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公遂

李公遂(1309年—1366年),高麗王朝後期大臣,號南村、衡齋,益州(今韓國全羅北道益山市)人,是元順帝奇皇后的表兄。官至領都僉議,封益山府院君,諡號文忠,配享高麗恭愍王廟庭。

基本介紹

  • 本名:李公遂
  • :南村、衡齋
  • 所處時代:高麗王朝
  • 出生日期:1309年2月4日
  • 逝世日期:1366年6月9日
人物生平,歷史評價,人際關係,

人物生平

李公遂生於至大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1309年2月4日),出生不久後,母親就去世,他在姐夫全思義家被撫養長大,事全思義如父。後憑門蔭入仕,官至郎將兼監察糾正。至元六年(1340年)在金永暾安軸主持的科舉考試中狀元及第。此後歷任典儀注簿、成均直講、成均司藝、藝文應教、典校副令、典校令、密直司右副代言、藝文館直提學等職。
忠穆王時,他出任知申事、典理判書、監察大夫、密直副使、密直司使等職,並在至正八年(1348年)出使元朝,祝賀表妹夫元順帝的生日。回國後兼任監察大夫。至正十一年(1351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拜政堂文學,翌年遷僉議評理,又兼監察大夫,十月任三司右使。至正十三年(1353年)正月拜都僉議贊成事。至正十五年(1355年)被恭愍王推薦為征東行省都事,不久辭職,進封三重大匡、益山府院君。其時恭愍王誅滅奇氏,李公遂作為奇氏姻親受到連累,多年不被重用。
至正二十年(1360年)紅巾軍一征高麗後,李公遂第二次被派到元朝,順便偵察形勢,但行至湯站,道路阻塞,便折返高麗,恭愍王怒斥:“雖死不可還!”李公遂一行只好硬著頭皮再次出使,走到瀋陽,滯留數月,道路不通,只好回國。翌年冬,紅巾軍再次大舉東征高麗,李公遂被派到竹田抵禦,但紅巾軍直取開京,恭愍王南逃福州(今韓國安東)。李公遂單騎追上恭愍王,恭愍王大喜,對他加以禮遇。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六月,再拜贊成事、判版圖司事,在此期間負責守備剛收復不久的開京,招徠流民,恢復生產、興建學校。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三月,恭愍王聽說奇皇后為報殺兄之仇,執意要廢黜自己,並派軍隊護送新王德興君到高麗,於是派李公遂出使元朝做奇皇后的工作,避免元軍入侵高麗。奇皇后問奇家為什麼被恭愍王誅殺,李公遂回答:‘貪財聚怨,鮮有免者,勢激而然,非王之心,非王之罪也。”宦官朴不花密告於奇皇后說:“李公遂但為其主,豈念其親?”於是奇皇后不再召見李公遂,仍然派崔濡攻高麗,並把李公遂留在元朝,本來打算授予他以德興君統率的官職,他誓死不肯,其後任命他為元廷的太常禮儀院使,他也以“生長邊方,言語不通,不習中國禮”為由推辭,但最終還是出任。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七月,孛羅帖木兒入京,奇皇后倒台,元朝恢復恭愍王的王位,李公遂獲準歸國,他出了齊化門後就讓奴僕吹笛,並對隨從說:“天下之樂,復有加於此者乎?”十月二十五日,李公遂回到了闊別一年半的開京。恭愍王本來曾授予他左政丞之職,後又謠言說他接受了德興君的官職,便免了他的這個職位。其後使團向高麗密傳訊息,要恭愍王提前防備,恭愍王才知道他的忠誠。回國前夕,授予他“領都僉議”這一名譽性的最高官職,又加“忠守義同德贊化功臣”號。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六月封益山府院君。
李公遂回國後,“以盛滿自戒,杜門不出”。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五月初一日去世,諡號文忠。後配享恭愍王廟庭。

歷史評價

李穡:公之精明慎謹,一時耆舊大臣罕見其比。至於果斷剛毅,屹然不為形勢所窘,而風流閒雅,山野之趣,有不能自掩焉者。

人際關係

  • 祖父:李行儉
  • 父親:李崖
  • 母親:宋氏
  • 妻子:金氏(金上琦之女,抗蒙名將金慶孫的玄孫女)
  • 養女:李氏(嫁安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