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沄

林沄

林沄,男,1939年生,1962年北京大學考古專業本科畢業,1965年吉林大學甲骨文金文專業研究生畢業。1973年至今在吉林大學任教。教授,商周考古、東北考古、古文字學方向的博士生導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歷史學評議組成員,教育部歷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吉林省社聯副主席,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考古學評議組成員。從事商周考古、東北考古、古文字學方向的教學和研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林沄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39年2月
  • 職業:考古家
  • 畢業院校:北京大學考古專業
  • 主要成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成員
    吉林省社聯副主席
  • 代表作品:《林沄學術文集》
作品,課程,研究方向,成就,評價,

作品

《林沄學術文集》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說"書契"
商文化青銅器與北方地區青銅器關係之再研究
中國北方長城地帶遊牧文化帶的形成過程
《林沄學書文集》(二)

課程

商周考古、東北考古、古文字學、先秦文獻導讀、中國青銅器

研究方向

商周考古、東北考古、古文字學

成就

林沄,1939年2月生,上海市人。196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1965年於吉林大學歷史系甲骨文金文專業研究生畢業。現任吉林大學教授、博士導師。兼任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成員、中國考古學會理事、中國文字學會理事。在中國古代史方面的主要論著有:《從武丁時代的幾種子卜辭試論商代的家族形態》,《古文字研究》第1輯, 1979年;《甲骨文中所見的商代方國聯盟》,《古文字研究》第6輯, 1982年;《關於中國早期國家形式的幾個問題》,《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1986年第6期;《讀詩札記》,《史學集刊》1991年第3期;《天亡簋“王祀於天室”新解》,《史學集刊》1993年第3期等。1992年獲國務院頒發的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證書及政府特殊津貼。吉林大學資深教授。
林 沄林 沄

評價

林沄先生是我國著名的考古學家、古文字學家和歷史學家,素以治學勤奮嚴謹、博聞強記著稱,並通曉英、日、俄、朝等多種語言。1962年,林先生由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畢業後,師從著名甲骨文和商史學家、吉林大學教授於省吾先生攻讀甲骨文金文專業研究生,1965年畢業當年即發表《說王》一文,為學術界樹立了將考古證據與文獻記載相結合研究歷史問題的典範。此後至今,林先生從這一獨特視角不斷進行學術耕耘,在中國早期國家的形成、商代的社會形態與家族形態、周代禮制的興衰演變,以及先秦時期北方和東北地區的民族與文化構成等重大領域,都提出了影響深遠、自成一家的學術觀點,為中國先秦史研究做出了重要貢獻。其代表作收入《林沄學術文集》(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8年12月版)。目前,林沄先生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歷史學評議組成員、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成員、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考古學科組評審委員、教育部歷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吉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副主席,和中國史學會、考古學會、古文字學會理事等職。
《林沄學術文集》
本文集收入林沄在1965年到1998年發表的論文共50篇。由於涉及的學科領域較多,故略按論文內容性質分類,同類論文按所論年代之先後編次,同一論題的論文按發表時間排列。主要內容分述如下:
1、在古文字考釋方面,結合考古實物解釋古文字造字本義,立論堅實可信,尤其是《說王》(1965)一文首先提出中國古代鉞作為軍事統率權的象徵而演變為王的權杖,說明中國王權起源於軍事統率權,已被考古和古史研究者普遍接受。而且不斷被新的考古發現證實。
2、在文字學理論方面,《王、士同源及相關問題》(1994)首次全面、詳細分析了甲骨文中的“一形多讀”現象——同一個字形,有兩種不同的讀音並代表不同的語義。後來在《古文字轉注舉例》(1997)中又用更多的實例,論證了這種存在於古漢字早期階段的用字方式也就是傳統六書說中的“轉注”。是一種創新的見解。
3、在甲骨斷代學方面,《小屯南地發掘與殷墟甲骨斷代》(1981)用考古學上的類型學和地層學的分析有力支持了李學勤提出的“二系說”,而且重新討論了甲骨斷代的方法,對後來的甲骨斷代研究有積極意義。《無名組卜辭中父丁稱謂研究》(1984)提出了字型是分類的唯一標準的觀點。這種方法在後來黃天樹對殷墟王卜辭斷代研究的專著中得到實際的套用,證明可行。
4、在利用地下出土的文獻資料研究商周歷史方面,《從武丁時代的幾種“子卜辭”試論商代的家族形態》(1978)和《對早期銅器銘文的幾點看法》(1981)兩文從卜辭和金文兩方面對商代的家族形態作了有新意的探討,朱鳳翰商周家族形態研究》中給予好評,並加以進一步細化的研討。《甲骨文中的商代方國聯盟》(1982)從卜辭記載對中國古代諸侯制和“服”製作了重新詮釋,進一步擴大研究視野而形成的《中國早期國家形式的幾個問題》(1986)一文,被《新華文摘》摘編論點。該文提出中國最早的國家是由平等的聚落髮展為功能有分化的都邑群構成,再發展成多個都邑群構成的更複雜的組織。實際上開近年流行的從聚落考古角度探討文明形成過程的先河。
5、在商周考古方面,《商文化青銅器與北方地區青銅器關係之再研究》(1987)己獲第一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二等獎,故內容從略。《中國東北系銅劍初論》(1980)是中國學者首次對這種起源於中國遼寧而傳播到朝鮮半島和俄國濱海地區的青銅器的全面系統研究。用類型學方法建立了這種劍的編年系列,討論了它的區域分化,糾正了族屬的誤解。在國內外有廣泛的影響。《關於青銅弓形器的若干問題》(1980)把弓形器考定為掛韁鉤。和俄國考古學家的見解不謀而合。《東胡與山戎的考古探索》(1995)一文中提出遼西地區夏家店下層文化的喇叭口式耳環淵源於米努辛斯克盆地安德羅諾沃文化的耳環,已被近年在中俄境內的新考古發現證實。
6、在研究中國東北和北方的考古遺存和文獻中記載的古族的對應關係方面,《論團結文化》(1985)論證了團結—克羅烏諾夫卡文化遺存即沃沮族的遺存,國內外已公認為定論。《西岔溝型銅柄鐵劍與老河深、彩嵐墓地的族屬》(1993)論證了老河深二期遺存為代表的考古遺存應該是夫余遺存,獲越來越多的贊同。《關於中國的對匈奴族源的考古學研究》(1992)首次從考古學和體質人類學上向《史記·匈奴列傳》以來的戎狄即胡的傳統觀念提出質疑。正逐步得到海峽兩岸學者的回響。
7、在研究俄國遠東南部的古代中國文化遺存方面,如《完顏忠墓神道碑與金代的恤品路》(1976)、《馬其頓城堡、元碑和遼金磚塔》(1982),《赫哲族薩滿教神像畫中的歷史真實》(1975)等文,糾正了俄國、日本、中國學者過去對這些遺存的不正確認識,被東北史研究論著多次引用。
8、古文字研究方面,林沄先生師從著名學者於省吾先生,並長期作為於先生助手,《甲骨文詁林》就是林先生親手抄寫,厚厚四大冊,字跡工整俊秀。林先生在古文字研究方面成果豐碩,除了已經出版兩本學術文集外,其出版的專著《古文字簡論》(84年第一版名為《古文字學研究簡論》),為古文字學習的必讀書目。林先生的古文字方面的學生很多已成為當今學界的著名學者,如華南師大的白於藍教授、武漢大學的李天虹教授、東北師大張世超教授、吉林大學周忠兵副教授等。
所研究方向:
講授課程:
商周青銅器
商周考古文獻導讀
先秦歷史文獻導讀
商周考古研究專題與學科最新進展
教育經歷:
1957.7—1962.6 北京大學考古系
1962.8-1965.11 吉林大學歷史系甲骨文金文專業
工作經歷:
1966.11--1968.8 吉林大學科研處貯備研究生
1968.8--1973.9 遼寧省復縣十七中
1973.9—1983.7 吉林大學歷史系 助教、講師
1983.7—1987.9 吉林大學歷史系 副教授
1987.10--1993.11 吉林大學考古系、古籍研究所
1993.11—至今 吉林大學考古系、文學院
科研項目:
夏至戰國長城地帶遊牧文化帶形成的歷史過程 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2000.10-2003.10
新疆出土青銅器集成 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 2006.12-2009.12
學術論文:
說王 《考古》 1965年6期
武丁時代的幾種“子卜辭”試論商代的家族形態 《古文字研究》第一輯,中華書局 1979年
中國東北系青銅劍初論 《考古學報》 1980年2期
甲骨文中的商代方國聯盟 《古文字研究》第六輯,中華書局 1982年
小屯南地發掘與殷墟甲骨斷代 《古文字研究》第九輯,中華書局 1984年
關於中國早期國家形式的幾個問題 《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1986年6期
商文化青銅器與北方地區青銅器關係之再研究《考古學文化論集》1 文物出版社1987年
考古學文化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遼海文物學刊》 1989年2期
關於中國的對匈奴族源的考古學研究《內蒙古文物考古》 1993年1-2合刊
戎狄非胡論 《金景芳九五誕辰紀念文集》,吉林文史出版社 1996年4月
古文字轉注舉例 《第三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 香港中文大學 1997年
中國北方長城地帶遊牧文化帶的形成過程 《燕京學報》新十四期 2003年5月
真該走出疑古時代嗎?
——對當前中國古典學取向的看法 《史學集刊》 2007年3期
論歐亞草原的捲曲動物紋 《燕京學報》新二十四期 2008年5月
著作教材:
古文字學簡論》,中華書局,2012年。(舊版《古文字研究簡論》 吉林大學出版社 1986年)
《林沄學術文集》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1998年
《林沄學術文集》(二) 科學出版社 2008年
獲獎情況:
《商文化青銅器與北方地區青銅器關係之再研究》國家教委首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二等獎 1995年
《林沄學術文集》 第三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二等(一等獎空缺) 2003年
社會兼職:
1991年9月起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考古學科評審組 成員
1997年5月起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歷史學科評議組 成員
2000年9月-2004年11月 中國古文字研究會 理事長
2004年6月起 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 委員
1991年3月起 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 委員
1989年6月起 中國考古學會 理事
1998年9月-2004年4月 中國史學會 理事
2002年9月-2008年6月 吉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副主席
2000年8月起 吉林省學位委員會 委員
1992年4月起 國家古籍整
2010年起 吉林大學資深教授
林沄
林沄
林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