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2005年,在廈深鐵路途經潮汕地區的線路車站規劃中,就有將廣梅汕鐵路接入高速鐵路網的設計方案,但最終採用集中新建車站設計方案,導致廣梅汕鐵路未能與廈深鐵路接軌互通。
2009年,廣梅汕鐵路擴能項目概念提出。
2011年,中國國家發改委頒布《
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規劃》,提出“改造提升廣州至梅州至汕頭等鐵路”,廣梅汕鐵路擴能項目列入中國國家“十二五”鐵路網規劃中。
2012年,廣梅汕鐵路擴能項目提上議程。
2013年3月19日,《梅州市綜合交通規劃示意圖》出台,梅州擬建一條鐵路連線線直通廈深鐵路,同時作為廣梅汕鐵路擴能組成部分,梅汕鐵路概念形成;8月30日,梅州至汕頭高速鐵路項目通過預可研報告審查。
2014年5月24日,梅汕高速鐵路獲中國鐵路總公司同意立項。
2015年4月27日,梅汕鐵路開工建設。
2019年6月30日,梅汕鐵路全線完成鋪軌;8月27日,梅汕鐵路啟動聯調聯試;9月16日,梅汕鐵路全線進入試運行階段;10月11日,梅汕鐵路開通運營。
線路站點
技術標準
沿線車站
線路走向
梅汕鐵路線路大致呈南北走向,起於梅州市梅縣區西部,向南沿梅江流域途經梅州市豐順縣,揭陽市揭東區和榕城區,止於潮州市潮安區;線路北端在梅州西站與規劃中的雙龍鐵路以T字型形式接軌,南端在潮汕站與
杭深鐵路廈深段和
廈深鐵路汕頭聯絡線形成十字型互聯互通;全線銜接粵東北山區與粵東沿海潮汕平原地區。
設備設施
車輛設施
梅汕鐵路採用和諧號系列與復興號系列高速動車組作為營運列車,車輛構造速度250至350千米/小時,適合廣州至梅州之間經廣深港高速鐵路、廈深鐵路等不同速度等級路段跨線運行。
運行系統
梅汕鐵路是國家Ⅰ級客貨共線鐵路,為雙線電氣化快速鐵路,根據不同地形地勢鋪設有砟或無砟軌道;全線共有通信鐵塔56座,使用GSM-R無線調度系統;搭配LKD2-KA列控中心、TSRS-KA臨時限速伺服器和FZk-CTC3.0調度集中系統。路基坡面採用非洲茉莉和紅花繼木間隔種植,路塹地段兩側溝平台採用隔孔間種植一株三角梅、一株綠灌木以達良好效果。
運營情況
運營歷程
2019年10月11日,梅汕鐵路開通運營,梅州西站至潮汕站最短行車時間壓縮至40分鐘,列車最高運營速度248千米/小時,運營初期每日開行44對動車組列車,全線各車站均作為國鐵電子客票試點。
客運流量
2019年10月11日,梅汕鐵路沿線旅客傳送量近3700人次。
建設成果
技術難題
梅汕鐵路沿途經過崇山峻岭的粵東北山區,需面對
蓮花山脈的天然障礙,僅豐順路段就有30條斷層,9500米高溫段,掌子面溫度高達43攝氏度、16處富水段,每日湧水量達150000立方米;還需穿越全風化富水花崗岩等地質帶。此外,梅汕鐵路還要多次跨越多條既有公路、鐵路等交通線路。
重點工程
● 豐順隧道 梅汕鐵路
豐順隧道是全線重難點控制性工程,也是廣東省內已建的最長山嶺鐵路隧道,貫穿整座蓮花山脈,施工難度大、安全風險高、環保管控嚴,施工克服高溫、高壓、富水等地質結構複雜困難。隧道長14407米,為單洞雙線型式,下穿豐順兵營自然保護區和豐順韓山自然保護區,總工期942天。
● 賈里特大橋
賈里特大橋為梅汕鐵路最長橋樑,位於揭陽市登崗鎮境內,全橋長4746.83米,樁基1300根,樁長都在50米以上,最長達99米。大橋有多處連續梁施工(跨潮惠高速雙線鋼桁梁一處,跨炮浮路連續梁一處,跨汕昆高速連續梁一處),特殊結構多,施工技術要求高。
● 揭陽綜合交通樞紐
梅汕鐵路揭陽機場站是全線重點工程之一,為粵東地區首條投入運營的空鐵聯運交通樞紐,使梅汕鐵路成為中國內地為數不多的直通民用機場的捷運鐵路;鐵路在機場區域內採用地下隧道方式實現貫通。該施工區域多為流塑性淤泥質、沙層地連牆、內支撐施工質量直接影響到基坑安全,淤泥質、砂層土與雨水相遇會使得基坑成為泥塘。施工場地呈“一”字型分布,周邊可利用臨時場地小,作業面受限,地下基坑、結構設計工況複雜。地上交叉專業多,施組協調難度大。施工方利用BIM三維動畫技術模擬現場工況,選擇最優機械布置方案對施工人員進行可視化交底,提高了施工效率。
建設規劃
根據廣東省相關部門2018至2019年規劃,梅汕鐵路將連通梅汕、漳龍、畲汕、瑞梅和龍梅等鐵路新線。
價值意義
梅汕高鐵正式開通運營,標誌著蘇區人民盼望已久的“高鐵夢”終於實現,梅州正式融入了全國高鐵網路,進一步最佳化了我市“外聯內暢”的立體交通網路,深入促進了梅州加快融入
粵港澳大灣區、揭潮汕、
海西區的“生活圈”“經濟圈”,吸引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集聚,帶動蘇區民眾加快脫貧奔康,助力梅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梅州日報》 評)文化特色
梅汕鐵路途經區域依山傍水,綠樹成蔭,空氣清新,擁有歷史悠久的“茶文化”,列車餐車內以“客風潮韻,茶香伴行”為主題,將獨特的“工夫茶”搬上列車,推出潮汕工夫茶茶藝表演,為旅客們打造“舌尖上的茶韻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