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李中培的家庭應該有一個很好的背景,但是到了李中培時候,已經家道中落。據《雁洋李氏族譜》記載,中培“自弱冠失怙,母老家貧,兩妹既笄,兩弟尚幼”, 家庭的擔子就落在他這個做哥哥的身上。
面對家庭現狀,“公深慮不克負荷”,李中培決定出外闖蕩。剛好碰上廣州的學海堂書院招生,他便隻身離家,下決心“遊學羊城”。道光年間,他通過自己的努力,考取了當時嶺南最高學府學海堂書院。這所清代著名學府,設在廣州市
越秀山上,創於道光四年(1824) ,是清代著名學者
阮元任兩廣總督時在廣州倡辦的。
在廣州遊學期間,李中培舉目無親,生活無依無靠,“備嘗艱苦,藉修脯為旨甘”。但他懷著一股用知識改變命運的信念,積極學習,刻苦鑽研。他在學海堂里努力學習經學知識,學習段玉裁及王念孫、王引之父子等漢學家注重考據的治學路徑,旁徵博引,精研古籍的治學方法和學術成果。正如《雁洋李氏族譜》所說的,在學院裡,他“居常手不釋卷,明聖賢性理之旨,鑑古今得失之機,身體力行,老而益劭”。“凡天文地理,諸子百家,靡不博覽強記。溯源訂偽,以羽翼聖賢傳注。” 他於學無所不窺,尤篤志經術。研經宗漢儒,而踐履獨取膺朱子。《十三經註疏》皆手自丹鉛,四史及諸子名家文集過目悉能舉其大要,成為一名在嶺南頗有影響的經學家。
阮芸台相國(阮元)了解到這位學生出類拔萃,就專門召見他,“見公對策”。在相互切磋的過程中,阮元認為這位學生“博洽為撥膏火”。也就是說,阮元通過“策問”,認為李中培這位學生治學博洽精深,實事求是,不好為非常可喜之論。這就是阮元對李中培學習品德、精神和學習成果的一次檢閱。這次,李中培給阮元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據說,鄧廷楨很欣賞李中培的經學研究成果。《雁洋李氏族譜》中的“心昌公傳贊”記載了鄧廷楨對李中培經學研究的一段評論:“鄧嶰筠制府得公《不廢古訓說》,大為賞識。”“鄧嶰筠”,就是
鄧廷楨。“公”就是李中培先生。鄧公在任兩廣總督期間,他也對廣東學海堂書院十分關心,當他了解到李中培對經學的研究很有成就,閒暇之餘便把李中培的著作調來看。據說,他看了李中培的經學著作《朱子不廢古訓說》之後,大為賞識,並給予高度評價,覺得李中培的經學功底確實了不起 。
據《雁洋李氏族譜》記載,李中培先生常把“視讀書為身心性命之學,科名得失不足計也”掛在嘴邊,記在心上,並作為座右銘。五年的遊學生涯結束,也許是在五年的學海堂學習期間,受當時的學長陳澧、朱次琦的影響,他以學術為重,而並不急於科舉功名,把科名看得淡薄。因此他決定回老家梅縣雁洋陰那山粲花館做一名教書匠,一邊將自己學到的經學知識傳遞給家鄉子弟,一邊著書立說,刻苦鑽研經學知識,光大和發揚中華傳統文化。
他居家與兩弟友善,善待兩妹,侍奉老母;他在粲花館授徒為業,誨人不倦。對凡是來求學的,必盡情講授,務使求學者有所得益,深受族人歡迎。族人說他生平敬以持己,誠以待人。從《雁洋李氏族譜》的記載知道,作為雁洋李氏春山公後裔,中培先生常記“慎終追遠”,關心族中大事。當他知道“閩始祖火德公以下五代,舊譜未詳,公游杭謁祖訪確交,歷繪墓圖三,從侄誠中付梓,族獻韙之”。這種不遠千里,徒步前往福建上杭李氏宗祠謁祖並理順宗族來源的求實精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在他的精心教授下,雁洋李氏出了不少人才。有清道光年間,
李閎中參加乙酉科鄉試,高中舉人、大挑二等,歷任龍門、電白兩縣訓導,三水、陽江兩縣教諭,萬州學正,提保即升知縣,又任博羅縣教諭,欽加內閣中書,升授瓊州府教授。還有
李詩宗曾領藍翎知州銜,任廣西補用知縣,歷署太平府明江同知、寧明州知州……他們都是在陰那山粲花館接受中培先生等導師啟蒙後走出大山,融入社會,用自己所學的知識為國家服務的。
李中培晚年選擇定居羊城。雖然身在羊城,但先生還心繫家鄉雁洋。李中培啟蒙自陰那山粲花館,他對粲花館充滿了感激之情。李中培以石園來命名自己的著述,匯集為《石園雜著》,這是出於對家鄉粲花館的懷念。粲花館創建人、李中培的先祖李焜撰有《石洞木石亭記》以記其事。粲花館作為私家書 院,一直使用到清末,既是青年學子靜心讀書的清幽所在,也是文化名流流連忘返的雅集之地。
李中培在家鄉時,曾在粲花館發起文昌會。他仿照晉朝
王羲之當年在紹興蘭亭里的曲水流觴的詩文唱和的活動,邀請當時的海內文人墨客前來石園詩酒唱酬。他晚年旅居廣州時,就請畫師畫“石園讀書圖”,畫上海內名士
劉彬華、
羅天池、
謝蘭生、
李黼平、
黃仲容、
黃子高、顏崇衡等題詠盈冊,成就一段文壇佳話。
軼事典故
清中葉,有一位畢業於廣東學海堂書院的學子,他拿著自己的經學著作集《石園雜著》,拜見曾經在學海堂擔任過山長的
陳繼昌,請山長為他的著作作序。陳繼昌看完他的《石園雜著》之後讚嘆不已,當場慨然答應。
這部經學著作集《石園雜著》被陳繼昌看得起,且願意為之作序並送其自撰楹聯,它的作者就是從粵東陰那山深山裡走出來的李中培。
據梅縣《雁洋李氏族譜》記載:“陳蓮史中丞為之作序,兼集牧之、夢得句贈楹帖云:‘守道還如周柱史,著書曾學鄭司農。’”
“守道還如周柱史,著書曾學
鄭司農。”這是陳繼昌用唐代詩人
杜牧和
劉禹錫的詩句製成的楹聯。這一聯語中的“守道還如周柱史”的“周柱史”是指老子。“周柱史”指周朝的柱下史,即周朝的史官,唐代御侍史職位與其相當,故唐人亦用為御侍史的代稱。這是說老子是周朝的史官。老子的《道德經》流傳至今。“守道”即信守之道,就像老子修道,以靜制動。“守道還如周柱史”是說這位學者做人做事就像老子創立的道家學說精神一樣。
“著書曾學鄭司農”中的“鄭司農”說的是漢代經學家
鄭玄。鄭玄因其曾官
大司農,故稱。鄭玄是以著書出名的。鄭玄治學以古文經學為主,兼采今文經學。他遍注儒家經典,以畢生精力整理古代文化遺產,使經學進入了一個“小統一時代”。鄭玄著有《天文七政論》等書,共百萬餘言,世稱“鄭學”,為漢代經學的集大成者。後人亦用以稱譽博學的人。“著書曾學鄭司農”在這裡把這位學者比作鄭玄,褒揚這位學者的經學研究成就。
陳蓮史就是大名鼎鼎的陳繼昌,晚清時期的狀元,是自有科舉制度至其消亡的一千多年中13名連中三元者之一。也是清代270餘年中兩名三元及第者之一,是科舉制度最後的一名“三連冠”。兩廣總督阮元創辦廣東學海堂書院後,曾特聘他到學海堂講授經學。
這樣一位科舉連中三元的學子,官場上顯赫的人物,不管其在學術上,還是在官場的地位上都算是人傑。但他竟然為一位寒門出身學者的著作作序,還為之送聯。可見被送聯語的學者經學功底之深,讓他傾倒。
個人作品
據不完全統計,李中培生平著作計有《四書典制疑問》二十卷、《朱子不廢古訓說》十六卷、《四書文獻考略》四卷、《孔子生卒出處考》二卷、《孟子生卒出處考》《井田溝洫圖考》二卷、《軍賦圖考》四卷、《周官孟子王制班爵祿異同表》一卷、《四書王侯卿士圖系表》二卷、《隸書分部辨偽》八卷、《檢身寶鑑》四卷、《困知雜記》二卷、《四書文稿》二卷、《耕塢詩稿》四卷。匯總為《石園雜著》。
親屬成員
李中培的父親
李嵩侖,號譬齋,乾隆壬子科舉人,是著名詩人
宋湘的外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