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努辛斯克盆地

俄羅斯東西伯利亞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南部山間盆地。在西伯利亞南部山地同東、西薩彥嶺、庫茲涅茨克和阿巴坎山脈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米努辛斯克盆地
  • 外文名稱:Минусинской котловины
  • 地理位置:西伯利亞葉尼塞河流域
  • 氣候類型:溫帶大陸性氣候
  • 英語:Minusinsk Basin
  • 海拔:200—700米
地理概況,歷史學研究,

地理概況

米努辛斯克盆地(英語:Minusinsk Basin,俄語:Минусинской котловины)
境內地勢起伏,海拔200—700米。葉尼塞河及其支流阿巴坎河、圖巴河等流經。多淡水和鹹水湖。溫帶大陸性氣候。大部地區較乾旱。年降水量中部240—270毫米,山地達450—500毫米。土壤多為栗鈣土和黑鈣土。有鐵、煤、銅、鋁、金等多種礦藏,水力資源豐富。西伯利亞最重要的農業區之一。農作物以小麥和甜菜為主,瓜類和果園業發達。工業以農畜產品加工、採礦、木材加工為主。南部的邁納鎮有全國最大的薩彥—舒申斯克水電站。主要城市有米努辛斯克阿巴坎切爾諾戈爾斯克等。

歷史學研究

該區域是西伯利亞最重要的農業區之一,自古與中國文化交流密切,保存有中國內陸地區夏商以來文化風格的遺蹟。較著名的如阿巴坎市發現的漢代式樣宮殿建築遺址。
約當公元前14世紀,夏遺民中的一部分人由於受到商人的壓迫或其他原因,不遠萬里向北遷徙,最後達米努辛斯克盆地,此事說明了古時氣候變暖時先民為求生存而遷移。
兩千多年前的商代,從中原到北方,再從北方到蒙古高原,如同環環相扣的鏈條,商文化對中國北方和歐亞草原東部地區的影響就是這樣似水波般傳播。這幅跨越時空的巨大畫面,已獲得越來越多的實物證據支持。最新研究成果表明,早商時期是中原與北方文化的結合時期。從晚商時期開始北方青銅器興起,並向外傳播到達了蒙古和米努辛斯克等地,而商文化高超的青銅器製造技術是中國北方青銅器興起的重要原因。在西周初年,草原文化的興起又影響到了中國北方地區,這些交往形成了中國北方和蒙古高原冶金區,這也是後來匈奴聯盟的基礎。
對銅刀和銅劍等青銅器發展演變的分析可以看出,米努辛斯克盆地與中國北方和中原地區關係並不是單一方向傳播的,而是互有交往的雙向傳播。其中米努辛斯克盆地的凹格劍、獸首劍、鈴首刀劍以及弓形器等都是受到了中國北方和蒙古高原冶金區的影響。此外,在米努辛斯克盆地還發現了少量的三足蛋形瓮,根據已有研究,這種器物起源於龍山時代晚期的晉中地區,並廣泛分布於中國的內蒙古中南部、南流黃河兩岸、晉中和關中地區。因此米努辛斯克盆地出土的這種三足蛋形瓮無疑是中國北方文化外傳的一個佐證。而中國北方獸首風格的刀劍則可能是來自米努辛斯克盆地的影響。從年代上我們可以看出,中國北方對米努辛斯克盆地的影響發生的比較早,商代晚期就已經開始;而米努辛斯克盆地對中國北方的影響發生相對較晚,獸首作風傳到北方地區已經是西周時期。因此,那種米努辛斯克盆地起源論缺乏細緻的論證,是值得商榷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