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黼平集》是2020年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清) 李黼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黼平集
- 作者:(清) 李黼平
- 出版社:廣東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0年1月1日
- ISBN:9787218140537
《李黼平集》是2020年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清) 李黼平。
《李黼平集》是2020年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清) 李黼平。內容簡介李黼平,字繡子,又字貞甫,清代梅城東郊人。清嘉慶三年中舉,十年中進士,入翰林。後告假南歸,先後主講廣州粵華書院、東莞寶安書院。李黼平詩雄渾典...
李黼平(1770年——1833年2月10日),字繡子,又字貞甫,號著花居士,廣東嘉應州東街堡攀桂坊(今梅江區較場背旺巷口)人。自幼和兄弟李嗣章一同在東邨草堂讀書,成績優異,有“兩陸”(陸機、陸雲)、“二蘇”(蘇軾、蘇轍)的美稱。嘉慶十年(1805)乙丑科中進士(殿試金榜二甲第85名),選翰林院庶吉士。...
攀桂坊詩人李黼平的詩作曾提到“留得故山叢桂在,相思先遣楚詞招”。因此,攀桂坊的起名,既是追崇科舉文教的表達,也是褒揚該社區人才輩出的標桿。攀桂坊歷史悠久,是名聞遐邇的人文秀區,但她的由來至今卻是個謎。如要探究,不能不提及侯安國。侯安國是福建寧化人,為宋淳祐間鄉貢進士,於寶祐二年任梅州教授...
杜詩瑣證二卷(清)史炳撰 讀杜韓筆記二卷(清)李黼平撰 杜工部集二十卷(清)盧坤集評 養一齋李杜詩話三卷(清)潘德輿撰 歲寒堂讀杜二十卷(清)范輦雲輯 杜詩選抄(清)徐松批點 杜詩選注(清)許瀚撰 讀杜詩說二十四卷(清)施鴻保撰 杜律正蒙二卷(清)潘樹棠撰 杜文貞墓記(清)李宗蓮刻本 ...
《李黼平家族詩詞鈔》序 讀書萬卷始通神 ——談陳址齋先生的書法與學問(《古雅清剛——當代書法大家作品研究·陳永正》前言)羅東震古文字書法集弁言 楚竹書《六祖壇經》序 《晚清風尚——十九世紀中華帝國圖解西洋銅版畫》總序 “畏人嫌我真”——“陶瓷張”與他的個性收藏(張家添古陶瓷藏品集序)中國古典家具的...
」李黼平云:「昌黎時為國子博士,此『城闕』二字,謂京都也。杜詩:『城闕秋生畫角哀。』自注云:『南京同兩都得稱城闕。』詩蓋兼用此,非特用《鄭風》而已。」錢仲聯云:「李說非是。柳宗元《送文暢上人登五台遂遊河朔序》云:『方今有釋文暢者,道源生知,善根宿植,深嗜法語,忘甘露之味,服道江表,...
李黼平《讀杜韓筆記》:“六韻耳,而處士之 賢,時事之亟,行者送者激昂慷慨之氣,畢露於六韻之中,亦奇。”作者簡介 韓愈(768~824),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孟州)人。自謂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貞元八年(792年)進士。曾任國子博士、刑部侍郎等職,因諫阻憲宗奉迎佛骨被貶為...
在嘉應州,他與宋湘、李黼平齊名,被譽為“梅詩三家”。黃香鐵又是一位傑出的方誌學家。他所編修的《石窟一征》是一部客家重要文獻,對了解清代的政治、經濟、文化和教育,以及研究客家源流、文化、民俗都有重要價值。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黃香鐵生於江蘇蘇州黃驪坊,幼聰敏,10歲能詩。嘉慶二十四年(1819)中...
古直還熱心客家地方文獻的挖掘和整理,他極為推崇黃遵憲、宋湘、李黼平三位客家才子的詩文,專門選編他們的作品匯集成《客人三先生詩選》,以便時人誦讀。出於對駢文的熱愛,他又搜尋選編《客人駢文選》一書,收入張九齡、李黼平、吳蘭修、張其翻、丁惠康、溫仲和、鐘動、謝貞盤等八位客家籍學者的駢文作品,對其中一些...
清陳啟源撰 02 詩本音十卷 清顧炎武撰 03 詩說四卷 清惠周惕撰 04 毛鄭詩考正四卷 清戴 震撰 05 詩經補註二卷 清戴 震撰 06 毛詩故訓傳三十卷 清段玉裁撰 07 詩經國小四卷 清段玉裁撰 08 毛詩校勘記十卷 清阮 元撰 09 毛詩補疏五卷 清焦 循撰 10 毛詩義二十四卷 清李黼平撰 11 三...
李黼平/59 梁傑/62 梁慎楨/62 蕭斯/62 溫葆深/63 黃仲容/63 張敦道/64 林丹雲/65 謝卿謀/65 饒應坤/66 李載熙/66 李光彥/67 侯嗣章/68 饒軒/68 黃基/69 謝雲龍/72 溫仲和/73 饒軫/75 楊沅/76 熊崇志/76 武科進士(21名)溫安海/77 熊卓/77 許世鐘/77 陳國寶/78 邱大彰/78 顏鳴皋/79 顏...
攀桂坊人文秀區除了培養出黃遵憲這位歷史名人,還培養出三位翰林,包括進士、舉人、貢生等有功名的文人上百人,留下李黼平、葉璧華、李光昭、黃藥眠等著名詩人的生活足跡。攀桂坊還是梅州近代教育的策源地,見證了梅州從科舉到現代教育的輝煌。歷史文化街區——客家記憶,嘉應老街 梅江區歷史文化街區,涵蓋凌風東西路、中山...
李中培在家鄉時,曾在粲花館發起文昌會。他仿照晉朝王羲之當年在紹興蘭亭里的曲水流觴的詩文唱和的活動,邀請當時的海內文人墨客前來石園詩酒唱酬。他晚年旅居廣州時,就請畫師畫“石園讀書圖”,畫上海內名士劉彬華、羅天池、謝蘭生、李黼平、黃仲容、黃子高、顏崇衡等題詠盈冊,成就一段文壇佳話。軼事典故 清中葉,...
著有《集論坐位長短聯》。軼事典故 攀桂坊人傑地靈,歷史上出有李仲昭、李黼平、李載熙三位翰林;李汝謙、李載熙、李象斌三位解元;有侯安國、蕭系尹等17名進士及黃遵憲等92名舉人,可謂名人薈萃、群星璀璨。攀桂坊毗鄰梅江,周溪和梅江河的水圍繞其中,水鄉的靈秀和便利交通吸引著許多客家先民來這裡安家。據了解,...
清代文風鼎盛,雖沒有出狀元,但也湧現位列狀元、榜眼、探花之後的傳臚李仲昭,以及翰林李黼平、李載熙,以及黃遵憲等著名人物。保護措施 2021年,廣東省委、省政府將嶺南書院建設工作列入廣東省十件民生實事,其中梅州市東山書院被列為廣東省重點打造的10個嶺南書院之一。在梅州市委宣傳部的指導下,嶺南書院(東山書院)...
攀桂坊內有黃伯韜祖居巷內黃屋、楊雪如故居雙魁第、楊問渠故居資政第、李黼平太史第、張棣昌故居敦本堂、張資平故居、李國豪故居、楊仲興故居按察第、楊紹穆故居中將第、鐘上育故居經魁、張簡蓀故居篤慶堂、黃基故居愛日堂、楊奎猷故居都督第、黃藥眠故居椿蔭堂、黃佑盛故居花萼居、謝發故居寶樹堂、梁浣春故居千頃樓...
方圓幾平方公里,孕育了百多位名人,如李仲昭、李黼平、李載熙3名翰林;李汝謙、李載熙、李象斌3名解元;侯安國、侯世華、蕭系尹、楊為舜等17名進士及黃遵憲等92名舉人。翰林、進士或解元、舉人的數量約占全梅縣(含梅江區)的六分之一。而望杏坊是和攀桂坊並立的“雙子星”。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當時的程...
第一節李黼平 第二節譚敬昭黃培芳 第三節其他詩人詩作 第四節嘉慶、道光間的散文 第九章清代的詞 第一節清初的詞 第二節清中葉的詞 第三節吳蘭修儀克中 第十章清代的女作家 第一節清代的女詩人 第二節清代的女詞人 第十一章清代的小說 第一節黃岩及《嶺南逸史》第二節《蜃樓志》第十二章清代的戲劇 第一...
關於此書的特色,著者業師李黼平在序中作了這樣的概括:“自元明暨近人院、雜劇、傳奇無慮數百家,悉為討論,不黨同而伐異,不榮古而陋今,平心和氣……是書亦間論律,而終以文為主。”所謂“不黨同而伐異”,是指《曲話》能比較公允地褒貶、抑揚戲曲作品,而不是一味的推崇和無原則的貶損,如對關漢卿...
羅香林考證列舉了由唐到清突出的嶺南詩人張九齡、南園諸子和林良銓、宋湘、李黼平、黃香鐵、黃遵憲、丘逢甲等33人為代表,而林良銓以婉約沖遠見長而“挺生其間”,“余知其影響之巨也。”丁序賢在“睡廬詩集-序”中說:“先生(睡廬)以名諸生應辟,召宰州邑,二十餘年,善政善教,餘韻流風,美不勝書。固不...
然而,就是遭受了這樣的戰爭創痛,經過百年的生息,梅州迎來文化上興盛的乾嘉年代,湧現出宋湘、李黼平、吳蘭修、謝清高、楊懋建、李光昭等一批在文化藝術領域取得很大成就的人物,出現了在科舉上鄉試“五科五解”的不凡成就。這些成就的取得,既有梅州自身經濟社會發展到具有一定基礎上的文教發達,也有文化傳承中的厚積...
據《南社湘集姓氏錄》介紹:李開榮,字桐庵,號桐生,梅縣人,住址為廣州文德東路聚賢新街6號。(鄭逸梅的《南社叢談》將“李開榮”誤為“李開運”)。《南社湘集姓氏錄》刊載在1935年出版的《南社湘集》第六期。由此可見,他加入南社的時間應在1934年前後。其時,李開榮奉其父李雲儔之命,到上海校刻李黼平的《...
廷枏幼承家學,於李黼平為學生,於陳澧為前輩,是以學識淵博,學問涉及經、史、子、集各個方面。他年方弱冠便喜好賞玩鐘鼎文字,並有所著錄。年長排纂《論語》,創作雜劇,著論曲學,將上述著作集納刊刻為《藤花亭十種》。人到中年,醉心史學,撰成南漢、南越專書,時人評之“堪與放翁《南唐書》抗衡,今古...
詩作養粹功深,富有靈氣,出於自然,名句頗多,與宋湘、李黼平並稱為“三傑”。王利亨繪畫擅長於山水、人物,包括花鳥蟲魚、蘭竹松梅。畫作《百雀圖》,為世人所重;畫作《墨龍》,被清宮廷收藏,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他晚年在韓山書院傳道授業,過著傳統文人詩書畫印琴的雅致生活。人物生平 王利亨天資聰穎,長...
他的叔曾祖、舉人劉慶緗是與李黼平同時代的詩人,祖父輩更出了劉性源、劉道源兩位舉人,其中劉道源正是劉燕勛的祖父。劉燕勛的父親劉汝棣,字萼樓,也是張芝田的舅父,於道光二年考取優貢生,早年輾轉各地就館,後在滿洲鑲藍旗官學擔任教習。在兒子劉燕勛出生才四個月的時候,劉汝棣被一場疾病奪去生命。由於在...
李黼平詩中的廣東 蔡有守與清末嶺南翻譯活動 粵曲與粵語流行曲關係初探 從演出場合的變化看中新粵劇之關係 略述現代廣府詩人陳寂詩詞的本土感懷 廣府民俗文化研究 “非遺”視域下鹹水歌的保護與傳承研究 粵西木偶白戲傳承的歷史與現狀及存在問題 從化擲彩門民俗的傳承和發展研究 廣府商業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