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波脲的分子式:C18H26N2O4S ,密度:1.3g/cm3 ,原料藥為格列本脲Glibenclamide,是一種白色晶體粉末,不溶於水,微溶於乙醇、丙酮、氯仿。與2型糖尿病患者的乳酸性酸中毒和低血糖相關。
格列波脲的口服吸收快,約95%與血漿蛋白結合主要在肝臟代謝,t1/2約8小時,約70%以代謝物形式從腎排出,作用持續約24小時。與其它磺醯脲類相似用於輕、中度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主要是胃腸道反應及皮膚反應。低血糖較少見。磺胺、水楊酸、保泰松、雙香豆素等可增強本品作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格列波脲
- 外文名:Glibornuride
- CAS號:26944-48-9
- 分子式:C18H26N2O4S
- 分子量:366.47500
化合物簡介,基本信息,物化性質,功效作用,藥理作用,藥代動力學,適應症,禁忌,注意事項,用法用量,藥物相互作用,副作用,不良反應,體內過程,
化合物簡介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格列波脲
中文別名:克糖利 ;格拉出爾;甲磺冰片脲;甲磺二冰脲;甲磺冰脲;
英文名稱:Glibornuride
英文別名:1-(3-hydroxy-4,7,7-trimethyl-2-bicyclo[2.2.1]heptanyl)-3-(4-methylphenyl)sulfonylurea
Ro 6-4563; endo,endo-1-((1R)-(2-Hydroxy-3-bornyl))-3-(p-tolylsulfonyl)urea; 1-((1R)-2endo-hydroxy-bornan-3endo-yl)-3-(toluene-4-sulfonyl)-urea; Glibornurida [INN-Spanish]; 1-(p-Tolylsulfonyl)-3-(2-endo-hydroxy-3-endo-L-bornyl)harnstoff;Glibornuridum [INN-Latin]; EINECS 248-124-6; Glibornuride; Glutril; 1-((1R)-2-endo-Hydroxy-3-endo-bornyl)-3-(p-tolylsulfonyl)urea; 1-(p-Tolylsulfonyl)-3-(2-endo-hydroxy-3-endo-D-bornyl)harnstoff; Ro 6-4563/8;
CAS號:26944-48-9
分子式:C18H26N2O4S
結構式:
分子量:366.47500
精確質量:366.16100
PSA:107.37000
LogP:3.84460
物化性質
密度:1.3g/cm3
折射率:1.6
功效作用
藥理作用
巨觀上,格列波脲為磺脲類口服降血糖藥,通過刺激胰島β細胞釋放內源性胰島素,而發揮降血糖作用。其作用強度中等,25mg療效強於0.5g甲苯磺丁脲。對血中三醯甘油、膽固醇及磷脂均無明顯影響。有研究表明,格列波脲靜脈注射於正常人,血糖迅速下降,與劑量成正比,當採用劑量0.06mg/kg時,血糖下降為基值的10%,最低值見於20min時;當劑量增大至0.12~0.24mg/kg後,血糖最低值為基值的60%~70%(即下降30%~40%),歷時90min以上,同時血漿胰島胰島素分泌升高。
微觀上,胰島β細胞膜含有磺醯脲受體及與之相偶聯的ATP敏感的鉀通道[Ik( ATP)],以及電壓依賴性的鈣通道。當磺醯脲類藥物與其受體相結合後,可阻滯Ik(ATP)而阻鉀外流,致使細胞膜去極化,增強電壓依賴性鈣通道開放,胞外鈣內流。
胞內游離鈣濃度增加後,觸發胞吐作用及胰島素的釋放。長期服用且胰島素已恢復至給藥前水平的情況下,其降血糖作用仍然存在,這可能與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提高靶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有關。也可能與增加靶細胞膜上胰島素受體的數目和親和力有關。
藥代動力學
口服後吸收完全而迅速,血漿藥物濃度達峰時間為2~4h,但個體差異較大,必須注意。表觀分布容積為0.24L/kg,血漿蛋白質結合率為95%。格列波脲在肝代謝,可形成6個代謝產物,其中4個稍有降糖活性,血漿半衰期為8.2h。代謝物中約65%經腎排出,但尿液中無原形藥物,其餘經膽汁於糞便中排出。經靜脈注入正常人體後,分布迅速,屬二室模型。血漿半衰期為8.2h(範圍5.4~10.9h)。
適應症
用於40歲以上成年型糖尿病,非胰島素依賴型而單靠飲食療法又不能很好控制的糖尿病。
禁忌
1.嚴重腎功能不全、對磺脲類不能耐受者禁用。
2.有糖尿病昏昏迷史及昏迷前的青年型糖尿病者、有酮症酸中毒和孕婦等禁用。
注意事項
1.從小劑量開始套用。
2.因格列波脲作用較強,輕症、老年糖尿病患者套用時應注意用量。
用法用量
初始劑量每次12.5mg,每天1次,以後漸增至常用劑量每天12.5~25mg,最大劑量每天50~100mg,大於25mg時每天須分2次服。長期服藥視病情需要而定。
藥物相互作用
與雙胍類藥物合用效果更好。
副作用
過敏 容易出現低血糖和反覆的低血糖。容易出現體重增加,造成身體胰島素敏感性下降。增加藥物藥量之後,會導致此類藥物的繼發性失效,容易使2型糖尿病轉化為1型糖尿病。容易產生消化道反應,長期服用可引起食慾減退。部分患者噁心、嘔吐、腹瀉、腹痛,部分患者會發生膽囊炎、肝功能損傷,引起肝炎。
容易造成皮膚性過敏、瘙癢、紅斑、蕁麻疹、丘疹。對光線過敏輕者、抗敏藥嚴重者停服此藥。血液系統:容易造成白細胞減少,溶血性貧血,及再生性障礙貧血。精神系統:少數出現頭痛、頭暈、嗜睡、視力模糊、視力震顫、身體平衡障礙。服用此藥一年以上者藥效降低。
不良反應
體內過程
磺醯脲類藥物在胃腸道吸收迅速而完全,與血漿蛋白結合率很高。其中多數藥物在肝內氧化成羥基化合物,並迅速從尿中排出。磺醯脲類藥物的藥代動力學甲苯磺丁脲作用最 弱、維持時間最短,而氯磺丙脲t1/2最長,且排泄慢、每日只需給藥一次。新型磺醯脲類作用較強,可維持24小時,每日只需給藥1~2次。
由於磺醯脲類有較高的血漿蛋白結合率,因此在蛋白結合上能與其他藥物(如保泰松、水楊酸鈉、吲哚美辛、青黴素、雙香豆素等)發生競爭,使游離藥物濃度上升而引起低血糖反應。此外,氯丙嗪、糖皮質激素、噻嗪類利尿藥、口服避孕藥均可降低磺醯脲類藥物的降血糖作用。
血漿蛋白的濃度是血漿和組織液的主要區別所在,因為血漿蛋白的分子很大,不能透過毛細血管管壁。在生物化學研究中,曾經用鹽析法將血漿蛋白分為白蛋白、球蛋白與纖維蛋白原三大類。以後,用電泳法又將白蛋白區分為白蛋白和前白蛋白,將球蛋白區分為a1-、a2-、a3-、β-、γ-球蛋白等。用其他方法,如免疫電泳,還可以將血漿蛋白作更進一步的區分。這說明血漿蛋白包括了很多分子大小和結構都不相同的蛋白質。
營養功能:每個成人3L左右的血漿中約含有200g蛋白質,它們起著營養貯備的功能。雖然消化道一般不吸收蛋白質,吸收的是胺基酸,但是,體內的某些細胞,特別是單核吞噬細胞系統,吞飲完整的血漿蛋白,然後由細胞內的酶類將吞入細胞的蛋白質分解為胺基酸。這樣生成的胺基酸擴散進入血液,隨時可供其它細胞合成新的蛋白質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