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谿縣

松谿縣

松谿縣(古屬建寧府松谿縣)隸屬於福建省南平市,位於閩浙交界處,武夷山麓東南側,古時沿河兩岸多喬松,有“百里松蔭碧長溪”之稱,松谿縣因此而得名。松谿縣氣候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松谿縣總面積為1043平方公里,2016年總人口為16.8萬人。東去慶元縣城48公里,東南至政和縣城27公里,西至建陽縣城107公里,北抵浦城縣城75公里。松谿縣轄1街道、2鎮、6鄉。

松谿縣2000年5月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版畫藝術之鄉”。2016年7月22日,松谿縣通過環保部國家級生態縣考核驗收,成為閩北首個國家級生態縣。

2016年,松谿縣實現生產總值(GDP)46.64億元。2019年1月9日,憑藉松溪版畫入選2018—2020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名單。2019年3月,被列為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松谿縣
  • 外文名稱:Songxi County
  • 行政區類別:縣
  • 所屬地區:中國華東
  • 下轄地區:轄1街道、2鎮、6鄉
  • 政府駐地:松源街道
  • 電話區號:0599
  • 郵政區碼:353500
  • 地理位置:福建南平北部
  • 面積:1043平方公里
  • 人口:16.8萬人(2016年)
  • 方言閩北語建甌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白馬山宋窯遺址等
  • 機場武夷山機場
  • 火車站松溪站建甌西站、南平南站、南平北站 
  • 車牌代碼H
  • 行政代碼:350724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區劃沿革,區劃現況,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條件,水文,自然資源,礦產資源,森林資源,動物資源,人口民族,人口,民族,經濟,綜合,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教育事業,醫療事業,科技事業,交通,高速公路,公路,鐵路,歷史文化,地方特產,主要景點,所獲榮譽,

歷史沿革

三國吳永安三年(260年),始置東平縣,屬建安郡。
南朝宋泰始四年(468年),裁併郡縣,撤東平縣改名東平鄉。從南北朝至隋唐均屬建安縣。
五代梁開平元年(907年),東平鄉屬吳越國處州龍泉縣。
五代晉天福五年(940年),閩富沙王建安鎮安軍節度使王延政奪吳越國之東平鄉大部地方,於天福六年立為松源鎮。
五代晉開運二年(945年),南唐滅閩,松源鎮屬南唐永安軍。
五代周廣順元年(951年)即南唐保大九年,南唐政權升松源鎮為松源縣,縣治設今舊縣鄉政府所在地,屬南唐忠義軍。
北宋開寶八年(975年),宋滅南唐,遷縣治於今址,改名松谿縣,屬福建道建州。
太平興國三年(978年),屬兩浙西南路建州。
雍熙二年(985年),屬福建路建州。
隆興元年(1163年),屬福建路建寧府。
至元十五年(1278年),屬江浙行中書省建寧路。
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屬福建行中書省建寧路。
至正十八年(1358年),屬福建行中書省建寧分省。
洪武二年(1369年),屬福建行中書省。
明洪武九年(1376年),改稱布政使司建寧府。
南明福王弘光元年(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五月,松谿縣曾改名嵩溪縣。
順治三年十一月十四日(1646年12月31日),清兵進駐松谿縣城,復名松谿縣,屬福建省延建邵道建寧府。
民國元年(1912年),廢府、州。福建省劃分為4個道,松谿縣屬福建省北路道。
民國三年(1914年)北路道改稱建安道,道公署均駐南平。
民國十五年(1926年),國民革命軍入閩,次年2月成立松谿縣政府,直屬福建省政府。
民國二十二年(1922年)11月,福建一度成立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松谿縣屬延建省。翌年1月,人民革命政府失敗,松谿縣復直屬福建省。
民國二十三年(1923年)7月,省縣之間設立行政督察區,全省劃分為10個行政督察區,松谿縣屬第十行政督察區。
民國二十四年(1924年)10月,改稱第三行政督察區,督察專員公署均駐浦城,民國二十七年8月(1938年)遷建陽)。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5月14日),松谿縣解放,屬福建省第一行政督察區。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6月),第一行政督察區改稱建甌專區,9月,改名建陽專區。
1956年3月撤銷建陽專區,松谿縣屬南平專區。
1959年7月1日劃歸福安專區。
1960年2月1日,松溪、政和兩縣合併,稱松政縣,縣治設松溪城關,仍屬福安專區。
1962年8月2日恢復松溪、政和兩縣建制。
1970年7月1日再度與政和縣合併,復屬南平專區(1971年6月,改稱建陽地區)。
1975年3月15日再次恢復松溪、政和兩縣建制,仍屬建陽地區(1989年1月又改為南平地區)。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96年,松谿縣面積1043平方公里,人口約15.5萬人,轄3個鎮、6個鄉:松源鎮、鄭墩鎮、渭田鎮、河東鄉、舊縣鄉、溪東鄉、花橋鄉、祖墩鄉、茶平鄉。縣政府駐松源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松谿縣常住總人口142453人,其中:松源鎮33201人、鄭墩鎮16891人、渭田鎮22038人、河東鄉13512人、茶平鄉13109人、舊縣鄉13450人、溪東鄉11136人、花橋鄉10944人、祖墩鄉8172人。
2003年末,松谿縣戶籍人口15.88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77萬人。轄3個鎮、6個鄉:松源鎮、鄭墩鎮、渭田鎮、河東鄉、舊縣鄉、溪東鄉、花橋鄉、祖墩鄉、茶平鄉。
2008年,經省政府批覆同意,撤銷松源鎮,設立松源街道。調整後,松谿縣轄1個街道、2個鎮、6個鄉:松源街道、鄭墩鎮、渭田鎮、河東鄉、茶平鄉、舊縣鄉、溪東鄉、花橋鄉、祖墩鄉。縣政府駐松源街道。

區劃現況

截至2016年,松谿縣轄1街2鎮6鄉109個村: 松源街道鄭墩鎮渭田鎮河東鄉舊縣鄉溪東鄉花橋鄉祖墩鄉茶平鄉政府街道駐地松源街道。
鄉鎮
面積
代碼
人 口
政府駐地
管轄村鎮
52.5平方公里
350724100
43121人
東門居委會
轄5個居委會、6個村委會
180平方公里
350724101
22000人
鄭墩村
轄15個村委會
179.5平方公里
350724102
26975人
吳村
轄19個村委會
64.5平方公里
350724200
14430人
水東居委會
轄1個居委會、6個村委會
84.27平方公里
350724201
14926人
茶平村
轄10個村委會
104平方公里
350724202
16100人
大黃沙村
轄12個村委會
81.72平方公里
350724203
14000人
東源村
轄10個村委會
167平方公里
350724204
15347人
花橋村
轄12個村委會
102平方公里
350724205
11000人
劉源村
轄11個村委會
2016年松谿縣人口數據及行政區劃表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松谿縣位於福建南平市北部,位於東經118°33′~118°55′和北緯27°24′~27°51′之間,地處武夷山脈北端,仙霞嶺南麓,北接浦城縣,南連政和縣,西鄰建陽縣,東與浙江省慶元縣交界。縣境東西寬34公里,南北長49公里,總面積1043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松谿縣地處仙霞嶺南端和洞宮山余脈交匯,中低山環繞縣境四周,河谷平原分布縣境中部溪流兩岸地帶,在山地與河谷平原之間,錯綜分布低山丘陵和山間盆谷,構成松谿縣四周環山中央低陷的層狀總體地貌特徵。
全縣地勢大致從東北向西南傾斜,最高點在北部溪東鄉的龍頭山,海拔1349米,最低點在西南梅口村附近,海拔170米。松溪幹流依地勢自東北入境斜貫西南,幹流兩側地勢又有不同,西北側地勢由西北向東南松溪河谷傾斜,東南側地勢則相反,由東南向西北松溪河谷傾斜。

氣候條件

松谿縣地處北緯27度,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夏冬長,春秋較短;四季分明,季風明顯;雨熱同期,光照、溫度、降水地域差異明顯;氣象災害頻繁出現。
在松溪城區,年平均氣溫18.1℃,極端最高溫39.6℃,極端最低氣溫-7.5℃。城區全年無霜期269天,霜期96天。全縣各地年平均降雨量1557-1743毫米。城區年日照總時數1972小時。

水文

松谿縣境內河流大部為松溪水系,流域面積占全縣總面積95.5%。另有鄭墩的青山、祖墩的嚴地等小溪澗屬南浦溪水系。流域面積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條,河流總長30公里,河網密度為0.22公里/平方公里。
幹流松溪,古稱大溪,屬閩江水系建溪支流,發源於浙江省慶元縣百山祖南麓,在慶元縣境內稱松源溪,經馬蹄岙進入縣境後稱松溪。松溪從東北流向西南,經舊縣、河東、松源、鄭墩等鄉鎮,沿途接納竹口溪、渭田溪、七里溪、杉溪、新鋪等支流。到梅口村南紅門隘之下常口出境,流至建甌市城城南匯入建溪。從發源地至出境,河長107公里,流域面積2117.3平方公里。縣境內幹流長48公里。流域面積1006平方公里。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截至2012年,松谿縣境內已發現的礦區、礦點、礦化點、異常點共38處,主要有鎢礦磷鐵礦大理石礦、螢石礦、花崗岩礦、石英礦、陶瓷土、鐵砂、白雲母礦、鉀長石礦等。

森林資源

截至2016年,松谿縣森林資源有常綠闊葉林、杉松針葉林、常綠闊葉落葉混交林、毛竹林和灌叢草甸。
常綠闊葉林,生長在海拔200~1000米處,山谷中可延伸到1200米,多為次生林,原生植被不多,在湛盧山西北的陳坑、栗坑和白馬山一帶,海拔在700米以上的地區,尚有零星分布。
針葉林,遍布全縣,多為次生林、半天然林和人工林。
常綠闊葉落葉混交林,主要分布在海拔800~1200米的中低山地區。混生落葉樹種越往高處越占優勢,以栗坑、陳坑、青山、雙源、黃沙、源尾、嶺完、後洋一帶居多。主要常綠樹種有青山櫟、甜櫧、木荷,落葉樹種有紫樹、福建山櫻花、青窄槭錐栗、酸棗、山柳、泡桐、楓香、擬赤楊等。
竹林,主要是毛竹林,生長在海拔1000米以下地帶,主要分布在渭田、溪東、鄭墩、茶平、舊縣等鄉的濕潤的低山丘地。在鄭墩、舊縣鄉有小片剛竹、苦竹、黃竹等雜竹林。在低山丘陵還零星分布著箬竹、胖竹、水竹、淡竹、實心苦竹等。
落葉闊葉灌叢,分布在鄭墩、溪東、渭田、花橋等鄉海拔200~1000米地帶,組成樹種有以白櫟為主的陽性落葉櫟類,伴生樹種有映山紅、白檁、白鬍椒、算盤子、鹽膚木等。海拔900~1300米地帶以茅栗灌叢、短柄槍灌叢為多,伴生樹種有白櫟、化香、胡枝子、野山楂、圓錐八仙花等。
常綠闊葉灌叢,分布在海拔700~1000米的地帶,以烏剛櫟、馬銀花為主,海拔在700米以下的地帶,以赤楠、烏飯、老鼠刺為主。
灌草叢,分布在海拔900~1300米喬木難以生長的地帶,乾燥、低溫、風口處,以胡枝子灌叢為主;海拔500米以下的陽坡地帶,分布鐵芒萁草叢;山谷、溝坡、嶺糟地帶土壤濕潤肥沃處生長著五節芒草叢。

動物資源

松谿縣境植被茂密,有不少野生動物,其中雲豹、老虎屬國家第一類保護動物;靈貓獼猴鯪鯉穿山甲)、水獺蘇門羚山羊)、鴛鴦草鴞(猴頭鷹),白鷳白紋)等,屬國家第二類保護動物。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6年1月4日,松谿縣年末常住人口12.10萬人。出生率13.90‰,死亡率7.8‰,自然增長率6.1‰。
2016年松谿縣末戶籍人口16.8萬人,全年出生人口3364人。

民族

經濟

綜合

2016年,松谿縣實現生產總值(GDP)46.6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15年增長6.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3.48億元,增長4.1%;第二產業增加值17.32億元,增長7.4%;第三產業增加值15.84億元,增長8.5%。人均地區生產總值38542元,同比2015年增長7.1%。三次產業結構由2015年的28.9:37.9:33.2調整為28.9:37.1:34.0;三大產業分別拉動經濟成長1.2、2.8和2.8個百分點百分之。

第一產業

2016年,松谿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3.68億元,同比2015年增長4.2%。其中農業產值14.12億元、林業產值5.49億元、牧業產值2.24億元、漁業產值1.10億元、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0.73億元。

第二產業

2016年,松谿縣全社會工業總產值76.62億元,同比增長7.3%。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68.41億元,同比增長7.7%;規模以下工業企業完成8.21億元,同比增長3.7%。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9.24億元,增長7.2%。

第三產業

2016年,松谿縣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26億元,同比2015年增長8.4%。其中,限額以上批發零售貿易企業零售額9.12億元,增長6.3%;限額以下批發零售貿易企業零售額15.14億元,增長9.7%。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6年,松谿縣職業技術學校1所,在校生181人;職業培訓學校1所,在校生1406人;普通中學9所,其中高中2所,在校學生2468人;國中7所,在校學生3760人;完小13所,教學點41個,在校小學生10403人;特殊教育1所,在校生64人;全縣現有幼稚園達48所,其中公辦園11所,民辦幼稚園37所,在園幼兒5645人。

醫療事業

截至2016年末,松谿縣共有衛生機構15個,其中公立醫院3所,私辦醫院3所,衛生院8個,衛生服務站1個。年末共有衛生技術人員652人,年末共有醫院衛生院床位629張。

科技事業

截至2016年,松谿縣被列入各類科技計畫項目5個,資金149萬元。其中,省級項目3個,市級項目2個。全年累計申請專利量246件,專利授權數量169件,獲授權專利421件,其中發明專利20件;實用新型299件;外觀設計104件。
城東工業平台城東工業平台

交通

高速公路

松建高速是松谿縣第一條高速公路,高速公路網第三縱長春至深圳線在福建省境內的重要路段,是海西高速公路網第三縱松溪至武平線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福建省“南聯北接”的重要快速入閩交通主幹道。松建高速設速100千米,北連浙江省龍泉市,直通長三角;南接建甌市,直通閩南金三角經濟區及廣東珠三角經濟區。松建高速設有兩個服務區,分別為湛盧服務區、北苑服務區。
松建高速松建高速

公路

1958年10月,省道賽浦線松溪至浦城段通車。截至2016年松谿縣已擁有公路總里程668.8公里,其中省道40.6公里、縣道88公里,鄉村公路352.3公里,林業公路58.9公里。

鐵路

衢寧鐵路,起自浙贛鐵路浙江省衢州東站,途經浙江省的龍游遂昌松陽龍泉慶元四地,進入福建省,經過福建省的松溪政和建甌屏南周寧等地,終至杭深鐵路福建省寧德站。鐵路等級國鐵Ⅰ級,與衢麗鐵路衢州東站到松陽站區間共線,衢松段雙線電氣化,有砟軌道,全長379.2公里,設計速度200km/h;松寧段單線電氣化,有砟軌道,設計速度160km/h。線路走向於浙西南和閩東北地區,西端與已啟動建設的九(江)景(德鎮)衢(州)鐵路對接,可通達浙贛中西部地區,東端可連線沿海鐵路至福州、廈門,形成了一條通江(長江)達海(東南沿海)的便捷通道。
衢寧鐵路將於2020年9月建成通車。

歷史文化

松谿縣歷史悠久,建置於三國吳永安三年(公元260年),城南湛盧山為省級風景名勝區,相傳春秋時期,著名鑄劍大師歐冶子受越王之命,於湛盧山鑄成名揚天下的“湛盧寶劍”,其劍列中國古代五大名劍之首。
城西的九龍窯,是宋代燒制貢瓷的遺址,其古瓷已被省博物館收存。
松谿縣宋代大理學家朱熹及元代學者楊纓等人曾先後在湛盧山建造“吟室”講學授徒。
松谿縣是文化部命名的“中國民間版畫藝術之鄉”。相繼復原生產的湛盧寶劍、九龍窯瓷品和民間版畫被譽為“松溪三絕”。

地方特產

光餅麵團裹以蔥花、韭菜末、肉末壓成小餅,貼置炭爐內壁烤熟。脆酥可口。
薄餅春卷,面搓揉醒發後手工攤於熱鏊上,熟之揭起的薄片麵餅,卷以豆芽、肉絲、筍絲、菇絲等熟萊,成捲筒狀。
小角是松溪獨有的名食,它既是平日老幼皆宜的名點,也是酒席上的必備食品。
麵茶用麵粉和砂糖溫火炒勻,熟後再加油,有的捏成丸,有的散裝在玻璃瓶里,隨時都可以吃。
扁食本地人稱“扁肉”。
蒙丸不知何故取以此名。山粉、白砂糖、豬油攪拌後捏成龍眼大小丸子,蒸熟上盤,清香甜膩,亦為家宴點心,也是酒席上的必備食品。
社餅春分前後採摘山野一種荊棘植物盛開的肉質白花瓣,拌入米漿,油鍋煎攤成餅,別有風味,是歷代先民結社祭拜土神時的祭品,俗稱社餅。
艾粿初春採摘田野新發的艾草嫩葉,搗爛拌以米漿搓成扁園餅狀,蒸熟食用,有特殊清香之氣。
七層糕浸水磨漿,淋澆在銅鐵方形容器,置沸水上燙熟凝固再澆一層,往復七層,熟後倒扣,切成棱形塊。
油煎盞帶把鐵盞先淋一層米漿作外皮,上置拌制的羅卜絲、木耳絲、香菇絲、辣椒末餡,再澆覆一層米漿。浸入熱油煎炸,香酥麻辣,街頭小攤即炸即食。

主要景點

湛盧山
湛盧山位於松谿縣茶坪鄉南,主峰湛雲峰海拔1230米,為春秋戰國時越人歐冶子鑄劍(湛盧寶劍)之地, 爐冶遺蹟尚存。春秋戰國時,歐冶子越王允常之命,到山中冶煉天下第一劍之湛盧寶劍,因此而得名。
白馬山
白馬山位於松谿縣中部,距縣城20公里,地處北緯27°3′,東經118°47′,北起項溪,南接摩林坑崗,西至馬厝,東臨渭田溪。面積為33平方公里,,最高山峰仙閣海拔1031米,年平均氣溫為14.1℃,是松谿縣風景名勝之一,是福建省自然保護區。

所獲榮譽

2019年2月2日,被文化和旅遊部命名為2018-2020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