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內容
釋文
中秋不復不得相,還為即甚省如,何然勝人何慶,等大軍。
印跋
卷前引首清高宗弘曆行書題“至寶”兩字。
前隔水
乾隆御題一段曰:大內藏大令墨跡,多屬唐人鉤填,惟是卷真跡,二十二字,神采如新,洵希世寶也。向貯御書房,今貯三希堂中。乾隆丙寅二月御識。
帖正文右上乾隆御題簽“晉王獻之中秋帖”一行。
正文後緊接著有乾隆評跋:神韻獨超、天姿特秀。張懷瓘《書估》。
董其昌跋曰:大令此帖,米老以為天下第一子敬書,又名為《一筆書》,前有'十二月割'等語,今失之,又‘慶等大軍’以下皆闕,余以閣帖補之,為千古快事。米老嘗雲,人得大令書,割剪一二字售諸好事者,以此古帖每不可讀,後人強為牽合,深可笑也。甲辰六月觀於西湖僧舍,董其昌題。
乾隆題跋《中秋帖子詞》有序:金祇行政,素昊司時……所喜篇章遞進。爰成四什,各賦七言……試創玉堂新事例,擘箋催進月詞頭。
乾隆又跋《中秋帖子詞疊前韻》:塞磧宜秋,恰值望蟾佳節……歡同中外,翠瓜並花以分頒,澤逮輿佁。原鹿與野麋遍及,又何必中庭地白,嘆秋思之誰家。塞外草衰,感邊聲之四起者哉。因思鸞箋彩帖,創自去年,便教步韻連吟,用酬今夕。
乾隆又跋《中秋帖子詞三疊韻》:對佳夕而賡祝嘏鴻詞,時際熙和,巡朔塞亦詠宜秋彩帖。自去歲遭安仁之感每登樓傷貞觀之懷……值茲令節相於,俯仰憶脫簪舊侶。斯誠慽矣。能不愀然。
項元汴跋曰:晉王獻之,字子敬,羲之第七子。官至中書令。清俊有美譽,而高邁不羈,風流蘊藉,為一時之冠。方學書次,羲之密從其後掣其筆不得,於是知獻之他日當有大名。後其學果與羲之相後先。獻之初娶郗曇女,羲之與曇論婚書雲,獻之善隸書,咄咄逼人。又嘗書《樂毅論》一篇,與獻之學,後題雲賜官奴,即獻之小字。獻之所以盡得羲之論筆之妙,論者以為如丹穴鳳舞,清泉龍躍,精密淵巧,出於神智。梁武帝評獻之書,以為絕妙超羣,無人可擬。如河朔少年,皆悉充悅,舉體沓拕,不可耐何。獻之雖以隸稱,而草書特多。此十二月帖,未審其由割去前行,又稽諸米元章《寶章錄》,止存此數字,乃大令得意書。歴代傳寶,今散落南北,不知凡幾家,□復至於此,信天下至寶當有神護。汴也重值購藏,永為書則。雖威武聲勢,不可畏而授與,是亦從吾所好也。來裔豈可以易而忽之,須世守斯可矣。墨林項元汴敬題。
帖上鈐有“御書”葫蘆形印、“宣和”、“御書”、“內府圖書之章”及“紹興”印,“退密”印等。
創作背景
唐張懷瓘《書斷》中記載,王獻之“幼學於父,次學於張(芝)。後改變制度,別創其法”。從記載可知,王獻之幼年隨其父王羲之學習書法,得其筆法,後又學習張芝,在此基礎上,對前人書法進行大膽變革,創造出了一種不拘六書規範、省並點畫曲折、務求簡易流便的“破體”。王獻之學習張芝,主要是效法其字字貫通的氣勢,變革發展了張芝的草書,即省並點畫,務求簡易,便於書寫和血脈貫通。同時他又變革其父的草書,主要用“極草縱之致”,極力發揮“一筆書”的筆勢。王獻之筆下的草書既有別於張芝,又有別於王羲之,自成一家。而《中秋帖》其筆法上承張芝、右軍之矩度,下啟張旭、懷素之法門,在相當長時間內被人們視作王獻之的真跡。
但現今有人認為, 《中秋帖》風格與傳世的王獻之《廿九日帖》、 《鴨頭丸帖》相差甚遠,書法痛快有餘而沉著凝重不足,缺乏晉人書法應有的那種瀟灑蘊藉的意蘊;該帖豐滿的筆墨形態只有宋代那種較軟的無心筆才能表現出來,而非晉代的有心硬筆可為;帖用竹料紙書寫,這種紙東晉時尚製造不出,約到北宋時方出現。所以認為《中秋帖》是米芾舊藏王獻之《十二月帖》的節臨。且《書畫舫》云:“獻之《中秋帖》卷藏檇李項氏子京,自有跋。細看乃唐人臨本,非真跡也。”清
吳升《大觀錄》云:“此跡書法古厚,黑採氣韻鮮潤,但大似肥婢,雖非鉤填,恐是宋人臨仿。”
作品鑑賞
點畫
《中秋帖》的點畫柔婉,富於變化。王獻之是以楷法寫草書的典範,在筆畫圓轉處套用楷書“起伏頓挫”之法、“節節換筆”之法,運用得恰到好處,自然流暢。清包世臣在《安吳論書·答熙載九問》中所說的:“世人知真書之妙在使轉,而不知草書之妙在點畫,此草法所為不傳也。大令草常一筆環轉,如火箸畫灰,不見起止。然精心探玩,其環轉處,悉具起伏頓挫,皆成點畫之勢。”這都在《中秋帖》中有體現。以“等”字為例,“等”字最末兩畫豎鉤和點,王獻之將其連寫,又在圓轉處加以頓挫。審視之後發現,圓轉部分其實並不圓,而是由幾個很短的直畫組成。
《中秋帖》結字中宮較緊緻,其點畫的彈性和相互間的張力都明顯要小。放得開、收得回、連得順,是技術考量的重要尺度,此帖筆畫全連,“復”“不”之間的連帶,不太暢達;“不得”兩字,略嫌拘束。當得起“神韻獨超,天姿特秀”的讚譽。
用筆
《中秋帖》用墨濃重,轉筆圓轉外拓,起筆或藏鋒或側鋒,提按自然,整幅字的筆畫偏於豐肥,但又有個別瘦勁的連筆和字做補充,顯得疏密得當、粗細變化。其用筆婉轉流動,一氣呵成,有“一筆書”之妙。而且《中秋帖》在草書中穿插了行楷,如第一行的“相”、第二行的“勝”等字。寫的時候有快有慢,運筆有疾有緩,富有節奏感。
其墨跡線條富於彈性,於粗細環轉中展現乾淨利落。字與字間搭配得宜,相顧生輝。行筆看似迅疾,卻剛健圓潤,妍媚多姿,點化疏朗,顧盼有情,結體筋骨開張,清勁端和,用墨隨和而帶有一種蒼渾華滋的自然變化,其環轉起落分明,通篇顯得筆力矯健,氣勢磅礴,給欣賞者一種酣暢淋漓之感。該貼前六字一筆貫通而下,其後連多斷少,形勢宏逸。逐字細看,“中秋”兩字相連,爾後稍作停頓,又一氣將“不復不得”四字橫掃而出,線條迴環起伏,長而不亂,翻轉勾連,疏密有致。在“不復不得”之後,又以行楷書一“相”字,端莊飽滿,一本正經。與此帖中其他21字相比,“相”字給人突兀蹊蹺之感,引人思索。過了“相”字,筆鋒再次急起直追,震盪綿回,直至終了。
氣勢
《中秋帖》整幅作品氣勢磅礴、雄邁飛動,與傳世的王羲之書法作品中那種含蓄、古雅、流美的草書風格相比,顯得神氣外露;與王獻之《鴨頭丸帖》、刻帖《十二月帖》等相比,也略有差異。特別是寫到最後一個“軍”字,豎畫向下延伸舒展,顯得氣勢奔放,但沒有一連到底。正是“大鵬摶風,長鯨噴浪,懸崖墜石,驚電遺光”。但這种放縱豪情中,又蘊藏著清雅潔淨的氣息,再現晉人書法那種天然去雕飾、秀媚灑脫的時代風貌。
名家點評
宋代
米芾:“大令《十二月帖》,運筆如火箸畫灰,連屬無端末,如不經意,所謂一筆書,天下子敬第一帖也。”
歷史傳承
遞藏
《中秋帖》傳為
王獻之所書,此帖曾入宋內府,後為南宋賈似道所藏,又為明代項元汴所藏,項氏稱此跡為《十二月帖》,而非《中秋帖》之名。其後明代董其昌亦有鑑藏之,清乾隆時被收入內府,與《快雪時晴帖》、《伯遠帖》號為“三稀”,被刻入《
三希堂法帖》中,後由清宮流入香港,1951年在
周恩來總理親自關懷下,有關部門以重金收回,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著錄
《中秋帖》在宋內府《
宣和書譜》、明
張醜《清河書畫舫》、《清河見聞表》、《清河秘篋表》、汪砢玉《珊瑚網書跋》,清顧復《平生壯觀》、
卞永譽《式古堂書畫匯考》、
吳升《大觀錄》、清內府《石渠寶笈·初編》等書有著錄。
重要展覽
2015年9月,故宮博物院為建院90周年推出“《石渠寶笈》特展”,《中秋帖》為其中展品之一。
作者簡介
王獻之(344—386),晉代書法家,字子敬,漢族,東晉琅琊臨沂人,
王羲之第七子。幼年隨父羲之學書法,兼學
張芝。書法眾體皆精,尤以
行草著名,敢於創新,不為其父所囿,為魏晉以來的今楷、今草作出了卓越貢獻,在書法史上被譽為“小聖”。官至中書令,人稱“大令。善正、行、草書幼學父書,次習張芝,後改制度,遂成一家,與父齊名,人稱“二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