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合肥伯相李公用滬平吳》是薛福成所著作品,出自於《薛福成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書合肥伯相李公用滬平吳
- 作者:薛福成
- 作品出處:薛福成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 創作年代:近代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鹹豐庚申、辛酉間,粵賊陷據蘇、浙兩省郡縣,江蘇之境,自大江以南,皆淪於賊。其僅存者,則提督馮子材以一軍守鎮江府城;巡撫薛煥與署布政使蘇松太道吳煦等皆棲上海,僅保松江、上海兩城,與黃浦以東三縣而已。既而浦東之奉賢、南匯、川沙等城皆被賊擾,松江亦失而復得,上海屢受圍逼,勢岌岌。吳煦在滬,頗諳洋人性,能聯絡為用,以厚餉募勇數千,使洋將華爾以泰西陣法部勒之,名曰“常勝軍”,戰稍有功。復以重利啖英、法兩國兵官,兵官欲保通商口岸,皆盡力助戰守。上海當江海綰轂口,雖寇氛日迫,而商賈輻湊,關稅厘金,視承平時旺數倍。煦執利權,亦頗有綜核才,然宦江蘇久,為積習所漸,不能自祓,且素不知兵,僅倚洋將御賊。洋將恃功驕倨,緩則索重賞,急則坐觀成敗。巡撫以餉權在煦,而才又不如煦,傫然不能有所為,嘯諾而已。前後募勇五萬餘人,以不能訓練,遇賊輒北。吳中紳耆避寇在滬者,皆知其危,屢議赴曾文正公安慶大營乞師。巡撫以下皆弗善也,然意雖不懌,而無辭以阻之。會巡撫為言路所劾,朝廷密令曾公薦能勝撫蘇任者。曾公初欲薦沈文肅公葆楨,既念沈公雖精吏治,而軍事閱歷不甚深,乃薦幕僚延建邵遺缺道今伯相合肥李公,欲令創開淮軍風氣,以彌楚軍之闕。又議鎮江為上游形勢必爭地,欲令駐軍鎮江,與揚州防軍聯聲勢,上可以會剿金陵,下可以規復甦、常。是時,在籍戶部主事太倉錢鼎銘與紳士十餘人附輪艦西上,謁見曾公,力陳東南百姓阽危狀,欷歔流涕,縱聲長號。退至幕府見李公,復言滬濱商貨駢集,稅厘充羨,餉源之富,雖數千里腴壤財賦所入,不足當之,若棄以資賊,可惋也。李公乃入言於曾公,定計徑趨上海。吳中士民不支官帑,蠲財得白金十八萬兩,租西洋巨艦五,絡繹迎師,鼓輪東下,穿賊境千餘里。賊以其行之捷也,又心畏洋人,皆在江岸遙望,不敢何問。李公遂以同治元年三月,率所部楚軍及新募淮軍共五千五百人至上海,軍於城南。甫一月,奉命署理江蘇巡撫,而總兵黃翼升亦率水師十營東下,受李公節度。
初薛煥等聞李公將至,內不自安,乃以巨餉購英、法兩國提督,代攻嘉定、青浦兩城,下之。洋人慾令李公分兵守兩城,李公曰:“吾所將數千人,皆戰兵也,能合不能分,豈區區守此二城者乎?俟巨寇自來送死,觀我勝之。”已而偽忠王糾賊數十萬來攻,洋人皆斂手不出戰,欲試李公能否,亦畏賊之悍且眾也。李公督諸軍力戰,破走劇賊,洋人始同聲嘆服。賊復糾黨麇至,李公三戰三捷,滬防肅清,洋人益傾心,奉約束維謹。其兵官皆奮欲自效,以隨同殺賊為榮,始漸得洋人死力矣。李公初奏明以籌餉責吳煦,既念煦管餉權,多牽掣,前在安慶出兵時,曾文正公謂:“不去煦,政權不一,滬事未可理也。”於是製造局、支應局,鹹擇人任之,以分其權。一夕,李公便服跨馬踏月,直入道署。煦倉猝出迎,李公與談他事,款語良久,忽謂曰:“我忝為巡撫,而此間所收稅厘確數,尚未周知。聞君有簡明計簿,可借我一觀乎?”煦揣李公匆匆翻閱,未必能得要領,因檢十數本呈之。李公曰:“當尚不止此。”煦復檢呈數本。李公復索之,煦復呈之,如是者三。李公乃曰:“此事條目繁重,非今夕所能遍閱,我將攜歸詳閱之。”顧命從者,取懷中黃袱挈之馳去。煦出不意,而無如之何。李公閱簿籍,益知上海餉源不竭,可大有為也。於是,疏劾道府數人,去煦羽翼。奏調安徽道員王大經,總辦牙厘局事,已披煦權太半。金陵官軍被賊圍甚急,征援師於滬。李公乃奏派煦督常勝軍往援,以法蘭西人白齊文為將。未及拔隊,白齊文倡眾索餉,大噪,因褫白齊文兵柄,煦亦以不善統馭罷職,自是餉權無旁撓矣。當是時,每月稅厘所入,不下五六十萬金。而薛煥所募五萬餘人,皆疲弱不耐戰,李公稍稍淘汰幾盡,輒募淮勇補其闕,用楚軍營制練之,皆成勁旅,最後得水陸軍六萬餘人,四出攻擊,威聲隆然。
【注】:以上為原文部分內容。
作者簡介
薛福成(1838—1894),字叔耘,號庸庵,江蘇無錫人。清同治四年,入兩江總督曾國藩幕。光緒元年,上疏力陳海防大計,始知名於世。同年入直隸總督李鴻章幕,襄助辦理外交事宜。五年,撰寫洋務思想代表作《籌洋芻議》。十年,授浙江寧紹台道,參與浙東抗法鬥爭。十五年,任出使英法意比四國公使,致力於設立領事,保護華僑。與英國交涉中緬南段劃界事宜。屢遷至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二十年四月任滿回國,旋病逝。清廷下旨將其事跡宣付國史館立傳。編者簡介馬忠文,畢業於東北師範大學歷史系,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主要從事晚清政治史研究。撰有《時人日記中的光緒、慈禧之死》、《張蔭桓、翁同龢與戊戌年康有為進用之關係 》等論文。任 青,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圖書情報系,現為中共中央黨校圖書館副研究館員,主要從事文獻資料整理工作,參與整理《張蔭桓日記》(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年);曾協助許恪儒先生整理《許寶蘅日記》(中華書局,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