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鎮概況
竹山縣,古稱“
上庸縣”,隸屬湖北省
十堰市。位於湖北西北
秦巴山區腹地。地處
鄂西北山地,北屬
武當山,南屬大巴山。東鄰房縣,北界
鄖縣,西北鄰陝西省白河縣,西交
竹谿縣、陝西旬陽縣,南接神農架林區、重慶市
巫溪縣。縣城東北距十堰市城區158公里,東南距
武漢市638公里。面積3587.8平方公里,山地占總面積80%以上。
南部山地海拔多在1500米以上。僅中部河谷有狹小坪壩。堵河自西南向東北流經中部,主要支流有深河、霍河和苦桃河。
轄9鎮8鄉279個村,總人口417081人(2010年),有漢、回、壯、蒙、滿等8個民族。西魏廢帝
元欽因境內茂林修竹、山清水秀而改稱“竹山”。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竹山縣地圖
竹山為古庸國故址。春秋楚滅庸置縣,秦、西漢為
上庸縣,屬
漢中郡。 東漢至南齊為
上庸郡。西魏因
黃竹嶺之竹色黃,改名竹山。商代前為漢水流域重要部落方國,稱
庸國。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分天下為36郡,庸地復置上庸縣,改隸漢中郡,屬
梁州。
552年(西魏廢帝元年),改安城為竹山。北周時,改上庸縣為
孔陽縣。
598年(文帝開皇十八年),改孔陽縣為上庸縣,改
羅州為
房州,領上庸、竹山、光遷、
永清4縣。
605年(隋煬帝大業元年),改房州為
房陵郡,治竹山。唐初沿隋制。
636年(唐太宗貞觀十年),廢遷州,置房州,治竹山,領房陵、竹山、永清、上庸4縣,屬山南東道。
742年(玄宗天寶元年),改房州為房陵郡。758年(肅宗乾元元年),復房州,竹山屬之。五代時,上庸、竹山仍屬房州。 宋初沿舊制。
986年(北宋太宗雍熙三年),省上庸入竹山,仍隸房州。
1130年(南宋高宗建炎四年),置金、均、房州鎮撫使,屬利州路。
1135年(高宗紹興五年),隸襄陽路。
1141年(紹興十年),置金、房、達、開安撫使,改屬
利州路,房州領房縣、竹山2縣。元沿宋制。
1342年(順帝至正二年),省房陵入房州,竹山仍隸房州,屬襄陽路。
1368年(明太祖洪武元年),改襄陽為府,領竹山、房縣、上津、鄖縣等縣。1374年(洪武七年),省竹山入房縣,屬湖廣布政使司
襄陽府。
1380年(洪武十三年),復置竹山縣,仍屬襄陽府。
1476年(憲宗成化十二年),設鄖陽府,竹山屬之,同時割竹山縣西尹店社置竹谿縣。清沿明制。
1664年(聖祖康熙三年),
鄖陽府屬湖北布政使司,領鄖縣、鄖西、竹山、竹溪、房縣、保康6縣。
1821年(宣宗道光元年),割竹山、竹溪、房縣之南鄉置白河廳(柳林白河口)。
1864年(穆宗同治三年)裁白河廳,復原制。
民國初,全國實行省、道、縣制,竹山屬湖北省襄陽道。
1932年(民國二十一年),改屬湖北省第十一行政督察區。
1949年元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竹山,竹山隸屬陝南行政公署第四專署,後改為兩鄖專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竹山隸屬中南行政區湖北省鄖陽專員公署。
1950年2月1日,改屬鄖陽地區專員公署,竹山隸之。
1952年襄鄖合併,隸屬襄陽專區專員公署。
1965年,復設鄖陽專區,竹山隸屬鄖陽專區行政公署。
1970年,專區改稱地區,竹山隸屬鄖陽地區行政公署。
1994年10月,鄖陽地區與十堰市地市合併,成立新的十堰市(地級),竹山縣隸屬十堰市。
行政區劃
截至2010年底,竹山縣轄9個鎮、8個鄉,共有19個居委會、279個村委會。總人口417081人,有漢、回、壯、蒙、滿等8個民族。轄9鎮8鄉個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竹山縣位於湖北省西北秦巴山區腹地,
十堰市西南。東鄰
房縣,北界
鄖縣,西北鄰陝西省
白河縣,西交
竹谿縣、陝西
旬陽縣,南接神架林區、重慶市
巫溪縣。地處鄂西北山地,北屬
武當山,南屬
大巴山。竹山縣地跨東經109°32—110°25’、北緯31°30’— 32°37’之間。縣境東西最大橫距81.8公里,南北最大縱距123.5公里。
地形地貌
神農架
全縣地勢由南、西向東北傾斜,特點是高差大,坡度陡,切割深。以官渡鎮的瓦
桑河巨型斷裂為界,南為高山區,東南為二高山、低山區,中南為低山區,北為高山、二高山、低山區,西北為二高山區,中西部為低山、平丘、盆地區。海拔高差2520米。境內最高點是蔥坪山,海拔2740.4米,最低是尼姑河口,海拔220米。山脈境內各山由兩大山系構成。綿亘縣西北的雙星寨、韓家山、
天堂寨、聖母山,陝西省
旬陽、白河縣交界,在縣境東北的
滄浪山、馬槽山、
野人山、界嶺山,與鄖縣交界;屬於由西向東定向,海拔在1500米以上,屬
秦嶺東延余脈的界嶺——
武當山系。在縣境東南的龍王嶺、白岩寨、竹山埡子,與房縣、
神農架林區交界,位於縣境西南部的
黃寶山、黃家坪、
黃龍山尖、南天門、苦菜地子、蔥坪,竹溪、四川
巫溪交界;由南向北定向,海拔均在2000米以上,屬大巴山系。此外,
九華山、雲霄觀,在縣境中南部,海拔在1000米以上;寶豐山,十轉山,
霍山在縣境中部和中西部,海拔在600米以下。
氣候
竹山縣雖為副亞熱帶季風大陸性氣候,屬北溫帶,但地處
漢江、堵河盆地,又為高溫區,熱量比較充足。年
平均氣溫10.2℃至15.6℃,最冷月1月-1.9℃至3.1℃,極端最低氣溫-9.9℃(1956年1月21日);最熱月(7月)21.7℃至27.7℃,極端最高氣溫43.4℃(1966年7月20日),為全省極端最高氣溫之最。日照時數年平均1650.4小時。年平均降水量905.2毫米。年平均相對濕度為73%。始霜10月10日,終霜3月20日,年平均無霜期由中部地區的252.8天,向四周遞減到163.4天。年平均降雪20天左右。全年多偏西南風。主要是乾旱、洪澇、低溫、秋寒及
冰雹。據竹山氣象站對1952年至1981年降雨量的分析,30年中正常年景只有9年,其餘都有程度不同的災害。1958年7月,1975年8月,1980年6月三次暴雨的洪水,使沿河兩岸莊稼一掃而光,顆粒無收,損失慘重。秋寒,按每年大於25天計算,平均5年2次,以堵河河谷中、西部丘陵,西南、東南邊界山區最嚴重,2年1次。低溫,按每年大於12天計算,平均5年2次。
水文
竹山縣河流均屬堵河水系,全縣有大小河流646條,其中長流河98條,季節河548條。河流共長2740.7公里。流域面積在5-10平方公里的132條,10-20平方公里的57條,20-50平方公里的30條,50-100平方公里的10條,100-500平方公里的16條,500-1000平方公里的4條,1000-10000平方公里的2條,10000平方公里以上的1條。河網密度每平方公里為0.57公里。河床穩定,多由粗砂礫石組成。堵河,發源於陝西鎮坪縣杉樹坪及
神農架台子上,流向自西、南向東北,由竹溪泗河和房縣九道梁河入境,於尼姑河口出境。
土壤
竹山縣土壤種類眾多。
黃棕壤占l527,592畝,黃棕壤性土占2315.845畝,黃沙泥土占625652畝,黃泥土占715045畝,石渣子土占1648.966畝,細石皮占433204畝,黃灰包土占282671畝,森林黃灰包土占244702畝,
黃石渣子灰包土占304868畝,這7個土種在全縣分布最廣,占全縣總面積的79.1%。分布在北部的,主要是
雲母片岩發育的粗骼土壤;東部沿河低丘,有少數第四紀沉積物發育的土壤,如黃棕壤和粘土
黃褐土;中西部主要有水稻土,第四紀粘土黃棕壤、紅沙岩黃棕壤,土層深厚,地勢平緩,肥力較高;南部高山區主要為雲母片岩風化物發育的粗骼土壤及高山
森林土壤。[1]
自然資源
礦產
竹山轄區主體處於
武當山-大別山金、銀、鉛、鋅成礦帶(三級),鄖縣鮑峽-竹山得勝銀、金、銅、釩、鉬、稀土、重晶石、
綠松石成礦帶(四級)的南端,截止2005年底,全縣已發現礦產32種,礦點、礦化點217處,其中上表礦產13種,包括能源礦產1種(石煤),黑色金屬礦產1種(釩),有色金屬礦4種(銅、鉛、鋅、鉬),貴重金屬礦產2種(銀、金),稀散、稀有、
稀土金屬礦產3種(輕稀土、鈮、鎘),其它非金屬礦產2種(石灰石、瓦板岩)。鐵礦(褐鐵礦、磁鐵礦、赤鐵礦)以褐鐵礦為主;釩(鉬)礦平均品位1%左右,地質儲量2342萬噸;硫鐵礦(黃鐵礦)地質儲量1.5億噸左右,具有開採價值;綠松石資源品位高,儲量大,概算地質儲量5萬噸左右;
板石礦(黑色矽質板石、青灰混質板石、灰色泥質板石)概算地質儲量為4.1億立方米;重晶石地質儲量2500萬噸。已經開發利用的有大中型銀(金)礦1處,小型釩礦1處,綠松石礦3處。石灰石、
輝綠岩、花崗閃長岩等
礦產資源儲量及品位很高,具有開發潛力。[1]
水能
竹山縣雨量充沛,河流縱橫且河道落差大,
水利資源十分豐富,堵河幹流直穿而過的地形特點。境內眾多河流源出邊緣山地,匯入堵河,為水上運輸主要航道。此外,還有深河、洪坪河、公祖河、霍河可以通航,其餘只供灌溉,流放竹、木排。
多年平均徑流量為12.37億立方米,最大流量為4.14立方米/秒,最小0.29立方米/秒。多年平均輸沙量為376.4萬噸,年侵蝕指數每平方公里為1043噸。眾多的河流,豐沛的降水,使竹山蘊藏著百萬千瓦的巨大水能資源。竹山境內堵河乾支流水能資源可開發量達116.5萬千瓦,富甲
鄂西北。截止到2005年底,竹山縣已建各類水庫59座,其中大型水庫1座,中型水庫2座,小型水庫56座,總控制流域面積3821.56平方公里,總庫容21391.29萬立方米,其中有效庫容13626.78萬立方米,死庫容4470.68萬立方米。全縣主要有潘口、小漩、龍背灣、譚家河水庫、松樹嶺水庫、霍河水庫、店坪水庫等。[1]
生物
農作物主要有稻穀、玉米、小麥、油菜籽、花生、薯類、豆類、芝麻、菸葉、蔬菜、藥材、洋芋、魔芋、
高梁、綠豆、蓮藕、苡仁米、蕎麥、粟谷、向日葵、麻類等。全縣有喬灌木樹種108科344屬988種,森林共33科89種,其中
鄉土樹種70種。外地引進樹種19種,主要珍稀樹種28種,國家一級保護樹種有
水杉、珙桐等,二級保護樹種有連得樹、光葉珙桐、杜仲、銀杏、金錢松等19種,省級重點保護的樹種有紫莖、臘梅、麥吊雲杉等。特產資源共12類898種,其中草類7個品種,茶類69個品種,煙類7
竹山縣菸葉
個品種,果類86個品種,藥材類546個品種,食用菌類14個品種,主要有肚倍、茶葉、
油桐、生漆、板栗、核桃、木棕、木耳、柑桔、食用菌、黃姜、黃連、天麻、山竹、獼猴桃等。常見野生動物有23目33科300餘種,其中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有金錢豹、金雕、白鶴、獼猴、黑熊、大靈貓、
林麝、小天鵝等18種,省級重點保護動物有花面狸、豪豬等60餘種。水產資源共有魚類6目9科44種,主要經濟魚類有鯉、鯽、鱖、泥鰍、鱔、鰱、草魚等;名貴魚有
大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