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法帖內容,原文,註解,書法賞析,筆致,布局,作品評價,鑑賞著錄,作者簡介,相關閱讀,
基本信息
【名稱】東山松帖
【原作】王獻之
【年代】東晉
【書體】行書
【臨摹】米芾
【年代】宋代
法帖內容
原文
新埭①無乏東山②松,更送□百。敘奴□已到,汝等慰安③之,使不失所④。船□□給,勿更須報。
註解
註:帖文有四處殘損,符號□表示殘文。
①埭:堵水的土壩。
③慰安:安撫,安慰。
④失所:失宜,失當。
書法賞析
筆致
《東山松帖》表現出從意適變、灑脫不羈的美,不拘榮枯濃淡、正側藏露,將生命的原色呈現於使轉頓挫之間。其字勢,散淡,漫不經心,信手布構,如田野學士,超朝參列。古法、家法都在這裡隱遁,以自己之筆墨,抒自我之心胸,真可謂“洗盡塵滓,獨存孤迥”。
布局
作品評價
《東山松帖》是王獻之一封書信的片斷,存於清宮舊藏《法書大觀》冊中。寥寥四行,格調清新雋逸,大家風範儼然。因其中結字用筆時出宋代米芾意味,故歷來研究者多斷為米氏臨本。
對於《東山松帖》為臨本墨跡,劉濤認為:“中國古代的書家,歷來注重墨跡。欣賞墨跡,不僅能“見字如見其人”的親切感,還有令人浮想聯翩的引力,更能於筆跡墨痕中體察用筆之法,領悟神采之妙。出於這種觀念,傳世的獻之墨跡,儘管是臨本墨跡,並非真筆,依然視為尤物。北宋之後,認在獻之名下的墨跡,因為少得如鳳毛麟角,人們就一概寬容地視為名作了。”
鑑賞著錄
《東山松帖》鑑藏印鈐南宋“紹興”連珠印、“內府書印”,明文徵明、劉承禧、吳國廷及清曹溶等印。幅面左右兩側上方,被颳去部分是清乾隆內府諸印和乾隆題語“逸氣縱橫,冥合天矩”,金運昌認為這種現象是“晚清內監偷盜未遂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