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人物簡介,哲學思想,倫理思想,
人物簡介
曾隨父贊成使李谷於至正九年(1349年)到中國留學3年,為國子監生員。1353年考中征東行省鄉試第一名,至正十二年回國。後以書狀官身份再度赴中國,參加廷試,擢第二甲第二名。任中國元朝政府翰林文學承仕郎、翰林知制誥兼國史院編修官等職。回國後,官至成均館大司成、政堂文學、守門下侍中等。朝鮮王朝初期的鄭道傳等許多著名文人均出自他的門下。晚年曾被流放。1392年高麗王朝滅亡後,不事李朝,回故鄉驪州隱居。後在驪江落水而死。
哲學思想
李穡哲學思想的根本範疇是“太極”。他從朱子學“理”的觀念出發,把“太極”看作超越於自然的、產生宇宙萬物的某種絕對的精神實體,又認為它是封建道德秩序的“天理”。他在其著作《牧隱集》中說:“太極,寂之本也。一動一靜而萬物化醇焉”,認為宇宙萬物是由某種絕對精神實體即“寂”或“太極”的運動變化而產生和發展的。他所說的“太極”或“寂”實際上是“理”的代名詞。
在世界本原這一根本問題上,李穡站在了客觀唯心主義的立場。在自然觀上,他卻持“氣一元”論的唯物主義觀點, 認為天地之間的一切事物和現象, 產生於“氣”。他說:“天地氣也,人與物受是氣以生。”他的唯物主義觀點是不徹底的、折衷的。他說:“雖道之在大虛,本無形也,而能形之者惟氣,為然是以大而為天地,明而為日月,散而為風雨霜露,峙而為白岳,流而為江河。”在他看來,有形態的具體事物如天地、山川、草木乃至於風雨霜露等自然現象都是由“氣”的聚散變化而成,而這些有形態的事物和現象產生的根源在於無形態的“道”即“太極”。這反映了李穡哲學觀點的內在矛盾。他在1377年應父親之命編纂佛教大藏經,認為佛儒同源,企圖調和佛教與儒家的學說。
倫理思想
李穡在社會倫理思想方面主要宣揚朱熹的五綱倫常,維護封建的等級和身份制度。他痛恨土地合併的私田制;但又不敢進行徹底的改革。李穡的哲學和社會倫理思想反映了處於崩潰邊緣的高麗末期的中小地主階級既要革新、又要維護封建統治的矛盾心理。