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寧東山羊(東山羊)

萬寧東山羊

東山羊一般指本詞條

萬寧東山羊,海南省萬寧市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萬寧市地屬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溫差小、積溫高。年平均氣溫24℃,最冷月平均氣溫18.7℃,最熱月平均28.5℃,適宜東山羊生長。東山羊體型中等,軀體勻稱,頭部大小適中,耳小而直立,角呈外八字,面平額小而稍凸,頸部細長,眼睛有神,反應靈敏,背部平直,胸深寬,腰緊湊,四肢結實,腿部肌肉發達,蹄質堅實,毛色純黑油亮,無雜色。東山羊鮮肉肉質鮮紅有光澤,緻密有彈性,皮薄呈灰白色,脂肪呈淡黃色,具有新鮮羊肉固有的氣味,無異味。經傳統方法烹飪後,肉嫩湯白,肥而不膩,味香且無膻味。

2018年2月12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萬寧東山羊”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萬寧東山羊
  • 產地名稱:海南省萬寧市
  • 品質特點:軀體勻稱,四肢結實
  • 地理標誌: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 批准文號:國家農業部第2651號公告
  • 批准時間:2018年2月12日
產品特點,品質特性,營養價值,產地環境,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誌使用,

產品特點

品質特性

東山羊體型中等,軀體勻稱,頭部大小適中,耳小而直立,角呈外八字,面平額小而稍凸,頸部細長,眼睛有神,反應靈敏,背部平直,胸深寬,腰緊湊,四肢結實,腿部肌肉發達,蹄質堅實,毛色純黑油亮,無雜色。
東山羊鮮肉肉質鮮紅有光澤,緻密有彈性,皮薄呈灰白色,脂肪呈淡黃色,具有新鮮羊肉固有的氣味,無異味。經傳統方法烹飪後,肉嫩湯白,肥而不膩,味香且無膻味。

營養價值

經檢測,萬寧東山羊水分含量為72-76.0%,蛋白質含量為17.0-20%,脂肪含量為0.6-6.0%,酸鹼度為5.0-6.0,呈味胺基酸中的谷氨酸含量為3.12-3.18%,天冬氨酸含量為1.95-2.11%,苯丙氨酸含量為0.79-0.89%,丙氨酸含量為1.22-1.30%,甘氨酸含量為0.81-0.91%,酪氨酸含量為0.72-0.76%以及微量元素鈣含量為35.6-36.5毫克/千克,鐵含量為8.39-9.61毫克/千克,鋅含量為21.7-47.9毫克/千克,硒含量為0.0576-0.08毫克/千克,磷含量為180-192毫克/100克。

產地環境

萬寧市位於海南島的東南部。東邊碧海藍天、西邊青山綠水,形成了天然的空氣淨化屏障和防疫屏障,屬於我國獨特無污染的優質生態區和無規定動物疫病示範區。
萬寧東山羊萬寧東山羊
萬寧市地屬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溫差小、積溫高。年平均氣溫24℃,最冷月平均氣溫18.7℃,最熱月平均28.5℃;全年無霜凍,氣候宜人;年平均降雨量2400毫米左右,雨量充沛;日照長,年日照時數平均在1800小時以上。
萬寧市地勢西高東低。西部、西南及西北部峰巒起伏、連綿不斷,海拔在500-1200米之間;東部則為丘陵及地勢低平的沿海平原。萬寧地表水質良好,絕大部分土壤呈現弱酸性,適宜地域植被生長,且種類繁多,生長迅速,是熱帶雨林、熱帶季雨林的原生地之一。在多種植物資源之中,有各種適宜山羊食用的藥用植物、喬灌木植物,特別是東山羊喜愛吃的鷓鴣茶以及加墨刺、豬肚刺、紅葉刺等藤科植物。

歷史淵源

《海南之最》等書籍稱,東山羊飼養繁殖始於明代,飲崖間泉水,息於岩峒中。更多的近現代版書籍稱,東山羊自宋朝以來就享有盛名。還有書籍稱,早在唐代,嶺上就有百姓飼養羊群。
清道光年間(1821-1850年),《瓊州府志》記載:“瓮(壅)羊是以小羊為欄棚畜之,足不履地,采草木葉以飼之,肥而多脂,味極美”。
民國十九年(1930年),出版的《海南島志》記載:“羊以黑褐二色為多,皆飼作肉食,無為毛用者”。
1962年,田漢嘗了東山羊後賦詩:“瓊州多勝地,此嶺獨巋然。羊肥愛芝草,茶好伴名泉”。
1936年12月,宋子文省親文昌,在海口瓊南酒店的宴席上有東山羊作為八道主菜之一。後來,便有傳說稱他在民國時期經常派員來瓊押運東山羊等美食特產送到南京總統府,也有說是蔣介石每年派員,還將東山羊列入總統府膳單。
2001年,東山羊曾進入人民大會堂成為國宴。
2009年,海南東山羊被海南省農業廳列入第一批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品種名錄。

生產情況

2017年,萬寧市東山羊生產規模為7.77萬隻,年總產量0.19萬噸。

產品榮譽

2018年2月12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萬寧東山羊”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萬寧東山羊的地理標誌保護的區域範圍為萬寧市所轄萬城鎮、龍滾鎮、山根鎮、和樂鎮、後安鎮、大茂鎮、東澳鎮、禮紀鎮、長豐鎮、北大鎮、南橋鎮、三更羅鎮總計12個鎮。地理坐標為東經110°00′-110°34′,北緯18°35′-19°06′。

質量技術要求

  • 特定生產方式
東山羊的飼養一般分放牧和舍飼兩種,主要飼養管理技術如下:
3.1 場地選擇 羊場應選擇地勢較高、座北朝南、乾燥的土坡上,排水條件良好,利於防疫的地方,在丘陵地帶建場應選擇陽坡,坡度不宜超過20度。羊場土質最好是沙質壤土,地下水水質應符合NY 5027-2008 無公害食品 畜禽飲用水水質的規定,羊場分為辦公、生活、生產和糞污處理四個功能區。同時,生產區內污道與淨道分開,不互相交叉。規模場四周應建設圍牆或圍欄,各區功能界限明顯,功能區間、羊場周圍設綠化隔離帶。
3.2 羊舍 放牧飼養一般為單列羊舍,舍飼條件可選擇雙列羊舍,方向根據地勢選擇,以南北方向為宜,羊舍為敞開式。羊舍間距5-8米。羊床為漏縫地板,離地面高1.0-1.6米,以方便清理羊糞為宜。羊舍地面為水泥地板,地面坡度2-5%。羊舍左右、後面建排水排污溝,排污溝底坡度大於0.6%。舍飼羊舍前面建有運動場,運動場面積為羊舍的1.5-2.0倍,圍牆高1.2米。
3.3 羊場應配備飼料槽、飲水裝置、鹽筒或添磚、藥浴設備、消毒器以及飼料加工等常用設備。
3.4 種羊選擇及引進和使用 種羊應選體格大,健康無病,生產性能高,種用價值大,系譜清楚,親本生長繁育指標良好,具有明顯的東山羊體型特徵的山羊。種羊從無疫病的地區引進,引進後應在隔離場(區)觀察飼養15-30天(天),經檢疫合格後,方可轉入生產群。配種的同群公母羊不能有近親關係,種羊適宜初配年齡為:公羊為8-10月齡,母羊為7-8月齡,種羊利用年限為:公羊4-6年,母羊7-8年。
3.5 飼料 放牧飼養以採食野草和野生灌木為主,有條件可補飼一些牧草、秸稈類農副產品,在母羊產羔、飼草缺乏時補飼少量的玉米、豆粕和木薯等精飼料。舍飼飼養主要飼餵人工種植的牧草和秸稈類農副產品,同時補飼配合精料。
3.6 飼養管理
3.6.1 放牧飼養管理
(1)分群 根據放牧地區的植被情況和地理條件合理分群,為便於管理和配種。放牧山羊群體不宜過大,農區一般每群30隻以內,牧區和丘陵山嶺地帶一般60隻以內,配種公羊和母羊比例為1:30。放牧飼養的羊群一般各類羊同群混合,有條件者可以按照種羊群和商品羊群將羊分類放牧。
(2)放牧地和放牧時間 放牧地應避免在近期發生過對山羊影響的傳染病的疫區和用過農藥的牧地,放牧時根據實際情況和羊群的類型及數量對放牧地進行合理的劃區輪牧。每個牧區牧養3-6天為宜,每隔30-40天輪迴一次。一般以晚出晚歸為原則,即早上出牧不宜過早,應待太陽出來,牧地露水散失後才能出牧。雨天不宜放牧,應在舍內割草飼養。放牧東山羊一般採取自然配種,鼓勵採取人工輔助方式配種或人工授精方式配種。
(3)配種 放牧東山羊一般採取自然配種,鼓勵採取人工輔助方式配種或人工授精方式配種。
(4)種公羊的飼養管理 配種任務較重的公羊收牧後要單獨飼養,補飼一定的精料和鮮嫩飼草。
(5)生產母羊的飼養管理 臨產母羊和產羔一周內的母羊不放牧,人工割草飼餵。產羔1周后與羔羊一起在羊舍附近放牧,2周后才跟隨羊群放牧。體況較差的臨產母羊和哺乳期母羊可以每天補飼50-200克的精料。
(6)羔羊的飼養管理 初生羔羊要人工斷肚臍,方法是離肚臍2-3厘米處剪斷並消毒。羔羊出生後要儘量讓其在2-3h(小時)內吃上初乳,如沒有母乳或母乳較少,要用保姆羊飼喂,沒有保姆羊用羊奶或脫脂牛奶人工哺乳,每天飼餵5-6次,每隔3-5小時一次,夜間可以延長時間,人工哺乳時奶的溫度保持在25-30℃。
羔羊20天可以飼餵鮮嫩飼草和日餵50-150克的代乳料。羔羊一般在3月齡或獨立採食飼草時斷奶,斷乳時將母羊隔離3-5天。
非留種公羔羊要手術去勢,去勢以2-3周齡為宜,避免羔羊斷奶期或發病期去勢。
3.6.2 舍飼飼養管理
(1)飼餵方法 東山羊上下午各飼餵飼草一次,中間或晚上補飼精料一次。用水盆、水槽和自動飲水器讓山羊自由飲水。
(2)種公羊飼養管理 每群5-6隻,配種期公羊單獨飼養,每隻公羊日餵飼草5-6千克,精料250-400克。配種期公羊增加精料量,並添加優質牧草和紅蘿蔔等飼料,精料增減要逐漸變化。要加強運動,每天5小時以上。每配種4天休息1天。
(3)配種期母羊的飼養管理 配種期母羊包括剛斷奶的母羊和初配母羊。每群 20-25隻,每隻日餵飼草3-4千克,精料150克。母羊採取自然交配或人工輔助交配,鼓勵採取人工授精。配種後17-24天觀察母羊是否再次發情,對再次發情母羊應補配。配種期的管理重點是加強抓膘,使母羊發情整齊,受胎率高。
(4)妊娠期母羊的飼養管理 每群 20-25隻,每隻日餵飼草3-4千克,妊娠前期2個月日餵精料150克,後期3個月日餵精料200克。餵料定時定量,避免山羊受驚應激發生流產。
(5)哺乳母羊的飼養管理 每群 10-15隻,每隻日餵飼草3-4千克,母羊產後3天內,少餵精料,每天飼餵100克,1周后逐漸過度到日餵精料200-300克。產前或產後母羊注意防止便秘。
(6)羔羊的飼養管理 與放牧羔羊飼養管理相同
(7)育成羊的飼養管理 4-5月齡的育成羊每群20-25隻,每隻日飼餵飼草1-1.5千克,精料100克。6-8月齡的育成羊、肉羊和後備母羊每群20-25隻,後備公羊每群10-15隻,日飼餵飼草2-2.5千克,精料150克。飼養過程中,根據體格和健康情況隨時調群,體弱者要單獨加強飼養,注意保暖和通風。後備種羊公母要分開飼養。
3.7 疫病防治
3.7.1 環境消毒 每月定期消毒一次,不同種類的消毒液要輪換使用。在羊場、羊舍入口設消毒池並定期更換消毒液。
3.7.2 人員消毒 人員進入生產區,更換工作服、工作鞋、並經紫外線照射消毒方可進場。
3.7.3 羊舍消毒 每月一次帶羊對羊舍噴霧消毒。從場外進羊前一周或每批羊只出欄後,要徹底清掃羊舍,採用噴霧、熏蒸等方式進行消毒。
3.7.4 用具消毒 定期對工作服、補料槽、草架、飼料車、料桶等消毒。
3.7.5 免疫接種 羊快疫、羊猝疽、羊腸毒血症和羔羊痢疾三聯四防滅活疫苗每年春、秋季各免疫一次;羊痘活疫苗每年春季免疫一次;羊口蹄疫疫苗全群每年春、秋兩季各免疫一次。懷孕母羊避免免疫。羔羊1月齡首免【20-30天后加強免疫一次】,以後每六個月免疫一次。
3.7.6 驅蟲 產後5天母羊、2月齡羔羊各驅蟲一次,種公羊和育成羊春季和秋季各驅蟲一次。
3.7.7 獸藥使用 驅蟲藥、消毒藥、治療藥和保健藥等獸藥使用應符合NY5149-2002 無公害食品肉羊飼養獸醫防疫準則的規定。屠宰前停藥期應符合國家有關規定
3.7.8 疫病控制和撲滅 羊場發生疫病或疑似疫病時,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和GB 16548-2006 病害動物和病害動物產品生物安全處理規程有關規定及時處置。對可疑病羊應隔離觀察、確診,對有使用價值的病羊應隔離飼養、治療,徹底治癒後才能歸群。
3.7.9 廢棄物處理 對羊場糞便等污染物進行無害化處理,污染物排放應符合GB 18596-2001 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準的規定。
3.7.10 檔案管理 羊場應建立完整的檔案記錄,內容主要包括引種記錄、生產記錄、生產資料使用記錄、免疫記錄和銷售記錄等,記錄應準確、完整。檔案應保存2年以上。
3.7.11 人員管理 工作人員應定期進行健康檢查,有人畜共患傳染病者不得從事飼養工作,場內獸醫人員不應對外診療動物,配種人員不對外開展羊的配種工作。
3.7.12 活羊運輸 商品羊運輸前,應經動物防疫監督機構根據16549-1996 畜禽產地檢疫規範及國家有關規定進行檢疫,並出具檢疫證明,合格者方可運輸。運輸車輛在運輸前和使用後套用消毒液徹底消毒。運輸途中,不應在城鎮和集市停留、飲水和飼餵。
  • 產品質量安全規定
萬寧東山羊生產過程質量安全規範執行國家NY5148-2002無公害食品肉羊飼養獸藥使用準則,NY5149-2002_無公害食品肉羊飼養獸醫防疫準則,NY 5150-2002 無公害食品 肉羊飼養飼料使用準則以及NY/T5151-2002無公害食品肉羊飼養管理準則。
飼養管理技術執行DB469006/T0015 萬寧東山羊飼養管理技術規程。

專用標誌使用

該規定地域範圍內的萬寧東山羊畜產品生產經營者,在產品或包裝上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需向萬寧東山羊養殖協會提出申請,按照相關規範生產和使用標誌,統一採用萬寧東山羊產品名稱和農產品地理標誌公共標識相結合的標識標註方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