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莊由來
我爺爺生前常說,民國四十七年秋(我爺爺喜歡用民國記年)是個豐收年.那一年,我爺爺、我二爺爺、我三爺爺和其他地方的人們一樣,忙著砍伐樹木大煉鋼鐵,地瓜苞米都沒有人去收,就爛地里了。我
爺爺哥四個,老大在三戶山戰役的時候,給許世友的部隊送公糧被流彈打在胃部打死了,我爹常說,那天早上吃的胡秫餅子,血流光了,肚子上的彈孔就往外掉胡秫餅子塊,如果是在現在的話死不了。到了民國四十八年冬,我爺爺哥仨飢腸轆轆野火朝天的就在大澤山鎮東、西嶽石村南淄陽河參加了挖河工程,我二爺爺因為偷著將自己吃的窩頭藏出來往家裡送,就又累又餓地死了。我二爺爺死了,淄陽水庫就挖成了。就在這次挖水庫的過程中,我的爺爺們意外地翻開了東夷族先民在這裡創造的遠古文明,這就是後來被命名為“岳石文化”的東嶽石遺址。當時挖出了大量的半月形雙孔石刀、亞字形石斧、長方形扁薄單面刃石鏟、磨製精細的骨針,當然還有色彩斑斕的“彩繪陶”。我爺爺就帶了塊石器回來。這個遺址所代表的文明,在東夷文明的序列中是這樣排列的: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岳石文化。這個“代表”不是現在被濫用的“代表”,這是真傢伙,真實不虛的。應該補充說明的一點是,“文化”與“文明”這二個概念,在考古上與哲學上講的一樣一樣的,高度概括的。“文化”這個上位概念包括下位概念“生產關係”,當然也包括下位概念“生產力”。所以黨校畢業的學生要記住,當二個概念具有從屬關係時,不能並列使用。否則就是嚴重的邏輯錯誤,洋人會笑話的。例如,你說了代表生產力,就不能並列說代表文化。頭大了吧?呵呵,繼續講。
到了西周的時候,我們膠東還是獨立自主的萊夷國。《尚書·禹貢》上說“ 萊夷作牧,厥匪檿絲。” 孔傳:“ 萊夷,地名,可以放牧。”王禹偁《黑裘》詩:“野蠶自成繭,繰絡為山紬。此物產何許,萊夷負海州。”我們的先人披髮左衽,穿著柞蠶絲綢衣服,持著蚩尤弓箭,用著泥質灰陶,砍柴,打獵,種麻、黍、稷、麥、菽,享受著少數民族待遇。但是姜子牙來了,於是發生了萊侯與太公爭地的故事:“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師尚父於齊營丘,東就國道宿行遲,逆旅之人曰:吾聞時難得而易失,客寢甚安,殆非就國者也。太公聞之夜衣而行,黎明至國。萊侯來伐,與之爭營丘。營丘邊萊,萊人夷也,會紂之亂,而周初定,未能集遠方,是以與太公爭國。”即使“太公來也”我們也不怕,打就是了。還姜太公釣魚呢,釣魚島是我的!我們的先人就是有骨氣不是嗎?於是
周公旦派
召公奭傳送王命給齊國:“東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五侯九伯,實得征之。”呵呵,這就是“太公在此”了。我們不怕,一直打下去,姜太公死了就和他子孫打。到了齊桓公時候,桓公派了寧戚來,寧戚知道我們先人喜歡百獸率舞,以前史料很少,不過有後來的孔子夾古會齊的史料可以證明這一點。孔子
夾谷會齊的時候,齊侯就用萊夷舞蹈接待孔子:(齊侯)以遇禮相見,揖讓而登,獻酢既畢。齊有司趨而進曰:“請奏四方之樂。”景公曰:“諾!”於是旖旄羽祓,矛戟劍撥,鼓譟而至。
孔子很不滿,說什麼“士以兵之。吾兩君為好,裔夷之俘,敢以兵亂之,非齊君所以命諸侯也。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俘不乾盟,兵不逼好。於神為不祥,於德為愆義,於人為失禮。君必不然。
”孔子歧視我們祖先,說什麼“微管仲,吾其披髮左衽矣” ——要不是管子勤王啊,我們就了那些披髮左衽之民的奴隸了!典型的“東夷威脅論”。自從我看了這些個材料,我就對孔子有意見,但是沒用恨到挖他老人家墓的程度。
披髮是崇尚自然,左衽右衽都是衽嘛。於是寧先生唱著歌來了:
他唱著歌謠當了大夫,又唱著這歌謠和平統一了萊夷。然後死在平度,好像沒留下什麼寶馬別墅什麼的,就留下一座寧戚冢。
到了齊靈公十五年 (公元前567年), 據《
左傳·襄公六年》載:“四月,晏弱城東陽,而遂圍萊。甲寅 ,堙之,環城傅於堞...乙未,王湫帥師及正輿子、棠人軍齊師,齊師大敗之。丁未 ,入萊。萊共公浮柔奔棠。正輿子、王湫奔莒,莒人殺之。四月 ,陳無宇獻萊宗器於襄宮。晏弱圍棠,十一月丙辰,而滅之。遷萊於郳。高厚、崔杼定其田。”齊軍一舉擊敗萊軍,攻破萊都,掠走“萊宗器”。萊共公浮柔棄都奔棠。杜注:“棠 ,萊邑也。北海即墨縣有棠鄉。”棠地在今平度縣境。晏弱立即跟蹤追擊 ,圍棠而滅之,“遷萊於郳”,至此,古老的萊國徹底覆滅了。以後就沒用多少故事了。直到秦始皇來視察平度。
秦始皇視察平度,這可是真正國家一級保衛。我聽說一個縣的縣長中午吃飯,還用警車警衛,還撞了人,還不管,算什麼鳥東西!秦始皇當然不是來吃葡萄的,他是到我們這裡是來尋長生不老藥來了。那時有個河南人叫
徐福在齊國要飯,聽說了這個訊息,就學了一口相當於青島腔的膠東官話,冒充平度土著人,跑到秦始皇那裡遊說,說能搞到不死藥,秦始皇就信了,結果徐福狠狠地賺了始皇帝一把,然後跑到日本去了。這個事李白知道了後就毫不客氣地寫詩笑話他: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明斷自天啟。大略駕群才。收兵鑄金人。函谷正東開。銘功會稽領。騁望琅琊台。刑徒七十萬。起土驪山隈。尚采不死藥。茫然使心哀。連弩射海魚。長鯨正崔嵬。額鼻象五嶽。揚波噴雲雷。鬈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萊。
徐巿載秦女。樓船幾時回。但見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秦始皇在沒用用鮑魚覆蓋,沒用進金棺之前,在始皇二十七年(西元前220年),開始巡視大江南北。先從祖先發祥地大西北開始,第一站就是隴西。全國就開始修公路——官道。
二十八年視察東部沿海地帶。始皇帝蠻神氣的,吃著山珍海味,喝著蘭地老燒酒;也很虔誠,到處封禪山川祭祀日月,到處題詞,全由李斯代筆,這年共立了四塊碑:《
嶧山刻石》、《
泰山刻石》、《
芝罘刻石》、《
琅琊刻石》。也很重視知識分子,在
嶧縣,跟魯地儒生同吃同睡,交談建國大業。後來的焚書坑儒只不過是少數人在京城搞反革命暴亂,當時殺掉的只是不過也不是四百六十多個儒生,書只燒了民間的,官方的藏書沒燒,後來是項王這個南蠻子燒掉的。當然旅途也不是很悠閒。
二十九年,在博浪沙差點被張良雇的黑社會勢力用棰砸死。幸虧是一級保衛,還有許多“首長隨行”車輛,否則後果不堪構想啊。這年立了《東觀刻石》。
三十年, “於是始皇遂東遊海上,行禮祠名山大川及八神,求仙人羨門之屬。八神將自古而有之,或曰太公以來作之。齊所以為齊,以天齊也。其祀絕,莫知起時。八神:一曰天主,祠天齊。天齊淵水,居臨菑南郊山下者。二曰地主,祠泰山樑父。蓋天好陰,祠之必於高山之下,小山之上,命曰“畤”;地貴陽,祭之必於澤中圜丘雲。三曰兵主,祠蚩尤。蚩尤在東平陸監鄉,齊之西境也。四曰陰主,祠三山。五曰陽主,祠之罘。六曰月主,祠之萊山。皆在齊北,並勃海。七曰日主,祠成山。成山斗入海,最居齊東北隅,以迎日出雲。八曰四時主,祠琅邪。琅邪在齊東方,蓋歲之所始。皆各用一牢具祠,而巫祝所損益,珪幣雜異焉。”
祠之萊山!之萊山!東嶽石村南的之萊山終於出面了。
後來呢,又立了《碣石刻石》、《東海上朐屆刻石》、《
會稽刻石》等,到了始皇三十七年“七月丙寅,始皇崩於沙丘平台。丞相李斯為上崩在外,恐諸公子及天下有變,乃秘之,不發喪”。秦始皇死掉了,據記載留下了刻石九塊,但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只有七塊。下面我們來看看其中的《
嶧山刻石》。
嶧山,位於今山東省鄒城市東南,與泰山南北對峙,被譽為“岱南奇觀”、“鄒魯秀靈”,為中國古代九大名山之一。《
孟子》“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中的“東山”即指此山。嶧山,我秦始皇來了!
《
史記·
秦始皇本紀》載:“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東行郡縣,上鄒繹山,與魯諸儒生議刻石、頌秦德、議封禪,望祭山川之事”。於是就有了《
嶧山刻石》,刻石呈豎長方形,水成岩石質,四面刻字。碑高1.9米,寬0.48米,四面皆同。正面、左側面刊刻頌揚秦始皇功績文字,背面刻秦二世詔書。小篆體,每面5行,共222字:
“皇帝立國,惟初在昔,嗣世稱王。討伐亂逆,威動四極,武義直方。戎臣奉詔,經時不久,滅六暴強。廿有六年,上薦高號,孝道顯明。既獻泰成,乃降專惠,親巡遠方。登於嶧山,群臣從者,鹹思攸長。追念亂世,分土建邦,以開爭理。功戰日作,流血於野。自泰古始,世無萬數,他及五帝,莫能禁止。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復起,災害滅除。黔首康定,利澤長久。群臣誦略,刻此樂石,以著經紀”。“皇帝曰:‘金石刻盡始皇帝所為也,令襲號而金石刻辭不稱始皇帝。其於久遠也,如後嗣為之者,不稱成功盛德。丞相臣斯、臣去疾、御史大夫臣德昧死言:‘請具刻詔書,金石刻因明白矣。’臣昧死請。制曰:“可’。”
該碑刻文今已泐毀37字,尚存185字。左側面以行書刊刻跋語,記述摹刻經過。原秦嶧山篆碑,立於嶧山書門。唐《封演聞見記》云:此碑後被北魏太武帝登嶧山時推倒。但因李斯小篆盛名遐邇,碑雖倒,慕名前來摹拓的文人墨客、達官顯貴仍絡繹不絕。當地官民因常疲於奔命送往迎來,便聚薪碑下,將其焚毀,從此不可摹拓。到了唐代,有人嘆惜秦碑被毀,便將流傳於世的拓片摹刻予棗木板上。因此,
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中有“嶧山之碑野火焚,棗木傳刻肥失真”句。宋代淳化四年(993年)鄭文寶以南唐
徐鉉摹本重刻於長安(今存西安碑林),稱長安本,其後全國據此翻刻9種之多。今存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篆刻《
嶧山刻石》、《鄒縣誌·古蹟卷》記載甚詳:“宋元祐八年(1093年),鄒令張文仲於北海王君向獲李斯小篆,刻諸廳嶧陰堂,迨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縣令宋德,乃夏津人也,嘆是碑殘缺,恐致泯絕,乃命工礱石纂刻於其側。”
我偶然看過這塊碑文,其中有句話引起我的興趣。這就是“群臣誦略,刻此樂石,以著經紀”,這個“樂石”是怎樣的一塊石頭呢?北宋
王讜《唐語林》卷八:鄒山,古之嶧山,始皇刻碑處,文字分明。始皇乘羊車以上,其路猶存。案:此地,春秋時邾文公卜遷於繹者也。始皇刻石紀功,其文李斯小篆。後魏太武帝登山,使人排倒之。然歷代摹拓以為楷則,邑人疲於供命,聚薪其下,因野火焚之,由是殘缺,不堪摹寫,然由上官求請,行李登陟,人吏轉益勞弊。有縣宰取舊文勒於石碑之上,凡成數片,置之縣廨,須則拓取。自是山下之人,邑中之吏,得以息。今人間有《嶧山碑》,皆新刻之碑也。其文雲“刻此樂石”,學者不曉“樂石”之意,顏師古謂取泗濱磬石作此碑。始皇於琅琊、會稽諸山刻石,皆無此意,唯《嶧山碑》有之,故知然也。
我又去找顏師古,關於樂石,顏老師在《匡謬正俗》里說,或問曰.秦始皇嶧山刻石文雲.刻茲樂石.樂石何也.答曰.許慎說文解字曰.磬.樂石也.樂石即磬也.禹貢稱徐州.嶧陽孤桐.泗濱浮磬.言泗水之濱有石可以為磬.蓋秦之所刻即是磬石.近泗濱.故謂之樂石爾.所以獨嶧山之文以稱之.他刻石文則無此語也.而近代文士遂總用碑碣之事.蓋失之矣.
原來如此!“樂石”被文士用作“碑碣”代名詞了。這就與我們的題目有了聯繫了。呵呵。但是我這個人好奇,很好奇,於是我先看砭石是怎樣的石頭。一看果然是瘋狂的石頭!
什麼是泗濱磬石?泗濱砭石是也,也叫做“泗濱浮石”或“泗濱浮磬”,著名訓詁大儒孔穎達說:“泗濱,泗水之濱。石在水旁,似石水上浮然,此石可以為磬,故謂之泗濱浮磬也”。上個世紀的1978年在山東滕州的戰國墓出土了一套13枚的編磬,這套編磬中有11枚完好無損,敲擊時發出美妙的聲音,可惜兩枚已經損壞。為了修復這套編磬,山東音樂教授楊浚滋先生對編磬的製作石料查找了大量的古籍文獻,發現當時規定徐州的貢品之一為泗濱浮磬。為了製作這套編磬所用的石料泗濱浮石,楊浚滋先生走遍泗水流域,終於尋找到這種泗濱浮石,並修復了已經損壞的兩枚編磬,恢復了古編磬的完整性。在1987年中國首屆藝術節上,我國古老的泗濱浮磬重新向全世界發出莊嚴、美妙的聲音。楊浚滋先生的工作使得人們重新看到並獲得了泗濱浮石。八十年代中,我們發現了已失傳兩千年稀有的泗濱浮磬。
砭石怎么形成的?據中國地震局科學家考證和對產地的地質勘查後科學家提出隕星撞擊說:6500萬年前一顆特殊隕星撞擊了魯西南地區,隕星撞擊地表岩層產生爆炸,在高溫、高壓、等離子環境中,星際物質與地表岩層相互交融、滲透,最後落在地表,形成浮石,即泗濱浮石。泗濱浮石是我國最早被命名的石材,用它製成的磬(古代貢皇家專享的樂器、法器、神器)稱泗濱浮磬,在四千多年前就是貢品,用它製成的醫療工具即是砭石。用現代醫學手段檢測,泗濱砭石可以發出許多對人體有益的遠紅外射線和超音波脈衝,促進微循環、調理新陳代謝,相當於遠紅外治療儀 + 超音波治療儀。
砭石在古代主要用來製作樂器磬和治療工具砭石針灸用具。我們主要看砭石在醫學方面的價值,《素問·異法方宜論》說得非常清楚明白“故東方之域,……其民食魚而嗜鹹,皆安其處,美其食。魚者使人熱中,鹽者勝血,故……其病皆為癰瘍,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從東方來。西方者,……其民陵居而多風,……其民華食而脂肥,故邪不能傷其體,其病生於內,其治宜毒藥。故毒藥者,亦從西方來。北方者,……其民樂野處而乳食,藏寒生滿病,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亦從北方來。南方者,……其民嗜酸而食胕,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攣痹,其治宜微針。故九針者,亦從南方來。中央者,……其民食雜而不勞,故其病多痿厥寒熱,其治宜導引按礄。故導引按礄者,亦從中央出也。”“故聖人雜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異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之大體也。”上述論述把砭石與微針(九針)及藥、灸、導引的來源、功用、區分說得如此清楚,還進一步強調高明的醫生(聖人)高明之處就在於能掌握以上不同的治療方法,根據不同的病情而靈活運用(砭石、毒藥、灸焫、微針與導引按礄)。而且《黃帝內經》還特意強調“毒藥(指藥物)”是內治法,砭石、灸焫、微針(九針)是外治法。正如《素問·湯液醪醴論》所說:“毒藥攻其中,鑱石、針、艾治其外也”。
在論述針刺療法的名著《靈樞》開篇《靈樞·九針十二原第一》篇中還有九種針具的名稱、手法等內容,將微針(九針)與毒藥、砭石區分得非常清楚,明確地的說明微針(九針)與毒藥、砭石是不同的療法。“余欲勿使被毒藥,無用砭石,欲以微針通其經脈,調其血氣”,宋代沈括《良方·自序》中曰:“古之治疾者,……或藥、或火、或刺、或砭、或湯、或液。”。不僅如此,《
黃帝內經》還有一段精彩對話,論述雖治同一種病,但因其病機不同而選擇針刺與砭石也不相同。《素問·病能論》曰:“帝曰:善。有病頸癰者,或石治之,或針灸治之,而皆已,其真安在?岐伯曰:此同名異等者也。夫癰氣之息者,宜以針開除去之;夫氣盛血聚者,宜石而瀉之。此所謂同病異治也。”
好轉回來,看看岳石村,幫著找找證據。
一、山在哪裡?《山東通志》載:“之萊山,在平度州北五十里。”
《齊記》亦云:“之萊山,東連大澤、明堂、御駕諸山。黃帝之所常游。秦漢祀月,皆在此山。”這就是大澤山鎮東嶽石村南丁家村西北的之萊山。
二、碑刻。東嶽石東鄰村北昌村南,通往之萊山的古官道旁,原來有二塊殘石刻,建淄陽水庫用了。上面的刻文有“始皇拜月”、“漢武駐蹕”字樣。山上的碑刻是沒了,都叫採石頭的毀掉了。我們只好從文獻里找吧。
《萊州府志》(平度歷史上曾屬萊州府)關於“之萊山石刻”有這樣的記載:“在大道東山上。多秦篆,人莫能辨。”浙江錢塘人許槤,著名金石學家,素好古篆,道光十七年(1837年)任平度知州,聞“之萊山石刻”事,“親詢土人,雲舊有十二處,今惟‘海眼石’、‘射鴻石’、‘北天門’尚存。槤以事過上下,至‘海眼石’觀之,審得篆一‘帝’字,與秦琅琊石刻相似,余不可辨。”許槤認為“之萊山石刻”與琅琊石刻有相似之處,說明秦始皇祠月之萊山的歷史存在。
道光《重修平度州志》收錄康熙二十三年舉人、高密人、曾任直隸阜城知縣的李華國所作《之萊古篆歌》一首,中有“懸崖古篆紛鉤畫,岣嶁石鼓文相仿。模糊比辨邈與斯,溜雨剝蝕莓苔長”的詩句,證明之萊山秦篆石刻確實是存在的。就如同東高家那些冰川遺蹟一樣,被開山採石毀滅了,但是它確實存在過。
結論。一、東嶽石村南的之萊山上,有秦始皇來立過的碑。
二、“樂石”是“碑碣”的代名詞,岳石村的命名是因為秦碑刻石。這裡有這么出名的碑刻,就被附近的村用來命名了,於是“岳石”村即“樂石”村,樂石村(碑碣村)名就這么定下來了,一直到今天。
昨天去看了之萊山,忽然有些想法就記在這裡了。可惜破壞太嚴重,要不真的就如清初著名詩人趙執信《藥石水》描述的那樣:“葳蕤生幽谷,馥郁滋長川。微風引香遠,皎日臨波寒。”
隸屬沿革
明清時期,屬
平度州長樂鄉藥石社;民國年間先後屬平度縣長樂鄉、平度縣第四區岳石鄉、平度縣長樂鎮;1940年解放後,先後屬平度縣第四分區、平度縣天柱區、平度縣大澤山鄉。1958年後屬大澤山人民公社、大澤山鄉、
大澤山鎮。
主要產業
建村以來,先以農耕漁獵制陶為主,後漸改為以種植業為主。1984年,建成果品生產專業村。近年來種植業漸發展為三大組團(即:村西大棚葡萄設施栽培基地、農業科技示範園、芝萊山農業觀光園);1995年到2006年,先後引進和發展石材加工企業52家,固定資產總值達2000萬元,形成了年產值8000萬元的生產經營規模;利用村西南側河灘地新建畜牧業養殖場,現已有15家養殖專業戶入駐,年增收60萬元;村境內系
岳石文化發祥地,憑藉東嶽石(新石器時代古文化)遺址、戰國貴族墓群遺址、芝萊山齊月主祠遺址,戰國烽火台、古驛道遺址、元代駙馬塋遺址等豐厚的鄉土古文化底蘊,開發芝萊山集古文化考察研究、農業觀光於一體的大澤山文化博覽園。村內餐飲、遊樂業亦快速發展。
經濟概況
全村有593戶,1735人,耕地面積65公頃,其中果園面積47公頃。2005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996萬元,人均農村經濟收入11504元,村集體收入9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397元。2002年到2006年,為平度市農村綜合經濟實力排序百強村之一。
榮譽稱號
該村先後被評為平度市市級、青島市級文明村莊;1994年始,連續12年被授予平度市級先進黨支部;2002年度被授予平度市模範村委會稱號;2003年被評為平度市黨建先進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