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劃分
20世紀50年代以來,我國政府和學術界在不斷探索和提出中國區域劃分的方法和方案。例如,建國初期的沿海和內地兩分法、出於國防考慮的“三線”劃分、以自然地理為主要基礎的東部、中部和西部的三大地帶劃分、以經濟地理為主要基礎的六大經濟區(東北、黃河中下游、
長江中下游、東南、西南和西北)、七大經濟區(東北、西北、華北、華中、
華東、
華南和西南)、
八大經濟區(東北、
環渤海、黃河中游、長三角、長江中游、東南、西南和西北)劃分等。2003年,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
李善同和
侯永志研究員等完成的“中國(大陸)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特徵分析”報告,提出東北、北部沿海、東部沿海、南部沿海、黃河中游、長江中游、西南和
大西北的八大社會經濟區域劃分。
如果考慮
南北差異,中國地區可以分為南方和北方地區;如果考慮東西差異,中國地區可以分為東部、中部和西部地區。如果同時考慮南北和東西差異,中國地區可以分為北方、南方和西部地區。如果考慮管理要素,中國地區的區域劃分要尊重行政區域的完整性。
第一層,將全國分為北方(東北、正北、西北)、南方和西部等三大片(或四大片);其中,西部地區是將北方的
西北地區、南方的西南地區集合在一起。
第二層,將北方分為三個區域:東北地區、華北沿海和黃河中游地區;將南方分為三個區域:華東沿海、
華南沿海和長江中游地區;將西部分成兩個區域:西北和西南地區。
第二層次的劃分,也是參考
中國東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帶的劃分進行的。其中,將中國東部地區分為四大區域:
東北地區(包括東部的遼寧、中部的吉林和黑龍江)、華北沿海、華東沿海和華南沿海地區;將中國中部地區分為兩大區域、黃河中游和長江中游地區、將
中國西部分為兩大區域、西南和西北地區。
東南沿海
包括:山東、江蘇、安徽、上海、浙江、福建、江西、廣東、廣西、香港、澳門、海南、台灣。
沿海主要城市
主要為煙臺、威海、青島、上海、廣州、深圳、寧波、杭州、廈門、福州、莆田、泉州、漳州、汕頭、
湛江、珠海、佛山、中山、台州、溫州、南通、台北、高雄、還有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等地區。
其他主要城市
主要為濟南、南京、蘇州、無錫、合肥、南昌、蕪湖、
九江、長沙、岳陽、武漢、宜昌、襄陽、南寧、柳州、桂林等。
所轄省區
山東省
山東省位於中國東部沿海、黃河下游、
京杭大運河的中北段,古為
齊魯之地。西部連線內陸,從北向南分別與河北、河南、安徽、江蘇四省接壤;中部高突,
泰山是全境最高點;東部山東半島伸入
黃海,北隔
渤海海峽與遼東半島相對、拱衛平津與
渤海灣,東隔黃海與朝鮮半島相望,東南則臨靠較寬闊的黃海、遙望東海及日本南部列島。山東歷史悠久,是中國文化的源頭和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之一。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的
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就誕生在這裡。山東經濟發達,對中國內地經濟的貢獻有九分之一強,經濟實力為全國最發達的省份之一。
江蘇省
江蘇,中華人民共和國東部沿海省份,簡稱“蘇”,位於華東地區。公元1667年因江南布政使司東西分置而建省。省名為“江南江淮揚徐海通等處承宣布政使司”與“江南蘇松常鎮太等處承宣布政使司”合稱之簡稱。轄江臨海,扼淮控湖,經濟發達,文化昌盛。擁有漢、
淮揚、
金陵、吳四大多元文化及地域特徵。江蘇省東臨黃海,與上海市、浙江省、安徽省、山東省接壤。地跨
長江、淮河南北,在地域文化上呈現出明顯差異。
東吳歷來經濟文化一直比較繁榮,改革開放以後發展較快,與上海、浙江共同構成
長江三角洲經濟圈。
上海市
上海,中國第一大城市,又稱
上海灘,中國四大直轄市之一,中國
國家中心城市,國際大都市。為中國的經濟、科技、工業、金融、貿易、會展和航運中心。上海位於中國大陸海岸線中部長江口,隔海與日本
九州島相望,南瀕
杭州灣,西與江蘇、浙江兩省相接;上海擁有中國最大外貿港口和最大
工業基地,貨物吞吐量和貨櫃吞吐量居世界第一。上海又是一座新興的旅遊城市,有深厚近代城市文化底蘊和眾多歷史古蹟,並成功舉辦2010年世博會。江南的傳統與移民帶入的文化融合,逐漸形成了特有的
海派文化,並致力於在2020年建設成為國際金融和航運中心。
浙江省
浙江省,地處中國東南沿海、
長江三角洲南翼,東臨東海,南接福建,西與安徽 、江西相連,北與上海、江蘇接壤。境內最大的河流
錢塘江,因江流曲折,稱之江,又稱浙江,省以江名,簡稱“浙”。浙江省是中國面積最小、人口密度最大的省份之一,省內方言繁多,其中使用
吳方言的人口占全省總人口的98%以上,另有部分人口使用徽方言,
閩方言、
蠻話、
蠻講、畲話、官話等方言人口分布在省內個別縣市。浙江經濟規模在中國僅次於廣東、江蘇、山東位列第四。
福建省
福建省,簡稱“閩”,轄9市,其中廈門為副省級市。省會福州,位於中國東南沿海,東隔
台灣海峽與台灣省相望。公元前221年,秦朝置
閩中郡,治
東冶(今福州),從此福建作為一個行政區劃出現在中國的版圖上。福建省陸地平面形狀似一斜長方形,東西最大間距約480千米,南北最大間距約530千米。全省大部分屬中亞熱帶,閩東南部分地區屬
南亞熱帶。全省土地總面積為12.4萬平方千米,海域面積達13.6萬平方千米。福建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森林覆蓋率居全國首位。全省擁有較豐富的礦產資源和旅遊資源。福建是我國華僑最多的省份之一,對外開放程度高,經濟實力雄厚,人均GDP位居全國前六位。
廣東省
廣東省,簡稱“
粵”,省會廣州,轄21個省轄市,其中副省級城市2個(廣州、深圳),地級市19個。19世紀時舊稱Kwangtung或Kwongtung。廣東是中國大陸南端沿海的一個省份,位於南嶺以南,南海之濱,與香港、澳門、廣西、湖南、江西和福建接壤,與海南隔海相望,在語言風俗、歷史文化等方面都有著獨特一面,內部有三大民系,思想和文化與中國北方地區有很大的不同。廣東人口超過一億多人,其中外國人士已達上百萬,經濟實力占全國的八分之一,並超越新加坡、台灣和香港。已成為我國人口最多,外國人士最多,經濟實力最強,文化最開放的省份。
台灣省
台灣是中國神聖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歷史上,台灣曾被西班牙、荷蘭、日本先後占領過。抗日戰爭勝利後,台灣重歸中國的
版圖。1949年,由於
國民黨政府在
內戰失利中退守台灣,
海峽兩岸分治至今。50多年來,台灣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發生了巨大變化。台灣島是中國的第一大島,位於祖國東南沿海的
大陸架上。台灣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中國與太平洋地區各國海上聯繫的重要交通樞紐。
廣西壯族自治區
廣西壯族自治區(壯語:Gvangjsih Bouxcuengh Swcigih),1958年建立自治區至1965年更名為廣西壯族自治區,簡稱
桂,首府
南寧市。位於華南地區西部,南瀕
北部灣,與越南接壤,民族有
漢族、
壯族等族,使用語言有漢語(粵方言、桂柳話、
平話等),少數民族的語言有壯語等。廣西擁有無盡的
海洋資源;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孕育了大量珍貴的動植物資源;尤其盛產水果,被譽為“
水果之鄉”。還有奇特的
喀斯特地貌,燦爛的文物古蹟,濃郁的民族風情,使廣西獨具魅力。 廣西是一個多民族的地方,又是全國三大
僑鄉之一。
海南省
海南省,位於中國最南端,是僅次於台灣的全國第2大島。北以
瓊州海峽與廣東劃界,西臨北部灣與越南民主共和國相對,東瀕南海與台灣省相望,東南和南邊在南海中與菲律賓、汶萊和馬來西亞為鄰。1988年,海南省成為中國第五個經濟特區,行政區域包括海南島、
三沙群島(西沙、中沙、南沙)的島礁及其海域。海南地處熱帶北緣,屬熱帶季風氣候,素來有“天然大溫室”的美稱,長夏無冬,光溫充足,光合潛力高;島上四季長青,空氣清新,被譽為“回歸大自然的好去處,未受污染的長壽島。”是冬泳和避寒的勝地,是旅遊、購物的天堂。
香港特別行政區
香港是一座繁華的
國際化大都市。地處珠江以東,與廣東省深圳市相接。1842年至1997年,香港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1997年7月1日,依據中英政府共同簽署於1984年的《
中英聯合聲明》,中國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以廉潔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
經濟體系及完善的法治聞名於世。香港是中西方文化交融的地方,是全球最為安全、富裕、繁榮和生活高水平城市之一。香港是國際重要金融、
服務業及航運中心,是全球繼紐約、倫敦後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香港為全球最有競爭力的經濟體系之一,經濟自由度居世界
前列。有“
東方之珠”、“
購物天堂”等美譽。
澳門特別行政區
澳門是中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1553年,葡萄牙人取得澳門居住權,經過五百多年歐洲文明的洗禮,東西文化的融合共存使澳門成為一個風貌獨特的城市,留下了大量的歷史文化遺蹟。澳門北鄰珠海,西與珠海市的灣仔和橫琴對望,東與香港相距60公里,中間以珠江口相隔。澳門是一個自由港,也是世界四大
賭城之一。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中國之後,經濟迅速增長,比往日更繁榮,是
一國兩制的成功典範。其著名的輕工業、美食、旅遊業、酒店和娛樂場使澳門長盛不衰,澳門成為亞洲最
發達、最富裕的地區。澳門亦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
自然資源
東南地區屬溫暖濕潤的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和
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多數地區為長夏無冬,年平均氣溫17-21℃,平均降雨量1400-2000mm。東南地質構造複雜,
礦產資源中已探明儲量的礦種有118種(含亞礦種),其中能源礦產有
無煙煤、地熱等2種,金屬礦產31種,非金屬礦產82種,水氣礦產1種。金、銀、鉛、鋅、錳、
高嶺土、
水泥石灰岩、花崗石材、
明礬石、
葉臘石、 硫等礦產儲量也較大。
石英砂儲量、質量冠於全國。
東南地區和寶島台灣,有著密切的聯繫。兩岸人民血緣親,台灣85%的同胞祖籍在福建,兩岸交流、交往十分密切;兩岸文緣深,台灣的文化、風俗、習慣都和東南地區相近、相形,甚至相同。
氣候特點
我國東南部地區,在冬夏季風的進退變化影響下,在降水量方面顯示出三個顯著特點。
雨量分布從東南向西北方向逐漸減少
我國的雨量分布從東南向西北方向逐漸減少。氣候上也表現出從濕潤逐漸變為乾燥的特點。我國的台灣、海南兩島以及東南沿海的廣東、福建、廣西、浙江等地區是我國著名的多雨地區。初夏,東南季風到來,我國的寶島台灣省首當其衝,年雨量最高,大部分地區的年降水量都在2000毫米左右,北端的基隆港,年降水量接近3000毫米,被稱為“雨港”。而僅次於基隆南面不遠,比基隆地勢約高400米的火燒寮地方,平均年降水量是6489毫米,是我國雨量最大的地方,東南沿海的粵、閩、桂、浙等省,年雨量為2000毫米左右,長江流域在1200-1400毫米上下,到了淮河。秦嶺一線。大體上減至1000毫米左右。位於淮河以北的華北平原以及山東半島一帶,雨量已減至600-800毫米。在整個東北地區,降水量仍能明顯表現出從東南向西北方向逐漸減少的趨勢。面對海上濕潤氣流來向的長白山地迎風一側(東西坡)是東北地區的多雨中心,年降水量競有1000-1200毫米,由於地形對降水的顯著影響,位於長白山地背風一側(西北坡)的東北平原腹地,降水量已大大減少,愈住西去減少得愈見嚴重。東北平原的大部分地區,年降水量一般都只有600-700毫米,靠近內蒙古的東北西部地區,則已減少為400毫米了。雨量分布山地多於平原 山地迎風面多於背風面 我國的雨量分布山地多於平原,山地的迎風面多於背風面。例如,在台灣,北、東、南三面都是迎風坡,面對來自熱帶海洋上的暖濕氣流。由於高山地形的抬升、滯留作用,迎風一側的年降水量一般都在2000毫米以上,而位於背風一側的台灣省醅平原和澎湖列島的馬公(即澎湖)就只有988毫米了。 海南的東面、東北面是迎風坡,年雨量高達2200-2400毫米,而西南背風坡,年雨量已減至1000毫米以下。我國東南丘陵的南嶺、武夷山脈、
羅霄山脈以及雲開大山、十萬大山等山地,迎風一側的東坡、東南坡的降水量,普遍比背風一側的北蚾、西北坡的雨量更高達2400毫米以上,而後者一般要比迎風坡少500毫米左右。我國東北長白山脈的東南坡,面對海洋濕潤氣流的來向雖然地理位置已經偏北,年降水量仍然高達1200毫米以上,而背風一側的遼河平原只有600毫米左右了。
降水量的年內分配 冬夏不均
我國降水量的年內分配,冬夏不均,夏季雨量一般都占全年雨量的一半以上。我國華北、東北地區的夏季降水量,大致占全年降水量的60%-70%。夏季雨量的過度集中,易於發生冬乾、春旱現象。我國長江流域夏季降水量的集中程度一般都比較低些,大致在35%-40%之間,而距離比廣東、福建稍遠些的江西省低至25%以下。這些地區,夏季降水量的集中程度比較低。說明年雨量的季節分配比較均勻。
雨季起止時間 各地先後不同
我國雨季的起止時間,各地先後不同;雨的開始時間,南方早,北方遲,東部沿海地區早,西部內陸地區遲;雨季的結束時間,北方早,南方遲。這一特點,顯然與我國冬、夏季風的進退變化有密切關係,每年春季,隨著夏季東南季風的前進和冬季偏北氣流的減弱後退,我國的大雨帶,從南向北有兩次大的跳躍過程和三次長時期的停滯過程,這是我國東南部地區季風氣候的一個顯著特點,在我國氣候上具有重要意義。兩次跳躍進程,反映了我國大雨帶從南向北的迅速推進;三次停滯過程,分別形成了我國的華南雨季、長江流域中、下游地區的梅雨季節我華北北部、東北南部的雨季。第一次停滯進程:大致在五月中旬至六月上旬之間,飽含暖濕氣流的東南季風與寒冷乾燥的偏北風交鋒於華南南嶺一帶,停滯的時間比較長(約20天至一個月),形成華南地區的雨季。華南雨季的第一次停滯進程就是熱帶海洋氣團與溫帶大陸氣團之間極鋒的第一次停滯過程。
東南名人(部分)
蔣介石(1887.10.31—1975.4.5),名中正,字介石。浙江奉化人。國民黨當政時期的黨、政、軍主要領導人。
馬寅初(1882—1982),男, 漢族,浙江省嵊縣浦口鎮人,中國當代經濟學家、教育學家、人口學家。
鄭板橋,原名鄭燮,字克柔,號理庵,又號板橋,人稱板橋先生。江蘇興化人。“
揚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以三絕“詩、書、畫”聞名於世的書畫家和文學家。
徐渭(1521—1593)漢族,
山陰(今浙江紹興)人。中國明代文學家、書畫家、軍事家。
于謙(1398.5.13-1457.2.16),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字廷益,號節庵,官至少保,世稱于少保,漢族,明代名臣,民族英雄。
林則徐 1785年8月30日(乾隆五十年)~1850年11月22日(道光三十年),漢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字元撫,又字少穆、石麟,晚號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櫟社散人等。是清朝後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詩人,是中華民族抵禦外辱過程中偉大的
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績是虎門銷煙。官至一品,曾任江蘇巡撫、
兩廣總督、
湖廣總督、
陝甘總督和
雲貴總督,兩次受命為欽差大臣;因其主張嚴禁鴉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堅持維護中國主權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國人的敬仰。
黃道周(1585~1646)明末學者、書畫家、抗清英雄。字幼玄,一作幼平或幼元,又字螭若,螭平,號石齋,漢族,福建
漳浦銅山(現東山縣)人。
天啟二年進士,歷官翰林院修撰、詹事府少詹事。南明隆武時,任吏部兼兵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抗清失敗,被俘殉國,謚忠烈。黃道周學問淵博,精天文歷數諸術,工書善畫,以文章風節高天下,為人嚴冷方剛,不諧流俗。著有《易象正》、《三易洞璣》、《太函經》、《續離騷》、《石齋集》等。
鄭成功(1624年-1662年),漢族,明末清初軍事家,民族英雄。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儼,號大木,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鎮人。其父鄭芝龍,其母名田川氏。弘光時監生,隆武帝賜姓朱、並封忠孝伯,這也就是他俗稱“國姓爺”的由來。清兵入閩,其父鄭芝龍迎降,他哭諫不聽,起兵抗清。後與張煌言聯師北伐,震動東南。鄭成功一生,抗清驅荷,以趕走荷蘭殖民主義者、收復祖國領土台灣的業績載入史冊,
海峽兩岸均立像樹碑紀念。有《延平王集》行世。
疫病歷史
在歷史上,東南地區是疫病的多發區。疫在古代又稱為瘟疫,是急性傳染病的總稱。明清時期東南地區疫情十分嚴重,是當地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這在《明史》、《清史稿》中都有記載。但《明史》、《清史稿》對此記載不詳,頗多疏漏。例如,《明史》對
洪武、建文、
宣德、
景泰、
天順、弘治、
隆慶、
天啟;《清史稿》對順治、鹹豐、
光緒、
宣統各朝東南地區的疫情都缺記載,其他各朝的記載也欠詳。為了弄清這個問題,作者查閱了東南地區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福建五省一市的方誌,就東南地區的疫情、疫病的種類、疫病爆發的相關因素、疫病的社會影響等問題作了初步考察、分析和探討,本文便是在此基礎上寫成的。
東南地區的疫情和大疫
根據對東南地區329種方誌,296個州縣疫情的統計,明清時期東南地區疫情年共234年(其中明代137年,清代197年),約占明清時期543年的43%。除明代的建文、
洪熙、
泰昌等幾個短命的朝代沒有疫情記載外,其他各朝都有。這個統計要比《
明史》、《
清史稿》有關東南地區疫情年的記載要高得多,《明史》有關東南地區疫情年的記載為8年,《清史稿》的記載為43年,合計為51年,只有方誌上記載數的21.79%,可見正史遺漏之多,同時也說明東南地區疫情之嚴重。
明清時期東南地區疫情的嚴重還表現在遭受疫病災難的州縣數上。明代遭災的州縣總計為691個(其中包括重複,下同),最多的一次高達56個縣,這分別出現在萬曆十六年(1588年)和崇禎十四年(1641年);清代遭災的州縣為848個,最多的一次達到46個縣,時在道光元年(1821年)。明清二代合計遭災的州縣為1539個。關於受災的州縣數,《
明史》記載為21個州縣,另外還有兩次記載,一次為“成化十一年八月,福建大疫,延及江西,死者無算”,一次為“萬曆十六年五月,山東,陝西,山西,浙江俱大旱疫”,這些記載是說全省有疫,還是其中部分州縣有疫,沒有交待清楚;《清史稿》記載為86個州縣。此外,有一處記載“康熙四十八年十月,江南大疫”,這是指江南全區有大疫,還是江南某些地方有大疫,說得也和《明史》記載一樣模稜兩可。如果以有明確的州縣數來計算的話,正史記載明清二代東南地區遭疫災的州縣為107個,不及方誌記載數的1/10。
歷史上對疫病一般通稱為疫,嚴重的稱為大疫。那么什麼樣的疫才算嚴重呢?稱得上大疫的疫病在東南地區發生過多少次呢?這些歷來缺少界定和統計。但從方誌記載來看,有的是從疫死人的多少來說的,例如福建永定“康熙五十七年,歲大疫,死者千餘人”,(民國《永定縣誌》卷1)江蘇沛縣“萬曆三十一年,夏秋大疫,病死數千人”,(同治《
徐州府志》卷5上)江西安義“同治元年,秋大疫,死者數千人”;(同治《安義縣誌》卷16)福建南平“嘉靖二十四年,歲大疫,死者萬計”,(康熙《南平縣誌》卷4)安徽巢縣“
崇禎十四年,夏大疫,死者萬餘人”,(道光《巢縣誌》卷7)浙江縉雲“春大疫,死者萬餘人”,(
光緒《縉雲縣誌》卷15)江西撫州“順治四年夏秋大疫,屍相枕籍,死數萬人”;(光緒《
撫州府志》卷84)安徽鳳陽“嘉靖三年,大疫,人民死亡過半”,(光緒《鳳陽縣誌》卷15)霍邱“乾隆五十一年,夏大疫,民死十之六,甚至有闔家盡斃,無人收殮者”,(同治《霍邱縣誌》卷16)蕭縣“崇禎十四年,五月大疫,死者十之八九,無棺無殮者不可勝數”,(嘉慶《蕭縣誌》卷18)江蘇高淳“康熙四十八年,大疫,自春及秋死亡過半”。(民國《
高淳縣誌》卷12下)從這些記載來看,所謂大疫,當指死亡人數超過總人數的一半,或死亡人數在千人以上者。
據初步統計,東南地區在明清時期發生大疫共818縣次,約占總疫情數(受疫災縣數)的53.18%。明清時期東南地區疫情之嚴重,由此也可見一斑。
疫病種類的考察
明清時期東南地區究竟有哪幾種疫病?這在正史上一般都沒有記載,只是在方誌上偶爾記載了一些病名和症狀,但數量很少,而且很零星。現據這些零星的記載作個初步的考察以求有個粗略的了解。不過,本文所述的疫名,並不是明清時期東南地區發生疫病的全部,而只是其中幾種而已。
(一)霍亂。
《
黃帝內經》對它已經有記載:“土郁之發,民病霍亂”,“太陰所至為中滿,霍亂吐下”。我國古代所說的霍亂一般是指夏秋二季的急性腸胃炎或細菌性食物中毒,和現代醫學所說的不同。現代醫學所說的霍亂是指由霍亂弧菌引起的烈性傳染病虎列拉(cholera)。這種病我國東南地區稱之為轉筋霍亂,或稱為吊腳痧(亦作釣腳痧)、癟螺痧、子午痧、鬼偷肉等。其症狀據光緒《慈谿縣誌》卷55記載是“其病霍亂吐瀉,腳筋頓縮,朝發夕斃,名吊腳痧。”民國八年《蕪湖縣誌》卷57說:“患者吐瀉,肌肉立消,俗稱鬼偷肉。”這些記載和現代醫學所說的霍亂特徵完全一致,說明明清時期東南地區的疾疫中已經有霍亂的存在。
東南地區的霍亂病最初出現在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光緒《南匯縣誌》卷22載:“嘉慶二十五年,疫癘大行,轉筋霍亂證自此始。”民國《象山縣誌》卷29記載說:“嘉慶二十五年,秋大疫,石浦尤甚,其症腳筋抽搐即死。”光緒《樂清縣誌》卷13及光緒《慈谿縣誌》卷55也記載該年當地發生霍亂,說明上海、浙江沿海地區是東南地區霍亂最早的流行地。這和現代學術界認為霍亂是嘉慶二十五年由海路傳入中國的說法完全一致。(註:陳邦賢:《幾種急性傳染病的史料特輯》,《
中華醫史雜誌》1953年第4號。)
道光元年(1821年)霍亂傳播到福建全省。民國十六年《連江縣誌》卷3說:“道光元年,秋收七月至八月大疫,霍亂暴死者眾,福建全省皆然。”民國《莆田縣誌》卷3也說:“道光元年七月八月,全省霍亂流行。”這一年流行霍亂的地方還有上海地區的南匯、嘉定;江蘇的崑山、太倉、常州;浙江的嘉善、平湖、湖州、烏程、太平以及安徽的蕭縣,成為霍亂在東南地區的第一次大流行。到光緒朝的中後期,霍亂又一次在東南地區爆發,流行的地區有上海的嘉定、寶山;江蘇的常州、山陽、高郵以及安徽的蕪湖。霍亂成為晚清時期在東南地區流行最廣、為害最烈的疫病之一。
(二)鼠疫。
鼠疫是一種很古老的烈性傳染病,它最早的記載可追溯到《
黃帝內經》的惡核病:“惡核者內里忽有核累累如梅李,小如豆粒,皮肉燥痛,左右走身中,卒然而起,……不即治,毒人腹,煩悶惡寒,即殺人。”這是我國古代對腺鼠疫最形象的描述。
東南地區的鼠疫有的方誌記載是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民國《同安縣誌》載:“光緒二十一年,大疫,鼠先死,染者或腫項,或結核,吐血,流行甚盛。”其描述和《黃帝內經》的記載完全一致。但東南地區對鼠疫的最早記載並不是光緒二十一年,而是光緒二十年,地區不是福建同安,而是金門。民國《金門縣誌》卷12對此有明確記載:“光緒二十年,(金門)後浦頭,後水頭,沙尾等鄉,忽發生鼠疫,傳染甚速,死數百人,為金門前所未有。二十一年鼠疫傳染各鄉,後浦為最。”以後便在福建各地傳播開來。同年,除同安縣外,莆田也發生了鼠疫,民國《莆田縣誌》卷3記載道:“光緒二十一年鼠疫起。初由梨園子弟在楓亭傳染,載歸已死,船泊河濱,數日之內,河濱人染疫者十餘人,蔓延全城,死百餘人,以次傳染鄉村。”很明顯,莆田的鼠疫是從外地傳入的。
有一種說法,認為福建的鼠疫是光緒十六年(1890年)從廣東雷瓊地區傳入的。民國《德化縣誌》卷10說:“此疫(鼠疫)始生於十六年廣東雷瓊間,傳染全國通都大邑,每年死以萬計。”有的學者認為:19世紀80-90年代雷州半島和海南島不斷有鼠疫流行。(註:曹樹基、李玉尚:《歷史時期中國的鼠疫自然疫源地》,收錄在《中國經濟史上的天人關係》,中國農業出版社,2002年,第107-108、105頁。)因此,福建的鼠疫從廣東傳入是完全有可能的。另有一種說法認為:近代福建鼠疫是通過海路從香港傳入的,時間是1894年,這一說法時間上又和民國《金門縣誌》所說相符,未知孰是,待考。
自光緒二十年鼠疫在福建發生後,一直在福建蔓延,光緒二十一年在同安、莆田、金門;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年在廈門;二十六年又發生在德化,據說德化的鼠疫是由永春傳入的;(民國《
德化縣誌》卷10)二十九年在長泰;三十年在龍巖等地先後爆發鼠疫,其他地區除安徽潁上在宣統三年有鼠疫發生外,別的地方都不見有鼠疫的記載。
(三)天花。
天花古稱虜瘡,亦稱痘瘡,簡稱痘,是我國古有的一種接觸性傳染病。三國時的《肘後方》對此已有詳細的記載:“比歲有天行發斑瘡,頭面及身,須臾周匝,狀如火瘡,皆載白漿,隨決隨生,不即療,劇者數日必死,療得瘥後,瘡瘢紫黑,彌歲方滅,此惡毒之氣也。”
明清時期,天花是東南地區流行十分普遍的一種傳染病,普遍叫痘疫,有的地區如福建,也叫痘疹。據記載,明清時期至少有20年,在22個縣中流行過天花,主要流行在浙江、江西、福建這幾個省,為害的烈度也相當大。民國《象山縣誌》卷29載:“乾隆五十年,(象山)痘疫,稚幼十傷其七”;同治《豐城縣誌》卷28載:“乾隆二十九年,(豐城)十月痘疫,小兒傷者無算”;民國《福寧府志》卷43載:“嘉靖元年,(福寧)痘疹大作,殤者千人。二年亦然。萬曆二十八年,秋冬,痘疹災。乾隆二十二年,霞浦、福安、寧德痘疹大作”;民國《萬載縣誌》卷1之2載:“嘉慶十一年,夏五月,痘疫,多夭死。十六年,夏痘疫,死者相望。”
我國在宋代已發明了種痘法。《醫宗金鑒》(乾隆四年)載:“嘗考種痘之法,有謂取痘粒之漿而種之者,有謂穿痘兒之衣而種之者,有謂以痘痂屑吸入鼻孔中而種之者,謂之旱苗,有謂以痘痂濕屑吸入鼻孔而種之者,謂之水苗。以上四者相較,水苗為上,旱苗次之,痘衣不驗,痘漿太殘忍。故古法獨用水苗,蓋取其和平穩當也。”可見我國在1739年以前已積累了豐富的預防天花的經驗。
(四)瘧疾。
瘧疾之名始見於先秦典籍,《禮記·月令》已有“寒熱不節,民多瘧疾”之說。明清時期江南稱為瘧,江西稱為瘴。初次記載是明
嘉靖四十年(1561年),光緒《吉安府志》卷53:“嘉靖四十年秋,永寧瘴作,疫死千人。”萬曆時期在東南地區有過大範圍的流行。五年(1577年)江西的永新、永寧、福安等地出現大範圍的流傳,造成永寧、福寧“死者無算”,永新“死者不可勝紀”的嚴重後果。(光緒《吉安府志》卷53;同治《福安縣誌》卷1;同治《永新縣誌》卷26)三十一年又流行於浙江的嘉興地區,包括嘉興、秀水、桐鄉等縣。這次瘧疾在嘉興地區的流行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瘧疾盛行,腹腫則死”。(光緒《嘉興府志》卷35)瘧疾一般沒有腹腫的症狀,只有反覆發作後,才會出現脾腫大。疑腹腫是脾腫。
(五)痢疾。
古代的
痢疾,明代的《景岳全書》說之甚詳:“痢疾即經所謂腸澼,古今方書因其閉滯下利,故又稱為滯下,其所下者,或赤或白,或膿或血,有痛者,有不痛者,有里急後重者,有嘔吐者,有嘔惡脹滿者,有噤口不食者,有寒熱往來者,態度多端。”從現代醫學看來,這些症狀一般是屬於細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二類。可見我國古代對痢疾已有相當全面的認識。從方誌記載看,痢疾也是明清時期東南地區流行的傳染病之一。例如江蘇吳縣“崇禎十四年四月至冬,比戶疫痢,死者十七”。(民國《吳縣誌》卷55)浙江蕭山“康熙二十二年,春夏疫痢大作,死者枕籍。”(康熙《蕭山縣誌》卷9)江西萬載“嘉慶十二年,秋疫痢流行,上鄉死者尤眾。”(民國《萬載縣誌》卷1之2)後果亦是很嚴重的。
(六)猩紅熱。
猩紅熱古稱喉痧,其症狀古醫書記載是“發於冬春之際,不分老幼,遍相傳染,發則壯熱煩渴,()密肌紅,宛如錦紋,咽喉疼痛腫爛。”明清時期東南地區也有流行,民國《嘉定縣續志》卷3:“光緒二十七年冬,喉痧證流行”,民國《南匯縣續志》卷22:“光緒二十八年春,二月至九月,喉痧大作”。從方誌記載看,此病只在光緒時在上海地區有流行。
(七)麻疹。
麻疹俗稱痧子,多見於小兒的一種急性傳染病。民國《泰寧縣誌》卷3記載“光緒十三年,城鄉麻疫,殤幼孩數百。”上海地區的方誌上記載有一種病叫紅痧,據民國《寶山縣續志》卷17說“發紅痧,不能透泄者輒死”,所謂紅痧很可能就是麻疹。光緒二十九年紅痧在上海的嘉定、寶山等地曾經流行過。
(八)血吸蟲病。
血吸蟲病是由於人或哺乳動物感染了血吸蟲所引起的一種疾病。人得了血吸蟲病會嚴重損害身體健康。20世紀50年代以前,我國由於血吸蟲病流行十分嚴重,造成疫區居民成批死亡,無數病人的身體受到摧殘,致使田園荒蕪、滿目淒涼,出現許多“無人村”、“
寡婦村”、“羅漢村”(腹水肚大如鼓)和“棺材田”等悲慘景象。
1950年,江蘇省
高郵縣新民鄉的農民在有螺洲灘下水勞動,其中4019人患了急性血
吸蟲病,死亡1335人,死45戶,遺下孤兒91個,呈現出“萬戶蕭疏鬼唱歌”的悲慘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