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運昌(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

金運昌(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金運昌,蒙古族,北京市人,1957年生。

金運昌任北京故宮博物院古書畫部副主任。兼任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鑑定評估委員會委員、中國收藏家協會諮詢鑑定專家委員會委員等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金運昌
  • 國籍:中國
  • 民族:蒙古族
  • 出生地:北京市
  • 出生日期:1957年
  • 職業:古代書法研究員
  • 畢業院校:首都師範大學
  • 主要成就:發表書學論著多種,授課北大等校
個人經歷,主要作品,社會職務,人物軼事,

個人經歷

1982年首都師範大學中文系畢業留校,執教古代漢語。曾任北京市語言學會常務理事、古代漢語研究會秘書長。同時師從歐陽中石康殷先生研習書法,參與了首師大書法藝術教育專業暨我國第一個書法博士點的創建工作,受聘為該專業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1997年調入北京故宮博物院。次年任該院古書畫部副主任。多年典守院藏書畫、碑帖國寶,潛心研究,眼界大開,藝術修養與鑑別能力得以迅速提高。

主要作品

自幼喜好書法,初學唐楷,後習魏碑,兼及二王、李邕行草。到故宮後有幸問業劉炳森先生門下,於“古不乘時,今不同弊”之理頗有悟入,在端莊雄健的傳統書風中融進清新典雅的現代審美意識。作品多次在國內外參展、獲獎,受到收藏界廣泛青眯。
揮毫之餘,發表書學論著多種,授課北大、人大、師大等校,並曾主講中央電視台《碑帖賞真》、《魏碑教程》、《學書釋疑》及中國教育電視台節目《書法教程》等系列欄目,還長期擔任央視《藝術品投資》、《鑒寶》、《尋寶》節目專家鑑定團成員,經常在螢屏上向觀眾普及書畫文物鑑賞知識,通過在全國範圍內的長期書畫鑑定實踐,自己的眼力和知識也得到了很好的鍛鍊與增廣。

社會職務

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鑑定評估委員會委員、中國收藏家協會諮詢鑑定專家委員會委員、鑒博藝苑收藏品鑑定委員會委員、文化部文化市場發展中心藝術品評估委員會委員、文化部“中國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理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書法研究院”副院長、教育部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兼職研究員、故宮博物院古代書法部研究員等。

人物軼事

金運昌與故宮博物院
想像中故宮的專家應該是瘦瘦的,靜靜的。可金運昌是高大的,一頭有點蓬鬆的捲髮,臉上總是帶著笑意,很能說,但是不說廢話。聊起來才知道,他祖上是正藍旗蒙古族的職業軍人,這倒是跟他的形象有點貼近。
想去故宮因為珍品都在那裡藏著
金運昌35歲時就在首都師範大學的書法系當了副教授,是書法專家,還是書法專業的碩士生導師。研究的是古漢語、書法史、碑學、帖學。35歲當副教授,是一個很不簡單的成就,可這並沒有讓有一點理想主義的金教授就此留下來。
“我聽說故宮對懂書法的人感興趣,我就自己寫了個簡歷,去敲人家的門。”金運昌說起他“進宮”的過程,略帶靦腆地說,“我當時是首都師範大學的副教授,應該算是不錯的。可我覺得心裡有個衝動。在教學生涯里,我看了很多書和資料,可我沒有很多機會看那些作品的真跡。這就好像一個喜歡旅遊的人不能去旅遊,只能每天看旅遊書。我不甘心,我想去故宮,因為珍品都在那裡藏著。沒有什麼比能跟這些珍品親身接觸更讓我興奮的了。”
金運昌
教授碩士生導師變成倉庫保管員
1996年末,金運昌遞上自己的簡歷。1997年他正式調往故宮,從副教授碩士生導師變成了故宮書法部的倉庫保管員。這年他40歲。“第一次能跟這些珍寶接觸,我真是欣喜若狂。能親手拿著,親眼看見,就好像是給我的理論知識上了一堂實踐課。”金運昌說著,手不自覺地在空中舞動,眼裡滿是興奮。
“我從初一開始學書法。因為從小有點底子,寫得還可以,很多東西老師都讓我來抄。當時我就是一個小孩,有人稱讚,自然就賣力。學著學著,竟然也學得津津有味。有了一點零花錢就去買碑帖,一有機會就讓人介紹我認識當時著名的書法家。歐陽中石先生、劉炳森先生、大康,幾位大師都是我的老師,還經常去拜訪啟功先生,從他們口中學了很多知識。當我拿到實物看時,知識跟實物對上了,那種感覺真是太好了。興奮這個詞兒,還真不能充分地反映我當時的高興勁兒。”
當上班成為樂趣
為書法部的保管員,有點像圖書館的管理員,也有點像倉庫裡面的管理員。主要任務就是保管好一卷一卷的書法作品,有人提這些作品的時候就拿出來。
金運昌(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
“故宮可不是圖書館,不是說你在這兒上班,想看一看什麼作品就拿下來看,這對作品本身是會產生耗損的。只有在保管員這樣的崗位上,你才有機會經常碰到有人來提作品、為藏品拍照什麼的,你就為他們打開藏品,自己也順便好好地看看。這真是求之不得的事,一年左右的時間,我把藏品看了個七七八八,這真是把我樂壞了,真是很大的福氣。”金運昌壓了壓聲音,正了正容,認真地解析著,仿佛這是故宮一不小心讓他撿了個大“便宜”。
“從前雖然是搞書法專業,可我覺得自己的鑑別能力很不足。參觀展覽的時候,可以說是在一種糊塗的狀態底下欣賞展品。對是否歷史珍品,我說不準。現在看多了,接觸多了,心裡就有數了。”金運昌告訴記者,“現在看展覽的時候,我不自覺地就會帶著一點考證的心情去看。還要做一點筆記,寫下自己的看法、感想之類的東西。或許有一天我會出版這些筆記,不過這是以後的事了。”
1998年,故宮的管理體系有了改變,書法、繪畫、碑帖,在同一個部門管理,金運昌所在的部門同時負責保管和陳列。“這樣的改革,正好是對我個人的一次提升。因為不光碑帖書法,現在繪畫藏品也是我的工作範圍,這對我擴大自己的知識領域,有很大的幫助。”
願意在故宮待一輩子
只講金運昌和書法的事,會以為他是一個書法狂人。可是他實在不狂,更是一個處處以中庸之道處事的一個人。雖然在鑑定書法這事上已經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可他並沒有想要“下海”,趁拍賣市場火熱的時候撈一筆。“生活沒有錢不行,可錢太多了也一樣會有煩惱。我覺得我現在的狀態很好。我不考慮去辦個拍賣公司,或以鑑定為生。現在的鑑定環境挺複雜的,這不是我想要的。” “我現在是有一點名氣了,可這名氣是故宮給的,我做鑑定的知識也是故宮給的。我願意在故宮待一輩子,裡面有一點點報答的意思吧。”金運昌說,“再者,近年故宮的工作環境有了很大的改進。我太太也有一份穩定的工作,生活方面我們過得去了,我不需要很多錢。”
金運昌(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
“兩暢”是做人的宗旨
當問到每天的行程是如何安排的,金運昌說他的生活很簡單———不打牌、不下棋、不抽菸、不喝酒、不鍛鍊身體。每天早上起來就隨意地臨帖,然後就騎著車上班。“故宮裡面很大,工作人員辦事基本上都是騎車去辦的,走路太費時間了。當然有遊客參觀的地方是不能騎車的,不過在東西兩側都有便道,往哪兒都成。” “晚上就是家庭時間。不過每星期我會有兩三個晚上到這書齋來,寫字和看書法方面的書。”一面在為自己的理想和愛好盡情衝刺,一面盡力做好自己所扮演的各種角色,可能這就是他所說的中庸之道。不放棄,不過頭。在採訪的短短一個多小時中,金主任接了幾個電話,有其他記者來的電話,他都一一客氣地安排好。有自家老太太打來的電話,他也體貼地答應著。還有好像是家裡打來的電話,他也開開心心地說著。這就是一個48歲男人的寫照,上上下下,方方面面,都有要他用心的地方。他給我看一枚印章———“兩暢”,說,這是他做人的宗旨。人來交往,要做到我暢快時你也暢快———兩暢。 對於他來說,在故宮的書畫部工作,就是他的“暢”。之餘,還要儘量讓其他人也“暢”。也許就是這樣的態度,讓他在街上等一個素昧平生,名不見經傳的記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