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棠棣之華
- 作品出處:《今古傳奇武俠版》2008年上半月版
- 文學體裁:武俠小說
- 作者:麗端
簡介
作者
精彩評論
展季與展雄之爭,也就是柳下惠與盜跖之爭,除了聖盜之爭外,更是卿相之俠閭巷之俠之爭,一居廟堂之高,一處江湖之遠,卻殊途同歸。看作者的語氣,我覺得她更傾向於前者,畢竟在朝為官的人如果有俠義之心憂民之心,他所能做的要比身在江湖的人要多得多。不要在這裡要說一下,作者似乎把盜跖寫成了一個比較魯莽的年輕人。其實根據《莊子》所載,盜跖其人是個豪放但卻很有思想的人,他曾與孔子辯論,把孔子辯得啞口無言,說他是個另類的思想家也不為過。
再談展季的愛情。這段愛情沒有轟轟烈烈的掙扎,悽美慘烈的破滅,只是與字裡行間縈繞著一種淡淡的哀傷和絕望。女孩子畢竟是女孩子,特別是麗端這樣比較成熟的女寫手,對於感情的刻畫總是更有技巧也更細膩動人。這一點要比《千門》的那段感情,讓人覺著舒服多了。即墨公主是個雅致而大氣的女子,她心知自己此生已得不到幸福,便利用自己的身份,為了展季實現自己的理想而默默做了很多事情。
當她為了自己的國家,毅然赴死,這段隱忍了太久的感情也終於爆發。“沒出息的姬申,關鍵時刻只想得出這樣的法子,真替他丟臉呀。”她不屑地輕笑,驕傲地喝下金屑酒。當年她為了兩國的和平被作為和親的禮物,與最愛的人永生無法執手;如今她為了不讓丈夫利用自己威脅自己的國家,慨然赴死,一直一直都是如此從容,體現了貴族女子身上,那種平常女子無法比擬的大氣與驕傲,值得尊敬。
不過柳下惠真不愧為大聖人,一長篇故事下來,二人連手都沒拉過……
“來生,我必不放開你……”
“我也是。”這是展季說過的唯一一句情話。還是在公主死之後……
比起雲襄和舒亞男,展季與即墨公主兩人的感情讓我覺得特別的舒服。他們兩人都背負著太過沉重的東西,為了國家為了理想,他們用各自不同的方式去鬥爭,故事卻將他們之間的故事輕輕的淡化,沒有那種撕裂般的傷痛,沒有揪心揪肺的絕望,只余那淡淡的憂傷,反而更是讓人心動。
而且姜蓴的“蓴”字我也很喜歡。--by 宙斯的繼弟
但這些沒有系統的武功,依然表現出很精彩的場面,最精彩的當然是兄弟幾次對決(詳見作品),有意思的最後都是展季戰上風,因為智取更重要喔。
作品的意義,在麗端自己的話裡面,是內聖外盜對現實的一種改造。在我看來,這其實是秩序與自由的一場鬥爭和博弈,而終極目標是自由。無論是展季的修訂法律,還是展雄的落草為寇,都是為了解救不自由的奴隸。非煙同學講“個人自由”或許是展雄的目標,但其實展雄也是不自由的,個人自由終須建立在社會現實的基礎上。展季表面上看是不自由的,但是他信念堅定,目標明確,不徇私,不徇情,不唯己,所以他反而能最大限度地調動所有與他為難的“敵對勢力”為他的目標鋪路。不管這這種調動是“要挾”,是“犧牲”,還是用“親情牌”或“愛情牌”。他的行為當不起“快意恩仇”這樣的江湖俠氣,但“為國為民”,那是絕非過譽的。
我懷疑麗端是反對暴力革命的。暴力是該反對的。這從她將展雄刻畫成這樣的人物形象就可以看出吧。在作品中,他固然有武功高強,做事決絕,兄弟情深,知恩圖報這些優點。。。。。但,明顯就是一個弱智兒童級別的嘛?(大家認為呢??)幾乎所有人都可以將他玩弄於股掌之上了。
這兩個兄弟一在廟堂,一在江湖;一在秩序里修改秩序,一在暴力中破壞秩序。他們的目標是自由,更多人的自由。他們部分地達到了目的。舊秩序的本質並沒有得到改變,新秩序並沒有觸動貴族及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分配。但在那個時代能做到這點,我們應該致敬了。
至於情節手段,感情糾葛,是作品必不可少的調劑。只能說,麗端烹調得還不錯。展季最後會不會殉情呢?不同的讀者或許會有不同的選擇。麗端最後的暗示,或許已經告訴了我們。--作者:河流如金
本文從多方面展現了兩種不同的“俠”——卿相之俠(展季)與閭巷之俠(展雄,展季弟)。
麗端從“獻牲”(活人祭)切入,引出代弟獻牲的展季,然後描述了他替君迎親,坐懷不亂,重修《魯律》,與弟陌路,忍辱負重,外御其辱,相思成灰,力魄萬難,替天行道的故事。
而於“俠”卻從兩方面做解——義、情。
<2.二俠深究>
義:
展季所代表的卿相之俠的主張,是奪以權力,以權修法;直道事人,以情撼人。講究的是大局之利,萬世之修,君子之道。他們輾轉於權力與傾軋之中,身陷於朝堂黑水泥淖,囹圄世俗偏見誤解。因此,卿相之俠必有可忍人前誤解嘲弄,不怕身後聲名受損。卻如展季所說,一生唯奉正值之道,不受恩惠所脅,不以強暴折腰,生逢厄運而無怨,死蒙誹謗亦無悔!如此俠義,擔的是千鈞之重,扛的是萬鈞之鼎,千古而來,少有可承受之人。而擔得起這俠義之名的,除了有忍受凌遲之苦的毅力和決心,也必要是有大智大慧,大能俯瞰全局,小能洞察世事。所謂天時地利人和,才能成就一個千古卿相,澤被蒼生之俠。
展雄所代表的閭巷之俠的主張,在於聚以武力,揭竿而起;愛憎分明,忠於心性。偏重的是厚積薄發之後的一舉成就。壯士不死即已,死既舉大名耳!厚積的潛力,只為那一刻徹底的顛覆,仿若浩蕩江水來勢洶洶,浪起千丈,水沖萬里,毀天滅地,卻後勁不足。中國歷史上的大規模起義,大多都是轟轟烈烈地開場,星火燎原般蔓延,煙花綻放般到達極致,然後水去潮退,後以失敗告終。其因便是以有限之人力,抗無限之法令。縱然統治階級如何昏庸無能,也會有嚴刑酷法約束其民。法令條律始終是一種無形而有力的桎梏,綁在壯士的腳腕上,他們縱然能往前走幾步,但終究也會因束縛而寸步難行。
這篇文中,麗端揚的是“卿相之俠”,抑的是“閭巷之俠”。然我以為,兩種俠盜皆有利弊。為卿相之俠道者,若難御外擾,或如諸葛亮般不幸力盡而亡,一時又後繼無人,那么就會前功盡棄,心血結晶付諸東流,可謂難於蜀道。而閭巷之俠,如剛才所言,後勁不足,多是虎頭蛇尾。因此,應以“卿相俠道”攻於內,“閭巷俠盜”擾於外,二者互補,互助,互融,才是文武合一的最高境界,才是促進改朝換代的捷徑。
展季於己嚴苛自律,於人亦是坦蕩真摯。展季和其主魯僖公之妻姜蓴相戀。這段也許是虛構的愛戀,從書上看去亦是平淡無奇,但在我心裡,是現實中任何一段愛情都要為之讓路的情義。(我知道說這句話肯定要得罪人>_<!)沒有一種男女之情能如此坦蕩,不夾雜一點世俗的慾念,只求心靈的相契相合。姜蓴終究嫁作他人婦,展季終會娶得別家女,但二人若相聚,眉目間湧出的都是綿綿情義——不是背叛,是忠於真心。就如相吸的正負磁極,都是物質的本能,上天的注定。
展季與展雄的兄弟之情,被麗端喻為“棠棣”,出自《詩·小雅·常棣》。郭沫若也曾畫過一段連環畫——《棠棣之花》。敘述的是戰國時義士聶政刺韓相俠累的故事。我在網上搜尋到的棠棣的圖片,一枝一葉都開得舒展,葳蕤而茂盛。芝草蒲陶還相繼,棠棣融融載其華。春末盛開的棠棣,也許浸透著春意的枝蔓里,也沾染了一些夏季的鼓譟,仿若那兄弟與兄弟之間的情義也蘊含著男人與男人的情義——既有春天的柔情,亦有夏天的亢奮與決絕。因此展季才會在貧苦的少年時代,為了弟弟吃上一點肉而到山裡背石頭,才會代替弟弟充當人牲獻祭,才會在長大之後與他割袍斷義,決絕地說出那樣的話:“你我已不再是兄弟,下次相見時只有官匪之別!”心膽俱裂。
<3.文筆賞析>
麗端的文筆絕對沒話說,她是少有的文筆凌厲,意蘊厚重的出色寫手之一。她似乎很擅長“四兩撥千斤”的寫作手法,和蕭鼎還不一樣。蕭鼎那叫“出其不意”,講究的是巧妙,而麗端的則是“星火燎原”,講究的是後勁綿長。麗端寫人,那人便躍然紙上;寫景,那景便展現眼前;寫事,那事便調理清晰地在讀者腦海中羅列。當初看《神殤.永離》的時候就覺得她筆下的故事沒有小女兒家的嬌柔,反而有種男兒的硬氣。而她筆下的人物雖不至於極其出色,但都有個共同點——執著。不論是《啼血無痕》中的精衛還是《永離》中的那隻蜉蝣,還是《越京四時歌》李允,乃至本文中的展季,都是如此執著,那種韌性牽引著根細線,纏連在心上,每每看到這種品質,心弦都會微微震顫。
<4.亂侃一番>
我覺得麗端筆下的展季的形象和滄月筆下的夏語冰(詳見《鏡》龍戰)有點類似。都是在黑暗官場沉浮的人。思及此我想到了屈原。他的處事方式和展季截然不同。我覺得屈原有點完美主義者的傾向,作為魚,他所求的至清的水。然而水清則無魚,他也沒有了自處的空間。因此就有了個疑問,這做官做人吶,是堅持剛正不阿,眼睛不容一顆沙子,如同屈原一樣自盡震撼世人吶還是能屈能伸,不拘小節,靈活運用政治手段救濟他人,如同展季一樣忍辱負重為蒼生某利吶...?
思前想後,無果,歸結為: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作者:蒲草如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