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職業教育大學城

株洲職業教育大學城

株洲職業教育大學城位於株洲市東北部、雲龍示範區南部,東北向與長沙相臨,西北向與湘潭接壤。區域內有滬昆高速、長株高速、雲龍大道、快速環道以及長株潭城際鐵路通過。園區規劃總占地面積1300多公頃,總投資100億元,辦學規模擬定為學歷教育10—12萬人,常年培訓學生6—8萬人,實現本地常住人口10—12萬人。 園區整體規劃包括“一城九校,一河一湖(龍母河、潛龍湖),三館兩中心(市圖書館、市科技館、體育館、公共實訓中心、公共服務中心),三縱六橫主幹線”。職教城計畫3年建成,5年全面完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株洲職業教育大學城
  • 總占地面積:1300多公頃
  • 總投資:100億元
  • 所屬地區:株洲市
園區簡介,發展定位,知識城,魅力城,低碳城,區位優勢,總體規劃,園區特色,生態,環保,項目意義,建設步驟,項目進展,初步進展,詳細進展,發展願景,

園區簡介

株洲職業教育大學城
株洲職業教育大學城株洲市人民政府為回響黨和國家關於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重大戰略決策,把握長株潭兩型社會”國家級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建設的歷史機遇,依託株洲市職業教育與科技研發的優勢資源,為增強職業教育服務區域產業建設能力、促進“兩型”社會建設和新型城市化、工業化進程而強力推出的重大舉措。
項目規劃總占地面積13.9平方公里,總投資超過100億元,整體包括“一城十一校,三館五中心”,具體為市圖書館、市科技館、職教大學城體育館,株洲就業創業指導中心、實訓中心、技能認證中心、研發孵化中心以及綜合配套服務中心。擬布局一個城市級共享區和三個校際級共享區,總體形成“兩片五軸多核心”的空間結構,突出教育、研發、服務、居住4大主題功能。職教大學城2009年底開工建設,計畫2013年基本建成,2015年全面建成,2020年成熟完善。規劃2020年實現人口規模20至25萬,在校學歷教育學生人數10至12萬,年均培訓學生人數10萬。
——國務院批覆同意的《長株潭城市建設群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體方案》中,職教大學城項目被確定為科教創新區主要建設項目。
——株洲四大“百億”工程
——株洲十大基礎工程
——株洲十大標誌工程
——省重大建設項目
——省重點建設項目

發展定位

株洲職教城的基本定位是“立足株洲、服務全省、面向全國”,打造成為株洲的“城市名片、兩型典範、技師搖籃、發展引擎”和“中部地區職業教育創新之都”,實現從單一教育功能的職教園區到功能多元、形象獨特並體現“兩型”特色的園區,與株洲老城、雲龍新城和周邊地區協調發展。逐步奠定“北有天津、南有株洲”的職業教育發展格局。
株洲職業教育大學城整體規劃包括“一城九校,一河一湖(龍母河、潛龍湖),三館兩中心(市圖書館市科技館體育館公共實訓中心公共服務中心),三縱六橫主幹線”。職教城計畫3年建成,5年全面完善。建成後的株洲職業教育大學城將集教育科研居住休閒等功能於一體,成為株洲的“城市名片、兩型典範、技師搖籃、發展引擎”和“中部地區職業教育創新之都”,為湖南省經濟建設提供更多更優的職業人才和職業培訓服務,為長株潭兩型社會”建設做出積極貢獻。

知識城

株洲職教城將實現四大主題功能,即教育功能:打造中部示範性的職業教育園區;研發功能:積極面向區域和株洲產業需求,打造長株潭實用技術研發園區;服務功能:打造雲龍南部的書香優雅、青春特色的公共服務中心;居住功能:成為株洲生活居住的福地。
職教城用地布局以主要水系龍母河、潛龍湖為脈絡,以學林路等3條主要縱向道路和6條橫向道路為路網骨架,形成教育功能區、共享功能區等5類功能區,與龍母河功能景觀軸等5軸以及創意公園、共享核心等形成點線面有機聯繫、積極互動的整體。
園區總體形成一城九校、適當預留的發展規模,建設1個城市級共享區、3個校際級共享區,沿龍母河布置3館3中心,即圖書館、科技館和體育館,技能認證及實訓中心、配套服務中心、研發孵化中心,集中展示職教公共中心形象。規劃科研創新用地主要靠近學校和沿龍母河布局,規劃多種業態。依據上位雲龍總體規劃,在林東路以南規劃布局集商業、金融業、文化娛樂為一體的雲龍南部新城中心,規劃用地約50公頃,服務雲龍南部40萬左右人口。

魅力城

園區規劃深入場地,細緻研究園區山水的要素特色,塑造體現教育創新集聚區、書香優雅的文化美的形象,確立六大城市設計策略。
1.龍河水映城
龍母河沿線總體呈現功能發展和景觀生態塑造兩帶合一的特色。沿線不僅將集聚區域內的教育共享、科研創新等核心功能,還著重塑造濱水多元豐富的公共開敞空間。
2.生機湖耀城
龍母河南側潛龍湖周邊集聚研發創新、文化休閒等功能,湖西布局園區型研發辦公、科技交易展示中心等,湖東以公共文化休閒銜接購物公園、南部新城中心,整體形成靜力中不失活力,清新中滿含優雅的空間氛圍。
3.舒緩丘融城
首先,整體空間布局緊密結合地形,平緩低洼處高密度、高強度開發,丘陵眾多、較高處開發強度較低;其次,緊密結合丘陵,分類型進行建築布局和開敞空間設計,最大限度地延續園區的文脈特徵。
4.野趣塘綴
園區另一特徵是有大量充滿野趣的水塘,設計積極結合水塘位置,採用多種方式,積極利用水塘,或作為公園、廣場上的水池,或成為校園內結合雨水收集系統、統一設計的校園景觀水系。
5.特色園興城
考慮人群就近使用和地塊開發的均好性,規劃形成一系列面積不等的特色公園,與周邊建築及開敞空間等形成多層次、立體化的互動空間效果,成為集聚人氣和財氣的公共中心。
6.林蔭街織城
林蔭街系統聯繫各分散的空間要素,從而編織系統化、網路化的公共開敞空間體系。各林蔭街強調不同樹種的植物配置,從而各具特色。

低碳城

為實現“兩型”目標,打造中國第一座低碳株洲職業教育科技城,實現降低約50%碳排放的減排目標,株洲職業教育科技城首先規劃以低碳排放為抓手、統籌各項工程的建設,包括生態水系統、低碳能源、綠色建築、綠色碳匯等,在此基礎上,規劃構建系統的“兩型”指標體系,包括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社會和諧3大方面21項指標。
1.生態水系統規劃
通過洪水、雨水、污水及水之間的相互關係,以水的梯級利用為主線,降低龍母河發洪頻率,減輕對生態環境的衝擊,提高水資源的綜合利用效率。將雨水收集利用與學校景觀相結合,降低雨水搶排次數,形成與龍母河良好的水流互動關係,以片區污水利用為契機,建設再生水廠,形成兩型示範工程。
2.低碳能源系統規劃
採取全新的能源體系規劃方式,以傳統的城市電力、燃氣為基礎,結合新能源、分散式能源站,形成優質、高效的城市能源供應體系,以保障園區能源安全、降低能源使用經常費用。
3.生態環境與碳匯體系規劃
減碳控污為主導原則,增加園區自身碳匯量,降低進碳元量;以龍母河水系修復為出發點,逐步恢復龍母河的碳匯功能,依託校園、科研區與居住區內部的綠化建設,以吸碳樹種為主要載體,推進碳匯林道工程建設。
4.綠色交通與綠色建築
以交通節能為出發點,以綠色交通體系為規劃載體,強化電動汽車及新能源汽車的使用,大幅降低因交通引起的碳排放。
根據技術成熟度和可操作性等因素,選擇確定再生水廠、分散式能源站、零碳體育館和碳匯林道為四大“兩型”低碳標誌工程。用地布局上本著節約、緊湊及能源充分利用的原則,建設一座市政公園,將再生水廠、分散式站、廢棄物處理中心、生物質能站、污水熱源泵統合建設,聯調聯用,形成長株潭地區的重要低碳標誌。

區位優勢

株洲職業教育大學城位於株洲市東北部、長株潭城市群兩型社會”試驗先導區雲龍示範區,是湖南核心城市圈的融合區域。北臨長沙,西接湘潭,距長沙、湘潭市中心和機場都只有20 分鐘車程;依龍母河兩岸而立,域內滬昆高速、長株高速、雲龍大道、長株潭城際鐵路貫穿其中,擁有良好的區位、交通、生態及產業基礎優勢。

總體規劃

株洲職教大學城定位為“城市名片、兩型典範、發展引擎”,致力於打造“中部地區職業教育創新之都”。項目規劃總占地面積13.9平方公里,整體包括“一城十一校,三館五中心”,具體為市圖書館、市科技館、職教大學城體育館,株洲就業創業指導中心、實訓中心、技能認證中心、研發孵化中心以及綜合配套服務中心。擬布局一個城市級共享區和三個校際級共享區,總體形成“兩片五軸多核心”的空間結構,突出教育、研發、服務、居住4大主題功能。職教大學城2009年底開工建設,計畫2013年基本建成,2015年全面建成,2020年成熟完善。規劃2020年實現人口規模20至25萬,在校學歷教育學生人數10至12萬,年均培訓學生人數10萬。
職教城用地布局以主要水系龍母河、潛龍湖為脈絡,以學林路等3條主要縱向道路和6條橫向道路為路網骨架,形成教育功能區、共享功能區等5類功能區,與龍母河功能景觀軸等5軸以及創意公園、共享核心等形成點線面有機聯繫、積極互動的整體。

園區特色

生態

株洲職業教育大學城規劃深入場地,細緻研究園區山水的要素特色,塑造體現教育創新集聚區、書香優雅的文化美的形象,確立六大城市設計策略。
1.龍河水映城
龍母河沿線總體呈現功能發展和景觀生態塑造兩帶合一的特色。沿線不僅將集聚區域內的教育共享、科研創新等核心功能,還著重塑造濱水多元豐富的公共開敞空間。
2.生機湖耀城
龍母河南側潛龍湖周邊集聚研發創新、文化休閒等功能,湖西布局園區型研發辦公、科技交易展示中心等,湖東以公共文化休閒銜接購物公園、南部新城中心,整體形成靜力中不失活力,清新中滿含優雅的空間氛圍。
3.舒緩丘融城
首先,整體空間布局緊密結合地形,平緩低洼處高密度、高強度開發,丘陵眾多、較高處開發強度較低;其次,緊密結合丘陵,分類型進行建築布局和開敞空間設計,最大限度地延續園區的文脈特徵。
4.野趣塘綴
園區另一特徵是有大量充滿野趣的水塘,設計積極結合水塘位置,採用多種方式,積極利用水塘,或作為公園、廣場上的水池,或成為校園內結合雨水收集系統、統一設計的校園景觀水系。
5.特色園興城
考慮人群就近使用和地塊開發的均好性,規劃形成一系列面積不等的特色公園,與周邊建築及開敞空間等形成多層次、立體化的互動空間效果,成為集聚人氣和財氣的公共中心。
6.林蔭街織城
林蔭街系統聯繫各分散的空間要素,從而編織系統化、網路化的公共開敞空間體系。各林蔭街強調不同樹種的植物配置,從而各具特色。

環保

為實現“兩型”目標,打造中國第一座低碳株洲職業教育科技城,實現降低約50%碳排放的減排目標,株洲職業教育科技城首先規劃以低碳排放為抓手、統籌各項工程的建設,包括生態水系統、低碳能源、綠色建築、綠色碳匯等,在此基礎上,規劃構建系統的“兩型”指標體系,包括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社會和諧3大方面21項指標。
1.生態水系統規劃
通過洪水、雨水、污水及水之間的相互關係,以水的梯級利用為主線,降低龍母河發洪頻率,減輕對生態環境的衝擊,提高水資源的綜合利用效率。將雨水收集利用與學校景觀相結合,降低雨水搶排次數,形成與龍母河良好的水流互動關係,以片區污水利用為契機,建設再生水廠,形成兩型示範工程。
2.低碳能源系統規劃
採取全新的能源體系規劃方式,以傳統的城市電力、燃氣為基礎,結合新能源、分散式能源站,形成優質、高效的城市能源供應體系,以保障園區能源安全、降低能源使用經常費用。
3.生態環境與碳匯體系規劃
減碳控污為主導原則,增加園區自身碳匯量,降低進碳元量;以龍母河水系修復為出發點,逐步恢復龍母河的碳匯功能,依託校園、科研區與居住區內部的綠化建設,以吸碳樹種為主要載體,推進碳匯林道工程建設。
4.綠色交通與綠色建築
以交通節能為出發點,以綠色交通體系為規劃載體,強化電動汽車及新能源汽車的使用,大幅降低因交通引起的碳排放。
根據技術成熟度和可操作性等因素,選擇確定再生水廠、分散式能源站、零碳體育館和碳匯林道為四大“兩型”低碳標誌工程。用地布局上本著節約、緊湊及能源充分利用的原則,建設一座市政公園,將再生水廠、分散式站、廢棄物處理中心、生物質能站、污水熱源泵統合建設,聯調聯用,形成長株潭地區的重要低碳標誌。

項目意義

株洲職業教育大學城作為兩型示範建設的先行項目,率先帶動雲龍新城的發展建設,形成人與環境和諧相處的生態園區;有效提高株洲職業教育的規模與質量,使株洲職業教育這一在全國有影響的品牌迅速做優做強;較好推動位於商業繁華區的原校址按“兩型社會”要求進行舊城改造,促進新型城市化建設;同時院校集中建設還能節約土地和共享資源,發揮產業、科研等帶來的集聚效應,將對株洲乃至全省經濟社會發展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

建設步驟

(待定)
第一步,起步階段(2009—2011年),主體功能區基本形成,核心區骨架基本拉開。
第二步,快速發展階段(2012年),綜合實力全面提升,構建好整體基本框架。
第三步,成熟發展階段(2013—2015年),帶動輻射能力顯著增強,完善職教大學城建設。

項目進展

初步進展

職教大學城自2009年底開工建設以來,核心區(教育片區)路網已基本拉通,水、電、氣、通信等市政設施全部到位,部分綠化工程基本完成,已有兩座橋樑竣工驗收並實現通車。並且,於2011年7月實現職教大學城公交開通,教育片區格局基本形成。
(一)完成了高屋建瓴的科學規劃。經過7次調整,完成了職教大學城從“園”到“城”的整體控制性規劃,勾勒了一個聚人、聚校、聚財,充滿希望與活力的職教大學城規劃藍圖。實現從單一教育功能的職教園到多功能多元、形象獨特並體現“兩型”特色的職教城區,與株洲老城、雲龍新城和周邊的地區協調發展。
(二)集聚了一批優質的職業學院。已入城的7所院校——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湖南鐵路科技職業技術學院湖南有色金屬職業技術學院湖南化工職業技術學院湖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湖南工貿技師學院湖南省商業技術學院都是國內、省內有較大影響,處於全國領先水平、各具特色的高職院校。其中,湖南有色金屬職業技術學院湖南工貿技師學院已於2011年9月基本建成並實現招生開學。另外,根據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與株洲市人民政府簽署的《關於中國人壽項目建設的合作框架協定》內容,確定保險職業學院和中國人壽企業大學(籌)也將落戶職教大學城。
(三)啟動了一批綜合配套服務項目。株洲市科技館、株洲市圖書館株洲市就業創業指導中心、湖南職教數字圖書信息中心、湘菜文化園、職業教育高峰論壇、職業教育比武基地等職教相關配套項目都將落戶株洲職教大學城。職教大學城綜合配套服務項目商業步行街已基本建成並投入使用。教師公寓一期工程已於2011年5月正式開工建設,力爭2012年完成一期主體工程,並實現二期工程開工建設。除此之外,還啟動了市就業創業服務中心、龍母河(職教城段)改造工程等項目建設。智慧廣場及其三大單體建築市圖書館、市科技館、智慧大廈項目,力爭2012年實現開工。
(四)確定了“兩型”建設工作實施方案。新能源、信息化、“兩型”指標體系編制等方面已形成研究成果。已建成兩個日處理污水能力達1000噸的污水處理站並投入使用。“一卡通”項目在湖南工貿技師學院成功啟動。

詳細進展

(一)規劃先行,園區方案科學合理
經過國內外知名院所設計、知名專家評審,已完成株洲職業教育大學城控制性詳規及先期入園院校(湖南工貿技師學院湖南有色金屬職業技術學院湖南省商業技術學院湖南鐵路科技職業技術學院)修建性詳規方案的編制與評審;完成了核心區公共服務設施塊建築設計方案招標工作;制定了《株洲職業教育科技城建設實施方案》,提出了園區共享資源建設意見。同時市政府為促進株洲職業教育科技城建設,發布了一系列檔案政策,包括給予一攬子優惠政策和扶持措施的決定,為園區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指導。
(二)保質保量,工程建設計日程功
院校建設、基礎設施建設按照指揮部的統一部署,強化領導,創新方法,攻堅克難,目前已保質保量地完成如下工作。
1.基礎設施建設:完成110 KV、220 KV高壓走廊搬遷,施工用水、電、路全部到位;完成規劃一路、二路、四路瀝青路面鋪設;規劃五路土方工程正在抓緊進行;規劃四路橋正在進行橋面及附屬工程施工,已具備通車條件;規劃六路橋正在進行樁基礎施工。
2.院校建設:工貿技師學院土方工程基本完成,共有6萬m2建築在建,其中電子電氣樓已於10月19號封頂,一體化教學樓、學生公寓樁基礎施工已基本完成,圖書行政樓正在進行招標工作;有色職院共有11萬m2建築開始建設,其中1、2、3棟學生宿舍樁基礎施工已基本完成,教學樓、培訓樓、綜合樓、食堂已完成招標工作,現已開始進場施工;湖南鐵路科技職院土方施工正在抓緊進行,現已完成學生宿舍和食堂的招標工作。鐵科院正在組織學生宿舍等6萬m2等的建築招標工作。
(三)步步為營,土地報批穩步推進
已批回土地:湖南鐵路科技職業技術學院611.64畝、湖南工貿技師學院新校區建設用地294.69畝、株洲市中等職業學校新校區建設用地134.16畝、有色職院303.09畝、共享區西區261.26畝、商院219.69畝,共享區培訓服務中心241.39畝,總計1806畝。
正在報批土地:園區共享設施建設工程實訓工廠項目,占地面積141.47畝;共享區西區項目,占地面積261.26畝;教師新村一期項目,占地面積259.05畝;湖南化工職業技術學院新校區建設項目735畝,總計1397畝。
(四)依法依規,征地拆遷全面啟動
株洲職業教育大學城目前共完成征地拆遷1800畝,完成征地拆遷投入3.6億元。征地範圍涉及雲龍示範區學林辦事處橫石村、大豐村太平橋村龍頭鋪鎮興隆山村石峰區井龍辦事處井龍村。湖南化工學院及園區共享服務中心征地拆遷工作已全面啟動,征地總面積1400餘畝,計畫投入資金2.8億元。為保障征地拆遷居民的正常生活,安置房建設也已同步全面開工。
(五)創新思路,招商融資成果喜人
目前,株洲職業教育大學城總計到位資金6.1億元。正在辦理向工商銀行貸款1.5億元相關手續,向國家開發銀行申請5億元貸款、與中國五礦集團戰略合作事宜正在洽談。
可以相信,通過明智的抉擇和不懈的努力,從園到城的跨越指日可待,讓我們共同期待多元活力的知識城,獨特宜人的魅力城,高效可行的低碳城。

發展願景

根據職教大學城建設進程:
至2013年底,職教大學城主體功能區基本形成。基本建成教育主導片區,並形成南部服務片區的城市級商業中心與研發中心,屆時,相關房地產項目也將投入運營。
至2015年底,職教大學城進入快速發展階段。綜合實力全面提升,輻射能力顯著增強,將基本形成集職業教育、培訓、研發、餐飲、休閒、旅遊、居住、服務等功能於一體,聚集6萬常住人口的城市綜合體。
至2020年,職教大學城進入成熟發展階段。按照“城市名片、兩型典範、發展引擎”的發展目標,實現職教大學城從單一教育功能的職教園區到功能多元、形象獨特並體現“兩型”特色的職教城區,努力建設成為“中部地區職業教育創新之都”,逐步奠定“北有天津、南有株洲”的職業教育發展格局,真正形成多元活力的知識城、獨特宜人的魅力城和高效可行的低碳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