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用兵中原
孛羅帖木兒是元末鎮壓起義的重要將領
答失八都魯的兒子,本來父子在襄樊防禦,至正十五年(1355年)跟隨其父被調到河南同紅巾軍作戰,成為
紅巾軍的勁敵。
至正十八年(1358年),其父答失八都魯被紅巾軍用反間計離間,為劉福通所敗,憂憤而死後,他繼任統領了該部。至正十八年(1358年),
劉福通紅巾軍攻入
河南,分三路攻打北方,
明玉珍攻占
重慶後,元朝政府岌岌可危。這一時期,在關中主要是
察罕帖木兒和
李思齊、
張良弼等部隊,中原主要只有孛羅帖木兒的部隊,而紅巾軍
毛貴占領了幾乎整個
山東,並威逼
大都。
同年三月,孛羅帖木兒首先在
衛輝擊敗紅巾軍,隨後攻克了
濮州,阻止了紅巾軍從河南北上河北配合毛貴夾擊大都。四月孛羅帖木兒屯
真定,迫使毛貴孤軍退回山東。五月,紅巾軍占領
汴梁,中路紅巾軍在河南受阻轉向
山西,察罕帖木兒自行任命
冀寧路總管。六月紅巾軍攻占了冀寧路(
太原),元政府從關中調察罕帖木兒部攻山西紅巾軍,調孛羅帖木兒攻打東線,他長驅南下在
彭城擊敗沙劉等紅巾軍,打通與兩淮聯繫。九月又指揮攻打
曹州,這是汴梁聯繫山東的戰略要地,紅巾軍派宰相和知
樞密院等重要將領防禦,十月城陷,河南紅巾軍同山東聯繫中斷。
北上剿賊
至正十八年(1358年),太原雖然被元軍收復,但是紅巾軍北上攻占
大同,十二月進而攻占
上都,從北面威脅大都,元朝調孛羅帖木兒北上。至正十九年(1359年)二月,孛羅帖木兒到達
代州,三月,元廷任命他為駐大同的大都督。當月剛到大同就攻打雲內、
豐州,擊敗了
關先生,迫使其東撤遼東,逐步收復大同路。
紅巾軍起義形勢同年五月,察罕帖木兒出關中攻打汴梁,圍攻百日城陷,駐防河南。孛羅帖木兒攻打
蔚州,擊敗楊誠,至
飛狐縣,盡降該部。十一月,元廷再次命他派兵圍剿。
至正二十年(1360年)二月,孛羅帖木兒任
平章政事,攻打重新占領上都、
大寧的關先生紅巾軍,收復上都,紅巾軍退往遼東和
高麗。隨後又於七月擊敗
王士誠於晉冀的軍隊,迫使攻占保定路、冀寧路的田豐軍退回東平路,不久被任命總領
韃靼、
漢軍,便宜行事。八月,元廷命他鎮守
石嶺關以北的地方,
察罕帖木兒鎮守
石嶺關以南。九月,孛羅帖木兒想要攻取冀寧,派軍隊自石嶺關直趨冀寧並且包圍了它,三天之後,再次退軍屯駐交城。十月,元廷下詔孛羅帖木兒鎮守冀寧,擴廓帖木兒、殷興祖、高脫因為背道而馳來到此地,守城的人不讓他們進城。察罕帖木兒聞訊派鎖住、
陳秉直率軍前來爭奪,孛羅帖木兒的部將脫列伯率軍擊敗了他們。
內部衝突
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正月,元廷命平章答失帖木兒、參政前去宣旨解除孛羅帖木兒的兵權,孛羅帖木兒奉旨歸還。夏秋時節,孛羅帖木兒又被調至
保定、
河間附近屯田。
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陝西
張良弼和李思齊相攻,張良弼與孛羅帖木兒交好,李思齊與察罕帖木兒聯合,明玉珍乘機攻占
成都稱王,擴廓帖木兒代替被刺殺的養父察罕帖木兒統領所部繼續與孛羅帖木兒衝突。
朱元璋與
陳友諒戰爭全面爆發,南北不論元廷還是紅巾軍都在進行割據戰爭。由於
張士誠名義歸附元朝,所以當時除了
淮南和
長江流域中上游被紅巾軍控制,儘管中國大部分還名義上是元朝統治,卻是群雄割據,相互征戰。孛羅帖木兒上書要求南征,都沒人回響。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春,關先生餘部攻占大寧,威逼上都,孛羅帖木兒擊敗招降之。三月元廷在冀寧路設行省,擴廓帖木兒舉兵據之。五月張士誠運十三萬石至京師,六月孛羅帖木兒奉詔派兵經陝西南征襄漢被阻,他受到擴廓帖木的兒的歹驢部在藍田阻擋,要求把歹驢的部隊調出
潼關以東。孛羅帖木兒派去的竹貞聯合當地官員控制省城,擴廓帖木兒派兵擊降竹貞。七月孛羅帖木兒征襄漢終止後,擴廓帖木兒攻孛羅帖木兒,後者上書要求懲罰擴廓帖木兒的不臣。但在太子支持下擴廓帖木兒勢力日盛,而元朝日益衰弱。在當時掌握元朝軍權的大多是漢族軍閥,只有孛羅帖木兒是蒙古族將領,也是當時元朝最能征善戰的將領。
黨爭加劇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初,
朱元璋滅陳漢,控制了長江中游,元朝帝黨和太子黨矛盾加劇。三月,皇太子
愛猷識理達臘迫使元順帝解除孛羅帖木兒的職位,四月,元廷以孛羅帖木兒不受命之名,皇太子愛猷識理達臘親征並命擴廓帖木兒出兵,五月擴廓帖木兒派三路大軍十二萬攻打孛羅帖木兒。
皇后店之戰後,太子回到大都。
同年七月擴廓帖木兒與孛羅帖木兒軍在大都交戰,也速歸附孛羅帖木兒,皇太子和擴廓帖木兒軍失利退奔冀寧,孛羅帖木兒入京。
八月,元廷以孛羅帖木兒為
右丞相,他在執政時還制定了一些有利於百姓和恢復統治秩序的政策,但是他不到一年的執政根本無法改變元朝的命運。
慘遭刺殺
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初,皇太子愛猷識理達臘與擴廓帖木兒再次發兵攻打孛羅帖木兒,四月攻占大同,孛羅帖木兒派也速統兵抵禦,也速降太子。七月孛羅帖木兒被元順帝派人刺殺而死。
主要成就
至正十七年(1357年)孛羅帖木兒的父親死後,他繼承了父親的軍隊繼續鎮壓紅巾軍起義。他與父親截然相反,才華卓越。足智多謀,因此打了不少漂亮的勝仗,接連攻克收復了曹、濮諸州。
至正十八年(1358年),引兵陷曹州(今山東菏澤),擒殺宋官武宰相等。至正十九年(1359年),他駐兵山西,戰敗
關先生等。
歷史評價
總評
孛羅帖木兒是一個能征善戰的軍事家,他在元朝末年腐朽統治政府中,也是一個有才能的政治家。儘管他是站在鎮壓起義的反動立場上,他的軍事、政治才能還是出眾的。
孛羅帖木兒在元朝末期執政時的政策很多是正確的,有益於維護元朝的統治秩序。他是與最高統治集團的皇太子有矛盾,並且被昏君元順帝定為叛逆處死,對他的歷史作用不能簡單用封建史觀來評判。元朝末期統治腐敗,少數的幾個有才能的人在統治階級內訌中被害是元朝滅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歷代評價
柯劭忞:孛羅帖兒與察罕帖木兒爭冀寧,曲在孛羅帖木兒。惠宗不察曲直,而調停其事,以求姑息。由是孛羅帖木兒益桀傲不可制,至於稱兵犯闕,殺宰相,辱皇后。嗚乎!履霜堅冰,由來者漸,是以君子慎之於早也!
軼事典故
孛羅帖木兒入大都後,幾個月時間就腐化得一塌糊塗。這位蒙古人未讀過什麼聖賢書,又是武人出身,驕橫跋扈,一天甚似一天。皇后奇氏為求活命,哀求說要把女兒嫁給孛羅帖木兒,相約某日成婚。結果,“良辰”未到,孛羅帖木兒就派人來催,急不可耐地要嘗嘗帝女的“新鮮”。奇氏皇后托稱陪嫁物未準備齊全,孛羅帖木兒派來的人稟稱:“先把人娶走,陪嫁過後送來不遲。”放下話後,士兵們搶人一樣就把帝女運回了兵營,供孛羅帖木兒開苞。
期間孛羅帖木兒幾個月內連娶四十名皇族宗室婦女。如果在軍營或室內宣淫也就罷了,孛羅帖木兒每天早飯一定會與這四十名美女一進餐,左右伺侯的僕從達數百人,珍饈美味,恣其所欲。每次他上朝辦公,也要和大閱兵一樣,四十位美女盛妝餞行,花枝招展,每人托黃金酒盞,人各進酒一盞,痛飲四十盞後,這位大丞相才會縱馬入宮。
家族成員
史籍記載
《元史·卷二百七·列傳第九十四》
《新元史·卷一百六十四·列傳第六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