論文。多次參加中蘇邊境鐵路電務設施方面的技術談判,參加過中日鐵道信號技術座談會。

欒新春

(1917-1935.10.1),陝西省安定(今子長)縣人。革命烈士。
欒菊傑:女子花劍比賽世界冠軍。

郡望堂號

郡望

西河郡:戰國時期魏國置郡,相當於今天的山西、陝西兩省之間的黃河沿岸一帶。
魏 郡:漢高帝置郡。治所在今天的河北省臨潼縣西南。

堂號

義堂:漢代的欒布彭越交朋友,彭越為盜;欒布被人賣做為奴隸,後來在燕國當了大將,被漢兵俘虜。這時彭越已經在漢當了梁王,於是就把欒布贖了回來,跟著自己做大夫。後來彭越被漢高祖 殺掉了,把他的頭掛在洛陽,命令任何人不許收屍。欒布卻公開的收了他的屍體,將他埋葬,還痛哭了一場。漢高祖認為欒布重義氣,就拜他為都尉。文帝時候,欒布做了燕相,封在酈侯。“重義堂”又稱為“酈侯堂”。
此外,欒姓的主要堂號還有:“巽德堂”等。

家譜文獻

山東棲霞欒氏譜書兩卷,(清)欒寅纂修,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手抄本。現被收藏在山東省棲霞市臧家莊鎮小欒家村。山東棲霞欒氏譜書,(清)欒寅纂修,(清)世欒書坤於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重修,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抄錄本六冊。現被收藏在山東省棲霞市臧家莊鎮西欒家村欒德臣處。安徽太和欒氏家譜,(清)欒氏合族於清鹹豐十一年(公元1823年)始修,清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續修,2000年欒治華再修,2005年欒氏合族重新編修計算機排版列印本。現被收藏在安徽省阜陽市太和縣舊縣鎮欒寨村、河南省項城縣欒家樓。

字輩排行

山東龍口欒氏一支字輩:“景成士明德長春學守信”。
山東龍口諸由觀鎮東羔村欒家字輩:玉文廣永之福萬
山東龍口前欒村欒氏一支字輩:仁和紹先志,家聲祺鳳麟。
山東龍口欒氏一支字輩:“永國基(其)士中鴻玉清允景吉兆興”。
山東棗莊欒氏字輩:“成髮長吉德永玉福學忠世為明作廣富貴萬國同”。
山東聊城梁水鎮閆莊村欒氏字輩:“德數昌居林記(紀)公開延慶......”
山東聊城臨清市煙店鎮北崔莊村欒氏字輩:“魏學子少鳳....”
山東滕州欒氏字輩:“書學志玉……”
山東黃縣欒氏字輩:“思成顯德長征伏擊”。
山東黃縣、黑龍江欒氏字輩:“適逢常慶積德可”。
山東萊洲欒氏字輩:“林春豐振……”
山東文登欒氏字輩:“從繼國兆慶振忠德玉久永井學文政長亭可似宏。”
山東無棣欒氏字輩:“廷永樹景(玉桂)鳳。”
山東充州欒氏字輩:“朝懷國(學)俊(金家)如(汝修)福(玉)子。”
山東城陽欒氏字輩:“恆德方作聖一心復紹先敬宗維敦本嘉祥御坤賢”。
山東夏莊欒氏字輩:“述恆永方作修振興丕紹崇乃宗功敦本建基孝友相承”。
山東濰坊寒亭南港涘村欒氏字輩:“守宣玉可忠廷周宗明維學京正義長存吉星照”。(此村欒姓明初遷來,始祖為:欒芳)
河南鹿邑欒氏字輩:“身修維則良田之慶懷民道從齋慎可丕重作延生東亞清風起中華長和平”。
河南項城欒氏字輩:“尚友之學貴恩厚少寬宜運進伍金泰(此輩與我們目前所使用輩份不一樣,目前,河南項城市永豐鄉後欒樓的輩份如下:登榮方培永昌吉)”。
河南項城、安徽太和(山、林、茂、盛四大派)欒氏字輩:“士(懷學芳)國家(俊金慶)治(修汝天)福(永)身心(修)維則良田之慶懷民道從齋慎可丕重作延生東亞青風起中華長和平德甫鳳勇明騰雲繼印洪金殿丙友世國家治福廷學法傳萬春厚代賠震興”。
河南濮陽欒氏一支字輩:“華懷太思宗傳道貴好夢”。
河南濮陽欒氏一支字輩:“光明正恆耀得一希民邦作玉福華(壁)懷太思宗傳道貴好孟繼良登殿賀秀才協距順世可樹基任茂長”。
河南濮陽、山東荷澤、曹縣欒氏字輩:“華夏太思(子師)宗傳道貴好孟繼良”。
河南欒氏一支字輩:“恆德方作聖一心復紹先敬宗維敦本嘉祥御坤賢”。
遼寧昌圖欒氏字輩:“廷(庭)永樹景(玉學)鳳”。
遼寧莊河欒氏字輩:“成髮長吉德永方學文中世維明左廣富貴萬國同”。
遼寧大連欒氏字輩:“義恆君子德天祥吉寅家”。
遼寧葫蘆島欒氏字輩:“字維德軍上首國寶忠孝孟廣依心賀”。
遼寧岫巖欒氏字輩:“元學耀永承侖序孝友書香振家生”。
遼寧瓦房店欒氏字輩:“元中克德樹福祿吉慶生”。
遼寧喀左欒氏字輩:“鳳樹殿士井海敏”。
遼寧鞍山一支字輩:“中天朝廷仕文學世希洪玉修德明陽長發祥吉昌國恩廣普基家業永勝康”。
江蘇揚州欒氏字輩:“安家其承必聖長春”。
江蘇興化、永豐、新建欒氏字輩:“中天萬爾春久鴻開廣大”。
江蘇泰興、疆烏魯木齊欒氏字輩:“存根廣友才富”。
江蘇濱海欒氏字輩:“基正德承加立業”。
黑龍江林口欒氏字輩:“三忠喜樹俊良業國”。
黑龍江寶清欒氏字輩:“存仁德守忠合寶世茲大敦理”。
黑龍江集賢、遼寧本溪、盤錦、營口欒氏字輩:“朝三明魁之□成學忠喜玉仁”。
黑龍江大慶一支:老祖(山東)欒登法;‘玉興學詠士廣殿季雲祥緒心萬豐久忠正上其昌。
吉林長春欒氏字輩:“盛貞文萬學魁有德本興仁富燕家秀景天光榮國慶孝廉方正做英華”。
吉林欒氏一支字輩:“文昌山水秀德大建聞洲錦世日謀善永遠繼緒修”。
安徽六安欒氏字輩:“理興其昌貽謀肇緒”。
安徽來安欒氏字輩:“友知長學建”。
河北故城欒氏字輩:“興進丕永樹現可春新慶”。
湖北漢川市麻河鎮欒氏字輩:“金玉滿堂文章華國忠厚傳家”。
欒氏一支字輩:“豐慶積德可世常明忠恩祖榮長興在光宗耀華昌”。
欒氏一支字輩:“慶衍昌續興立紅光永守安甲憲紀傳章”。
欒氏一支字輩:“天應從秉地利先維歲崇豪立文啟芳齡”。
欒氏一支字輩:“明庭先世志銅陶鐘台恩”。
欒氏一支字輩:“成髮長吉德永玉福學忠世為明作廣富貴萬國同”。
欒氏一支字輩:“純銀德守忠河寶世滋大敦理意福矯崇信家振昌”。
欒氏一支字輩:“鴻樹作國恩永明宗家慶長守成維治世修德振興邦”。
欒氏一支字輩:“義秀紅文志福學忠經書尚殿魁甲男”。

通用聯

四言

欒邑啟姓;
西河發跡。
——佚名撰欒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欒姓的源流和郡望。(參見上題頭《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號》介紹)
宣德順憲;
哭越相燕。
——佚名撰欒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春秋時晉國大夫欒書,景公時率領下軍,在鞍大敗齊軍,後來領中軍。厲公時,楚國攻打鄭國,他又率軍在鄢打退楚師。死後謚武子。《國語》中說:“欒武子宣其德行,順其憲則(法令),使晉國超越諸侯。”下聯說西漢梁人欒布,幼年時被賣為奴,後被贖,與梁王彭越關係親密,任梁大夫。漢高祖殺彭越,下令說:“有敢收彭越屍首者一律逮捕!”欒布出使齊回來,哭祭彭越,被抓獲,高祖要烹了他,他說:“彭越反叛,並沒有證據,就把他殺了。我恐怕功-臣會人人自危啊!現在他已被殺,我生不如死,就請烹了我吧!”高祖聽了,免去他的罪,又任他為都尉。文帝時,為燕相。吳楚七國之亂中,因擊齊有功,封郇侯。
宣德順憲;
明法習勤。
——佚名撰欒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春秋時晉國大夫欒書事典,引《國語》載:“昔欒武子宣其德行,順其憲則,使越於諸侯。”下聯典指宋·欒弗忌為臨淄主簿,明於法,勤於事。
政勤撫字;
學羨宿儒。
——佚名撰欒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元·欒汝翼事典。下聯典指北魏·欒文博事典。

五言

農將雲霞補;
夕蔭清月華。
——唐·欒清撰欒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唐代詩人欒清詩句聯。欒清貞元時人,字渾之。

六言

子仁至誠孝母;
欒布清白為官。
——佚名撰欒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明代孝子欒惠,字子仁,浙江衢州西安人。師王守仁,母患瘋疾十三年,飲食搔摩,必躬必親。聘南充胄六堂學長,辭。四方學者雲集。下聯典指宋代良吏欒崇吉,封丘人。明習文法,為官清白,勤於政事,以政績卓著聞名。

七言

西嶺東風傳喜訊;
河清海宴兆昇平。
——佚名撰欒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以鶴頂格鑲嵌欒姓望族居住地“西河”郡二字的嵌字聯。

十言

奏績班師,欣然上推下讓;
興學定禮,美哉易俗移風。
——佚名撰欒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春秋時晉國名將欒書的事典。下聯典指東漢名士欒巴的事典。欒巴,蜀郡人。一雲內黃人。字叔雲,性質直,博涉經史。初為黃門令,後擢拜郎中。中遷桂陽太守,定禮興學,政事明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